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祁的臉色再度白了白。
聽著七皇子悽厲的聲音,聞著裏麵傳出來的腥臭的血氣的時候,蕭祁腦海中第一幅幻想出來的景象居然是他身在其中的場景。
被關押拷打的不是七皇子,而是他,罪名是同樣的謀逆叛國之罪。
皇權是多麽的浩大,而個人是多麽的渺小。他雖是太子,但這句話用在他身上,也毫不違和。
隻因掌握真正權力的人,從來都不是他,而是帝王。
帝王以雷霆手段掌控一切,凡是觸碰他底線的,皆是今日七皇子之下場。
蕭祁的心中湧上了一股深深的蒼涼感,一種對自身命運掌控的無力,沒有方向的未來,仿佛大海上迷失的航船,漂泊無定,又仿佛行於鋼絲之上,腳下是萬仞懸崖,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復。
身在太子之位,越發能感受到這種身在漩渦中心,無處不在的危機感。
蕭祁忽然有些明白帝王為什麽會將叛黨一事交給他和衛鬱了。
這是在無聲地警告他,讓他親眼看到,違逆者是何下場。
-------------------------------------
帝王午後突然起了意興,傳召弘光法師,與其相約在竹林手談。
弘光法師性格也是出了名的怪,先帝曾三次宣召,他都隱而不見,如今卻並沒有迴避蕭問淵。
反倒是爽快應下棋局。
帝王起身之前,略略停住腳步,朝後迴首瞥了眼王禮,簡單吩咐道:「你去接太子妃過來,就說她先前仰慕甚久的圍棋聖手,弘光法師在這。」
王禮急忙應下。
蕭問淵站在原處,眸色沉沉,仿佛包含著什麽。
帝王看著王禮親自小跑著去尋宋秋覓,漸行漸遠的背影,逐漸消失在視線內,才終於挪動腳步。
作者有話說:
這兩天每天折騰到好晚。又困又累,沒法寫太多。
明天白天更新,正常字數更新。
第46章 情潮
宋秋覓來時, 帝王正坐於一古樹之下, 麵前置一棋盤,樹木蒼勁深涼, 帝王一身深青色衣袍, 清雋雅致。
她加快了腳步,走上前去,微傾身行禮。
蕭問淵擺擺手免禮, 略轉過頭來, 微笑對她說:「就在旁隨性坐下, 朕與弘光大師還未分出勝負。」
宋秋覓在棋盤側麵坐下,也是在這時, 她才發現,正居於帝王對麵, 棋局另一端的弘光大師, 正是她當日遇見的與她解簽之人。
一時有些發愣。
弘光大師恰好抬首過來,亦看見了她, 他麵色自若,並沒有多少驚訝,隻是微垂眸子,含笑道了一聲:「阿彌陀佛,老僧與太子妃有緣,又相見了。」
想起他解出來的簽文,宋秋覓的手下意識地捏緊了些。
倒是這時候帝王似是突然起了興致,問弘光大師道:「大師與太子妃先前見過,是何時候, 朕怎麽不知道。」
弘光大師答道:「無甚, 隻是觀太子妃麵目和善, 為她解了一簽罷了。」
蕭問淵聽了,麵上露出了饒有興味的神情,連手中拈著的棋子都沒有著急落下,而是暫時捏在手心。
他側頭對宋秋覓笑了笑:「哦,怎未聽你說過?」
又對弘光大師道:「願聞其詳。」
弘光大師放在整個大雍都是聲名遠揚的得道高僧,多少人千裏奔波而來,隻為能有幸聽到弘光大師開壇講經。
帝王對此有一二好奇也是正常。
宋秋覓的心卻莫名懸了起來,在她心裏隱秘的角落裏,她並不是十分希望帝王知道這件事。
弘光大師聞言,目光在蕭問淵與宋秋覓之間來迴逡巡了一下,當他的眸光掠過宋秋覓的時候,她總覺得弘光大師的眼中別有深意。
弘光大師很快收迴了視線,淡笑道:「太子妃命格尊貴,造化無量,老僧僭越說一句,太子妃有鳳命之象。」
宋秋覓正喝著茶,聽見後差點被嗆到。她怎麽也沒有想到,弘光大師竟這麽直接地在蕭問淵麵前說了出來。
這讓帝王怎麽看。
她不敢再抬眼,而是低著臉頰,盯著手上捧著的微漾茶水,試圖一再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也不敢看帝王現在是什麽表情。
卻未想到,試圖躲在角落的她還是被捉到了。
「弘光大師所言,你怎麽看?」突然被叫到名字,宋秋覓整個人猛地一抖,卻意外地發現帝王聲音和煦,語氣如常,這才敢慢慢抬起頭。
迎麵就撞上他的眸光,蕭問淵的眸子如平靜的遼闊湖麵一般,無波無瀾,看不出下麵的暗流湧動,隻能看到他的眼眸表麵,有發亮的波光流溢。
他麵上帶著微微的笑意,語氣溫和,仿佛此時不是在問她鳳命命格,而是在與她閑話家常。
宋秋覓放鬆了些,再者以蕭問淵的性格,也不太像信那些虛浮命格之人。
她鎮定答到:「弘光大師佛法精深,妾身不敢隨意質疑。不過命格一說,在妾身看來,端看聽者心意,信之則有,不信則無。」
她給了一個思考範圍內最妥帖的迴答。以為帝王會就此揭過,不再追問。
卻未想到,蕭問淵緊接著問:「那你可信?」
這話問得十分微妙,宋秋覓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迴答。
但是看起來帝王似乎也不是為了為難她,而似是真有幾分興趣。
聽著七皇子悽厲的聲音,聞著裏麵傳出來的腥臭的血氣的時候,蕭祁腦海中第一幅幻想出來的景象居然是他身在其中的場景。
被關押拷打的不是七皇子,而是他,罪名是同樣的謀逆叛國之罪。
皇權是多麽的浩大,而個人是多麽的渺小。他雖是太子,但這句話用在他身上,也毫不違和。
隻因掌握真正權力的人,從來都不是他,而是帝王。
帝王以雷霆手段掌控一切,凡是觸碰他底線的,皆是今日七皇子之下場。
蕭祁的心中湧上了一股深深的蒼涼感,一種對自身命運掌控的無力,沒有方向的未來,仿佛大海上迷失的航船,漂泊無定,又仿佛行於鋼絲之上,腳下是萬仞懸崖,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復。
身在太子之位,越發能感受到這種身在漩渦中心,無處不在的危機感。
蕭祁忽然有些明白帝王為什麽會將叛黨一事交給他和衛鬱了。
這是在無聲地警告他,讓他親眼看到,違逆者是何下場。
-------------------------------------
帝王午後突然起了意興,傳召弘光法師,與其相約在竹林手談。
弘光法師性格也是出了名的怪,先帝曾三次宣召,他都隱而不見,如今卻並沒有迴避蕭問淵。
反倒是爽快應下棋局。
帝王起身之前,略略停住腳步,朝後迴首瞥了眼王禮,簡單吩咐道:「你去接太子妃過來,就說她先前仰慕甚久的圍棋聖手,弘光法師在這。」
王禮急忙應下。
蕭問淵站在原處,眸色沉沉,仿佛包含著什麽。
帝王看著王禮親自小跑著去尋宋秋覓,漸行漸遠的背影,逐漸消失在視線內,才終於挪動腳步。
作者有話說:
這兩天每天折騰到好晚。又困又累,沒法寫太多。
明天白天更新,正常字數更新。
第46章 情潮
宋秋覓來時, 帝王正坐於一古樹之下, 麵前置一棋盤,樹木蒼勁深涼, 帝王一身深青色衣袍, 清雋雅致。
她加快了腳步,走上前去,微傾身行禮。
蕭問淵擺擺手免禮, 略轉過頭來, 微笑對她說:「就在旁隨性坐下, 朕與弘光大師還未分出勝負。」
宋秋覓在棋盤側麵坐下,也是在這時, 她才發現,正居於帝王對麵, 棋局另一端的弘光大師, 正是她當日遇見的與她解簽之人。
一時有些發愣。
弘光大師恰好抬首過來,亦看見了她, 他麵色自若,並沒有多少驚訝,隻是微垂眸子,含笑道了一聲:「阿彌陀佛,老僧與太子妃有緣,又相見了。」
想起他解出來的簽文,宋秋覓的手下意識地捏緊了些。
倒是這時候帝王似是突然起了興致,問弘光大師道:「大師與太子妃先前見過,是何時候, 朕怎麽不知道。」
弘光大師答道:「無甚, 隻是觀太子妃麵目和善, 為她解了一簽罷了。」
蕭問淵聽了,麵上露出了饒有興味的神情,連手中拈著的棋子都沒有著急落下,而是暫時捏在手心。
他側頭對宋秋覓笑了笑:「哦,怎未聽你說過?」
又對弘光大師道:「願聞其詳。」
弘光大師放在整個大雍都是聲名遠揚的得道高僧,多少人千裏奔波而來,隻為能有幸聽到弘光大師開壇講經。
帝王對此有一二好奇也是正常。
宋秋覓的心卻莫名懸了起來,在她心裏隱秘的角落裏,她並不是十分希望帝王知道這件事。
弘光大師聞言,目光在蕭問淵與宋秋覓之間來迴逡巡了一下,當他的眸光掠過宋秋覓的時候,她總覺得弘光大師的眼中別有深意。
弘光大師很快收迴了視線,淡笑道:「太子妃命格尊貴,造化無量,老僧僭越說一句,太子妃有鳳命之象。」
宋秋覓正喝著茶,聽見後差點被嗆到。她怎麽也沒有想到,弘光大師竟這麽直接地在蕭問淵麵前說了出來。
這讓帝王怎麽看。
她不敢再抬眼,而是低著臉頰,盯著手上捧著的微漾茶水,試圖一再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也不敢看帝王現在是什麽表情。
卻未想到,試圖躲在角落的她還是被捉到了。
「弘光大師所言,你怎麽看?」突然被叫到名字,宋秋覓整個人猛地一抖,卻意外地發現帝王聲音和煦,語氣如常,這才敢慢慢抬起頭。
迎麵就撞上他的眸光,蕭問淵的眸子如平靜的遼闊湖麵一般,無波無瀾,看不出下麵的暗流湧動,隻能看到他的眼眸表麵,有發亮的波光流溢。
他麵上帶著微微的笑意,語氣溫和,仿佛此時不是在問她鳳命命格,而是在與她閑話家常。
宋秋覓放鬆了些,再者以蕭問淵的性格,也不太像信那些虛浮命格之人。
她鎮定答到:「弘光大師佛法精深,妾身不敢隨意質疑。不過命格一說,在妾身看來,端看聽者心意,信之則有,不信則無。」
她給了一個思考範圍內最妥帖的迴答。以為帝王會就此揭過,不再追問。
卻未想到,蕭問淵緊接著問:「那你可信?」
這話問得十分微妙,宋秋覓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迴答。
但是看起來帝王似乎也不是為了為難她,而似是真有幾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