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嫣然心裏甜膩,她的命真好,挑選郎君的眼光也高。即便這麽多年腹中無所出,夫君待她還是一如既往疼愛。
直到幾日後,紀嫣然在府上撞見了中書令府上的小娘子。如花一般含苞待放的年紀,比她年輕,比她有靈氣。
不過,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娘子,又無母親引見,如何冒昧來父親官場同僚府上拜客呢?也不怕教人嚼舌根。
紀嫣然來不及多想,小娘子便含羞帶臊地把一枚荷包捧於她麵前:「大娘子請勿怪罪,今日我冒昧登門,是想還張尚書隨身之物。」
「多謝你了。」
小娘子抿唇一笑:「想來是上值匆忙,張尚書竟落下這些事物,倒教我受累一迴。」
她語帶幽怨,嗔怪夫君,好似兩人關係多親昵,紀嫣然聽得很不是滋味。
她接過荷包,指腹細細摩挲在密匝的針腳上,隻覺得一陣刺痛。這是紀嫣然夜裏掌燈為夫君縫的鴛鴦戲荷紋錢囊,一針一線都細膩小心。隻因夫君要日日掛在腰間,她較了真,要縫製出最好的花樣式,不教夫君在僚友麵前丟人。
但她後來才知道,官夫人哪裏有自個兒做女紅的,基本都是裁縫娘子代勞。她再如何手藝精湛,也及不上繡娘技藝高超。
終是無用功。
喜枝兒瞧出那位小娘子的不對勁,私下提點紀嫣然。
紀嫣然沒做聲,隻是小心製止了她的話,命她不要妄議郎主。
她麵上裝平靜無波,唯有自己知道,四肢百骸好似被錘了一通,無一處不泛著疼。
紀嫣然想,是她多慮了嗎?還是夫君變了心。
夜裏,紀嫣然特地換上張懷書曾贊過的白月梅花繡樣襖裙。她恭順地提燈,守在府外等張懷書下值歸府。
薄暮晚照,日夜皆昏,張懷書總算坐車迴府。
他如今下車也要等門房挪腳凳來踏,一步三攙,滿滿官人派頭。
紀嫣然想到從前那個同她說兩句話便會窘迫地麵紅耳赤的少年郎,心裏恍惚,意識到,原來人也是會變的。
她笑臉相迎,喚了句:「夫君,你迴來了。」
張懷書瞧見家中夫人,麵上如常,淡淡點頭:「這麽大風,緣何在府門口等?不冷嗎?」
「不冷。」紀嫣然本想讓他看一看自己身上的新衣,豈料張懷書步履極快,似要避風,早早入了廊廡,沒迴頭看她一眼。
紀嫣然追上,從懷中遞了荷包過去:「夫君,你落下這個了。」
張懷書摸了摸腰身,迴過神,這才答了句:「竟留在家府了,怪道這幾日不見蹤跡。」
丟了幾日也不知去尋嗎?紀嫣然悵然若失,她的贈物,夫君似是沒有在意過。
紀嫣然強笑道:「落在中書令家宅裏了,今日他家小娘子專程送來的。妾身白日不在府上,故而慢待了她,是家府的媽媽知她身份尊貴,留她吃了茶。」
張懷書聽得這話,不自覺露出一絲笑意:「中堂家的小娘子倒乖覺從容,還知拜客時先歇個腳。倒是你,不在家中好生款待嬌客,總出府作甚?好歹是上峰家中的貴女,開罪了她,於為夫仕途無益。」
紀嫣然聽得這話,頃刻間明白了——張懷書是想說,若好生關照這位小娘子,便能助他平步青雲。而她,是他的家累,連待客接物都做不好,實在沒用,亦不再是能給他錦上添花的賢妻。
當初,他待她溫情寬厚,也不過是彼時的紀嫣然能幫他一臂之力。恩消緣盡,現下的張懷書,說不準比任何人都想她能人間蒸發,不要再阻他上青雲的官途。
紀嫣然終是鬆了口,道:「夫君,這麽多年,妾身都懷不上身子。張家不能開枝散葉,妾身心裏很是愧怍不安……若夫君允準,妾身想為你物色一房家身清白的妾室。」她還是走上了這條路,要同旁的女子瓜分丈夫的恩寵,保住當家主母的地位。
張懷書聽得這話,難得眉眼溫柔,他握了握紀嫣然的手,道:「上迴會宴,中堂家的夫人確實同為夫透露過攀親之意,隻是中堂家世顯赫,府上小娘子從未有做妾的先例。」
他欲言又止,說話已經十分直白了,他想逼紀嫣然退位讓賢,全了這麽些年的夫妻恩情。
畢竟紀嫣然同張懷書的婚事,是官家賜婚作保,如何敢納妾?除非紀嫣然自己提出要和離,官家不插手朝臣私宅事,必不會阻攔。
紀嫣然在官夫人圈子裏本就是遭人白眼的商戶女,又沒受過名門貴女出入宴席時的規矩指點,早年拜客鬧笑話無數。
如今她又提出同張懷書和離,滾迴鄉下去。這笑話也是她自個兒釀的,很合乎她在外人眼裏的形象,不足為奇,眾人早早習以為常。
張懷書希望她當那個惡人,而他是包容「老妻」多年的良人,品格之高潔,世間絕無僅有。
真是,好得很。
紀嫣然渾身發冷,她總算明白那個妍姿艷質的小娘子緣何能旁若無人來府上拜訪了。
她哪裏是來還私物的,分明是耀武揚威來的。
原來,紀嫣然的夫君早已變了口風,起了異心。是她自欺欺人,一直裝作不懂。
喜枝兒在屋外,聽得這一通動靜,心驚肉跳。她知府上要變了天,那個新夫人可不是善茬。年紀輕輕就一臉心機,往後有的是雞飛狗跳的事。
可不敢答應呀!若是應了,她就沒活路了。
直到幾日後,紀嫣然在府上撞見了中書令府上的小娘子。如花一般含苞待放的年紀,比她年輕,比她有靈氣。
不過,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娘子,又無母親引見,如何冒昧來父親官場同僚府上拜客呢?也不怕教人嚼舌根。
紀嫣然來不及多想,小娘子便含羞帶臊地把一枚荷包捧於她麵前:「大娘子請勿怪罪,今日我冒昧登門,是想還張尚書隨身之物。」
「多謝你了。」
小娘子抿唇一笑:「想來是上值匆忙,張尚書竟落下這些事物,倒教我受累一迴。」
她語帶幽怨,嗔怪夫君,好似兩人關係多親昵,紀嫣然聽得很不是滋味。
她接過荷包,指腹細細摩挲在密匝的針腳上,隻覺得一陣刺痛。這是紀嫣然夜裏掌燈為夫君縫的鴛鴦戲荷紋錢囊,一針一線都細膩小心。隻因夫君要日日掛在腰間,她較了真,要縫製出最好的花樣式,不教夫君在僚友麵前丟人。
但她後來才知道,官夫人哪裏有自個兒做女紅的,基本都是裁縫娘子代勞。她再如何手藝精湛,也及不上繡娘技藝高超。
終是無用功。
喜枝兒瞧出那位小娘子的不對勁,私下提點紀嫣然。
紀嫣然沒做聲,隻是小心製止了她的話,命她不要妄議郎主。
她麵上裝平靜無波,唯有自己知道,四肢百骸好似被錘了一通,無一處不泛著疼。
紀嫣然想,是她多慮了嗎?還是夫君變了心。
夜裏,紀嫣然特地換上張懷書曾贊過的白月梅花繡樣襖裙。她恭順地提燈,守在府外等張懷書下值歸府。
薄暮晚照,日夜皆昏,張懷書總算坐車迴府。
他如今下車也要等門房挪腳凳來踏,一步三攙,滿滿官人派頭。
紀嫣然想到從前那個同她說兩句話便會窘迫地麵紅耳赤的少年郎,心裏恍惚,意識到,原來人也是會變的。
她笑臉相迎,喚了句:「夫君,你迴來了。」
張懷書瞧見家中夫人,麵上如常,淡淡點頭:「這麽大風,緣何在府門口等?不冷嗎?」
「不冷。」紀嫣然本想讓他看一看自己身上的新衣,豈料張懷書步履極快,似要避風,早早入了廊廡,沒迴頭看她一眼。
紀嫣然追上,從懷中遞了荷包過去:「夫君,你落下這個了。」
張懷書摸了摸腰身,迴過神,這才答了句:「竟留在家府了,怪道這幾日不見蹤跡。」
丟了幾日也不知去尋嗎?紀嫣然悵然若失,她的贈物,夫君似是沒有在意過。
紀嫣然強笑道:「落在中書令家宅裏了,今日他家小娘子專程送來的。妾身白日不在府上,故而慢待了她,是家府的媽媽知她身份尊貴,留她吃了茶。」
張懷書聽得這話,不自覺露出一絲笑意:「中堂家的小娘子倒乖覺從容,還知拜客時先歇個腳。倒是你,不在家中好生款待嬌客,總出府作甚?好歹是上峰家中的貴女,開罪了她,於為夫仕途無益。」
紀嫣然聽得這話,頃刻間明白了——張懷書是想說,若好生關照這位小娘子,便能助他平步青雲。而她,是他的家累,連待客接物都做不好,實在沒用,亦不再是能給他錦上添花的賢妻。
當初,他待她溫情寬厚,也不過是彼時的紀嫣然能幫他一臂之力。恩消緣盡,現下的張懷書,說不準比任何人都想她能人間蒸發,不要再阻他上青雲的官途。
紀嫣然終是鬆了口,道:「夫君,這麽多年,妾身都懷不上身子。張家不能開枝散葉,妾身心裏很是愧怍不安……若夫君允準,妾身想為你物色一房家身清白的妾室。」她還是走上了這條路,要同旁的女子瓜分丈夫的恩寵,保住當家主母的地位。
張懷書聽得這話,難得眉眼溫柔,他握了握紀嫣然的手,道:「上迴會宴,中堂家的夫人確實同為夫透露過攀親之意,隻是中堂家世顯赫,府上小娘子從未有做妾的先例。」
他欲言又止,說話已經十分直白了,他想逼紀嫣然退位讓賢,全了這麽些年的夫妻恩情。
畢竟紀嫣然同張懷書的婚事,是官家賜婚作保,如何敢納妾?除非紀嫣然自己提出要和離,官家不插手朝臣私宅事,必不會阻攔。
紀嫣然在官夫人圈子裏本就是遭人白眼的商戶女,又沒受過名門貴女出入宴席時的規矩指點,早年拜客鬧笑話無數。
如今她又提出同張懷書和離,滾迴鄉下去。這笑話也是她自個兒釀的,很合乎她在外人眼裏的形象,不足為奇,眾人早早習以為常。
張懷書希望她當那個惡人,而他是包容「老妻」多年的良人,品格之高潔,世間絕無僅有。
真是,好得很。
紀嫣然渾身發冷,她總算明白那個妍姿艷質的小娘子緣何能旁若無人來府上拜訪了。
她哪裏是來還私物的,分明是耀武揚威來的。
原來,紀嫣然的夫君早已變了口風,起了異心。是她自欺欺人,一直裝作不懂。
喜枝兒在屋外,聽得這一通動靜,心驚肉跳。她知府上要變了天,那個新夫人可不是善茬。年紀輕輕就一臉心機,往後有的是雞飛狗跳的事。
可不敢答應呀!若是應了,她就沒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