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清穿+紅樓]十三福晉妙玉 作者:侍女的短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瓜爾佳氏疑道:「雍親王?他也不在水利上任職呀。」
妙玉看了看左右無人,方耐著性子問她:「妹妹我且問你,一旦發生災荒,什麽最重要?」
瓜爾佳氏雖長得美,卻沒見過什麽世麵,更沒讀過幾本書,凝眉思忖了半晌,約是想到她阿瑪瓜爾佳太醫了,張口問:「可是出了人命,要請郎中的?」
妙玉無可奈何地笑了,舉起兩根手指,「眼下最重要的,一是銀兩,用於疏通河道和賑災,二是糧食,給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們果腹。」
瓜爾佳側福晉恍然大悟地「啊」了一聲。
妙玉拍了拍瓜爾佳氏的肩頭,溫柔一笑,「妹妹別擔心啦,我猜十三爺和四爺眼下一定是去戶部和國庫查賑災銀兩去了,隻怕接下來一段時間,朝中有的忙啦。」
第41章
等到了第二日萬歲爺下朝後,紫禁城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已經沸沸揚揚地傳開了河患的消息,而十三爺整整一夜未歸,妙玉倒還好,瓜爾佳氏卻有些坐立難安了。
到了午後,外頭還飄著細雨,房內悶熱得厲害,紗簾子一掀,是紅袖和綠杯迴來了,妙玉和瓜爾佳氏從屏風後麵繞出來,四個人關好門,在桌前坐下。
紅袖是內務府分過來跟著瓜爾佳氏的,在宮中很有些交好的太監和嬤嬤,而綠杯則生了張好嘴,總能哄得人心甜意洽,燕小進不在,旁人亦信不得,妙玉和瓜爾佳氏身為福晉主子不便拋頭露麵,隻好安排這兩個丫頭分頭出去打探消息。
「午門外當值的公公們說,昨兒萬歲爺就召見了好些大臣,一整夜都沒讓出宮,」紅袖抖了抖髮辮上的雨水,「天快亮的時候,阿哥們都來上朝,隻是散朝就被留了,到現在也沒從幹清宮裏出來。」
瓜爾佳氏捂住心口,「也不知道咱們爺忙一夜,可吃上飯了。」
妙玉卻不大在意這個,少吃一頓嘛,清清腸胃而已,於是扭頭問綠杯:「去找幹清宮的小郭公公問了嗎?」
綠杯忙不迭點點頭,「小郭諳達和方才紅袖說的一樣,不過太子爺似乎來晚了,雍親王帶著咱們十三爺,來得就更晚了。」
瓜爾佳氏轉了轉大眼睛,「四爺帶著咱們十三爺昨兒一夜都在外麵?不會是遇上什麽事了吧?」
妙玉想了想,「那我先前猜的沒錯了,他二人昨夜大概就在戶部和國庫……你想啊,連日大雨,黃河暴漲,河南山東多處河堤決口,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這是天災,既然發生了,隻能盡快找出撥錢運糧賑災,咱們爺和四爺都是做實事的人,自然要要將實數點清了,心中有數,才能向萬歲爺稟明對策。」
瓜爾佳氏長舒了一口氣,紅著眼眶拉妙玉的手,「到底是我關心則亂,還好有姐姐在。」
外頭傳來很急很脆的腳步聲,不是十三爺,倒像是那個一直跟著他的燕小進,妙玉和瓜爾佳氏對望一眼,去書房外邊伸脖子看,還真是他,不知從哪尋了兩口竹篾的大箱子,在櫃裏四處翻找胤祥的衣物。
「燕小進,這是怎麽了?」瓜爾佳氏惶然地扶住了門。
燕小進迴過頭,「迴福晉、側福晉的話,如今黃河泛濫,國庫空虛,然而無糧可調,無款可撥,萬歲爺欽點,咱們十三爺隨四爺賑濟救災,先在京中各處,半月後再下江南,為方便行事,這些日子怕是都要住在戶部了,我迴來收拾些日用和衣物,給十三爺送過去。」
瓜爾佳氏皺著眉頭坐在廊下,又開始擔心了。妙玉倒還好,一言不發地挽起了衣袖,輕手輕腳地點了點衣物,又叫綠杯取了件羽紗單雨衣來。
燕小進笑了下,「還是福晉想得周到,這天都快下漏了,我也是心急,都沒給十三爺準備雨具。」
妙玉點了點頭,看著燕小進拎竹箱出門,瓜爾佳氏叫紅袖去煮消暑湯來喝,才帶著綠杯從迴自己房裏去。
事情來得急,她雖然也擔心十三爺會不會出事,但是作為嫡福晉,當然得首先冷靜下來,擺出當家夫人該有的樣子。
這一去江南賑災,沒兩三個月,怕是不能迴宮裏來了。妙玉有些焦灼,擰著眉在美人靠上坐下,綠杯體貼地搬了個小凳,坐過來幫她揉太陽穴,屋內外都安靜了,綠杯才睜大了眼,從懷裏抖出一張紙,「福晉,小月姑娘叫人遞話過來了,林姑娘已經問到了黃夫人如今的居處了。」
妙玉接過來看,紙上寫了一處會館,乃是京城文人雅士暫居之所,事關女學和講談社,以及賈府眾艷的前程,她本想要一張牙牌,親自出宮跑一趟。可是眼下出了大事,胤祥也不在宮裏,她和內務府沒什麽聯繫,沒個正經理由,總不好這麽無端地跑去說要出宮。
「要不,我代福晉跑一趟?」綠杯看出妙玉疑慮。
妙玉搖了搖頭,坐到案前,思量許久,方挑了張淡粉灑金的花箋,就著一點殘墨寫下幾行字,綠杯歪著頭看,隻見信上寥寥數語,隻說明了寶珠概況,末了托黃夫人領著眾姊妹,想想辦法,救人於水火之中。
「這麽寫能行麽?」綠杯問,「黃夫人會不會信哪?」
妙玉什麽也沒說,不過笑了笑,叮囑綠杯仔細送到大觀園裏,請賈府的下人跑這一趟。
隻過了兩三天,黃夫人的迴信就來了,隻有八個字:囿於閨閣,如何相助?
看見這八個字,妙玉胸有成竹地笑了笑,雨忽的停了,夏日晚風吹來梔子香,叫人靈台清明,她沒怎麽思考,提筆飛快寫下:我有一計,不知黃夫人可願諦聽?
妙玉看了看左右無人,方耐著性子問她:「妹妹我且問你,一旦發生災荒,什麽最重要?」
瓜爾佳氏雖長得美,卻沒見過什麽世麵,更沒讀過幾本書,凝眉思忖了半晌,約是想到她阿瑪瓜爾佳太醫了,張口問:「可是出了人命,要請郎中的?」
妙玉無可奈何地笑了,舉起兩根手指,「眼下最重要的,一是銀兩,用於疏通河道和賑災,二是糧食,給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們果腹。」
瓜爾佳側福晉恍然大悟地「啊」了一聲。
妙玉拍了拍瓜爾佳氏的肩頭,溫柔一笑,「妹妹別擔心啦,我猜十三爺和四爺眼下一定是去戶部和國庫查賑災銀兩去了,隻怕接下來一段時間,朝中有的忙啦。」
第41章
等到了第二日萬歲爺下朝後,紫禁城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已經沸沸揚揚地傳開了河患的消息,而十三爺整整一夜未歸,妙玉倒還好,瓜爾佳氏卻有些坐立難安了。
到了午後,外頭還飄著細雨,房內悶熱得厲害,紗簾子一掀,是紅袖和綠杯迴來了,妙玉和瓜爾佳氏從屏風後麵繞出來,四個人關好門,在桌前坐下。
紅袖是內務府分過來跟著瓜爾佳氏的,在宮中很有些交好的太監和嬤嬤,而綠杯則生了張好嘴,總能哄得人心甜意洽,燕小進不在,旁人亦信不得,妙玉和瓜爾佳氏身為福晉主子不便拋頭露麵,隻好安排這兩個丫頭分頭出去打探消息。
「午門外當值的公公們說,昨兒萬歲爺就召見了好些大臣,一整夜都沒讓出宮,」紅袖抖了抖髮辮上的雨水,「天快亮的時候,阿哥們都來上朝,隻是散朝就被留了,到現在也沒從幹清宮裏出來。」
瓜爾佳氏捂住心口,「也不知道咱們爺忙一夜,可吃上飯了。」
妙玉卻不大在意這個,少吃一頓嘛,清清腸胃而已,於是扭頭問綠杯:「去找幹清宮的小郭公公問了嗎?」
綠杯忙不迭點點頭,「小郭諳達和方才紅袖說的一樣,不過太子爺似乎來晚了,雍親王帶著咱們十三爺,來得就更晚了。」
瓜爾佳氏轉了轉大眼睛,「四爺帶著咱們十三爺昨兒一夜都在外麵?不會是遇上什麽事了吧?」
妙玉想了想,「那我先前猜的沒錯了,他二人昨夜大概就在戶部和國庫……你想啊,連日大雨,黃河暴漲,河南山東多處河堤決口,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這是天災,既然發生了,隻能盡快找出撥錢運糧賑災,咱們爺和四爺都是做實事的人,自然要要將實數點清了,心中有數,才能向萬歲爺稟明對策。」
瓜爾佳氏長舒了一口氣,紅著眼眶拉妙玉的手,「到底是我關心則亂,還好有姐姐在。」
外頭傳來很急很脆的腳步聲,不是十三爺,倒像是那個一直跟著他的燕小進,妙玉和瓜爾佳氏對望一眼,去書房外邊伸脖子看,還真是他,不知從哪尋了兩口竹篾的大箱子,在櫃裏四處翻找胤祥的衣物。
「燕小進,這是怎麽了?」瓜爾佳氏惶然地扶住了門。
燕小進迴過頭,「迴福晉、側福晉的話,如今黃河泛濫,國庫空虛,然而無糧可調,無款可撥,萬歲爺欽點,咱們十三爺隨四爺賑濟救災,先在京中各處,半月後再下江南,為方便行事,這些日子怕是都要住在戶部了,我迴來收拾些日用和衣物,給十三爺送過去。」
瓜爾佳氏皺著眉頭坐在廊下,又開始擔心了。妙玉倒還好,一言不發地挽起了衣袖,輕手輕腳地點了點衣物,又叫綠杯取了件羽紗單雨衣來。
燕小進笑了下,「還是福晉想得周到,這天都快下漏了,我也是心急,都沒給十三爺準備雨具。」
妙玉點了點頭,看著燕小進拎竹箱出門,瓜爾佳氏叫紅袖去煮消暑湯來喝,才帶著綠杯從迴自己房裏去。
事情來得急,她雖然也擔心十三爺會不會出事,但是作為嫡福晉,當然得首先冷靜下來,擺出當家夫人該有的樣子。
這一去江南賑災,沒兩三個月,怕是不能迴宮裏來了。妙玉有些焦灼,擰著眉在美人靠上坐下,綠杯體貼地搬了個小凳,坐過來幫她揉太陽穴,屋內外都安靜了,綠杯才睜大了眼,從懷裏抖出一張紙,「福晉,小月姑娘叫人遞話過來了,林姑娘已經問到了黃夫人如今的居處了。」
妙玉接過來看,紙上寫了一處會館,乃是京城文人雅士暫居之所,事關女學和講談社,以及賈府眾艷的前程,她本想要一張牙牌,親自出宮跑一趟。可是眼下出了大事,胤祥也不在宮裏,她和內務府沒什麽聯繫,沒個正經理由,總不好這麽無端地跑去說要出宮。
「要不,我代福晉跑一趟?」綠杯看出妙玉疑慮。
妙玉搖了搖頭,坐到案前,思量許久,方挑了張淡粉灑金的花箋,就著一點殘墨寫下幾行字,綠杯歪著頭看,隻見信上寥寥數語,隻說明了寶珠概況,末了托黃夫人領著眾姊妹,想想辦法,救人於水火之中。
「這麽寫能行麽?」綠杯問,「黃夫人會不會信哪?」
妙玉什麽也沒說,不過笑了笑,叮囑綠杯仔細送到大觀園裏,請賈府的下人跑這一趟。
隻過了兩三天,黃夫人的迴信就來了,隻有八個字:囿於閨閣,如何相助?
看見這八個字,妙玉胸有成竹地笑了笑,雨忽的停了,夏日晚風吹來梔子香,叫人靈台清明,她沒怎麽思考,提筆飛快寫下:我有一計,不知黃夫人可願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