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下子對南安郡王妃恨得牙癢癢。
男子說完話以後,空間內一片死寂,久久未有人出聲。
南安郡王妃更是猶如傻了一般,呆呆木木地癱在原地,看著那個男子。
隨後又有錦衣衛押送著各個參與進去的人證上來 ,大多皆是南安郡王妃的手下,其餘搜集的物證,亦被擺放在了一旁鋪著紅色綢布的木案上。
人證物證,皆已齊備,南安郡王妃竟然找不到一句反駁的話語。
王禮上前厲聲道:「大膽罪婦,還不速速磕頭認罪,你膽大包天,以下犯上,布施毒計,意圖陷害太子妃,用心之險惡,計謀之陰毒,無法估量,如今證據皆明,供詞詳備,還有什麽可說的?」
南安郡王妃無話可說,但是她不甘心。
為什麽蕭問淵會站在宋秋覓的這邊,帝王日理萬機,還有心思去關照一個小小的女子?
前廢太子東宮妃妾間,亦多有構陷,她之前可從沒見過帝王對誰上過心,多拋去過一分眼神。
至多是命廢太子處理好一切,不要鬧到他的麵前,否則後果由廢太子本人承擔。
廢太子戰戰兢兢應下,自然不敢用後宅醃臢之事去髒汙帝王之眼。
除了國朝政務以外,其他諸事,似乎都離這位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太過遙遠了,他的手握的是執掌天下蒼生的丹朱禦筆,眼裏看的是大雍各州,三省六部上報的如雨般的奏摺,唇中吐露出來的,更是一個個足以影響後世百年大計的玉音決斷。
便是東宮的妃妾,在他麵前,也是不值得為他一提的蜉蝣螻蟻。
聖上,他怎麽會,怎麽會去關注宋秋覓?!
南安郡王妃不肯相信,也不願相信,今日若不是帝王插足幹涉,或許她的計謀就成功了。
宋秋覓自己占著高位,又全無價值,不肯讓位於人,蕭祁更是昏了頭一般,便隻能由她這個太子的生母來越俎代庖,換上一個更合適的太子妃。
每一環細節她都親自精心布控,隻要能成事,就算後麵蕭祁知道了真相,也無計可施,無法迴轉。
畢竟,一個失貞通姦外男的女子,是無論如何,也不配繼續坐在儲君妻的位置上,更不配成為大雍未來的國母。
那可是未來的皇後,皇後啊,南安郡王妃每想到此處,眼睛都忍不住睜大,溢出光彩,大雍立朝三代,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如今還從未出過皇後。
她將來恐怕都不一定有機會當太後,怎麽能讓宋秋覓平白占了便宜?
隻要成功,她就可以順勢將江筱月推上太子妃之位,從此讓兒子獲得更多的助力,筱月是她看著長大的好友之女,德行言容也堪佩太子。
但這一切如今都成了南柯一夢,到底,為什麽啊,為什麽帝王要幫著宋秋覓,她有哪點值得他高看,值得他注意。
南安郡王妃想不通,在她眼裏,宋秋覓都沒有什麽利用價值,更遑論在帝王那裏?她難不成還能給帝王什麽助力?帝王策斷素來高屋建瓴,需要宋秋覓來添磚加瓦?真是可笑。
她的臉上露出了有些瘋癲的笑,像是已經知道自己的下場好不到哪裏去了,便也不遮蓋掩飾了。
但很快,南安郡王妃就笑不出來了。
隻因帝王踩在她手上的龍靴忽地用力,就生生將她的指骨碾碎開來。
她當場疼暈了過去,卻又很快被人用水潑醒。
南安郡王妃用另一隻手抱著自己,冷水浸身,冬風颳過,她不受控製地劇烈抖動起來。
蕭問淵微眯著眼,看著她的這副樣子,再次想起先前冷得瑟瑟發抖的小姑娘,眸底一道夾雜著戾氣的血光閃過。
這麽多年來,他鮮少在當眾之下,親自動手,沾染血腥之氣,總是維持著矜貴優雅,莊重肅然的外表。
以至於怕是很多人忘了,宮變當日是他親手割下的父皇兄弟們的頭顱。
如今是該提個醒了,以新鮮的血液,喚起他們斑駁在太平歲月中的記憶,將往日的碑刻,悉數重新描紅。
作者有話說:
第51章 血光
四周的所有人幾乎都屏住了唿吸, 恨不得用盡所有功夫讓自己盡量沒有存在感。
事到如今, 他們也明白了,自己多半是被南安郡王妃利用了, 當作了她對付宋秋覓的筏子。
本來就是莫名其妙跟著過來的, 此時誰也不想讓盛怒的帝王注意到。
於是見到此刻癱在地上的南安郡王妃,雖然見她一臉驚恐,疼痛難忍, 卻絲毫升不起同情的情緒。
隻是怨怪她連累了自己, 隻希望帝王怒火不要波及到他們。
蕭問淵攤開右手手掌, 做出一個示意的動作,王禮立馬會意, 命人去取帝王之劍,爾後躬身接過, 將劍柄遞到了帝王修長的手指上。
在場眼尖的人認出了這是龍淵劍, 不由得心頭一凜。
龍淵劍乃上古名劍,如今為天子佩劍, 出之必見血。
南安郡王妃恐怕在劫難逃。
帝王握住了劍,也不著急,反而微微俯首,漫不經心地用劍前端的一麵在南安郡王妃的身上滑過,就像是在用她華貴的衣裙擦拭寶劍一樣。
他的動作緩慢,唇角甚至噙著一絲輕慢的笑意,就好似地上之人不過是任他決斷生死,戲弄自如的螻蟻一般。
偏偏他還遲遲不做出下一步動作,隻是任冰冷的劍意在南安郡王妃的周邊流淌。
男子說完話以後,空間內一片死寂,久久未有人出聲。
南安郡王妃更是猶如傻了一般,呆呆木木地癱在原地,看著那個男子。
隨後又有錦衣衛押送著各個參與進去的人證上來 ,大多皆是南安郡王妃的手下,其餘搜集的物證,亦被擺放在了一旁鋪著紅色綢布的木案上。
人證物證,皆已齊備,南安郡王妃竟然找不到一句反駁的話語。
王禮上前厲聲道:「大膽罪婦,還不速速磕頭認罪,你膽大包天,以下犯上,布施毒計,意圖陷害太子妃,用心之險惡,計謀之陰毒,無法估量,如今證據皆明,供詞詳備,還有什麽可說的?」
南安郡王妃無話可說,但是她不甘心。
為什麽蕭問淵會站在宋秋覓的這邊,帝王日理萬機,還有心思去關照一個小小的女子?
前廢太子東宮妃妾間,亦多有構陷,她之前可從沒見過帝王對誰上過心,多拋去過一分眼神。
至多是命廢太子處理好一切,不要鬧到他的麵前,否則後果由廢太子本人承擔。
廢太子戰戰兢兢應下,自然不敢用後宅醃臢之事去髒汙帝王之眼。
除了國朝政務以外,其他諸事,似乎都離這位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太過遙遠了,他的手握的是執掌天下蒼生的丹朱禦筆,眼裏看的是大雍各州,三省六部上報的如雨般的奏摺,唇中吐露出來的,更是一個個足以影響後世百年大計的玉音決斷。
便是東宮的妃妾,在他麵前,也是不值得為他一提的蜉蝣螻蟻。
聖上,他怎麽會,怎麽會去關注宋秋覓?!
南安郡王妃不肯相信,也不願相信,今日若不是帝王插足幹涉,或許她的計謀就成功了。
宋秋覓自己占著高位,又全無價值,不肯讓位於人,蕭祁更是昏了頭一般,便隻能由她這個太子的生母來越俎代庖,換上一個更合適的太子妃。
每一環細節她都親自精心布控,隻要能成事,就算後麵蕭祁知道了真相,也無計可施,無法迴轉。
畢竟,一個失貞通姦外男的女子,是無論如何,也不配繼續坐在儲君妻的位置上,更不配成為大雍未來的國母。
那可是未來的皇後,皇後啊,南安郡王妃每想到此處,眼睛都忍不住睜大,溢出光彩,大雍立朝三代,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如今還從未出過皇後。
她將來恐怕都不一定有機會當太後,怎麽能讓宋秋覓平白占了便宜?
隻要成功,她就可以順勢將江筱月推上太子妃之位,從此讓兒子獲得更多的助力,筱月是她看著長大的好友之女,德行言容也堪佩太子。
但這一切如今都成了南柯一夢,到底,為什麽啊,為什麽帝王要幫著宋秋覓,她有哪點值得他高看,值得他注意。
南安郡王妃想不通,在她眼裏,宋秋覓都沒有什麽利用價值,更遑論在帝王那裏?她難不成還能給帝王什麽助力?帝王策斷素來高屋建瓴,需要宋秋覓來添磚加瓦?真是可笑。
她的臉上露出了有些瘋癲的笑,像是已經知道自己的下場好不到哪裏去了,便也不遮蓋掩飾了。
但很快,南安郡王妃就笑不出來了。
隻因帝王踩在她手上的龍靴忽地用力,就生生將她的指骨碾碎開來。
她當場疼暈了過去,卻又很快被人用水潑醒。
南安郡王妃用另一隻手抱著自己,冷水浸身,冬風颳過,她不受控製地劇烈抖動起來。
蕭問淵微眯著眼,看著她的這副樣子,再次想起先前冷得瑟瑟發抖的小姑娘,眸底一道夾雜著戾氣的血光閃過。
這麽多年來,他鮮少在當眾之下,親自動手,沾染血腥之氣,總是維持著矜貴優雅,莊重肅然的外表。
以至於怕是很多人忘了,宮變當日是他親手割下的父皇兄弟們的頭顱。
如今是該提個醒了,以新鮮的血液,喚起他們斑駁在太平歲月中的記憶,將往日的碑刻,悉數重新描紅。
作者有話說:
第51章 血光
四周的所有人幾乎都屏住了唿吸, 恨不得用盡所有功夫讓自己盡量沒有存在感。
事到如今, 他們也明白了,自己多半是被南安郡王妃利用了, 當作了她對付宋秋覓的筏子。
本來就是莫名其妙跟著過來的, 此時誰也不想讓盛怒的帝王注意到。
於是見到此刻癱在地上的南安郡王妃,雖然見她一臉驚恐,疼痛難忍, 卻絲毫升不起同情的情緒。
隻是怨怪她連累了自己, 隻希望帝王怒火不要波及到他們。
蕭問淵攤開右手手掌, 做出一個示意的動作,王禮立馬會意, 命人去取帝王之劍,爾後躬身接過, 將劍柄遞到了帝王修長的手指上。
在場眼尖的人認出了這是龍淵劍, 不由得心頭一凜。
龍淵劍乃上古名劍,如今為天子佩劍, 出之必見血。
南安郡王妃恐怕在劫難逃。
帝王握住了劍,也不著急,反而微微俯首,漫不經心地用劍前端的一麵在南安郡王妃的身上滑過,就像是在用她華貴的衣裙擦拭寶劍一樣。
他的動作緩慢,唇角甚至噙著一絲輕慢的笑意,就好似地上之人不過是任他決斷生死,戲弄自如的螻蟻一般。
偏偏他還遲遲不做出下一步動作,隻是任冰冷的劍意在南安郡王妃的周邊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