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


    與後世地處蜀都西南域不同,此時丞相廟尚在錦官城外。


    這裏鬆柏成林,從遠處看,鬱鬱蔥蔥間隱約可見一座宏偉建築藏於深處。


    恰逢中秋,這日子自古以來就有象征團圓之意。


    蜀都遠行求學的士子,早就在前些天陸續歸來。


    迴了家鄉,自然免不了要祭拜武侯,所以今日廟宇前十分熱鬧。


    一襲儒袍的張澤成穿過柏林,走在青石小路上,看著丞相廟前的繁華盛景,不由得撇撇嘴。


    就憑你們這些腐儒窮酸,也配來武侯祠拜謁丞相?


    “哼哼!”


    想到自己在青城山上求道之餘,不斷雕琢的那篇《武侯賦》,他深有一種“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得”之感。


    他雖棄文從道,但早年畢竟也做書生,雖是機緣,可也讓他總有一種難得始終的遺憾。


    加上求道艱苦,是以宗門前日放歸,他不去觀潮,不去賞桂,一迴來便到了武侯祠,就是想找迴當年揮斥方遒,直抒義氣的暢快。


    主要是人前顯聖,眾星捧月的感覺,實在令人陶醉呀……


    想到這裏,張澤成不禁挺起了胸膛。


    這時他看書生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而那中間有個年輕書生,隱約間正說些什麽,偶爾還傳來時不時的高聲叫好,這讓張澤成有些不痛快。


    丞相神廟前,這些酸才也敢聒噪?


    他傲然幾步走到近前,隻聽那聲音恰說道:“不說別人,就說那東吳主孫權,就曾在兩國正式盟書上直言‘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哪有一絲盟國主君的矜持呀。”


    這話明顯是讚丞相的,張澤成聽了大為點頭,深覺有理,不過待又聽到周圍書生們大聲喝彩時,他卻又有些不自在。


    早年都是他在此間擔當對方這個角色,沒有想到自己求道不過三年,物是人非,這裏竟有了後繼?


    但也無妨,自己稍後會讓他知曉什麽叫“時無英雄,才使豎子成名!”


    不過想要駁倒他,必得持反對觀點,這讓張澤成有些遲疑,諸葛丞相也是自己極敬重的先輩。


    可隨著那人越說越精彩,張澤成有些忍不住了。


    這人如單純口若懸河,字字珠璣,且滔滔不絕也就罷了。


    但他身量還極高,站在那裏猶顯玉樹臨風,氣宇軒昂,這點張澤成也勉強能忍。


    可他不光樣貌出眾,那股子神態間的奮發昂揚之意,卻讓張澤成惱火了。


    這氣質張澤成隻在一人身上見過,那人號正陽真人,俗名喚作鍾離權,正是點化他上山求道的恩人。


    張澤成時常觀鏡自顧,自詡正陽真人第二,眼見此人更肖那位仙人,張澤成再也壓不住妒意了。


    他上前幾步,越眾分開幾個書生,聽此時那人又說道:“那晉帝司馬炎著人整理《諸葛亮集》,看完後就言‘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作為開國主君,尚且說自己滿朝文武沒有一人可與丞相比肩,足見丞相文武韜略。”


    “好!兄台博聞強記,吾不及也呀。”一個皂衣書生感歎。


    “聽君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才知我蜀地英傑如孔明者,縱觀天下,細數古今都少之又少呀。”


    另一個錦袍士子,自動把諸葛亮老家給篡改了,以丞相老鄉自居,可場間其他人竟沒人開口反駁,反而大大點頭,與有榮焉。


    看著這些人恬不知恥樣子,李清源卻沒有嗤笑,反而對他們生出知己之感。


    反正咱既不是琅琊人,亦不是南陽人,隻要自己能蹭上同族同宗的光也就夠了。


    若有人說丞相是高麗人,扶桑人,李清源可就不幹了。


    來此地已經小半天了,他沒想到這處人實在太多,又不好直接運出天眼通“看看”丞相在家嗎,那樣也太無理了。


    所以隻得在這閑駐,想等等晚上人少些的時候,自己再報出是關公引薦,試試結果。


    而後麵陸續來了不少讀書人,一個個看似人五人六,沒想到見識卻淺薄,誇讚丞相都誇的幹巴巴的,李清源靈機一動,這才有了前事。


    不過他現在心下也是苦悶,想來之前言辭雖然在這些人眼中還算精妙,但隻占了個記性好罷了。


    曆代來此緬懷丞相者無數,比自己高明者亦無數,咱想憑吹捧入丞相法眼,還得另辟蹊徑才成啊。


    可是,就在這武侯祠跟前,想找一個“諸葛黑”也太難了,自己說的口幹舌燥,就沒一個站出來反駁自己的。


    “唉,知己難求呀。”


    他暗歎了口氣,心中想若是沒人跟自己爭辯,說不得就題詞兩首,做一做文抄公就算了。


    正當他猶豫之時,忽然看一人越眾而出,邊走邊大聲道:“足下之言大謬!”


    李清源眼神一亮,可還未等他開口,滿場之人皆對來人怒目而視。


    原來是這群士子,以為來了南陽人,或者琅琊人,想跟自己等爭丞相老家何處,自然發怒。


    可看著看著,就有一人疑惑道:“這不是張澤成張兄嗎?”


    這話一出,不少都認出來了,這確實是張澤成呀。


    一眾士子早聽過他的傳聞,此時見了他,不由議論紛紛起來。


    “傳聞張兄得仙人點化,入了仙山求道去了,怎地今日卻有閑暇來此呢?”


    “求道哪有那麽容易的,說不定是修行不成,迴家繼續讀書了。”


    “那豈不是荒廢了三年青春?”


    之前給孔明改老家那個錦袍士子一聽,撇撇嘴道:“好高騖遠,華而不實,往往都是這個下場。”


    他名褚子矜,與張澤成是老相識了。


    他不光擅長給古人改老家,還擅長給今人起外號。


    當年就曾調侃張澤成,說他言辭犀利,往往話中之意令人迴味無窮,發人深省,雖聽著臭,但仔細咀嚼卻極有韻味。


    所以便如同黑彘,食糟糠而奉精肉,聞著臭吃來香,所以給張澤成起了個“張豬嘴兒”的外號。


    張澤成哪裏是容人的性子,兩人仇怨早就結下了,所以此時一看張澤成,又以為對方是來反駁自己,所以便開口嘲諷。


    可誰曾想,那張澤成走到近前,竟然連正眼都不看他,轉而來到李清源的麵前。


    “適才所言那做《諸葛亮集》之人,張某也知之,難道足下不聞他亦曾言,‘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去西遊立天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無言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無言2並收藏我去西遊立天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