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宮裏種了幾年的田地,之前發現一株特別大的稻穗,然後就留種來種。


    幾年下來,每次田地裏總會有稍微大一點的稻穗,他都會留下來,挑選過後繼續種。


    反覆種了好幾次之後,這稻穗後來沒有更大的了,但是稻穗結得相當多,沉甸甸的稻穗,看著就喜人。


    康熙留種後,送去皇莊大規模種下,這次種的更多,收成的時候,一大片沉甸甸的稻穗,讓人看著就心花怒放。


    老農們更是熱淚盈眶,說是他們這輩子見過最大的稻穗了。


    顧凝宸卻覺得康熙這反覆種植後,反而是挑選了最優秀的水稻繼續種植,培育出一種更優秀又是新的水稻來。


    康熙把這種水稻起名為禦稻,在皇莊再種了一次,看著水稻十分穩定,稻穗沒有忽大忽小,或者長出空稻穗之類的毛病。


    他就挑選了一批優秀的種子,給京城和周邊的農田分發一些來種。


    隻自己和皇莊來種,那就太少了。


    京城和周邊的農田一起種,這禦稻就能更多。


    再遠一點的地方,種子就不夠了,先在京城這邊試一試,是不是這種水稻更適應京城的環境。


    等留種多了,再往外試一試,可以往北也可以往南,看看兩邊哪裏更容易適應一些,就讓禦稻的種植逐步擴展開去。


    這種水稻長得多,稻穗大且很少空殼,對農人來說是極好的品種,自然願意種下。


    康熙也不是免費送,而是讓農人來買,價錢跟平常的水稻種子差不多。


    為此有些大臣不太明白,畢竟國庫都那麽多錢了,康熙還種出了這麽厲害的水稻來,怎麽就不直接送給農人們種?


    種了之後,這些農人自然對康熙十分感激。


    顧凝宸卻能理解康熙的做法,免費的東西反而讓人將信將疑,而且才不會那麽感激和用心。


    想想免費的東西就是唾手可得的,哪裏會珍惜呢?


    而且這價錢原本也不貴,想要嚐試的人出點錢試一試,買的也不多,就不會占用原本所有的田地,隻分出一塊來種下。


    如果是免費的,估計很多人拿走非常多種子,不要白不要的心裏,帶迴去卻未必全部育苗後種下,這就浪費了這些優秀的種子了。


    放久了,活性就不行,等於是浪費掉了,還不如讓人買,起碼不會浪費,也有更多的人能拿到手去嚐試著種。


    畢竟是花錢買的,當然不會白放著來浪費,還會精心伺候,不然再好的種子育苗沒伺候好,怎麽可能自個就結出沉甸甸的稻穗來?


    隻要稻苗種下了,這些農人又不是瞎子,自然就知道這些種子有多好,能種出的水稻有多好,自然而然就會留種了,以後繼續種下去。


    其他人一看這稻穗長得好,就有更多沒嚐試的人去買下禦稻的種子迴去育苗,然後種下了。


    這樣都不必康熙派人多費唇舌,好聲好氣去勸人種,讓他們種了後親眼看看不是更有說服力嗎?


    不然派人說得天花亂墜,農人們也未必會相信,還要浪費不少人力物力。


    畢竟派人的話,人過去需要交通工具,馬匹要的吧,中途還要吃喝住,都要花錢。


    還不如這樣,農人種完就知道了,買了種子還會因為這點錢用心育苗去種,又省下了到處宣傳的費用。


    果真不愧是康熙,事情能辦妥,那能不花錢就不花錢了。


    康熙就知道顧凝宸是懂他的,那些大臣還覺得自己吝嗇,才要農人花錢買種子,簡直不知所謂!


    他不由感慨,要是索額圖或者明珠在的話,確實很快就能理解康熙的做法。


    這兩個臣子的腦瓜子靈光,卻太靈光了一點,都沒把心思放在正途上,實在是可惜了。


    康熙也就感慨一二,還是更關心顧凝宸最近如何。


    他每天都會召禦醫去問一問,另外也會問鄧女醫。


    禦醫每天會去請平安脈,鄧女醫更多是摸顧凝宸的肚子看情況。


    經過這麽多年,麵對了無數的孕婦,鄧女醫有一手絕技,就是手摸著孕婦的肚子,胎兒大概的情況就能心裏有數了。


    她的父親鄧大夫曾說女兒是天生的婦科聖手,如果不是經歷了父母雙亡的慘劇,耽誤了一段時間,鄧女醫的醫術能夠更好,也能夠更多的孕婦了。


    鄧女醫每天隔著衣服來摸顧凝宸的肚子,動作很輕,時間也不長。


    不會讓顧凝宸感覺不自在,她一會兒就確定好,收迴手了。


    就是偶爾需要聽孩子胎心的時候,鄧女醫就需要告罪一聲,然後耳朵貼著顧凝宸的肚子聽一會兒。


    顧凝宸看她艱難跪在自己跟前,耳朵貼著肚子認真聽胎心的樣子實在太辛苦了一點。


    於是她就想到了一個好用的物件,就是聽診器了。


    剛開始的聽診器是法蘭西的一個醫學生發明的,如今聽診的手段,因為沒有聽診器,也跟鄧女醫這樣。


    要麽就貼著病人後背來聽心跳,要麽就是貼在前麵胸腔的位置。


    如果是女士的話,醫生都是男人,這就很尷尬了。


    後背還好,但是有些女士比較壯實,尤其後背的話,貼著也聽不清楚,耳朵貼在前麵就不合適,還很耽誤治療。


    畢竟這時候的醫療手段,中醫還能把脈來看,在西洋那邊就隻能聽心跳,摸著脈搏估算一下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月並收藏[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