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凝宸卻明白,西洋醫生如今做手術,雖然知道用刀,也因為人體解剖的關係對人體器官有所了解。
手術可能很成功,但是如今這些醫生忽視了一點,就是消毒了。
不說西洋如今都不愛洗澡洗手,就是他們做手術之前都不知道先消毒。
還是很多年後,他們在醫院發現每次做完手術後,這些病人剛開始是好的,慢慢傷口就會腐爛,然後一個接一個死亡。
剛開始隻有住在同一個院子的病人會如此,還以為是被惡魔詛咒了,反覆讓人來驅魔,最後當然什麽都沒改變,病人還是一個接一個死了。
還是後來一個年輕醫生足夠細心,發現這個院子的病人都是經歷過手術後才死的。
但是年輕醫生通過了解,明白這些病人的手術都非常成功,可是無一例外在手術後幾天,傷口就開始腐爛。
用自製的小鏡片,年輕醫生才發現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接而明白東西附在傷口上引起感染,才會讓病人死亡。
於是年輕醫生就跟醫院提議,讓所有醫生在做手術之前洗手,工具也要重新清潔一遍,而不是反覆使用。
這自然遭受到醫院其他人的反對,畢竟這時候洗澡洗手的並不多。
而且年輕醫生認定是醫生害死了病人,他們怎麽能承認這一點?
這不是說他們做手術是錯的,病人不做手術可能不會死,做了才被醫生害死的嗎?
所以這年輕醫生就被驅逐出醫院,還被認定是瘋了,一直說瘋話。
直到很多年後顯微鏡被發明出來,讓人們能看見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才還了那個年輕醫生的清白。
可惜那個時候,年輕醫生被送進精神病院多年,已經徹底瘋了。
他沒能知道自己當初的發現到底被人證實,然後醫生們也開始在每次手術之前做消毒,真正救下了不少病人。
所以沙皇手術後會感染而死,顧凝宸一點都不意外。
康熙倒是唏噓一代帝王因為一個小手術就這麽死了,實在太可惜了。
沙皇這麽一倒,他的兒子卻還小,沒那麽大的能耐成為新的沙皇。
最有意思的是,康熙得到消息,沙皇的繼承人不是他的兒子。
沙皇臨死之前寫了遺囑,讓他的皇後成為新的沙皇。
他的皇後是第二任妻子,顧凝宸知道這就是以後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
據聞沙皇臨死前的遺囑隻寫了一半,還叫來了自己的長女安娜,另一半其實並沒有寫完。
沙皇的皇後被近衛軍支持而登基,她身為波蘭農民的女兒,後來被送去俄國,叫沙皇一見鍾情成為皇後,對朝政並不感興趣。
她就是個政治的傀儡,坐在皇位上卻毫無權力,哪怕感興趣也沒用,實權都把持在樞密院手裏。
但是她作為俄國第一個女皇,算是被動給女兒伊莉莎白,以及孫媳婦葉卡捷琳娜二世鋪路。
讓女子在俄國繼承皇位合法化,叫兩人登基更為順利。
當然比起在就登基為王的武皇,俄國這個變革就要晚上許多。
不管如何,新的俄國女沙皇登基,樞密院掌握政權,卻比前一任的沙皇不一樣,壓根不敢跟康熙為敵。
哪怕是私底下,樞密院都給康熙送去了不少禮物,想要拉近關係。
康熙對此隻一笑置之:「隻要新沙皇不給大清找麻煩,朕也不會對他們做什麽。」
當然他們要表麵上溫順,暗地裏跟之前那位沙皇一樣動手腳,康熙就絕不會客氣了。
前任沙皇吃了不少暗虧,樞密院比誰都清楚,壓根不敢招惹這位大清的皇帝,巴不得兩個國家友好相處下去。
康熙也看得出這位新女皇就是王座上的傀儡,不由有些惋惜,之前的沙皇雖然喜歡暗搓搓動手腳,卻不失是個有趣的對手。
換做這個新女皇,就要無趣得多了。
她出身卑微沒什麽,最緊要的是不思進取。
有近衛軍支持,這位女皇要把矛頭指向樞密院,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可能需要流血。
可惜她壓根不反抗,直接就認命了,自己也不打算改變什麽,隻繼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顧凝宸卻清楚這位女皇看著與世無爭,什麽都不要,隻享受人生,但是在人生最後的時刻卻做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選了自己還在繈褓的外甥女成為繼承人,讓她的情人成為攝政王。
後來還是這位女皇的女兒伊莉莎白髮動政變,成為新的女皇,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不過這該是很久之後的事了,對顧凝宸來說是一場遙遠的吃瓜大戲,需要等好些年才能親耳聽見這個瓜的細節了!
被康熙手把手教導了幾年的太子,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麵了。
康熙就打算暫時放手,讓太子監國,帶著顧凝宸去四處走一轉。
另外他也打算去沿海城市看看,尤其是拍賣會,還沒親眼去過。
兩人出遠門,顧凝宸自然歡喜。
小格格還小,雖說已經四五歲了,留在宮裏也不合適,交給兩個哥哥照顧也不妥當,索性就一併跟著他們一起去了。
康熙計劃他們先去天津港,然後坐船去江南沿海,再坐馬車遊歷一番才迴去。
顧凝宸自然沒有異議,說真的,她上輩子就沒出去過旅遊,這時候跟著熟悉的康熙走就行了。
手術可能很成功,但是如今這些醫生忽視了一點,就是消毒了。
不說西洋如今都不愛洗澡洗手,就是他們做手術之前都不知道先消毒。
還是很多年後,他們在醫院發現每次做完手術後,這些病人剛開始是好的,慢慢傷口就會腐爛,然後一個接一個死亡。
剛開始隻有住在同一個院子的病人會如此,還以為是被惡魔詛咒了,反覆讓人來驅魔,最後當然什麽都沒改變,病人還是一個接一個死了。
還是後來一個年輕醫生足夠細心,發現這個院子的病人都是經歷過手術後才死的。
但是年輕醫生通過了解,明白這些病人的手術都非常成功,可是無一例外在手術後幾天,傷口就開始腐爛。
用自製的小鏡片,年輕醫生才發現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接而明白東西附在傷口上引起感染,才會讓病人死亡。
於是年輕醫生就跟醫院提議,讓所有醫生在做手術之前洗手,工具也要重新清潔一遍,而不是反覆使用。
這自然遭受到醫院其他人的反對,畢竟這時候洗澡洗手的並不多。
而且年輕醫生認定是醫生害死了病人,他們怎麽能承認這一點?
這不是說他們做手術是錯的,病人不做手術可能不會死,做了才被醫生害死的嗎?
所以這年輕醫生就被驅逐出醫院,還被認定是瘋了,一直說瘋話。
直到很多年後顯微鏡被發明出來,讓人們能看見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才還了那個年輕醫生的清白。
可惜那個時候,年輕醫生被送進精神病院多年,已經徹底瘋了。
他沒能知道自己當初的發現到底被人證實,然後醫生們也開始在每次手術之前做消毒,真正救下了不少病人。
所以沙皇手術後會感染而死,顧凝宸一點都不意外。
康熙倒是唏噓一代帝王因為一個小手術就這麽死了,實在太可惜了。
沙皇這麽一倒,他的兒子卻還小,沒那麽大的能耐成為新的沙皇。
最有意思的是,康熙得到消息,沙皇的繼承人不是他的兒子。
沙皇臨死之前寫了遺囑,讓他的皇後成為新的沙皇。
他的皇後是第二任妻子,顧凝宸知道這就是以後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
據聞沙皇臨死前的遺囑隻寫了一半,還叫來了自己的長女安娜,另一半其實並沒有寫完。
沙皇的皇後被近衛軍支持而登基,她身為波蘭農民的女兒,後來被送去俄國,叫沙皇一見鍾情成為皇後,對朝政並不感興趣。
她就是個政治的傀儡,坐在皇位上卻毫無權力,哪怕感興趣也沒用,實權都把持在樞密院手裏。
但是她作為俄國第一個女皇,算是被動給女兒伊莉莎白,以及孫媳婦葉卡捷琳娜二世鋪路。
讓女子在俄國繼承皇位合法化,叫兩人登基更為順利。
當然比起在就登基為王的武皇,俄國這個變革就要晚上許多。
不管如何,新的俄國女沙皇登基,樞密院掌握政權,卻比前一任的沙皇不一樣,壓根不敢跟康熙為敵。
哪怕是私底下,樞密院都給康熙送去了不少禮物,想要拉近關係。
康熙對此隻一笑置之:「隻要新沙皇不給大清找麻煩,朕也不會對他們做什麽。」
當然他們要表麵上溫順,暗地裏跟之前那位沙皇一樣動手腳,康熙就絕不會客氣了。
前任沙皇吃了不少暗虧,樞密院比誰都清楚,壓根不敢招惹這位大清的皇帝,巴不得兩個國家友好相處下去。
康熙也看得出這位新女皇就是王座上的傀儡,不由有些惋惜,之前的沙皇雖然喜歡暗搓搓動手腳,卻不失是個有趣的對手。
換做這個新女皇,就要無趣得多了。
她出身卑微沒什麽,最緊要的是不思進取。
有近衛軍支持,這位女皇要把矛頭指向樞密院,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可能需要流血。
可惜她壓根不反抗,直接就認命了,自己也不打算改變什麽,隻繼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顧凝宸卻清楚這位女皇看著與世無爭,什麽都不要,隻享受人生,但是在人生最後的時刻卻做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選了自己還在繈褓的外甥女成為繼承人,讓她的情人成為攝政王。
後來還是這位女皇的女兒伊莉莎白髮動政變,成為新的女皇,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不過這該是很久之後的事了,對顧凝宸來說是一場遙遠的吃瓜大戲,需要等好些年才能親耳聽見這個瓜的細節了!
被康熙手把手教導了幾年的太子,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麵了。
康熙就打算暫時放手,讓太子監國,帶著顧凝宸去四處走一轉。
另外他也打算去沿海城市看看,尤其是拍賣會,還沒親眼去過。
兩人出遠門,顧凝宸自然歡喜。
小格格還小,雖說已經四五歲了,留在宮裏也不合適,交給兩個哥哥照顧也不妥當,索性就一併跟著他們一起去了。
康熙計劃他們先去天津港,然後坐船去江南沿海,再坐馬車遊歷一番才迴去。
顧凝宸自然沒有異議,說真的,她上輩子就沒出去過旅遊,這時候跟著熟悉的康熙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