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野味吃得眾賓客,大唿過癮。


    就連那些諸國來使,也因為秦國這種不一樣的烹飪野味方式,而吃得意猶未盡。


    甚至還蠢蠢欲動的想要迴林子裏,


    再獵點野味迴來,然後去找禦膳房的大廚,單獨給他開個小灶做些吃的來,吃個痛快。


    不過很顯然,現在並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此時已經臨近芻時。


    老皇帝與皇後這種上了年紀的人,神情間流露出些許倦怠之意,看樣子也是有些困乏了。


    還有最後一場比試。


    為了彰顯老皇帝對此次壽宴的看重,老皇帝還是打起了精神,朝下一個場地走去。


    眾賓客也隨著皇帝的腳步,移步來到下一個場地——比武場!


    這是最後一個場地。


    也是最後一個比試所選擇的地方。


    在這裏將會為這場心血來潮舉辦的比試,劃下圓滿的句號。


    到時候老皇帝迴宮休息。


    雖然壽宴還在繼續,但老皇帝這個壽星公不在,文武百官也將會在此時,各自散去,乘坐著馬車,轎輦離開。


    諸國使節也將迴到驛站內休息。


    而後趁著後麵幾日,好好看一看秦國的大好風光,領略一下這裏的風土人情。


     ̄


    比武場。


    “那麽第三場比試,也就是今天的最後一場比試,在此準備開始,請諸位做好準備!”


    老皇帝在穆公公的攙扶下,坐上了比武場席上的主位。


    群臣來使依次落座,也虧得比武場夠大,才能容納著近萬人於此,而不顯擁堵。


    宮娥與太監追隨著眾人的腳步而來。


    在眾人落座間,


    便熟練地擺放好果盤與茶水,供眾人食用。


    這一切,可以說是做得麵麵俱到。


    不管他們走到哪裏,那些伺候的宮娥與小太監都會為眾人安排好茶水,瓜果與美酒。


    這一點,讓不少人都暗自點頭稱讚。


    看得出置辦這場宴席的那位大臣,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見眾人依次落座坐好,穆公公上前一步,尖細的嗓音,再次在比武場內迴響。


    穆公公也是個身負修為之人。


    因而他的聲音不需要太大,便可通過修為,擴散到在場的每一個人耳中。


    “雜家也不廢話了,就簡單的給諸位介紹一下,這場比試的規則,然後,便宣布比試開始。”


    眾皆寂靜,等待著穆公公發話。


    “這場比試,可以是尋常的凡間武學切磋,也可以是修道者之間的比武切磋。


    不限製武器類型,也不限製手段,但不可故意傷及他人性命,不可故意殺人。”


    “比武場上以和為貴,點到為止!”


    “因為這場比試的特殊,與時間的限製,所以擂台並不會永無止境的持續下去。


    最多隻有十場比武,分別由我秦國與諸國使節這邊各自出戰十人,而後決出勝負。


    每場勝者依照賽程表現,拿下頭籌!”


    “如若有特別要求者,可向陛下明說!


    待陛下酌情考慮之後,事情有待商榷。”穆公公慢慢的將比試的要求挨個向眾人道來。


    在穆公公話音落下時,比武場看席上的眾人,眼中皆是流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這話說得還真有意思。


    規則定的也很有意思,依照比武者在場上的表現而定,這……


    還真不是一個很好的評判標準。


    至少眾人不知道,


    該表現出怎樣的姿態,才會獲得老皇帝的賜予,萬一用力過猛,被老皇帝賜婚了怎麽辦?


    秦國這邊憂心忡忡的想著。


    諸國來使那邊連輸兩場比試,仍舊熱情洋溢,摩拳擦掌的準備上比武台上大展身手。


    對於這些念頭比較豁達,或者神經比較粗的諸國使節,小將離表示,有這樣的盟國或者是附屬國。


    那還真是秦國占了大便宜。


    因為神經粗,所以就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的花花腸子,說起話來,也比較直爽。


    但同樣的,這樣的國度也很好掌控。


    此次前來恭賀老皇帝壽誕的來使,足足多達幾十個國度,其中屬於秦國的盟國與附屬國的國家,僅僅隻有十來個。


    其他的多半是一些小國,趁著老皇帝壽誕前來以表忠心,又或者是帶著誠意前來投靠。


    亦或者是帶著別樣的心思過來……


    看看能不能從秦國奪嫡的這潭渾水中,分到一杯甜羹。


    在場的諸國使節,大多是與秦國關係較好,又或者是關係不鹹不淡的國度。


    那些正在與秦國開戰,或者已經交惡的國度,秦國一個也沒有放進來,全部都給攔在了邊境之外。


    當然他們已經明麵上,攔住了這些人進入秦國的領土。


    但誰也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背地裏偷偷摸摸的跑進來。


    這也是一個值得令人憂心的問題。


    但在此時的壽宴上,似乎還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


    穆公公一聲話落,比試正式開始!


    第一場出來的是些小蝦米,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是被眾賓客推出來,探探老皇帝那邊口風的。


    不過即便如此,勝者還是秦國這邊。


    對麵那使節連反應,都沒反應過來,就被京都世家的某位少爺給一腳踹下了台。


    場麵之壯烈,令人不忍直視。


    不過也好在並沒有給對方造成什麽重傷。


    就是在泥土裏麵啃了兩口泥巴,也算是遵循了穆公公方才所說的比試規定。


    那少年看起來焉壞焉壞的。


    一腳把人踢下台後,還笑嘻嘻的跑過去扶人家,然後又故意疑似手滑脫手,將人摔到地上,又啃了幾口泥巴。


    如此反複多次之後,


    才意猶未盡的將人扶起來。


    小將離看在眼底,眼中閃過一絲興味。


    這少年倒是有趣,比京都其他的世家子弟,要有意思的多。


    在這種向來以自己身份尊貴,不屑於耍花招小手段的世家子弟中,此人也算是一股洪流。


    而且看對方那手段,明顯就是個老手。


    估計經常偷摸著幹這種事情,不然那伎倆也不會如此嫻熟。


    例行的論功行賞。


    因為是開場紅的緣故,老皇帝很開心,很爽快的賜了對方一件中等法器與若幹枚丹藥。


    羨煞了旁人。


    讓不少人嫉妒得眼眶都不禁紅了起來。


    老皇帝這手筆還真是闊綽。


    這樣一來,後麵僅剩下的九場比試,就讓在座的不少人,心思都活絡了起來。


    而小將離不同。


    她在老皇帝問話間,暗暗的記下了那少年的名字,她有預感,她與此人還會有再見麵的。


    丹末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君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焚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焚殊並收藏將君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