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究竟是什麽時候?
這是亂世!
單是“亂世”二字,便足夠讓人警醒。
然而這些人卻沉浸在驕奢無度的日子中,無法自拔,哪還能記得自己身處何地?!
他們隻想著大手大腳的揮霍錢財,享受著那底下百姓,一輩子都無從享受到的奢靡生活。
除此之外,這些人腦子裏怕是隻剩下該如何搜刮民膏民脂,如何大手筆的撈錢,卻又不引帝王注意。
若不是這些人多半都抱著這樣的想法,小將離奪嫡那會兒,也不見得會將事情做的那般很絕,幾乎斬殺了滿朝文武百官。
小將離很清楚即便是給這些人改過自新的機會,日後也會有人重蹈覆轍。
他們已經享受慣了那種驕奢無度,大手大腳揮霍錢財的時候,又怎麽能甘心自己的日子縮水,迴到那日後清淡平靜的日子?!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想要讓這些人改迴來,未免有些異想天開,小將離對這些人不抱任何希望,畢竟這些人都已經爛到了骨子裏。
而這些人瘋狂斂財的舉動,也致使邊境將士的日子變得淒苦,沒比那些清貧的百姓好到哪去。
很多將士都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
可即便如此,他們還要兢兢業業地上陣殺敵,想到那樣的日子,誰能受得了?!
短期也罷,長期如此……
小將離身為一員武將,在邊境征戰五年,這樣的事情看得太多,也正是因為看得多,那顆心才越發的冷,才越發的想要改變現狀。
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宜,也是那些人先造就的因,所結下的惡果,所以小將離並不懼怕自己身上背負的罪孽。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先帝在位時,並沒有將秦國敗朽徹底,沒有讓秦國徹底走進了死胡同裏。
眾人尚有機會,可以力挽狂瀾,救上一救。
在這種情況之下,那些被發配到小地方,出任地方官的有誌之士,卻遭受不公,懷才不遇不說,還親眼目睹各個地方所上演的哀鴻遍野。
如此情況之下,這些人心底自然對秦國皇室沒什麽好感。
即便他們知道做下那些罪業的人是先帝及前朝文武,但人總會下意識地想要去遷怒。
先帝及前朝文武不在,那麽秦正與皇帝等秦國皇室自然而然的便被遷怒,接受著來自他們父輩所造下的罪孽遷怒。
民間有句古話總說,父債子償。
這些人心底多半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故而有所遷怒。
即便他們在接到皇帝等人所下發的任命書後,這些人第一時間便動身,前往京都述職。
但這並不影響這些人心底對皇帝等人的不滿,以及對於秦國的不忿。
不得不說,這種怨懟的情緒長此以往下去,很容易造成座下臣子陰奉陽違的狀況橫行。
即便秦正等人最初,便想到了這一點。
但他們也知道這是父輩造下的因果,他們即便是心裏再苦,也隻能咬牙將這苦果給咽下去。
不過……
怕是連他們自己也沒想到,今日刺殺這一出,卻是將他們日後所潛藏的禍患給解除了大半。
這些文武百官經此一道,心底也多半認同了秦國皇室一脈。
先帝的罪孽滔天不假,但他們也對新帝抱有不小的期望,隻盼得新帝莫要讓他們失望才是。
經曆了先帝在位的那段時期,有不少人的心其實都有些冷。
因為皇室的不作為,以及前朝文武專斷獨行的舉動,致使秦國境內可謂是亂象橫行,民不聊生。
這些年的衰敗,也不是沒有理由。
而那些有誌之士卻是遭到前朝文武打壓,懷才不遇,被發配到地方碌碌一生,其實也有不少人因此鬱鬱而終。
鬱鬱而終的人不在少數。
在此便不一一贅述。
而這些出任文武百官的人中,也不乏有同道好友鬱鬱而終的人在,這些人心底對秦國皇室一脈的抵觸,自然要更加深一些。
但此時此刻,他們也願意放下前嫌,好好的跟新帝等人一起,為秦國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不為別的,隻望得日後他們的子孫後輩,能有一個更好的環境生存,可以安定幸福,和和美美。
而不是像他們一樣……
身處亂世之中,飽受戰亂紛爭。
他們願意為自己的子孫後輩,創造一個更良好的環境,也願意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日後更多的有誌之士,不再飽受懷才不遇的經曆。
正是因為他們經曆過,所以才知道那些東西有多麽的可貴。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這些文武百官飽讀詩書,學富五車,自然也清楚,若是他們不作為,日後的子孫後輩自然也就無法享受前人的萌蔭。
先有因,才有果。
隻有他們種下了因,日後結下的果,才可供他們子孫後輩享用。
因為他們沒有前人栽樹,所以他們這些後人自然也就無法受前人萌蔭,如此明顯的因果之論,眾人如何看不清楚?!
即便他們此時飽受亂世紛爭,飽受戰火侵襲,但眾人也願意咬牙,在此時努力一把,為日後的子孫後輩積福音。
想清楚這一點,以及懷揣著對秦國日後的憧憬,一眾文武百官也願意放棄前嫌,摒棄那些所謂的前塵往事,好好的展望一下秦國的未來。
至少這一刻,一切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秦國日後如何,也將由他們親手打造,開創出來,而不是由那些所謂的前朝文武,肆意妄為所造成的。
相比起前朝文武肆意妄為所做下的種種惡行,這些新上任的文武百官心底滿懷豪情壯誌,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幹一場。
雖然收拾前人的爛攤子,他們心底也有些發苦,同時也有些頭疼,但對未來的憧憬,卻足以讓他們戰勝一切。
將來的種種,由他們親手打造。
不是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無力施為。
有了這一層認知,眾人自然是鬥誌昂揚!
似乎這一刻,一切也變得充滿了挑戰。
小將離會和時,便察覺到了氣氛的轉變,而皇帝與秦正等人也很敏銳地,察覺到了那些百官的態度有所不同。
之前這些人中還不乏有幾個傲慢,跟他們擺臭臉。
雖然這些人明麵上將禮數做得規規矩矩,但大家心底其實都很清楚,那些百官心底對他們秦國皇室也沒多少認同。
這會兒。
皇帝等人卻是隱約瞧見了這些人臉上的釋然,以及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皇帝等人先是一愣。
旋即仔細一想,也跟著釋然了。
若是能揭開彼此間的那一層間隙,自然是好,這也更有利於他們日後的交集。
這是亂世!
單是“亂世”二字,便足夠讓人警醒。
然而這些人卻沉浸在驕奢無度的日子中,無法自拔,哪還能記得自己身處何地?!
他們隻想著大手大腳的揮霍錢財,享受著那底下百姓,一輩子都無從享受到的奢靡生活。
除此之外,這些人腦子裏怕是隻剩下該如何搜刮民膏民脂,如何大手筆的撈錢,卻又不引帝王注意。
若不是這些人多半都抱著這樣的想法,小將離奪嫡那會兒,也不見得會將事情做的那般很絕,幾乎斬殺了滿朝文武百官。
小將離很清楚即便是給這些人改過自新的機會,日後也會有人重蹈覆轍。
他們已經享受慣了那種驕奢無度,大手大腳揮霍錢財的時候,又怎麽能甘心自己的日子縮水,迴到那日後清淡平靜的日子?!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想要讓這些人改迴來,未免有些異想天開,小將離對這些人不抱任何希望,畢竟這些人都已經爛到了骨子裏。
而這些人瘋狂斂財的舉動,也致使邊境將士的日子變得淒苦,沒比那些清貧的百姓好到哪去。
很多將士都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
可即便如此,他們還要兢兢業業地上陣殺敵,想到那樣的日子,誰能受得了?!
短期也罷,長期如此……
小將離身為一員武將,在邊境征戰五年,這樣的事情看得太多,也正是因為看得多,那顆心才越發的冷,才越發的想要改變現狀。
後來發生的一係列事宜,也是那些人先造就的因,所結下的惡果,所以小將離並不懼怕自己身上背負的罪孽。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先帝在位時,並沒有將秦國敗朽徹底,沒有讓秦國徹底走進了死胡同裏。
眾人尚有機會,可以力挽狂瀾,救上一救。
在這種情況之下,那些被發配到小地方,出任地方官的有誌之士,卻遭受不公,懷才不遇不說,還親眼目睹各個地方所上演的哀鴻遍野。
如此情況之下,這些人心底自然對秦國皇室沒什麽好感。
即便他們知道做下那些罪業的人是先帝及前朝文武,但人總會下意識地想要去遷怒。
先帝及前朝文武不在,那麽秦正與皇帝等秦國皇室自然而然的便被遷怒,接受著來自他們父輩所造下的罪孽遷怒。
民間有句古話總說,父債子償。
這些人心底多半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故而有所遷怒。
即便他們在接到皇帝等人所下發的任命書後,這些人第一時間便動身,前往京都述職。
但這並不影響這些人心底對皇帝等人的不滿,以及對於秦國的不忿。
不得不說,這種怨懟的情緒長此以往下去,很容易造成座下臣子陰奉陽違的狀況橫行。
即便秦正等人最初,便想到了這一點。
但他們也知道這是父輩造下的因果,他們即便是心裏再苦,也隻能咬牙將這苦果給咽下去。
不過……
怕是連他們自己也沒想到,今日刺殺這一出,卻是將他們日後所潛藏的禍患給解除了大半。
這些文武百官經此一道,心底也多半認同了秦國皇室一脈。
先帝的罪孽滔天不假,但他們也對新帝抱有不小的期望,隻盼得新帝莫要讓他們失望才是。
經曆了先帝在位的那段時期,有不少人的心其實都有些冷。
因為皇室的不作為,以及前朝文武專斷獨行的舉動,致使秦國境內可謂是亂象橫行,民不聊生。
這些年的衰敗,也不是沒有理由。
而那些有誌之士卻是遭到前朝文武打壓,懷才不遇,被發配到地方碌碌一生,其實也有不少人因此鬱鬱而終。
鬱鬱而終的人不在少數。
在此便不一一贅述。
而這些出任文武百官的人中,也不乏有同道好友鬱鬱而終的人在,這些人心底對秦國皇室一脈的抵觸,自然要更加深一些。
但此時此刻,他們也願意放下前嫌,好好的跟新帝等人一起,為秦國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不為別的,隻望得日後他們的子孫後輩,能有一個更好的環境生存,可以安定幸福,和和美美。
而不是像他們一樣……
身處亂世之中,飽受戰亂紛爭。
他們願意為自己的子孫後輩,創造一個更良好的環境,也願意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日後更多的有誌之士,不再飽受懷才不遇的經曆。
正是因為他們經曆過,所以才知道那些東西有多麽的可貴。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這些文武百官飽讀詩書,學富五車,自然也清楚,若是他們不作為,日後的子孫後輩自然也就無法享受前人的萌蔭。
先有因,才有果。
隻有他們種下了因,日後結下的果,才可供他們子孫後輩享用。
因為他們沒有前人栽樹,所以他們這些後人自然也就無法受前人萌蔭,如此明顯的因果之論,眾人如何看不清楚?!
即便他們此時飽受亂世紛爭,飽受戰火侵襲,但眾人也願意咬牙,在此時努力一把,為日後的子孫後輩積福音。
想清楚這一點,以及懷揣著對秦國日後的憧憬,一眾文武百官也願意放棄前嫌,摒棄那些所謂的前塵往事,好好的展望一下秦國的未來。
至少這一刻,一切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秦國日後如何,也將由他們親手打造,開創出來,而不是由那些所謂的前朝文武,肆意妄為所造成的。
相比起前朝文武肆意妄為所做下的種種惡行,這些新上任的文武百官心底滿懷豪情壯誌,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幹一場。
雖然收拾前人的爛攤子,他們心底也有些發苦,同時也有些頭疼,但對未來的憧憬,卻足以讓他們戰勝一切。
將來的種種,由他們親手打造。
不是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無力施為。
有了這一層認知,眾人自然是鬥誌昂揚!
似乎這一刻,一切也變得充滿了挑戰。
小將離會和時,便察覺到了氣氛的轉變,而皇帝與秦正等人也很敏銳地,察覺到了那些百官的態度有所不同。
之前這些人中還不乏有幾個傲慢,跟他們擺臭臉。
雖然這些人明麵上將禮數做得規規矩矩,但大家心底其實都很清楚,那些百官心底對他們秦國皇室也沒多少認同。
這會兒。
皇帝等人卻是隱約瞧見了這些人臉上的釋然,以及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皇帝等人先是一愣。
旋即仔細一想,也跟著釋然了。
若是能揭開彼此間的那一層間隙,自然是好,這也更有利於他們日後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