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雙膝發軟,由獄卒領著,勉力迴了監牢。在牢門重新上鎖的一瞬間,她跪倒在榻上,血頃刻間浸透了粗布褥子。
她歪了歪頭,麻木地想:不知沈寒山今日會不會送新被麵來,布料都是血氣,臭不可聞,也不好入睡。沈寒山那樣手眼通天,置辦一襲被褥,應當不難吧?
作者有話說:
第八十四章
蘇芷緩了好久的神, 這才拾撿迴膝上的力。
她不想朝泛起暮光的鐵窗跪,這樣好似跪天,對上頭俯首稱臣。
她收攏手腳, 微微低頭,抱住了雙膝。
還好, 她這樣狼狽的模樣沒教蘇母看到, 不然娘親定然要難受了。
阿娘入不得宮,肯定會尋沈寒山詢問情況。她知道蘇芷落入大理寺獄,應該會放心不少。
希望沈寒山口風夠嚴,為她圓謊,安撫家人心神。
他那麽聰明,不用她提,也會這樣做的。
蘇芷盤算著時辰,大理寺衙門還未到下值的時候, 沈寒山公務在身,必不能來。她還要等, 等日落西山,月光盈窗, 到那個時候,她身上的血應該幹了, 皮肉也不會疼了, 更不會嚇到沈寒山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小文臣。
蘇芷忽然想到, 他們都被皇命縛於內城之中,所有人頸上都綁了一條狗鏈, 而君王是他們的主子。所受到的恩寵深厚, 也無非是狗鏈放長或短。
真可笑, 為了那一點自由搶陽鬥勝, 不得安息。
怔忪間,沈寒山已帶獄醫快馬加鞭趕來。
蘇芷想,這算不算心有靈犀,她想到了他,轉眼人就來了。
他憂心忡忡看著蘇芷,口間還要搬出大官話來:「《法考》有言——『大理寺獄,長吏督獄掾,該四日一檢視,庇罪囚無故淩轢。若有傷者不能自存,死於獄中,則加一等罪罰,杖三十。』爾等縱內廷殿前司衙門的官吏蔑視國法,擅自來大理寺獄監管囚犯。若其拷問罪人至死,這過錯,是你們擔下,還是要本官擔下?!」
沈寒山一貫是笑麵人,鮮少有搬出律法壓人的時刻,官獄中的獄卒聞聲,烏泱泱跪倒一片,不敢言談。
還是長吏出麵告罪:「稟沈廷尉,是殿前司石副使持皇旨要審蘇芷,下官實不敢攔……」
「糊塗!」沈寒山怒火中燒,「人既已押入大理寺獄,官家的意思,便是往後由本官這個大卿監管囚徒。石副將再威風,也隻是內廷的人,如何能越俎代庖,替本官辦事?!況且天家最忌朝令夕改,緣何能一日頒二旨,涇渭不分?!蘇芷活著尚好,若她死在獄中,官家隻會治爾等不察之罪,屆時掉腦袋的,可是你們!」
這話一出來,眾人如夢初醒。
是啊,要是蘇芷受鞭刑死在大理寺獄,那官家隻會治他們「慢待傷者」之罪,可不會發落殿前司的官吏。要是真想處置了蘇芷,緣何不發落掖庭獄慢慢關門打狗?!
很明顯,官家還不想蘇芷死啊!
晦氣!
他們就是替罪羔羊,反倒方便了外人來獄曹耀武揚威。
長吏們各個憂心忡忡望向蘇芷,幸而她命大,還活著,真是虛驚一場。
大理寺麾下官吏忙告罪:「是我等蠢笨,多謝沈廷尉指點。」
「罷了,你們都去牢外看守吧,切記,在未治完傷前,不得放任何人入牢獄,明白沒?!」
「自然自然,是該好好看傷。」長吏可不敢蘇芷有個什麽損傷,他瞪了獄醫一眼,「好生治傷,若有個三長兩短,我唯你是問!」
「是、是。」獄醫冷汗涔涔,老實巴交地為蘇芷診脈,查看她那破膚的鞭傷。
好在蘇芷隻有皮肉傷,沒傷筋動骨,敷藥止血再包紮便罷了。
因著這一迴的動盪,長吏待蘇芷是予取予求,非但喊獄卒為她煎藥,還給她端來一盆熱水,供其擦洗傷處。
沈寒山領蘇芷前往一間四壁石牆、密不透風的慎刑室,還為她置備了一身幹淨的囚服,容她換上。
沈寒山背過身,道:「我不能放你一人在此處清洗,與獄規相違。故此,我隻能側身遮目,靜候在旁。芷芷放心,我雖於情。事上存有不妥私心,卻不會趁人之危,你盡管擦拭便是。」
蘇芷沒想到他這時候倒挺有君子之風,她牽唇一笑,道:「無礙。已是爛肉一團,看或不看又有什麽打緊的呢。」
這話聽得沈寒山割肚牽腸,他從不知,蘇芷原也會自輕自棄。
她該明媚如日月,而不是頹敗如落花泥。
沈寒山抿唇,鄭重同蘇芷致歉:「抱歉,是我來遲了。若我來得再早些,石守便沒機會……」
「不怪你。」蘇芷笑了一聲,極輕極柔。她捏著溫熱的帕子,老實擦去身上與臉上的血跡,「不必在意,他比誰都知道我是冤枉的。來找我,也不過為了泄憤。」
「而且,他是奉皇命辦差,你來了又有何用?你攔不住的……到那時,你也不過是在室外聽我受刑。」
「沈寒山,我慶幸你沒來。我最不想的,便是在你麵前丟臉。」
她終於,敞開心扉,敢同他剖析心事。
蘇芷一直視沈寒山為旗鼓相當的「宿敵」,她敬他、仰慕他,她知他聰慧,能在官場沉浮中同她比肩。
所以,她一直勉力撐著,不願沈寒山看輕。
蘇芷第一次防線崩潰,是桔花縣夜宴那次。
她歪了歪頭,麻木地想:不知沈寒山今日會不會送新被麵來,布料都是血氣,臭不可聞,也不好入睡。沈寒山那樣手眼通天,置辦一襲被褥,應當不難吧?
作者有話說:
第八十四章
蘇芷緩了好久的神, 這才拾撿迴膝上的力。
她不想朝泛起暮光的鐵窗跪,這樣好似跪天,對上頭俯首稱臣。
她收攏手腳, 微微低頭,抱住了雙膝。
還好, 她這樣狼狽的模樣沒教蘇母看到, 不然娘親定然要難受了。
阿娘入不得宮,肯定會尋沈寒山詢問情況。她知道蘇芷落入大理寺獄,應該會放心不少。
希望沈寒山口風夠嚴,為她圓謊,安撫家人心神。
他那麽聰明,不用她提,也會這樣做的。
蘇芷盤算著時辰,大理寺衙門還未到下值的時候, 沈寒山公務在身,必不能來。她還要等, 等日落西山,月光盈窗, 到那個時候,她身上的血應該幹了, 皮肉也不會疼了, 更不會嚇到沈寒山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小文臣。
蘇芷忽然想到, 他們都被皇命縛於內城之中,所有人頸上都綁了一條狗鏈, 而君王是他們的主子。所受到的恩寵深厚, 也無非是狗鏈放長或短。
真可笑, 為了那一點自由搶陽鬥勝, 不得安息。
怔忪間,沈寒山已帶獄醫快馬加鞭趕來。
蘇芷想,這算不算心有靈犀,她想到了他,轉眼人就來了。
他憂心忡忡看著蘇芷,口間還要搬出大官話來:「《法考》有言——『大理寺獄,長吏督獄掾,該四日一檢視,庇罪囚無故淩轢。若有傷者不能自存,死於獄中,則加一等罪罰,杖三十。』爾等縱內廷殿前司衙門的官吏蔑視國法,擅自來大理寺獄監管囚犯。若其拷問罪人至死,這過錯,是你們擔下,還是要本官擔下?!」
沈寒山一貫是笑麵人,鮮少有搬出律法壓人的時刻,官獄中的獄卒聞聲,烏泱泱跪倒一片,不敢言談。
還是長吏出麵告罪:「稟沈廷尉,是殿前司石副使持皇旨要審蘇芷,下官實不敢攔……」
「糊塗!」沈寒山怒火中燒,「人既已押入大理寺獄,官家的意思,便是往後由本官這個大卿監管囚徒。石副將再威風,也隻是內廷的人,如何能越俎代庖,替本官辦事?!況且天家最忌朝令夕改,緣何能一日頒二旨,涇渭不分?!蘇芷活著尚好,若她死在獄中,官家隻會治爾等不察之罪,屆時掉腦袋的,可是你們!」
這話一出來,眾人如夢初醒。
是啊,要是蘇芷受鞭刑死在大理寺獄,那官家隻會治他們「慢待傷者」之罪,可不會發落殿前司的官吏。要是真想處置了蘇芷,緣何不發落掖庭獄慢慢關門打狗?!
很明顯,官家還不想蘇芷死啊!
晦氣!
他們就是替罪羔羊,反倒方便了外人來獄曹耀武揚威。
長吏們各個憂心忡忡望向蘇芷,幸而她命大,還活著,真是虛驚一場。
大理寺麾下官吏忙告罪:「是我等蠢笨,多謝沈廷尉指點。」
「罷了,你們都去牢外看守吧,切記,在未治完傷前,不得放任何人入牢獄,明白沒?!」
「自然自然,是該好好看傷。」長吏可不敢蘇芷有個什麽損傷,他瞪了獄醫一眼,「好生治傷,若有個三長兩短,我唯你是問!」
「是、是。」獄醫冷汗涔涔,老實巴交地為蘇芷診脈,查看她那破膚的鞭傷。
好在蘇芷隻有皮肉傷,沒傷筋動骨,敷藥止血再包紮便罷了。
因著這一迴的動盪,長吏待蘇芷是予取予求,非但喊獄卒為她煎藥,還給她端來一盆熱水,供其擦洗傷處。
沈寒山領蘇芷前往一間四壁石牆、密不透風的慎刑室,還為她置備了一身幹淨的囚服,容她換上。
沈寒山背過身,道:「我不能放你一人在此處清洗,與獄規相違。故此,我隻能側身遮目,靜候在旁。芷芷放心,我雖於情。事上存有不妥私心,卻不會趁人之危,你盡管擦拭便是。」
蘇芷沒想到他這時候倒挺有君子之風,她牽唇一笑,道:「無礙。已是爛肉一團,看或不看又有什麽打緊的呢。」
這話聽得沈寒山割肚牽腸,他從不知,蘇芷原也會自輕自棄。
她該明媚如日月,而不是頹敗如落花泥。
沈寒山抿唇,鄭重同蘇芷致歉:「抱歉,是我來遲了。若我來得再早些,石守便沒機會……」
「不怪你。」蘇芷笑了一聲,極輕極柔。她捏著溫熱的帕子,老實擦去身上與臉上的血跡,「不必在意,他比誰都知道我是冤枉的。來找我,也不過為了泄憤。」
「而且,他是奉皇命辦差,你來了又有何用?你攔不住的……到那時,你也不過是在室外聽我受刑。」
「沈寒山,我慶幸你沒來。我最不想的,便是在你麵前丟臉。」
她終於,敞開心扉,敢同他剖析心事。
蘇芷一直視沈寒山為旗鼓相當的「宿敵」,她敬他、仰慕他,她知他聰慧,能在官場沉浮中同她比肩。
所以,她一直勉力撐著,不願沈寒山看輕。
蘇芷第一次防線崩潰,是桔花縣夜宴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