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寒山說這話時,眼眸清亮,他難得喝酒,許是吃醉了,眼角微微潮紅。
他其實生得俊美無儔,一雙鳳眼勾人,如今染上一星櫻桃紅暈,似山林妖魅,更顯陰柔嫵媚。
蘇芷受其父武臣影響,平日裏最嫌沒有男子風骨氣概的文人,可今時今日,她竟遭了沈寒山蠱惑,目光流連至他細微挪動的喉結上,動彈不得。
皇城司的將領與軍士獨得官家優待,可以在「髀間雕青」,即為大腿刺青,如此這般,便可著常服當差,也算是給了個體麵。
蘇芷仍記得她是小娘子身份,初次上承天門事職,是柳押班替她雕青。
屋裏燒著地爐,柳押班還給她拿了一壺梅花酒壯膽暖身。
她幫蘇芷褪下袴裙,手執刺具,同蘇芷道:「你想好了嗎?真要雕青嗎?小娘子不比郎君,身上多了雕青紋樣,不是『英武』象徵,而是討人嫌了。往後嫁了人,夫家也會嫌。」
蘇芷哂笑:「多謝柳押班提點,可惜卑職一根筋,還是要入皇城司。若是婚嫁不暢,往後也不必再嫁人了。」
她決心步父親老路,為天子肝腦塗地。
這樣一來,她仿佛同蘇父的誌向一致,就能離蘇父更近一步了。
蘇芷沒和任何人說,即便她不記得父親模樣,她也很想念父親。
而這一點,同蘇父素未謀麵的沈寒山,永遠不會懂的。
他隻是一個外人,不配同她交心家事。
蘇芷默不作聲,她總不能說,她的番號在腿間吧?
蘇芷也沒大膽到在沈寒山麵前寬衣解帶。
可是,沈寒山不懂這點。
他是真醉了,纏人得緊,一昧追問:「難不成你沒有嗎?」
「怎麽可能沒有?那可是欺君之罪。」
「既如此,為何不讓沈某瞧一瞧?難道這也是皇城司的機密麽?你同我的秘密……可太多了。」
「沈寒山,你醉了。」
「唔。」他不答話,隻注視蘇芷,幽深如春潭的黑眸一瞬不瞬。
蘇芷說不好,是沈寒山不知這一實情,還是故意拿話調戲她?
他謙謙君子,浸漬醃臢官場多年,竟也學壞了嗎?
好在,沈寒山的煩人僅在那一刻鍾。
很快,他就昏睡過去,沒有逼迫蘇芷道出真相。
沈寒山自己吃多了酒,蘇母非要怪她存心勸酒,嘴上數落:「沈家郎君多好的人,你成日裏欺負他做什麽?!」
蘇芷沒說——娘是識人不清,你閨女差點被他拿孟浪話戲弄了。
誰都不信沈寒山是個小人。
蘇芷懶得爭辯。
還好沈府奴僕及時提燈尋來,這才將沈寒山順利攙迴屋裏休憩,也堵住了蘇母喋喋不休的訓斥。
蘇芷忙到半宿,總算在一更天的時候躺到榻上。
她沐浴更衣,看著腿上的那一道雕青,心裏五味雜陳。
柳押班問她後悔嗎?選了這樣一條荊棘途。幸而蘇芷,從未後悔過。
翌日一大早,蘇府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婢子心急如火敢來蘇芷屋裏通稟:「小娘子,你快出來,府上來客了!是大殿下。」
蘇芷一聽,忙出麵相迎。
蘇芷習慣在人前做男裝打扮,柔順的長髮用玉簪束成小冠,身穿雲紋青竹直裰,外披一件鶴氅。她畏寒,這是輕便又保暖的打扮。
蘇芷哪裏敢讓頂頭上司多等,待她來到待客廳堂時,大皇子陳風才剛剛托住沏了沸茶湯的建盞。
大慶國姓是「陳」,而大皇子的名字溫雅好聽。他人如其名,樣貌亦是俊逸清朗。
陳風很欣賞蘇芷這個聰明能幹的下屬,欲將其栽培為自個兒心腹。
他起身,客套攙起行禮的蘇芷,道:「今兒本是休沐日,我卻擾你清夢,實在不該。」
陳風很擅禦下,舉手投足間盡顯親和溫良。他是君王的嫡長子,自小得官家偏愛,故而官家登基後,特賜華拱殿供大郎君起居入住,自此在人前,陳風也屬「一殿之主」了。
蘇芷恭敬地答:「大殿下言重了,想必是出了什麽要緊事,您才會專程尋到卑職府上?」
「不錯。」陳風頷首,「過兩月是上元節,官家欲設國宴,普天同慶。奈何昨夜劉副指揮來報,說是坊間傳出『赤鱬作祟』一事,鬧得人心惶惶。我唯恐茲事體大,波及國宴舉辦,特來知會你一聲。望你能即刻尋出流言源頭,平定民心。」
大慶建國才十多年,局勢剛穩。官家登基後,為獲民心,年年置辦佳節國宴,實行仁政,還設立了皇城司為天子近臣。
他們這些察子,看似護衛民生,實則是皇帝眼線,專程伺察民事,安定人心,佐治都城,亦防止「逆反妖書妖言」流傳天下,構陷新君,誹謗皇權。
至少君民需和睦,國宴其樂融融,方能體現新國之昌盛。
故而「妖鬼出沒」一事,可大可小,禍國亂世才出妖魔,而官家英明神武,大慶絕不可能出邪祟。
蘇芷是官家以及儲君手上最利的刃,無需陳風點撥,也知該怎麽辦差事。
她作揖領命:「是,定不負大殿下與官家厚望。」
陳風滿意地笑,吩咐完差事,卻沒即刻離開蘇府,反倒是氣定神閑,又品茗起一盞茶來。
蘇芷不蠢,深諳官場之道,她也沒催,隻靜坐下首,等陳風再說後話。
他其實生得俊美無儔,一雙鳳眼勾人,如今染上一星櫻桃紅暈,似山林妖魅,更顯陰柔嫵媚。
蘇芷受其父武臣影響,平日裏最嫌沒有男子風骨氣概的文人,可今時今日,她竟遭了沈寒山蠱惑,目光流連至他細微挪動的喉結上,動彈不得。
皇城司的將領與軍士獨得官家優待,可以在「髀間雕青」,即為大腿刺青,如此這般,便可著常服當差,也算是給了個體麵。
蘇芷仍記得她是小娘子身份,初次上承天門事職,是柳押班替她雕青。
屋裏燒著地爐,柳押班還給她拿了一壺梅花酒壯膽暖身。
她幫蘇芷褪下袴裙,手執刺具,同蘇芷道:「你想好了嗎?真要雕青嗎?小娘子不比郎君,身上多了雕青紋樣,不是『英武』象徵,而是討人嫌了。往後嫁了人,夫家也會嫌。」
蘇芷哂笑:「多謝柳押班提點,可惜卑職一根筋,還是要入皇城司。若是婚嫁不暢,往後也不必再嫁人了。」
她決心步父親老路,為天子肝腦塗地。
這樣一來,她仿佛同蘇父的誌向一致,就能離蘇父更近一步了。
蘇芷沒和任何人說,即便她不記得父親模樣,她也很想念父親。
而這一點,同蘇父素未謀麵的沈寒山,永遠不會懂的。
他隻是一個外人,不配同她交心家事。
蘇芷默不作聲,她總不能說,她的番號在腿間吧?
蘇芷也沒大膽到在沈寒山麵前寬衣解帶。
可是,沈寒山不懂這點。
他是真醉了,纏人得緊,一昧追問:「難不成你沒有嗎?」
「怎麽可能沒有?那可是欺君之罪。」
「既如此,為何不讓沈某瞧一瞧?難道這也是皇城司的機密麽?你同我的秘密……可太多了。」
「沈寒山,你醉了。」
「唔。」他不答話,隻注視蘇芷,幽深如春潭的黑眸一瞬不瞬。
蘇芷說不好,是沈寒山不知這一實情,還是故意拿話調戲她?
他謙謙君子,浸漬醃臢官場多年,竟也學壞了嗎?
好在,沈寒山的煩人僅在那一刻鍾。
很快,他就昏睡過去,沒有逼迫蘇芷道出真相。
沈寒山自己吃多了酒,蘇母非要怪她存心勸酒,嘴上數落:「沈家郎君多好的人,你成日裏欺負他做什麽?!」
蘇芷沒說——娘是識人不清,你閨女差點被他拿孟浪話戲弄了。
誰都不信沈寒山是個小人。
蘇芷懶得爭辯。
還好沈府奴僕及時提燈尋來,這才將沈寒山順利攙迴屋裏休憩,也堵住了蘇母喋喋不休的訓斥。
蘇芷忙到半宿,總算在一更天的時候躺到榻上。
她沐浴更衣,看著腿上的那一道雕青,心裏五味雜陳。
柳押班問她後悔嗎?選了這樣一條荊棘途。幸而蘇芷,從未後悔過。
翌日一大早,蘇府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婢子心急如火敢來蘇芷屋裏通稟:「小娘子,你快出來,府上來客了!是大殿下。」
蘇芷一聽,忙出麵相迎。
蘇芷習慣在人前做男裝打扮,柔順的長髮用玉簪束成小冠,身穿雲紋青竹直裰,外披一件鶴氅。她畏寒,這是輕便又保暖的打扮。
蘇芷哪裏敢讓頂頭上司多等,待她來到待客廳堂時,大皇子陳風才剛剛托住沏了沸茶湯的建盞。
大慶國姓是「陳」,而大皇子的名字溫雅好聽。他人如其名,樣貌亦是俊逸清朗。
陳風很欣賞蘇芷這個聰明能幹的下屬,欲將其栽培為自個兒心腹。
他起身,客套攙起行禮的蘇芷,道:「今兒本是休沐日,我卻擾你清夢,實在不該。」
陳風很擅禦下,舉手投足間盡顯親和溫良。他是君王的嫡長子,自小得官家偏愛,故而官家登基後,特賜華拱殿供大郎君起居入住,自此在人前,陳風也屬「一殿之主」了。
蘇芷恭敬地答:「大殿下言重了,想必是出了什麽要緊事,您才會專程尋到卑職府上?」
「不錯。」陳風頷首,「過兩月是上元節,官家欲設國宴,普天同慶。奈何昨夜劉副指揮來報,說是坊間傳出『赤鱬作祟』一事,鬧得人心惶惶。我唯恐茲事體大,波及國宴舉辦,特來知會你一聲。望你能即刻尋出流言源頭,平定民心。」
大慶建國才十多年,局勢剛穩。官家登基後,為獲民心,年年置辦佳節國宴,實行仁政,還設立了皇城司為天子近臣。
他們這些察子,看似護衛民生,實則是皇帝眼線,專程伺察民事,安定人心,佐治都城,亦防止「逆反妖書妖言」流傳天下,構陷新君,誹謗皇權。
至少君民需和睦,國宴其樂融融,方能體現新國之昌盛。
故而「妖鬼出沒」一事,可大可小,禍國亂世才出妖魔,而官家英明神武,大慶絕不可能出邪祟。
蘇芷是官家以及儲君手上最利的刃,無需陳風點撥,也知該怎麽辦差事。
她作揖領命:「是,定不負大殿下與官家厚望。」
陳風滿意地笑,吩咐完差事,卻沒即刻離開蘇府,反倒是氣定神閑,又品茗起一盞茶來。
蘇芷不蠢,深諳官場之道,她也沒催,隻靜坐下首,等陳風再說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