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女子讀書已經漸漸普遍了起來,畢竟有顧凝宸這位新皇後在。
她之前默默無聞,也是因為學識淵博被康熙看中,然後步步高升。
顧凝宸的出現就打破了之前對女子的刻板想像,比如並不識字,也很少讀書,隻要會自己的名字,會算帳看帳本,嫁人後伺候夫君就足夠了。
但是如今女子要是大字不識,旁人就會覺得這家父母對女兒不夠寵愛,才不著重培養。
這會兒百姓的生活也漸漸好了,手頭有了點餘錢,也很願意改善家裏的生活,更想讓兒女都一起接受教育。
要誰家孩子居然大字不識,出去長輩都感覺丟臉的事了。
各個城鎮村落除了工坊建起來,小私塾也逐漸多了。
識字的姑娘或者婦人都成了香餑餑,被私塾邀請為女先生,教導小姑娘們識幾個大字。
哪怕女兒沒有驚人的讀書天賦,能多讀書識字總歸是好的。
囊中羞澀的人家,私塾還會有勤工儉學,這也是顧凝宸跟京城女子學院提的建議。
這樣手頭錢不夠,也沒人資助的話,就可以在私塾裏麵幫忙做雜活。
可以幫女先生跑跑腿,送一送書,去藏書閣幫忙整理書冊之類的,休息時間還能被允許留在藏書閣看書。
除了囊中羞澀的人家,不少手頭不缺錢的女學生也願意做這個活計,就能被允許留在藏書閣這麽安靜的地方多看幾本書了。
暫時隻讓勤工儉學的女學生來做這個事,其他人反而很羨慕她們,倒是讓女學生之間哪怕地位懸殊,關係也挺和諧。
京城的學院如此,地方的私塾很快就用上了這個法子。
比起京城有很多資助學生的富貴人家,地方上就要少得多了,很多家裏青壯年去世,都是老弱病殘的話,想讓女兒去讀書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了勤工儉學,她們就有一份不算多的月銀,吃飯是綽綽有餘,又被免了學費,還有一份免費的筆墨紙能用,讀書是綽綽有餘了。
哪怕筆墨紙都是一般的,寫字練字都沒什麽問題。
未免學生之間互相攀比,筆墨紙都是私塾統一發的,其他人都包含在學費裏麵,這些勤工儉學的女學生隻需要給私塾打工來還這筆錢就足夠了。
如此一來,讓很多條件一般的家裏都願意讓兒子和女兒來讀書,往後不管是找更好的工作還是嫁人都能選擇了。
私塾也是當地府衙統一管理,還會給私塾一定的免稅和補貼的福利。
未免有人騙走這些福利來建辦私塾,府衙都要嚴格審核後才能辦祈,免得先生是隨便找來的人,沒有認真教導,誤人子弟了。
康熙打算另設女官學院,也是掛在顧凝宸的名下。
如今顧凝宸成為皇後,就再沒人比她更合適的了。
女官學院除了要讀書識字之外,對相貌也有一定的要求,五官要標誌,個子也不能太矮了,畢竟以後會是在宮裏或者格格身邊做事。
性子方麵,過於衝動暴躁的也不能要,太過老實愚笨更不行。
畢竟女官就代表宮裏的門麵,要是個嘴笨的不會說話,以後跟著格格出嫁,在外人麵前羞赧靦腆得說不出話來就太失禮了。
至於性子衝動暴躁的容易惹禍不說,還得慢慢磨平性子才好,這需要更長的時間,康熙壓根就沒有這個耐性,倒不如一開始就找適合的人。
女官的工作比較枯燥,沒有耐心不夠細心的人也是不行的。
所以選拔女官的學院剛開,報名的年輕女子不要太多,可惜進去後再三篩選,能留下的人卻很少。
讀書識字並不要求熟讀四書五經那麽嚴格,但是起碼要有一定的水平,這就篩掉了一批人。
性子溫和有禮,處事周到耐心,很多貴女都是被嬌寵長大,長輩要是寵溺過了,性子自然要嬌蠻一些,就被篩掉了。
經過好幾輪之後,陳女官作為最後一輪麵試的人,隻留下了十五個人。
這已經算是很多,卻也是百裏挑一的人選了。
這十五個人不是說進了女官學院之後,她們就必然能成為女官,而是還得經過幾年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後,能夠達到要求才可能成為女官,不然就無法畢業,隻能打道迴府了。
陳女官被顧凝宸提醒過,一開始就跟這些女官學生們說明白,要是不願意留下,那就直接迴家,不必留在這裏磋磨幾年。
這些人都是衝著當女官來的,不認為自己當不了,所以一個都沒離開。
陳女官遞了消息進宮來,顧凝宸看了名單,覺得有十五個人相當不錯了。
畢竟她很清楚,陳女官的要求有多高,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的。
陳女官在宮中多年不說,又在顧凝宸身邊薰陶了好幾年,不管是學識還是眼界都遠超這個時候的女子,甚至也超過不少男子。
用她這個標準去篩選女官學院的學生,顧凝宸原本還擔心一個學生都沒有。
估計陳女官後來也發現了,按照這個標準一個都不能留下,在最後在學識上降低了一些要求,更著重在性格上麵,才留下了十幾個人。
陳女官出宮負責女官學院的事,藍女官就暫時迴到了顧凝宸身邊伺候了。
她之前在四阿哥身邊給這個小阿哥讀書,等四阿哥長大了,已經不需要藍女官讀書,隻放在身邊幫忙整理書籍。
她之前默默無聞,也是因為學識淵博被康熙看中,然後步步高升。
顧凝宸的出現就打破了之前對女子的刻板想像,比如並不識字,也很少讀書,隻要會自己的名字,會算帳看帳本,嫁人後伺候夫君就足夠了。
但是如今女子要是大字不識,旁人就會覺得這家父母對女兒不夠寵愛,才不著重培養。
這會兒百姓的生活也漸漸好了,手頭有了點餘錢,也很願意改善家裏的生活,更想讓兒女都一起接受教育。
要誰家孩子居然大字不識,出去長輩都感覺丟臉的事了。
各個城鎮村落除了工坊建起來,小私塾也逐漸多了。
識字的姑娘或者婦人都成了香餑餑,被私塾邀請為女先生,教導小姑娘們識幾個大字。
哪怕女兒沒有驚人的讀書天賦,能多讀書識字總歸是好的。
囊中羞澀的人家,私塾還會有勤工儉學,這也是顧凝宸跟京城女子學院提的建議。
這樣手頭錢不夠,也沒人資助的話,就可以在私塾裏麵幫忙做雜活。
可以幫女先生跑跑腿,送一送書,去藏書閣幫忙整理書冊之類的,休息時間還能被允許留在藏書閣看書。
除了囊中羞澀的人家,不少手頭不缺錢的女學生也願意做這個活計,就能被允許留在藏書閣這麽安靜的地方多看幾本書了。
暫時隻讓勤工儉學的女學生來做這個事,其他人反而很羨慕她們,倒是讓女學生之間哪怕地位懸殊,關係也挺和諧。
京城的學院如此,地方的私塾很快就用上了這個法子。
比起京城有很多資助學生的富貴人家,地方上就要少得多了,很多家裏青壯年去世,都是老弱病殘的話,想讓女兒去讀書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了勤工儉學,她們就有一份不算多的月銀,吃飯是綽綽有餘,又被免了學費,還有一份免費的筆墨紙能用,讀書是綽綽有餘了。
哪怕筆墨紙都是一般的,寫字練字都沒什麽問題。
未免學生之間互相攀比,筆墨紙都是私塾統一發的,其他人都包含在學費裏麵,這些勤工儉學的女學生隻需要給私塾打工來還這筆錢就足夠了。
如此一來,讓很多條件一般的家裏都願意讓兒子和女兒來讀書,往後不管是找更好的工作還是嫁人都能選擇了。
私塾也是當地府衙統一管理,還會給私塾一定的免稅和補貼的福利。
未免有人騙走這些福利來建辦私塾,府衙都要嚴格審核後才能辦祈,免得先生是隨便找來的人,沒有認真教導,誤人子弟了。
康熙打算另設女官學院,也是掛在顧凝宸的名下。
如今顧凝宸成為皇後,就再沒人比她更合適的了。
女官學院除了要讀書識字之外,對相貌也有一定的要求,五官要標誌,個子也不能太矮了,畢竟以後會是在宮裏或者格格身邊做事。
性子方麵,過於衝動暴躁的也不能要,太過老實愚笨更不行。
畢竟女官就代表宮裏的門麵,要是個嘴笨的不會說話,以後跟著格格出嫁,在外人麵前羞赧靦腆得說不出話來就太失禮了。
至於性子衝動暴躁的容易惹禍不說,還得慢慢磨平性子才好,這需要更長的時間,康熙壓根就沒有這個耐性,倒不如一開始就找適合的人。
女官的工作比較枯燥,沒有耐心不夠細心的人也是不行的。
所以選拔女官的學院剛開,報名的年輕女子不要太多,可惜進去後再三篩選,能留下的人卻很少。
讀書識字並不要求熟讀四書五經那麽嚴格,但是起碼要有一定的水平,這就篩掉了一批人。
性子溫和有禮,處事周到耐心,很多貴女都是被嬌寵長大,長輩要是寵溺過了,性子自然要嬌蠻一些,就被篩掉了。
經過好幾輪之後,陳女官作為最後一輪麵試的人,隻留下了十五個人。
這已經算是很多,卻也是百裏挑一的人選了。
這十五個人不是說進了女官學院之後,她們就必然能成為女官,而是還得經過幾年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後,能夠達到要求才可能成為女官,不然就無法畢業,隻能打道迴府了。
陳女官被顧凝宸提醒過,一開始就跟這些女官學生們說明白,要是不願意留下,那就直接迴家,不必留在這裏磋磨幾年。
這些人都是衝著當女官來的,不認為自己當不了,所以一個都沒離開。
陳女官遞了消息進宮來,顧凝宸看了名單,覺得有十五個人相當不錯了。
畢竟她很清楚,陳女官的要求有多高,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的。
陳女官在宮中多年不說,又在顧凝宸身邊薰陶了好幾年,不管是學識還是眼界都遠超這個時候的女子,甚至也超過不少男子。
用她這個標準去篩選女官學院的學生,顧凝宸原本還擔心一個學生都沒有。
估計陳女官後來也發現了,按照這個標準一個都不能留下,在最後在學識上降低了一些要求,更著重在性格上麵,才留下了十幾個人。
陳女官出宮負責女官學院的事,藍女官就暫時迴到了顧凝宸身邊伺候了。
她之前在四阿哥身邊給這個小阿哥讀書,等四阿哥長大了,已經不需要藍女官讀書,隻放在身邊幫忙整理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