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想法很好。」


    格蘭特船長表示他一同幫忙去抓魚餌。


    「我也去!」 ,「我也去看看!」


    記者馬龍與查林傑教授都積極相應。


    「一、一起。」


    就連一貫寡言的裏登布洛克教授也跟了上來。


    珀爾歡迎大家的加入,但說明了淤泥中抓吻沙蠶的不易。


    彎腰勞動不,而且最好別穿皮鞋,羊皮牛皮的靴子被淤泥一泡就廢了。


    格蘭特船長不以為意,拖鞋赤腳上陣,他早就習慣了。


    然後,他與馬龍、兩位教授就被普及了木底草編涼鞋的好處。


    盡管草編木底涼鞋不夠耐用,可製作方便,能盡可能防止腳底板被沙灘碎石劃傷。


    珀爾一邊說一邊將製鞋原材料分給四人,當場教學,讓他們現場製鞋。「相信諸位都不願意發生本能避免的流血事故。」


    四人還沒意識到被忽悠,已經開始動手編草鞋。


    一個小時後,在其他登島小隊成員看熱鬧的目光下,抓魚餌四人組的首秀自製涼鞋出爐。


    查林傑教授四人紛紛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會做出這種醜東西。


    怎麽形容呢?珀爾的手上那一雙示範涼鞋就像報紙gg圖畫,而他們做的像是差了一百個魯濱遜的動手能力。


    珀爾對買家秀與買家秀的巨大差異見怪不怪。神色如常地檢查四人的手工鞋,給出非常客觀的評價。


    「好消息,鞋子都很結實,不會在抓蟲過程中斷裂。本來就是在淤泥中穿得一次性鞋子,諸位的第一次手工做得已經非常成功了。」


    馬龍有點為難。雖然他不講究衣著,但真要把這樣醜東西穿在腳上嗎?


    「要不然,我還是光著腳就好?反正也沒那麽巧,剛好被利器紮傷腳底。」


    珀爾顯然不贊同,「如今醫療條件不夠好,能多一層防護總是好的。您作為記者,要懂得在前線自我防護。」


    馬龍覺得哪裏不對。


    他不是戰地記者,這裏也沒發生戰爭。他壓根不知道珀爾製作了能殺敵一千的毒物,登島小隊差點就要嚐一嚐被全殲的滋味。


    「穿吧。」


    格蘭特船長給馬龍普及知識,「吻沙蠶的吻部有鐮刀狀毒鉤尖牙。雖然小到對人類不構成中毒威脅,但紮在人的皮膚上很痛。」


    查林傑教授率先換上了草編涼鞋,「船長說得對。吻沙蠶對生存環境有要求,泥含沙量過高不行,淤泥太硬處不行。


    因為它的尖牙,有人認為應該戴手套抓,可是手套又會影響抓蟲的速度與力道,真的不容易把握。我也隻能說得頭頭是道,但實際操作一塌糊塗。」


    「對,就是這、這樣。」


    裏登布洛克教授也點頭贊同,換上了鞋子。


    去淤泥地穿的鞋不必好看,隻要有用就行。


    馬龍見大家都不在意,他也就不矯情地換了鞋。「如果有能防水的長靴就好了。」


    「在我入島之前聽說有人想用橡膠做鞋,那樣的靴子應該符合這一要求。」


    珀爾似不經意試探,「不知道這兩年半,市場上有沒有成品出現?」


    「美國的查爾斯?古、古德伊爾,去年申請了硫、硫化橡膠工藝。」


    裏登布洛克教授關注著學界動態,他習慣性結巴地說,「這技術不久後,應該能、能製作防水靴。」


    從發現天然橡膠到投入工業化生產需要一個過程。


    其中,橡膠的硫化非常重要。


    讓生膠的變粘發脆的固有屬性問題得以解決,增加了彈性與韌性,讓它能成為被大量需求的工業原料。


    珀爾聽到申請橡膠硫化專利,立刻判斷出橡膠工業化的進展階段尚在初始期。


    類似的旁敲側擊,幫助她了解著這個時代的情況,將曾經所掌握的知識與19世紀同頻。


    就在這樣悄無聲息地試探中,一行人來到了海灘。


    珀爾率先將褲腿卷到膝蓋,來到了沙蠶的棲息地。


    一腳踏入,瞬間趾縫被淤泥填滿。伸手虛圈了幾塊區域,「大致位置就是這裏了。退潮時,這一帶的淤泥地能挖到吻沙蠶。」


    迎著夕陽,記者馬龍環視一圈。努力再努力,也沒看出沙灘泥地之間的差別。


    他還沒見過吻沙蠶,反正就是彎腰直接抓。先淤泥裏好一陣扒拉,可什麽都沒有發現。


    卻聽一旁響起輕微的「咚咚」聲。


    隻見珀爾輕輕鬆鬆一翻一個準,快如閃電捏準一條吻沙蠶就往木桶裏放,幾乎是五秒一條。


    這麽快的嗎?


    馬龍湊到木桶邊,總算看清了蟲子的摸樣。


    繼續在淤泥裏翻找,好不容易找到一條。正想將它捏起來,可戴著手套的手指一滑,叫它又落了下去。


    抓蟲半小時,彎著的腰已經開始隱隱作痛,收穫卻隻有零星幾條。


    慘不忍睹!


    馬龍想捂住眼睛都不行,手上全是泥。


    再看兩位教授也是成績平平,而當屬格蘭特船長抓得不錯。


    看來,這真的很考驗經驗與技能。


    馬龍很快調節心情,自我安慰這沒關係,重在參與就好。


    他本就來是體驗一把,才能更加真情實感地寫專訪,將蘭茨先生的求生達人形象刻畫得更加完美。


    這會希望能有一種記錄影像的技術就好了,將蘭茨先生的矯健身姿記錄下來,比圖畫更能還原現場場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博物學家,專業暴富[綜名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海十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海十八並收藏博物學家,專業暴富[綜名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