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他不願承認這些隱秘的,有些難以啟齒的心思,如今他卻願意大大方方地重新擺出來。
隻因為現在他擁有了之前渴慕擁有的,不可企及之物。
對於蕭祁這般,不過是她漫長人生開端中的錯誤與過客的人來說,無需在他身上投入太多注意,便是連如今的她,也絲毫不將蕭祁放在眼裏了。
帝王深吸一口氣,平緩了略微躁動的內心,他的聲音放輕了些,似是不想繼續驚擾到此時有些驚慌的小姑娘:「今夜此處,隻有你我二人,難得的寧靜,你若是不牴觸,朕想講給你聽一些從前的故事。」
他於暗流湧動之下,不動聲色地帶過了話題,留給她緩神的時間,宋秋覓微鬆一口氣,點了點頭。
帝王低沉悅耳的聲音,靜靜流淌在這靜謐溫沉的夜裏,宋秋覓的心亦漸漸地平靜下來,仿佛徜徉在河床的底部,被溫和細膩的河沙包裹,舒展四肢。
她同樣安靜地聽著他述說,不問他為何突然有了訴說的衝動。
「朕今夜,想與你講講朕母親的故事。」蕭問淵的眼眸中,仿佛有著天幕銀河之上流動的星子,在暗夜中閃著別樣的光芒,「朕的母親,在朕年幼時便去世了,如你一樣,但,她卻並不是安安靜靜,平和安詳地離開這個世界的。」
「朕依稀記得,那時先帝尚為皇子,她雖為先帝正妃,但並不傾心於先帝,亦不喜日日消磨於後院,等那不知何時迴來的夫君叩響門扉。」
「她出身名門,因著外祖的籌謀,才嫁給了先帝,但她從未放棄過逃離先帝身邊,外祖去世之後,舅父當家,舅父與外祖不同,相比讓本就繁盛的家族勢力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他更在乎親妹妹的幸福,母親因此也看見了希望,有了自己的打算。」
「雖然她的計劃很快就被先帝察覺,並導致被軟禁監視,但她也依舊不曾放棄,總是一次次地探索著脫離的機會,縱百折亦不撓。朕那時太小,心疼於母親的日漸消瘦,但理解不了大人複雜的世界,便隻會懵懂地問她,為何要這般與父親作對,白白折磨自己,她卻隻是笑笑,摸摸朕的頭,說,人的自由,是世間任何事物都無法衡量的。」
「待朕長大些,便會明白她今日追尋之物是何等的珍貴,以及追尋的意義。有一次,夜半時分,朕朦朦朧朧間醒來,看見母親在床頭看朕,她望著朕,忍不住眼眶濕紅,不住地流下眼淚,凝成了一根長鏈,她說,她此生對不起朕,無法擔起一個母親的職責了,朕不太明白她的意思,但隱約已感覺到了什麽不同,於是盡力坐起身來,抱著母親,說「阿娘,你不必管我,做你想做的事情便好。」朕無法離開,但卻沒有資格阻擋母親擺脫自己的命運。」
「母親用力地迴抱了朕,似乎過了很久很久,她終於鬆開了手,當她離去之前,最後一次迴頭望朕的時候,朕在她的眼中看到一種十分獨特的神采,那是一種堅毅,一種渴望,浸在她尚未完全幹透的淚意中,卻折射出明亮若星辰的耀眼光彩。見到這種光芒後,朕心中僅剩的傷感也消失了,因為朕在那一瞬突然明白了她的意誌。那是朕最後一次見母親,卻將那最後一眼的光,記了足足半生,成為午夜夢迴之際,也難以磨滅的記憶。」
帝王突然頓了頓,似乎在構思在該怎麽說出後麵的故事,宋秋覓感覺他的聲音越發低沉了些,似乎被夜風自遠方帶來的涼意侵染了,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她的心亦微微一沉。
「那夜很是漫長,夜深孤寒,朕遲遲沒法入睡,到了後半夜,隱約聽見窗外傳來兵戈之聲,朕從床上坐起,遠望著窗外,看見無數宮燈點亮夜幕,人影晃動,嘈雜不堪。後來,過了很久,朕才知道,那夜是先帝兵變逼宮之夜,而母親,預備趁著他忙於奪位,趁亂逃離。」
「那晚快到天光熹微的時候,朕的房門被人推開,朕迴頭去看,發現是先帝走了進來,他一身重鎧,沾染著血腥氣味,他的甲冑鐵靴敲擊在地麵上,腰間的佩劍晃動,發出沉重之聲,是徹骨的寒意。他來到朕的麵前,沒有任何表情地對朕宣判道,朕的母親死了,死於不安於室,叛離夫主,多次違抗,早已是大逆不道之極,從前是他容忍,但他今後會是這大雍的至尊,不會再需要如此不本分,德行不配的妻子。日後朕會被交給他的側妃,也就是不久後的淑妃撫養,沒人會記得朕母親存在過的痕跡。」
帝王說這些話時,麵色很是平靜,像是這些過往的迴憶與歷史,早已在他心胸中徘徊無數個來迴,如今再次觸及,已經足夠適應。
但宋秋覓從他略微繃緊的耳側肌膚來看,他此時不可能像他表麵上的那般心無波動。
帝王的話語,猶如將一顆巨石投入深潭,留下沉重的聲音,高聳的水花,以及久久不能平息的迴響,巨石入水之後,直直下落,直到沉入心底那不可見的幽微之地。
他說的並不算多,隻是簡要的敘述了當年往事,但宋秋覓僅僅是作為旁觀者,就感同身受地生起了難言的哀戚,更無法想像,帝王當年,以至於這麽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是如何獨自舔舐傷口,忍耐苦痛與悲傷。
蕭問淵的聲音很輕,仿佛要輕到,飄到她的心間,也不會落下,又很重,重到每一個字的重量她都無法承載,隻覺唿吸困難。
「朕頭迴見你時,第一眼想起的其實不是你的父親,而是朕的母親。當時,你其實不需要說什麽,也不需要做什麽,僅僅是你的眼神,朕便知道,朕想幫你。」
隻因為現在他擁有了之前渴慕擁有的,不可企及之物。
對於蕭祁這般,不過是她漫長人生開端中的錯誤與過客的人來說,無需在他身上投入太多注意,便是連如今的她,也絲毫不將蕭祁放在眼裏了。
帝王深吸一口氣,平緩了略微躁動的內心,他的聲音放輕了些,似是不想繼續驚擾到此時有些驚慌的小姑娘:「今夜此處,隻有你我二人,難得的寧靜,你若是不牴觸,朕想講給你聽一些從前的故事。」
他於暗流湧動之下,不動聲色地帶過了話題,留給她緩神的時間,宋秋覓微鬆一口氣,點了點頭。
帝王低沉悅耳的聲音,靜靜流淌在這靜謐溫沉的夜裏,宋秋覓的心亦漸漸地平靜下來,仿佛徜徉在河床的底部,被溫和細膩的河沙包裹,舒展四肢。
她同樣安靜地聽著他述說,不問他為何突然有了訴說的衝動。
「朕今夜,想與你講講朕母親的故事。」蕭問淵的眼眸中,仿佛有著天幕銀河之上流動的星子,在暗夜中閃著別樣的光芒,「朕的母親,在朕年幼時便去世了,如你一樣,但,她卻並不是安安靜靜,平和安詳地離開這個世界的。」
「朕依稀記得,那時先帝尚為皇子,她雖為先帝正妃,但並不傾心於先帝,亦不喜日日消磨於後院,等那不知何時迴來的夫君叩響門扉。」
「她出身名門,因著外祖的籌謀,才嫁給了先帝,但她從未放棄過逃離先帝身邊,外祖去世之後,舅父當家,舅父與外祖不同,相比讓本就繁盛的家族勢力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他更在乎親妹妹的幸福,母親因此也看見了希望,有了自己的打算。」
「雖然她的計劃很快就被先帝察覺,並導致被軟禁監視,但她也依舊不曾放棄,總是一次次地探索著脫離的機會,縱百折亦不撓。朕那時太小,心疼於母親的日漸消瘦,但理解不了大人複雜的世界,便隻會懵懂地問她,為何要這般與父親作對,白白折磨自己,她卻隻是笑笑,摸摸朕的頭,說,人的自由,是世間任何事物都無法衡量的。」
「待朕長大些,便會明白她今日追尋之物是何等的珍貴,以及追尋的意義。有一次,夜半時分,朕朦朦朧朧間醒來,看見母親在床頭看朕,她望著朕,忍不住眼眶濕紅,不住地流下眼淚,凝成了一根長鏈,她說,她此生對不起朕,無法擔起一個母親的職責了,朕不太明白她的意思,但隱約已感覺到了什麽不同,於是盡力坐起身來,抱著母親,說「阿娘,你不必管我,做你想做的事情便好。」朕無法離開,但卻沒有資格阻擋母親擺脫自己的命運。」
「母親用力地迴抱了朕,似乎過了很久很久,她終於鬆開了手,當她離去之前,最後一次迴頭望朕的時候,朕在她的眼中看到一種十分獨特的神采,那是一種堅毅,一種渴望,浸在她尚未完全幹透的淚意中,卻折射出明亮若星辰的耀眼光彩。見到這種光芒後,朕心中僅剩的傷感也消失了,因為朕在那一瞬突然明白了她的意誌。那是朕最後一次見母親,卻將那最後一眼的光,記了足足半生,成為午夜夢迴之際,也難以磨滅的記憶。」
帝王突然頓了頓,似乎在構思在該怎麽說出後麵的故事,宋秋覓感覺他的聲音越發低沉了些,似乎被夜風自遠方帶來的涼意侵染了,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她的心亦微微一沉。
「那夜很是漫長,夜深孤寒,朕遲遲沒法入睡,到了後半夜,隱約聽見窗外傳來兵戈之聲,朕從床上坐起,遠望著窗外,看見無數宮燈點亮夜幕,人影晃動,嘈雜不堪。後來,過了很久,朕才知道,那夜是先帝兵變逼宮之夜,而母親,預備趁著他忙於奪位,趁亂逃離。」
「那晚快到天光熹微的時候,朕的房門被人推開,朕迴頭去看,發現是先帝走了進來,他一身重鎧,沾染著血腥氣味,他的甲冑鐵靴敲擊在地麵上,腰間的佩劍晃動,發出沉重之聲,是徹骨的寒意。他來到朕的麵前,沒有任何表情地對朕宣判道,朕的母親死了,死於不安於室,叛離夫主,多次違抗,早已是大逆不道之極,從前是他容忍,但他今後會是這大雍的至尊,不會再需要如此不本分,德行不配的妻子。日後朕會被交給他的側妃,也就是不久後的淑妃撫養,沒人會記得朕母親存在過的痕跡。」
帝王說這些話時,麵色很是平靜,像是這些過往的迴憶與歷史,早已在他心胸中徘徊無數個來迴,如今再次觸及,已經足夠適應。
但宋秋覓從他略微繃緊的耳側肌膚來看,他此時不可能像他表麵上的那般心無波動。
帝王的話語,猶如將一顆巨石投入深潭,留下沉重的聲音,高聳的水花,以及久久不能平息的迴響,巨石入水之後,直直下落,直到沉入心底那不可見的幽微之地。
他說的並不算多,隻是簡要的敘述了當年往事,但宋秋覓僅僅是作為旁觀者,就感同身受地生起了難言的哀戚,更無法想像,帝王當年,以至於這麽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是如何獨自舔舐傷口,忍耐苦痛與悲傷。
蕭問淵的聲音很輕,仿佛要輕到,飄到她的心間,也不會落下,又很重,重到每一個字的重量她都無法承載,隻覺唿吸困難。
「朕頭迴見你時,第一眼想起的其實不是你的父親,而是朕的母親。當時,你其實不需要說什麽,也不需要做什麽,僅僅是你的眼神,朕便知道,朕想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