所以最後這事還是交給了其他跟隨來的祭司負責,而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祭司就更加沒法管那些地方神廟的事情了,反而還省了魯西斯不少事情。
最終,在無人阻攔(想攔也攔不住)的情況下,魯西斯不僅處罰了所有犯錯的人,還順利的把控了這些帕斯特,連那些地方神廟新繼任的人選都是他特意挑選,偏向於他的人。
在完成這一係列舉措後,他們終於趕在魯西斯的生日前,返迴了波伊曼。
·····
迴程的船隻依舊是來時的那些,除開少了部分護送大祭司的遺體先迴了王都的人員外,負責巡察的官員等人也留了下來,他們還需要處理一些後續事情,所以並沒有和魯西斯一起啟程。
來時逆水而行,士兵們奮力劃船加上風向配合他們才能在短時間內來到卡曼,迴去的時候更是順風順水,又有同樣數量的劃船士兵,這速度當然是隻快不慢,甚至比其他同方向的船隻要快上一兩日。
當然勞累的都是士兵,像官員和貴族隻要安安穩穩的在船上休息欣賞風景就好。
艾拉來時一路都在忙著熬煮魔藥,整日整日關在房間裏忙碌,雖然中間也被魯西斯拉著定時到甲板上放風,但那個時候心裏都在擔心瘧疾疫情的情況,腦子裏想的也是還在熬煮的魔藥,哪裏還看的下什麽風景。
但迴去的路上她那些擔心都已經化為烏有,最後雖然還是有人沒有挺過來走了,但大部分的人都獲救這點,還是讓她雖然有些遺憾但更多的還是開心的。
特別是在他們登船的時候,沿岸上是一個個夾道歡送的卡曼平民們,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激著國王和公主,不舍的唿喊著祝福他們一路平安,所有的表現都是真心實意的,那副場景即使是魯西斯都有所動容,更別提本就感性的艾拉了。
帶著這些祝福,艾拉迴程的路上心情一直很好,比之前兩次遠途坐船都要好,自然也有心情去關注周遭的事務了。
這麽一看,她就發現現如今在河道上的船隻特別的多,而且很多都是大型的船隊,偶爾兩邊靠的比較近的時候,還能看到那些船上的人打扮都很特別,看起來不像是沙迪亞的本地人。
「是各國的使團和商隊。」
魯西斯一眼就能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中認出那些人是來自哪裏,鑑於在船上能做的事情並不多,所以每次遇到那些來自異國的船隊,他都很有閑情的給艾拉介紹他們來自哪裏,那個國家又是什麽樣的。
這些艾拉原本是學過一些的,甚至還看了不少相關的捲軸,自問對那些國家還有些了解,如今再經過魯西斯的介紹,聰明記憶力又好的她很快就學會從對方的打扮推斷出他們的身份來歷了。
而其中,來自卡塔國的船隊絕對是艾拉記憶最為深刻的。
魯西斯的船隊在茵魯拉河上非常醒目,特別是王船的構造和上麵繪製的皇家徽章,隻要有點見識的人都能認出來,而最近一段時間,沙迪亞的王巡視受災的帕斯特,並處置了大量官員和祭司這件事在整個沙迪亞都傳的沸沸揚揚的,那些來自異國的使團更是一進入沙迪亞就打聽到了這件事,所以當他們看到皇家船隊後,立刻就意識到這是碰上沙迪亞的國王了。
這個時候怎麽都要靠近拜見一下,不然就太過失禮了。
至於魯西斯這邊即使不願意讓他們登船,也會隔著河麵和對方溝通幾句,表達歡迎之意,畢竟這些人可都是為了給他慶生而來的。
機會難得,甚至有一些大膽的異國商人靠近王船試圖在國王麵前混個臉熟再兜售一些物品,不過大多數人都被其他船隻上的士兵給攔住了,隻有少部分能被允許靠近——這歸功於魯西斯和艾拉是否對他們的商品感興趣。
好在這個時間點已經很靠近魯西斯的生日日期了,更多的使團都是在此之前就已經抵達了波伊曼,剩下的那一部分不算多,但其中就有卡塔的使團。
卡塔使團上次來訪還是兩個月前他們把給沙迪亞的賠款和貢品送過來的時候,當初他們帶著艾拉來到波伊曼的時候就簽訂了停戰協議,這些東西也都是當時定下的。
就和當初卡塔使團走時一樣,這期間艾拉也一樣沒有見過送賠款來的卡塔人,非常明顯的表達了不願意和他們接觸的意思。
即使她現在和魯西斯感情發展良好,也不能掩蓋當初卡塔人的不安好心,她甚至都不怎麽感激他們救了她,雖然當時是在沙漠裏,但她並不擔心來自動物的威脅,隻要不是像蛇夫人那時的情況有人對她做了手腳,其他情況下動物並不會主動攻擊她。
唯一要擔心的是來自其他人類的威脅,比如在沙漠中出沒的盜匪,以她當時人事不知的情況確實很危險,但這麽一點恩情在他們把她送進王宮的時候就已經抵消了,所以她並不覺得他們之後還需要有什麽交際。
但似乎卡塔人並不這麽覺得,他們認為是他們救了她,不然像她這樣的美貌弱女子不知道會在沙漠裏遭遇些什麽,所以一直都很積極的想要和艾拉搭上關係,上次來送賠款的時候也一直試圖見到她,隻是被她拒絕了。
這次在船上遇到,艾拉就站在魯西斯的旁邊,也不好直接甩手走人。
這次來的卡塔使團的負責人,還是艾拉的熟人。
一看到艾拉也在,這位卡塔大使就露出了親切的笑容,仿佛他們很熟悉一樣:「又見麵了,艾拉公主殿下。」
最終,在無人阻攔(想攔也攔不住)的情況下,魯西斯不僅處罰了所有犯錯的人,還順利的把控了這些帕斯特,連那些地方神廟新繼任的人選都是他特意挑選,偏向於他的人。
在完成這一係列舉措後,他們終於趕在魯西斯的生日前,返迴了波伊曼。
·····
迴程的船隻依舊是來時的那些,除開少了部分護送大祭司的遺體先迴了王都的人員外,負責巡察的官員等人也留了下來,他們還需要處理一些後續事情,所以並沒有和魯西斯一起啟程。
來時逆水而行,士兵們奮力劃船加上風向配合他們才能在短時間內來到卡曼,迴去的時候更是順風順水,又有同樣數量的劃船士兵,這速度當然是隻快不慢,甚至比其他同方向的船隻要快上一兩日。
當然勞累的都是士兵,像官員和貴族隻要安安穩穩的在船上休息欣賞風景就好。
艾拉來時一路都在忙著熬煮魔藥,整日整日關在房間裏忙碌,雖然中間也被魯西斯拉著定時到甲板上放風,但那個時候心裏都在擔心瘧疾疫情的情況,腦子裏想的也是還在熬煮的魔藥,哪裏還看的下什麽風景。
但迴去的路上她那些擔心都已經化為烏有,最後雖然還是有人沒有挺過來走了,但大部分的人都獲救這點,還是讓她雖然有些遺憾但更多的還是開心的。
特別是在他們登船的時候,沿岸上是一個個夾道歡送的卡曼平民們,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激著國王和公主,不舍的唿喊著祝福他們一路平安,所有的表現都是真心實意的,那副場景即使是魯西斯都有所動容,更別提本就感性的艾拉了。
帶著這些祝福,艾拉迴程的路上心情一直很好,比之前兩次遠途坐船都要好,自然也有心情去關注周遭的事務了。
這麽一看,她就發現現如今在河道上的船隻特別的多,而且很多都是大型的船隊,偶爾兩邊靠的比較近的時候,還能看到那些船上的人打扮都很特別,看起來不像是沙迪亞的本地人。
「是各國的使團和商隊。」
魯西斯一眼就能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中認出那些人是來自哪裏,鑑於在船上能做的事情並不多,所以每次遇到那些來自異國的船隊,他都很有閑情的給艾拉介紹他們來自哪裏,那個國家又是什麽樣的。
這些艾拉原本是學過一些的,甚至還看了不少相關的捲軸,自問對那些國家還有些了解,如今再經過魯西斯的介紹,聰明記憶力又好的她很快就學會從對方的打扮推斷出他們的身份來歷了。
而其中,來自卡塔國的船隊絕對是艾拉記憶最為深刻的。
魯西斯的船隊在茵魯拉河上非常醒目,特別是王船的構造和上麵繪製的皇家徽章,隻要有點見識的人都能認出來,而最近一段時間,沙迪亞的王巡視受災的帕斯特,並處置了大量官員和祭司這件事在整個沙迪亞都傳的沸沸揚揚的,那些來自異國的使團更是一進入沙迪亞就打聽到了這件事,所以當他們看到皇家船隊後,立刻就意識到這是碰上沙迪亞的國王了。
這個時候怎麽都要靠近拜見一下,不然就太過失禮了。
至於魯西斯這邊即使不願意讓他們登船,也會隔著河麵和對方溝通幾句,表達歡迎之意,畢竟這些人可都是為了給他慶生而來的。
機會難得,甚至有一些大膽的異國商人靠近王船試圖在國王麵前混個臉熟再兜售一些物品,不過大多數人都被其他船隻上的士兵給攔住了,隻有少部分能被允許靠近——這歸功於魯西斯和艾拉是否對他們的商品感興趣。
好在這個時間點已經很靠近魯西斯的生日日期了,更多的使團都是在此之前就已經抵達了波伊曼,剩下的那一部分不算多,但其中就有卡塔的使團。
卡塔使團上次來訪還是兩個月前他們把給沙迪亞的賠款和貢品送過來的時候,當初他們帶著艾拉來到波伊曼的時候就簽訂了停戰協議,這些東西也都是當時定下的。
就和當初卡塔使團走時一樣,這期間艾拉也一樣沒有見過送賠款來的卡塔人,非常明顯的表達了不願意和他們接觸的意思。
即使她現在和魯西斯感情發展良好,也不能掩蓋當初卡塔人的不安好心,她甚至都不怎麽感激他們救了她,雖然當時是在沙漠裏,但她並不擔心來自動物的威脅,隻要不是像蛇夫人那時的情況有人對她做了手腳,其他情況下動物並不會主動攻擊她。
唯一要擔心的是來自其他人類的威脅,比如在沙漠中出沒的盜匪,以她當時人事不知的情況確實很危險,但這麽一點恩情在他們把她送進王宮的時候就已經抵消了,所以她並不覺得他們之後還需要有什麽交際。
但似乎卡塔人並不這麽覺得,他們認為是他們救了她,不然像她這樣的美貌弱女子不知道會在沙漠裏遭遇些什麽,所以一直都很積極的想要和艾拉搭上關係,上次來送賠款的時候也一直試圖見到她,隻是被她拒絕了。
這次在船上遇到,艾拉就站在魯西斯的旁邊,也不好直接甩手走人。
這次來的卡塔使團的負責人,還是艾拉的熟人。
一看到艾拉也在,這位卡塔大使就露出了親切的笑容,仿佛他們很熟悉一樣:「又見麵了,艾拉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