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比如說有人做出一個機器來,卻被別人偷竊,此人還冒名去認證專利,拿到分紅。
這樣的事被查明真相之後,專利要被撤掉,紅利會被收迴,人也必須受重罰,絕不能姑息!
比如有人做出了物件,但是人去世了,家人拿著這個去認證專利,把專利賣給朝廷。
隻要證實確實是此人做的,就能拿到專利,吃到分紅。
這樣很多年前壓箱底的好東西,也能夠有重見光明的時候。
顧凝宸相信這樣的人才很多,隻是以前沒被重視,可能還被冠上奇技淫巧的名聲。
隻注重這些奇奇怪怪的巧物,卻不事生產,甚至浪費銀錢,普通人對這樣的人就沒什麽好印象了。
很多家裏人也並不會支持,有的人就索性改行了,有的就會躲到偏遠地方,無人認識,就能隨心所以做自己的事,卻很可能落魄窮苦,手裏頭的東西一輩子都不能見光或者被人利用起來,實在叫人惋惜。
專利的事一出,戶部那邊特地設了一個部門,專門來接待此事。
比如是接手圖紙或者實物,再轉交去格物學院認證,篩選一批後送去宮裏給康熙過目,如果確實能用之物,就會得到專利認證,拿到一筆錢。
如果還能大批量生產,另外還有分紅。
這就吸引了無數人過來,差點把門檻給踩斷了。
如今手工達人不少,比如木匠,就熟悉各種小巧的機關之物,當然願意來試一試。
可惜很多東西已經早就被人發明出來,就不能算是專利了。
有些根本無法用,隻能算是個玩具,自然也是不行的。
篩選了半天,居然沒一樣能用,王談那邊知道後還有點失望。
顧凝宸卻覺得這才正常,專利要那麽容易得到,就不能叫專利了。
專利原本就是前無古人,之後才第一次做出來的發明。
在第一個發明的基礎上改進容易,但是最開始才是最難的。
康熙也是意料之中,沒有太失望,隻是等到一個月後,居然真的收到一份真正的專利,還挺稀奇的,就迫不及待跟顧凝宸分享了。
顧凝宸看著圖紙,微微瞪大了眼睛。
好傢夥,這不是縫紉機嗎?
她沒想到,專利這事還真吸引了國外的人才過來。
康熙就說道:「這人是法蘭西人,叫蒂莫,是個小裁縫。之前做了這個機器,能夠加快縫紉的速度,做衣服也就快了。可是這就壞了其他裁縫的買賣,聽說他做的幾台機器都讓裁縫帶人砸了,家裏和店麵都給砸了個稀巴爛。」
「正巧有做海員的朋友知道這邊開了專利的事,他就帶著唯一沒被損壞的機器過來了。格物學院那邊的學生看過,有一個人曾經做過裁縫,說這機器很好用。」
顧凝宸點點頭,縫紉機確實能解放裁縫,讓縫製衣服能夠更快更好。
當然跟手工裁縫還是不一樣的,縫紉機更適合做普通的固定款式的衣服,大批量那種是最好的,就能省下成本。
比如成衣店的衣服,大批量同款式的上了,價錢要便宜很多,普通百姓人家就能過年過節多買兩件了。
但是對富貴人家來說,這縫紉機用處就不是特別大,最多放在家裏給自己做幾件貼身的衣服,多的是繡娘能用。
人手做的衣服,更為精緻,不會撞衫,還能更貼身,更適合貴人們了。
這種製式的衣服大小規格差不多,瘦的人迴去要改一改,胖的人就不好買了。
不過如今也沒什麽胖人,瘦的人居多,大批量衣服還是能做的。
顧凝宸看著圖紙上的縫紉機,還是最原始的手搖縫紉機,就是一手要搖動縫紉機的圓盤,才能開始縫紉。
後世的縫紉機已經用腳踏了,這樣就能解放雙手,不必單手來縫製衣服那麽不方便。
她跟康熙一說,後者用硃筆很快修改,還寫上注釋,讓法蘭西的那人改良一下,把縫紉機變成腳踏的,那就更為方便了。
另外這台機器大部分是木製的,隻有手搖圓盤那邊用了金屬,這樣機器就不會太穩定,也容易破損,不容易保養。
如果都換成金屬,造價會高,卻更耐用,也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
但是如果大規模的工坊用的話,自然是造假高更耐用為好。
而且成衣的數量多,縫製的速度快,剛開始投入雖然大,但是很快能迴本。
縫紉機還能用很久,時間一長還能分攤掉縫紉機的投入了。
顧凝宸想了想,這不是最早的製衣工坊了嗎?
康熙斟酌了一番,這個投入也不是不能出,時間一長也能平攤,接著就開始賺錢了,也很有賺頭。
想想大清有多少人,他們需要多少衣服。
如今因為有工坊的關係,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對衣食住行的要求也稍微多了一點。
吃住好了,衣服也得跟上,這不就是個商機了?
這樣的好事,康熙來起個頭也沒什麽。
以後如果做得好,其他人也想加入,彼此之間也不會爭搶。
畢竟一家工坊的能力還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全國上下的成衣買賣都做完了,那麽龐大的數量,肯定需要其他人加入。
你賺我也賺,大家都能賺錢,不就挺好的嗎?
蒂莫也沒想到自己的縫紉機真的得到大清的認證,還拿到專利。
這樣的事被查明真相之後,專利要被撤掉,紅利會被收迴,人也必須受重罰,絕不能姑息!
比如有人做出了物件,但是人去世了,家人拿著這個去認證專利,把專利賣給朝廷。
隻要證實確實是此人做的,就能拿到專利,吃到分紅。
這樣很多年前壓箱底的好東西,也能夠有重見光明的時候。
顧凝宸相信這樣的人才很多,隻是以前沒被重視,可能還被冠上奇技淫巧的名聲。
隻注重這些奇奇怪怪的巧物,卻不事生產,甚至浪費銀錢,普通人對這樣的人就沒什麽好印象了。
很多家裏人也並不會支持,有的人就索性改行了,有的就會躲到偏遠地方,無人認識,就能隨心所以做自己的事,卻很可能落魄窮苦,手裏頭的東西一輩子都不能見光或者被人利用起來,實在叫人惋惜。
專利的事一出,戶部那邊特地設了一個部門,專門來接待此事。
比如是接手圖紙或者實物,再轉交去格物學院認證,篩選一批後送去宮裏給康熙過目,如果確實能用之物,就會得到專利認證,拿到一筆錢。
如果還能大批量生產,另外還有分紅。
這就吸引了無數人過來,差點把門檻給踩斷了。
如今手工達人不少,比如木匠,就熟悉各種小巧的機關之物,當然願意來試一試。
可惜很多東西已經早就被人發明出來,就不能算是專利了。
有些根本無法用,隻能算是個玩具,自然也是不行的。
篩選了半天,居然沒一樣能用,王談那邊知道後還有點失望。
顧凝宸卻覺得這才正常,專利要那麽容易得到,就不能叫專利了。
專利原本就是前無古人,之後才第一次做出來的發明。
在第一個發明的基礎上改進容易,但是最開始才是最難的。
康熙也是意料之中,沒有太失望,隻是等到一個月後,居然真的收到一份真正的專利,還挺稀奇的,就迫不及待跟顧凝宸分享了。
顧凝宸看著圖紙,微微瞪大了眼睛。
好傢夥,這不是縫紉機嗎?
她沒想到,專利這事還真吸引了國外的人才過來。
康熙就說道:「這人是法蘭西人,叫蒂莫,是個小裁縫。之前做了這個機器,能夠加快縫紉的速度,做衣服也就快了。可是這就壞了其他裁縫的買賣,聽說他做的幾台機器都讓裁縫帶人砸了,家裏和店麵都給砸了個稀巴爛。」
「正巧有做海員的朋友知道這邊開了專利的事,他就帶著唯一沒被損壞的機器過來了。格物學院那邊的學生看過,有一個人曾經做過裁縫,說這機器很好用。」
顧凝宸點點頭,縫紉機確實能解放裁縫,讓縫製衣服能夠更快更好。
當然跟手工裁縫還是不一樣的,縫紉機更適合做普通的固定款式的衣服,大批量那種是最好的,就能省下成本。
比如成衣店的衣服,大批量同款式的上了,價錢要便宜很多,普通百姓人家就能過年過節多買兩件了。
但是對富貴人家來說,這縫紉機用處就不是特別大,最多放在家裏給自己做幾件貼身的衣服,多的是繡娘能用。
人手做的衣服,更為精緻,不會撞衫,還能更貼身,更適合貴人們了。
這種製式的衣服大小規格差不多,瘦的人迴去要改一改,胖的人就不好買了。
不過如今也沒什麽胖人,瘦的人居多,大批量衣服還是能做的。
顧凝宸看著圖紙上的縫紉機,還是最原始的手搖縫紉機,就是一手要搖動縫紉機的圓盤,才能開始縫紉。
後世的縫紉機已經用腳踏了,這樣就能解放雙手,不必單手來縫製衣服那麽不方便。
她跟康熙一說,後者用硃筆很快修改,還寫上注釋,讓法蘭西的那人改良一下,把縫紉機變成腳踏的,那就更為方便了。
另外這台機器大部分是木製的,隻有手搖圓盤那邊用了金屬,這樣機器就不會太穩定,也容易破損,不容易保養。
如果都換成金屬,造價會高,卻更耐用,也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
但是如果大規模的工坊用的話,自然是造假高更耐用為好。
而且成衣的數量多,縫製的速度快,剛開始投入雖然大,但是很快能迴本。
縫紉機還能用很久,時間一長還能分攤掉縫紉機的投入了。
顧凝宸想了想,這不是最早的製衣工坊了嗎?
康熙斟酌了一番,這個投入也不是不能出,時間一長也能平攤,接著就開始賺錢了,也很有賺頭。
想想大清有多少人,他們需要多少衣服。
如今因為有工坊的關係,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對衣食住行的要求也稍微多了一點。
吃住好了,衣服也得跟上,這不就是個商機了?
這樣的好事,康熙來起個頭也沒什麽。
以後如果做得好,其他人也想加入,彼此之間也不會爭搶。
畢竟一家工坊的能力還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全國上下的成衣買賣都做完了,那麽龐大的數量,肯定需要其他人加入。
你賺我也賺,大家都能賺錢,不就挺好的嗎?
蒂莫也沒想到自己的縫紉機真的得到大清的認證,還拿到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