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索性讓曹寅的獨子曹顒作為江寧織造府的副手,跟曹寅當初一樣,先進去學習幾年,然後才繼續接手江寧織造府了。
顧凝宸卻記得曹顒在接任兩三年後就病死了,二十來歲的年紀,正當壯年,而且從小學武的緣故,聽聞曹顒長得高大壯實,沒道理那麽容易就病死了的。
她迴想了幾天,才想起曹顒似乎是因為染了天花而亡。
如今天花種牛痘的緣故,已經不如之前大規模犯了。
隻是有些偏遠地方還沒能完全種痘,但是在江南該是不可能才對。
顧凝宸就跟康熙說起江南種痘率如何了,會不會有人不願意種痘之類的。
畢竟種痘之後,有的人身上還會出那麽一兩顆小痘,有些很快就消失了,有些還會殘留一點痕跡,在皮膚上就不會特別好看。
之前有幾個大家閨秀就不太願意種痘,免得身上留下痕跡,出嫁後被夫君見著就不美了。
康熙想著江南離得遠,指不定也有跟京城的貴女一樣的想法,就派人問了問。
這一問,他才得知曹顒居然還沒有種牛痘!
康熙聽後大驚失色,畢竟這時候天花還是很厲害的,感染的人幾乎是九死一生。
曹寅有二子二女,長子曹顒是夫人所生,另外一個則是小妾所生的兒子。
小妾生的兒子出生不到兩年就病死了,如今曹寅隻剩下一個兒子,曹顒就是獨生子了。
獨生子居然不讓他種牛痘,真感染天花,曹寅就得絕後了!
康熙氣得連忙寫信給曹寅,質問他為何不讓曹顒種牛痘預防天花。
曹寅的迴信很快就到京城來,康熙打開一看,又是皺眉又是嘆氣,對顧凝宸道:「曹寅失去了一個兒子,十分悲傷。他不知道從哪裏聽說種牛痘的孩子也有去世的,就不敢讓曹顒冒險了。」
因為曹顒是獨苗苗的緣故,曹寅就大為緊張,什麽都不敢讓兒子冒險,顧凝宸也能理解。
但牛痘已經是最安全的疫苗了,她想了想就道:「想必民間很多人雲亦雲,對此事不太了解的人,聽風就是雨了。皇上不如讓人在當地做個統計,用數字來說明情況,就不會有人再胡亂傳了。」
要康熙直接下命讓造謠的人閉嘴,通通送去府衙,這反而讓別人覺得這可能不是空穴來風,確實真有其事被封口的。
還不如大大方方統計,列出所有的數字來。
接種牛痘的人有多少,男子多少,女子多少,年齡分布如何,這些人種牛痘後出現會出現什麽樣的不適,又有多少人會難受,還有死亡率之類的。
全部列清楚了,在城門口給當地百姓說明白,就不信還有人造謠。
造謠的人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因為是未知之事,就容易胡思亂想。
一個亂想了,其他人一聽心裏害怕就跟著傳了起來。
可能一開始隻說種牛痘後有點難受,傳著傳著就有人死了,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作為研究員的顧凝宸最喜歡用數字說話,這就更有說服力了。
康熙深以為然,沒有比數字更可靠的了,地方官員也不敢隨意捏造數字。
算數學院如今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了,正好派他們出去,協助當地官員統計接種人數和年齡分布圖。
對算數學院來說,這就是小意思,算起來相當快了。
當地官員隻要讓差役陪著,一家一戶問過登記,最後再統計好數字就行了,就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各地開始統計,有些小一點的城鎮統計得最快,很快就讓人張貼在城門,差役每天早晚在開門和關門之前,人最多的時候喊一遍。
這就讓當地百姓知道,他們有多少人接種了,男子比女子種牛痘得要多一些,孩子們有一半種了牛痘,有人會種痘後有些發低熱,一兩天就退了。
至於死亡人數,卻是一個都沒有!
當地百姓一看,哪怕不識字的,聽著差役大聲指著上麵的數據反覆讀了一遍,他們也就徹底安心了下來。
原本他們隻能聽東邊的鄰居說說,西邊的鄰居聊聊,具體究竟多少人接種了牛痘,是不是真的有人死了或者發熱難受,卻並不清楚。
如今這數據是差役家家戶戶跑過,而且還登記在冊,讓他們每個人都說一遍,核實一遍,根本不可能作假。
聽聞皇上讓各地都統計一番,叫當地百姓都能心裏有數了。
如此一來,有數據在,眾人這才放心下來,明白接種牛痘不會死人,還能預防天花,那自然更多人主動去接種牛痘了。
這讓當地官府也鬆口氣,他們到處遊說百姓種牛痘,有的很配合,有的怎麽勸都不願意去。
如今皇上隻派人來統計了一番,當眾反覆宣讀,就讓百姓心裏有數,不會對這個從沒見過的牛痘預防天花的事再起什麽質疑了。
這比直接封了那些胡說八道,四處造謠的人要有用得多了。
小地方統計快,他們接種牛痘並沒有死人,消息很快就傳到周邊去,叫周邊的百姓哪怕還沒看見統計數字,也比之前要安心一些!
消息傳到京城,康熙笑著對顧凝宸道:「果真你這法子好,用數據說話,就沒人會質疑了。」
顧凝宸卻搖頭道:「也是因為皇上英明,每次做的決定都是極好的,在百姓心裏地位崇高又有說服力,才叫他們看著官府統計的數字就相信了。」
顧凝宸卻記得曹顒在接任兩三年後就病死了,二十來歲的年紀,正當壯年,而且從小學武的緣故,聽聞曹顒長得高大壯實,沒道理那麽容易就病死了的。
她迴想了幾天,才想起曹顒似乎是因為染了天花而亡。
如今天花種牛痘的緣故,已經不如之前大規模犯了。
隻是有些偏遠地方還沒能完全種痘,但是在江南該是不可能才對。
顧凝宸就跟康熙說起江南種痘率如何了,會不會有人不願意種痘之類的。
畢竟種痘之後,有的人身上還會出那麽一兩顆小痘,有些很快就消失了,有些還會殘留一點痕跡,在皮膚上就不會特別好看。
之前有幾個大家閨秀就不太願意種痘,免得身上留下痕跡,出嫁後被夫君見著就不美了。
康熙想著江南離得遠,指不定也有跟京城的貴女一樣的想法,就派人問了問。
這一問,他才得知曹顒居然還沒有種牛痘!
康熙聽後大驚失色,畢竟這時候天花還是很厲害的,感染的人幾乎是九死一生。
曹寅有二子二女,長子曹顒是夫人所生,另外一個則是小妾所生的兒子。
小妾生的兒子出生不到兩年就病死了,如今曹寅隻剩下一個兒子,曹顒就是獨生子了。
獨生子居然不讓他種牛痘,真感染天花,曹寅就得絕後了!
康熙氣得連忙寫信給曹寅,質問他為何不讓曹顒種牛痘預防天花。
曹寅的迴信很快就到京城來,康熙打開一看,又是皺眉又是嘆氣,對顧凝宸道:「曹寅失去了一個兒子,十分悲傷。他不知道從哪裏聽說種牛痘的孩子也有去世的,就不敢讓曹顒冒險了。」
因為曹顒是獨苗苗的緣故,曹寅就大為緊張,什麽都不敢讓兒子冒險,顧凝宸也能理解。
但牛痘已經是最安全的疫苗了,她想了想就道:「想必民間很多人雲亦雲,對此事不太了解的人,聽風就是雨了。皇上不如讓人在當地做個統計,用數字來說明情況,就不會有人再胡亂傳了。」
要康熙直接下命讓造謠的人閉嘴,通通送去府衙,這反而讓別人覺得這可能不是空穴來風,確實真有其事被封口的。
還不如大大方方統計,列出所有的數字來。
接種牛痘的人有多少,男子多少,女子多少,年齡分布如何,這些人種牛痘後出現會出現什麽樣的不適,又有多少人會難受,還有死亡率之類的。
全部列清楚了,在城門口給當地百姓說明白,就不信還有人造謠。
造謠的人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因為是未知之事,就容易胡思亂想。
一個亂想了,其他人一聽心裏害怕就跟著傳了起來。
可能一開始隻說種牛痘後有點難受,傳著傳著就有人死了,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作為研究員的顧凝宸最喜歡用數字說話,這就更有說服力了。
康熙深以為然,沒有比數字更可靠的了,地方官員也不敢隨意捏造數字。
算數學院如今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了,正好派他們出去,協助當地官員統計接種人數和年齡分布圖。
對算數學院來說,這就是小意思,算起來相當快了。
當地官員隻要讓差役陪著,一家一戶問過登記,最後再統計好數字就行了,就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各地開始統計,有些小一點的城鎮統計得最快,很快就讓人張貼在城門,差役每天早晚在開門和關門之前,人最多的時候喊一遍。
這就讓當地百姓知道,他們有多少人接種了,男子比女子種牛痘得要多一些,孩子們有一半種了牛痘,有人會種痘後有些發低熱,一兩天就退了。
至於死亡人數,卻是一個都沒有!
當地百姓一看,哪怕不識字的,聽著差役大聲指著上麵的數據反覆讀了一遍,他們也就徹底安心了下來。
原本他們隻能聽東邊的鄰居說說,西邊的鄰居聊聊,具體究竟多少人接種了牛痘,是不是真的有人死了或者發熱難受,卻並不清楚。
如今這數據是差役家家戶戶跑過,而且還登記在冊,讓他們每個人都說一遍,核實一遍,根本不可能作假。
聽聞皇上讓各地都統計一番,叫當地百姓都能心裏有數了。
如此一來,有數據在,眾人這才放心下來,明白接種牛痘不會死人,還能預防天花,那自然更多人主動去接種牛痘了。
這讓當地官府也鬆口氣,他們到處遊說百姓種牛痘,有的很配合,有的怎麽勸都不願意去。
如今皇上隻派人來統計了一番,當眾反覆宣讀,就讓百姓心裏有數,不會對這個從沒見過的牛痘預防天花的事再起什麽質疑了。
這比直接封了那些胡說八道,四處造謠的人要有用得多了。
小地方統計快,他們接種牛痘並沒有死人,消息很快就傳到周邊去,叫周邊的百姓哪怕還沒看見統計數字,也比之前要安心一些!
消息傳到京城,康熙笑著對顧凝宸道:「果真你這法子好,用數據說話,就沒人會質疑了。」
顧凝宸卻搖頭道:「也是因為皇上英明,每次做的決定都是極好的,在百姓心裏地位崇高又有說服力,才叫他們看著官府統計的數字就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