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門也是村裏給錢,算是僱傭,雖然也是不多,一個月就三十個銅板,對沒有營生又傷了腿的人來說,勉強也能過活。


    顧凝宸感慨這村裏人關係倒是很好,因為這人受傷了,就把這個簡單的差事交給他來做。


    她又問了一下虎子,果然之前那些守門人不是年紀大了,就是受傷了的。


    村裏直接給錢,這些人都不願意收,索性讓他們做這個清閑一點的差事,還能拿月錢,既不是白拿,而是給村裏辦點事,就挺好。


    顧凝宸看著這三道門,卻需要人拉動繩索,才能徹底關上。


    如果忽然漲潮,人來得慢了,或者動作慢一點,這門很可能就關不上。


    康熙也發現這個問題了,就問了虎子。


    虎子就笑著道:「這位老爺放心,靳大人修過的河道就沒有漲大潮了,隻有下大雨的時候稍微漲潮一點點,三道門足夠讓人放下來,也不至於很難辦。」


    不然守門人不是老人就是受傷的,要出什麽事也很危險,自然是因為漲潮的機會不多,也不是大潮,才敢選這樣的人來守門。


    康熙點點頭,又問道:「附近的城鎮也有這樣的門嗎?還是隻有你們這邊才有?」


    虎子答道:「老爺,都有的,是靳大人特地通知各個城鎮和村落安上。」


    之前有村民圖方便挖了溝壑,被靳輔發現後沒有責罰他們,而是統一讓人挖了這條小溪,能經過大部分的農田。


    這樣一來,農田都能容易灌溉,彼此之間也不會因為溝壑的問題起紛爭。


    靳輔又擔心漲潮的時候溪水暴漲淹沒兩邊田地,那就是好心辦壞事,又讓人每個地方都安上三道門,以防萬一。


    康熙沒料到靳輔連這一點都想到了,確實周全得很。


    他也沒有隻聽虎子一人的片麵之詞,接下來的幾天坐馬車去了旁邊幾個村子。


    每天去哪裏,就是早上出發後隨意指個方向走。


    別說康熙自己,就連馬夫都不知道他們今天去哪個村落,自然就不可能有人提前布置了。


    康熙很謹慎,還兵分幾路,除了他自己之外,還讓暗衛分開兩個地方去看過。


    暗衛迴來稟報,確實跟虎子說的一樣,沿岸的村落基本上都挖了溝壑和安裝上三道門。


    這些都看過後,康熙就迴到船上,去了入海口的地方看看。


    之前靳輔和朝臣的爭議,在於入海口要不要建造減水壩。


    減水壩其實就是建造一個鏟子一樣的建構,兩邊的鏟子會寬一些,中間凹進去。


    然後大潮水湧入的時候,一半的水流會從凹陷的地方走,就會減少沖向兩邊,保護了岸邊受到洪水的衝擊。


    靳輔認為入海口不需要建這個,不少大臣卻覺得需要,不然潮水就會湧入,讓岸邊的莊稼被淹沒。


    就連於成龍都認為需要在入水口建造減水壩,才會讓康熙都開始猶豫了起來。


    畢竟於成龍也是個清官,對治理河道也頗有心得,在安徽一帶治理幾年後成績斐然。


    別人的話康熙可以不聽,於成龍也這麽說,就讓他對靳輔的說法沒那麽肯定了。


    也是因為聽了顧凝宸的話,康熙才決定親自過來看看,究竟誰的話更有道理。


    船隻停在附近的港口,他們一行人坐馬車到了入海口的地方。


    海浪撲麵而起,向入海口的河道而來。


    顧凝宸站在康熙身邊,一起觀察著入海口。


    海浪很大很高,確實如果漲潮的時候,就會蔓延到岸上。


    不過岸邊的莊稼離得遠一些,隻要不漲大潮的話,基本上是淹沒不了。


    康熙彎腰,在岸邊伸手抓了一小塊土,在手裏撚了撚,還在鼻尖下聞了聞。


    顧凝宸看著好奇,也湊過去聞了一下,泥土裏居然還有海水的一點鹹腥味,估計是鹽鹼地了。


    果然康熙就說道:「被海水淹過的土地,之後很難種出東西來。」


    被海水浸透後的鹽鹼地,短時間內就不可能種出東西來,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來恢復。


    如果被反覆浸透,那這個土地就算是徹底廢了。


    如今還是重視農耕的時候,土地被海水浸透是個大問題,所以當初於成龍提出入海口會出現這個問題,康熙就尤為緊張。


    這次他親自來看,發現被浸透的農田其實並沒有。


    靳輔早有準備,他讓農人把田地往內挪了一丈,這一丈的地方就不種東西,還築起了高一點的田埂,海水就不會衝到田埂之內的地方去。


    顧凝宸也看出來了,如果這入海口修建建水壩,兩邊會抬高,方便中間凹槽的地方把水分流,就會讓海水飛濺得更高。


    這個田埂壓根就擋不住,會讓海水浸透的地方更遠更多。


    所以靳輔的說法是對的,根本沒必要在這裏修建減水壩,還可能因為抬高兩邊的關係,讓田地反而有更多的海水浸透進去,毀了這些附近的農田。


    康熙更是看得真切,站直身後,讓李德全把腳下的泥土收拾了一罐子,把裏麵農田的泥土也收了一小把。


    罐子上麵貼上字,就能區分開來,他打算帶迴去。


    然後讓朝臣們看看,也警示一下自己,不能隻聽信其他人的話,親眼所見,親自辨認,才能分出真假來。


    靳輔的說法是對的,於成龍竟然錯了,這也讓康熙有些詫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月並收藏[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