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戲需要做全套,表麵上靳輔和於成龍整天在河道旁邊吵架。
其實也不叫吵架,而是爭論這一段河道該怎麽治理才是。
兩人總有分歧的地方,吵著就能互相發現對方不妥之處,很快就把治理的方案調整得更完美。
所以他們也樂意爭辯一番,指不定能有比自己更好的想法。
但是在外人看來,兩人的關係就不怎麽好了,還天天吵架。
如果不是康熙的命令,讓兩人一起治理河道,指不定早就分道揚鑣。
這就讓當地官員很多會選擇從於成龍這邊下手,覺得他和靳輔不對付,肯定想把人徹底拉下去。
靳輔不在,於成龍就是老大,他說了算,再沒人能阻攔了。
隻要他們許於成龍一點好處,願意幫他把靳輔趕走,於成龍必然會站在他們那邊!
於成龍剛開始覺得這些人誤會了,卻也將錯就錯,反而讓事情更順利,何必費神去解釋呢!
這兩人愣是一明一暗把不知道多少官員幹翻,送來給康熙的摺子都裝滿一箱子了。
這戰鬥力,連康熙看著都不由感慨。
這兩人以後上了年紀,腿腳不好,不能繼續治理河道到處跑的時候轉去都察院,說不定也能繼續大展拳腳,讓朝廷的風氣為之一清。
顧凝宸覺得康熙這簡直讓兩位老臣鞠躬盡瘁了,那麽大年紀還要到處抓貪官嗎?
不過康熙一開口,估計靳輔和於成龍都是樂意的。
能被皇上重用,這是哪個大臣都想要的事。
等他們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不能繼續治理河道,還能在朝廷發光發熱,又轉去都察院這麽重要的地方,他們能連夜去都察院報導!
畢竟幹翻貪官而已,他們之前聯手做過,都是熟門熟路,繼續做這個也沒多難!
車隊一路行走,不少消息都會快馬加鞭送來,也有飛鷹傳書。
飛鴿傳書也有,不過是距離要短一點的。
在草原上,鴿子完全就是飛鷹的菜譜上的食物,壓根就活不了幾隻,還不如直接用飛鷹來傳信,速度還能更快一點,也沒有那麽多的天敵,要順利和安全得多。
康熙收到消息後看了一眼,還遞給了身邊的顧凝宸。
顧凝宸看後,才明白俄國沙皇發現軍官背叛,背後有奧斯曼帝國在推波助瀾的緣故。
也是,一個被囚禁起來的皇女,如何還有力量慫恿這些部下去反叛?
不說別的,反叛就需要武器,這就需要錢財了。
皇女的錢財都被沙皇沒收充公了,基本上都沒留下,軍官手裏頭根本沒有那麽多錢能買武器。
哪怕有一些藏起來的武器,他們那麽多人,願意為皇女賣力氣,未必是真的忠心。
假設軍官是對皇女忠心,底下人就未必了,不用錢來利誘,很難讓人願意賣命。
所以又迴到了遠點,這錢財從哪裏來,果然背後有推手。
奧斯曼帝國出錢,軍官出力,估計暗地裏還跟皇女進行了交易。
到時候皇女成功上位,可能就要給奧斯曼帝國分割土地或者交出其他權力來。
皇女隻怕是答應了,不然奧斯曼帝國肯定不會做白工,出錢卻不求迴報,圖什麽呢!
顧凝宸說了自己的猜測,康熙點頭笑道:「不錯,正是如此。沙皇估計也察覺到背後有人,這不就挖出來了?想必很快俄國就會對上奧斯曼帝國,隻是沙皇應該不願意單打獨鬥。」
俄國單獨對上奧斯曼帝國,這勝算還是不大,很可能損失慘重,拉上別人就不一樣了。
就跟康熙猜測的那樣,俄國跟歐洲各國打算聯手對付奧斯曼帝國。
雖然歐洲很多國家跟俄國都不太對付,然而奧斯曼帝國到處征戰,給他們帶來很多麻煩,比俄國還討厭。
有共同的敵人,他們很快就結成聯盟一起出兵攻打奧斯曼帝國。
但是誰做前鋒,誰出錢,誰出力,這事在聯盟裏頭就吵個不停。
在康熙看來,這簡直是烏合之眾,估計打不贏奧斯曼帝國,不過沙皇的目標也不是一次就打倒奧斯曼帝國,隻是給對方造成一點麻煩就足夠了。
哪怕這些軍隊跟一盤散沙一樣,但是數量卻多,一起騷擾奧斯曼帝國,對方也要手忙腳亂,怎麽都要吃上幾個小虧。
至於歐洲那邊的傷亡會不會因此很大,沙皇自然是不管的。
法蘭西國王因此寫信給康熙吐槽了沙皇,隻覺得他渾身都是心眼。
俄國慫恿歐洲各國出兵,雖然俄國也出兵了,但是離得遠,用船隻運送的士兵是有限的。
於是大頭的犧牲都來自歐洲各國,他們才後知後覺被俄國當成了炮灰擋在前頭,簡直虧大了。
法蘭西國王領頭要跟俄國沙皇要賠償,俄國不出力,難道不出錢嗎?
沙皇要一毛不拔,就別怪歐洲各國迴頭反過來對付俄國了。
當然沙皇沒帶怕的,他們坐船過來,還沒靠近就要被這邊的火炮轟飛了。
哪怕俄國如今的火炮不如大清,射程不夠遠,但是對付歐洲各國的船隻是綽綽有餘。
康熙目光微微閃爍,顧凝宸就知道他心裏起了什麽主意要給俄國添麻煩了。
等他們一行人到達京城的時候,顧凝宸就知道康熙居然偷偷派人去跟奧斯曼帝國的國王透露消息。
其實也不叫吵架,而是爭論這一段河道該怎麽治理才是。
兩人總有分歧的地方,吵著就能互相發現對方不妥之處,很快就把治理的方案調整得更完美。
所以他們也樂意爭辯一番,指不定能有比自己更好的想法。
但是在外人看來,兩人的關係就不怎麽好了,還天天吵架。
如果不是康熙的命令,讓兩人一起治理河道,指不定早就分道揚鑣。
這就讓當地官員很多會選擇從於成龍這邊下手,覺得他和靳輔不對付,肯定想把人徹底拉下去。
靳輔不在,於成龍就是老大,他說了算,再沒人能阻攔了。
隻要他們許於成龍一點好處,願意幫他把靳輔趕走,於成龍必然會站在他們那邊!
於成龍剛開始覺得這些人誤會了,卻也將錯就錯,反而讓事情更順利,何必費神去解釋呢!
這兩人愣是一明一暗把不知道多少官員幹翻,送來給康熙的摺子都裝滿一箱子了。
這戰鬥力,連康熙看著都不由感慨。
這兩人以後上了年紀,腿腳不好,不能繼續治理河道到處跑的時候轉去都察院,說不定也能繼續大展拳腳,讓朝廷的風氣為之一清。
顧凝宸覺得康熙這簡直讓兩位老臣鞠躬盡瘁了,那麽大年紀還要到處抓貪官嗎?
不過康熙一開口,估計靳輔和於成龍都是樂意的。
能被皇上重用,這是哪個大臣都想要的事。
等他們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不能繼續治理河道,還能在朝廷發光發熱,又轉去都察院這麽重要的地方,他們能連夜去都察院報導!
畢竟幹翻貪官而已,他們之前聯手做過,都是熟門熟路,繼續做這個也沒多難!
車隊一路行走,不少消息都會快馬加鞭送來,也有飛鷹傳書。
飛鴿傳書也有,不過是距離要短一點的。
在草原上,鴿子完全就是飛鷹的菜譜上的食物,壓根就活不了幾隻,還不如直接用飛鷹來傳信,速度還能更快一點,也沒有那麽多的天敵,要順利和安全得多。
康熙收到消息後看了一眼,還遞給了身邊的顧凝宸。
顧凝宸看後,才明白俄國沙皇發現軍官背叛,背後有奧斯曼帝國在推波助瀾的緣故。
也是,一個被囚禁起來的皇女,如何還有力量慫恿這些部下去反叛?
不說別的,反叛就需要武器,這就需要錢財了。
皇女的錢財都被沙皇沒收充公了,基本上都沒留下,軍官手裏頭根本沒有那麽多錢能買武器。
哪怕有一些藏起來的武器,他們那麽多人,願意為皇女賣力氣,未必是真的忠心。
假設軍官是對皇女忠心,底下人就未必了,不用錢來利誘,很難讓人願意賣命。
所以又迴到了遠點,這錢財從哪裏來,果然背後有推手。
奧斯曼帝國出錢,軍官出力,估計暗地裏還跟皇女進行了交易。
到時候皇女成功上位,可能就要給奧斯曼帝國分割土地或者交出其他權力來。
皇女隻怕是答應了,不然奧斯曼帝國肯定不會做白工,出錢卻不求迴報,圖什麽呢!
顧凝宸說了自己的猜測,康熙點頭笑道:「不錯,正是如此。沙皇估計也察覺到背後有人,這不就挖出來了?想必很快俄國就會對上奧斯曼帝國,隻是沙皇應該不願意單打獨鬥。」
俄國單獨對上奧斯曼帝國,這勝算還是不大,很可能損失慘重,拉上別人就不一樣了。
就跟康熙猜測的那樣,俄國跟歐洲各國打算聯手對付奧斯曼帝國。
雖然歐洲很多國家跟俄國都不太對付,然而奧斯曼帝國到處征戰,給他們帶來很多麻煩,比俄國還討厭。
有共同的敵人,他們很快就結成聯盟一起出兵攻打奧斯曼帝國。
但是誰做前鋒,誰出錢,誰出力,這事在聯盟裏頭就吵個不停。
在康熙看來,這簡直是烏合之眾,估計打不贏奧斯曼帝國,不過沙皇的目標也不是一次就打倒奧斯曼帝國,隻是給對方造成一點麻煩就足夠了。
哪怕這些軍隊跟一盤散沙一樣,但是數量卻多,一起騷擾奧斯曼帝國,對方也要手忙腳亂,怎麽都要吃上幾個小虧。
至於歐洲那邊的傷亡會不會因此很大,沙皇自然是不管的。
法蘭西國王因此寫信給康熙吐槽了沙皇,隻覺得他渾身都是心眼。
俄國慫恿歐洲各國出兵,雖然俄國也出兵了,但是離得遠,用船隻運送的士兵是有限的。
於是大頭的犧牲都來自歐洲各國,他們才後知後覺被俄國當成了炮灰擋在前頭,簡直虧大了。
法蘭西國王領頭要跟俄國沙皇要賠償,俄國不出力,難道不出錢嗎?
沙皇要一毛不拔,就別怪歐洲各國迴頭反過來對付俄國了。
當然沙皇沒帶怕的,他們坐船過來,還沒靠近就要被這邊的火炮轟飛了。
哪怕俄國如今的火炮不如大清,射程不夠遠,但是對付歐洲各國的船隻是綽綽有餘。
康熙目光微微閃爍,顧凝宸就知道他心裏起了什麽主意要給俄國添麻煩了。
等他們一行人到達京城的時候,顧凝宸就知道康熙居然偷偷派人去跟奧斯曼帝國的國王透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