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凝宸就笑著問道:「皇上,要是這幾個大貴族犯錯了,那怎麽辦?」
康熙也笑了:「能怎麽辦,朕依舊把人攆出去。誰不服氣,那就跟著一起滾出去。」
隻要出去,他們以後就不能過來了。
貴族之間的交情隻在於利益,倒沒有好到這個地步,想要有難同當。
他們最多隻會揮揮手,送別一下,假惺惺露出難過的表情來,再多是沒有了。
康熙讓工部送來圖紙,給港口做了規劃。
之前亂糟糟的,隻把西洋人都圈起來,不讓進附近的城鎮而已。
如今在港口的規模已然是新的城鎮,就需要有所規劃了。
拍賣會的位置周圍,向外一圈是錢莊和酒樓。
錢莊自然是方便西洋人換銀票,他們很多帶著金子過來,進拍賣會交易不方便。
戶部就派人在附近建了新錢莊,這樣就大大方便了西洋人周轉手裏頭的金子,變換成銀票,再去拍賣會一擲千金。
西洋人就不必拖著一車的金子過去,然後在拍賣會上交易就不那麽方便了。
再外一圈就是吃住的地方,許多酒樓和客棧之外,最近還多了戲樓。
因為康熙喜歡看戲,之前有戲班子從城鎮出來,到港口表演個幾天。
西洋貴族沒看過,雖然看不懂,但是看見台上雌雄難辨的美人,唱戲的聲音或是如鶯一樣婉轉優美,光是看著聽著就賞心悅目,給的打賞就非常多。
戲班子一看這邊有戲,於是就迴去聯合了幾個戲班子,在港口這邊建了個戲樓。
他們輪流過來表演,得到的打賞比在城鎮還多,還不必到處走,自然更樂意留下來。
從早到晚表演,這賞錢又多,索性很多戲班子就成了常駐。
港口人來人往,除了西洋人還有海商,他們卸貨裝貨都需要時間,底下人辦事,他們就能舒舒服服在戲樓裏喝茶看戲,好不愜意。
要是餓了,可以給戲樓跑腿的小童一點賞錢,讓他們去隔壁酒樓送餐點過來。
酒樓就發現了這個掙錢的營生,專門配了人來送餐,一出鍋就用食盒飛快送過來,飯菜一點沒涼,吃著味道極好。
其他人在家裏不想出門到酒樓吃飯,隻要派人給酒樓說一聲,酒樓那邊也會派人送餐。
顧凝宸知道後,心想好傢夥,這酒樓把外賣都做出來了。
不過的時候就已經有外賣了,如今酒樓也不過是把前人想的想法重新拿出來用。
還別說,酒樓的掌櫃腦子就是靈光。
除了外賣之外,他們還懂得承包宴席的飯菜。
貴族們都有自己的院子了,隔三差五就請客人過來,自然也得辦宴席。
他們吃膩了西洋菜,想吃點這邊的菜式,帶來的廚師肯定做不出來,外包給酒樓就很合適了。
酒樓會把廚房的人直接送過來,食材和鍋具都自備,一車送過來,在後廚做好後就能熱騰騰上桌。
為此有些酒樓還特地改造了馬車,加大加寬,然後裏麵把爐灶和鍋子都固定好,直接拉過來,大廚進去就能立刻做菜,都不需要還要在後廚重新壘灶台那麽麻煩。
畢竟壘灶台,做完之後,他們還得拆掉,恢復原狀才行,這就更麻煩了。
還不如用馬車把這灶台送過來,然後馬車兩邊的門板和底下的輪子都是可以卸掉的。
門板和輪子都有卡扣,一開一拆就行了,十分方便。
一家酒樓想出的好辦法,其他人很快爭相學會,愣是給做馬車的木匠添了許多的生意,他們不得不另外多請人來幫忙。
酒樓就連餐具他們都是成套的,不是玻璃就是瓷的,擺在一起就十分賞心悅目。
讓貴族們高興了,打賞自然就相當多了。
顧凝宸想著這些西洋貴族簡直是一己之力拉動了整個港口的內需,連帶周邊的人都受惠了。
比如這酒樓的買賣,貴族擺宴席多了,食材要的多,附近的農人就能多賣菜,價錢甚至還能高一點。
酒樓需要馬車,除了做馬車的工匠受惠,做木料生意的人也受惠了,賣拉扯的馬匹甚至是賣驢的人都有了賺頭。
另外酒樓需要成套的餐具,賣玻璃和瓷器餐具的商人就賺到了。
商人這邊賣得多,跟玻璃和瓷器這邊工坊進貨也多,工坊的工匠幹活多,賞錢也多,自然跟著受惠了。
顧凝宸甚至想著,要是荷蘭和英吉利多打一陣子,讓這些貴族多留個三五年的,這港口小鎮估計會越來越大,整個都要繁華起來,不輸周圍的城鎮。
甚至還能拉動周邊城鎮的gdp,巴不得這些散財童子一樣的西洋貴族多留一陣子,把錢花光了再走!
她轉念一想,這些西洋貴族身上帶的銀錢是有限的,要真花光了,迴頭他們去哪裏弄錢來?
他們這邊總不能看別人錢花完了,然後沒錢了,就把人趕出去那麽過分吧?
顧凝宸一說,康熙聽著就笑了:「你啊就是愛操心,那些西洋貴族哪裏會沒錢?真沒錢的壓根不會過來咱們這邊,路上的花費就已經十分巨大了。」
「要是實在那邊戰火蔓延過不下去,沒錢的也隻會搬去另外的地方,不可能漂洋過海到大清來。」
所以來的都是不差錢的主兒,還是錢多到燙手那種,不然就這麽個燒錢的法子,光是路費就已經很多人付不起了。
康熙也笑了:「能怎麽辦,朕依舊把人攆出去。誰不服氣,那就跟著一起滾出去。」
隻要出去,他們以後就不能過來了。
貴族之間的交情隻在於利益,倒沒有好到這個地步,想要有難同當。
他們最多隻會揮揮手,送別一下,假惺惺露出難過的表情來,再多是沒有了。
康熙讓工部送來圖紙,給港口做了規劃。
之前亂糟糟的,隻把西洋人都圈起來,不讓進附近的城鎮而已。
如今在港口的規模已然是新的城鎮,就需要有所規劃了。
拍賣會的位置周圍,向外一圈是錢莊和酒樓。
錢莊自然是方便西洋人換銀票,他們很多帶著金子過來,進拍賣會交易不方便。
戶部就派人在附近建了新錢莊,這樣就大大方便了西洋人周轉手裏頭的金子,變換成銀票,再去拍賣會一擲千金。
西洋人就不必拖著一車的金子過去,然後在拍賣會上交易就不那麽方便了。
再外一圈就是吃住的地方,許多酒樓和客棧之外,最近還多了戲樓。
因為康熙喜歡看戲,之前有戲班子從城鎮出來,到港口表演個幾天。
西洋貴族沒看過,雖然看不懂,但是看見台上雌雄難辨的美人,唱戲的聲音或是如鶯一樣婉轉優美,光是看著聽著就賞心悅目,給的打賞就非常多。
戲班子一看這邊有戲,於是就迴去聯合了幾個戲班子,在港口這邊建了個戲樓。
他們輪流過來表演,得到的打賞比在城鎮還多,還不必到處走,自然更樂意留下來。
從早到晚表演,這賞錢又多,索性很多戲班子就成了常駐。
港口人來人往,除了西洋人還有海商,他們卸貨裝貨都需要時間,底下人辦事,他們就能舒舒服服在戲樓裏喝茶看戲,好不愜意。
要是餓了,可以給戲樓跑腿的小童一點賞錢,讓他們去隔壁酒樓送餐點過來。
酒樓就發現了這個掙錢的營生,專門配了人來送餐,一出鍋就用食盒飛快送過來,飯菜一點沒涼,吃著味道極好。
其他人在家裏不想出門到酒樓吃飯,隻要派人給酒樓說一聲,酒樓那邊也會派人送餐。
顧凝宸知道後,心想好傢夥,這酒樓把外賣都做出來了。
不過的時候就已經有外賣了,如今酒樓也不過是把前人想的想法重新拿出來用。
還別說,酒樓的掌櫃腦子就是靈光。
除了外賣之外,他們還懂得承包宴席的飯菜。
貴族們都有自己的院子了,隔三差五就請客人過來,自然也得辦宴席。
他們吃膩了西洋菜,想吃點這邊的菜式,帶來的廚師肯定做不出來,外包給酒樓就很合適了。
酒樓會把廚房的人直接送過來,食材和鍋具都自備,一車送過來,在後廚做好後就能熱騰騰上桌。
為此有些酒樓還特地改造了馬車,加大加寬,然後裏麵把爐灶和鍋子都固定好,直接拉過來,大廚進去就能立刻做菜,都不需要還要在後廚重新壘灶台那麽麻煩。
畢竟壘灶台,做完之後,他們還得拆掉,恢復原狀才行,這就更麻煩了。
還不如用馬車把這灶台送過來,然後馬車兩邊的門板和底下的輪子都是可以卸掉的。
門板和輪子都有卡扣,一開一拆就行了,十分方便。
一家酒樓想出的好辦法,其他人很快爭相學會,愣是給做馬車的木匠添了許多的生意,他們不得不另外多請人來幫忙。
酒樓就連餐具他們都是成套的,不是玻璃就是瓷的,擺在一起就十分賞心悅目。
讓貴族們高興了,打賞自然就相當多了。
顧凝宸想著這些西洋貴族簡直是一己之力拉動了整個港口的內需,連帶周邊的人都受惠了。
比如這酒樓的買賣,貴族擺宴席多了,食材要的多,附近的農人就能多賣菜,價錢甚至還能高一點。
酒樓需要馬車,除了做馬車的工匠受惠,做木料生意的人也受惠了,賣拉扯的馬匹甚至是賣驢的人都有了賺頭。
另外酒樓需要成套的餐具,賣玻璃和瓷器餐具的商人就賺到了。
商人這邊賣得多,跟玻璃和瓷器這邊工坊進貨也多,工坊的工匠幹活多,賞錢也多,自然跟著受惠了。
顧凝宸甚至想著,要是荷蘭和英吉利多打一陣子,讓這些貴族多留個三五年的,這港口小鎮估計會越來越大,整個都要繁華起來,不輸周圍的城鎮。
甚至還能拉動周邊城鎮的gdp,巴不得這些散財童子一樣的西洋貴族多留一陣子,把錢花光了再走!
她轉念一想,這些西洋貴族身上帶的銀錢是有限的,要真花光了,迴頭他們去哪裏弄錢來?
他們這邊總不能看別人錢花完了,然後沒錢了,就把人趕出去那麽過分吧?
顧凝宸一說,康熙聽著就笑了:「你啊就是愛操心,那些西洋貴族哪裏會沒錢?真沒錢的壓根不會過來咱們這邊,路上的花費就已經十分巨大了。」
「要是實在那邊戰火蔓延過不下去,沒錢的也隻會搬去另外的地方,不可能漂洋過海到大清來。」
所以來的都是不差錢的主兒,還是錢多到燙手那種,不然就這麽個燒錢的法子,光是路費就已經很多人付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