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怕他們暫時隻能住在港口附近的酒樓,卻能包一整個院子。
家當都帶來了,布置得跟家裏一樣舒適,還能吃不少在西洋吃不到的美食,簡直樂不思蜀,他們都不想迴去了。
來都來了,當然都要參加拍賣會,參加一次不夠,再住幾個月參加下一次,人數就越來越多了。
不少人看早出發的貴族在這邊過得美滋滋的,很多人也爭相效仿,這人都擠在港口那邊,院子都快住不下了。
有商人看到商機,趕緊多建起幾個獨立的院子。
反正這些貴族自帶家當,哪怕裏麵有家具都看不上,隻會用他們自己的,就建個空院子就足夠用了。
人一多,拍賣會自然熱鬧,拍賣品的種類多了一些,數量卻是有限的,這價錢就節節攀升。
但是人實在太多,拍賣品就顯得太少了,很多人根本拍不到,他們就大為不滿。
王談稟報康熙,想要增加一些拍賣品,又不知道該添加什麽。
畢竟那麽多有錢的肥羊,啊不是,有錢的貴族們都來了,怎麽都要薅點銀錢來添補國庫。
拍賣品太少,這就不利於薅錢了!
顧凝宸看著幹清宮裏的漆器屏風,想到了他們可以賣漆器。
康熙喜歡大氣的漆器,於是這時候宮裏的漆器都偏大件居多。
不是書架,就是屏風,幾乎很少有小的漆器。
等到雍正的時候,因為四爺喜歡秀美精巧的漆器,漆器就逐漸開始變小,最小能有巴掌大,大一點也能放在桌上。
如今的漆器大多隻是鑲嵌為主,用的是軟螺鈿片。
軟螺鈿片其實就是鮑魚殼及夜光螺,經過反覆蒸煮之後,把珠光層跟貝殼徹底分離,然後剪裁成大小不同的小薄片,鑲嵌上去,組成一副畫。
光是康熙身後的書架上,足足有五十四幅畫,沒有一個圖案是一樣的,還添上了金箔和銀箔。
這就需要用上成百上千塊螺鈿片一層層鑲嵌上去,最窄的地方隻有一兩毫米寬。
螺鈿片還有各種不同光澤,有藍光的,白光的,黃光的和紅光的。
工匠就要把這些不同顏色的螺鈿片分開,然後組合成色彩斑斕的圖案。
這就需要極為精細的手藝,才能讓不同光澤的圖案匯合在一起還極為漂亮和諧,可謂如霞如錦。
尤其康熙不但喜歡大氣的大件,還特別喜歡花卉圖案。
光是單獨的花卉就太單調了,還得有背景。
如果貼的是梅花,旁邊還得有亭台樓閣和小橋流水。
哪怕是個背景而已,都要美輪美奐,充滿詩情畫意。
如此繁複的工藝,做成大件花費的時間實在太多了,哪怕送去拍賣會,三個月可能都未必做得出一件來。
要是做成小件的漆器,那就能多做幾件,等熟練後就能做更多了。
顧凝宸這麽一說,康熙就點頭道:「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就交給造辦處那邊的工匠來辦。」
宮裏的漆器都是造辦處的工匠所做,大件的漆器難做,小件的漆器對工匠來說就要容易得多了。
而且隻要做出讓康熙滿意的小漆器,就能得到一大筆賞錢,工匠們自然卯著勁開始做了起來。
康熙的要求是漆器不大,卻要精緻,能作為擺件用,還要足夠華麗,又要做得快。
太慢的話,就要趕不上後邊的拍賣會了。
顧凝宸聽著這要求,都要懷疑工匠能不能做出讓康熙滿意的漆器來。
好在這些工匠在造辦處也是千錘百鍊過,對康熙的要求並不陌生,半個月後就送來幾件做好的漆器。
她一看就發現,工匠們果真厲害。
因為要快,所以有工匠另闢蹊徑,沒有用軟螺鈿,而是用的浮雕的技術在漆器上。
有一個是瓜形的果盒,外頭刷了鎏金,甚至有瓜果微微凹下去的紋路,表麵卻還有浮雕。
浮雕的圖案也是瓜,可以說是瓜中有瓜,表麵還是一片瓜田。
拿在手裏就是一個金瓜,放著能當個擺件,打開也能當個果盤用,倒是不錯。
另外一個是荷葉形狀的漆器,也是個盤子。
光是放著也好看,用來當果盤也是可以。
盤子上實用紅色的螺鈿片做了荷葉的紋路,邊緣還是向內卷了一點,仿佛是真的荷葉一樣,實在栩栩如生。
還有一個工匠做了一對雕花紋路的粉盒,要是放小一點的首飾,當做首飾盒用也可以。
空著放在桌上,也是一對不錯的擺件。
顧凝宸忍不住感慨這些工匠的手藝是真的好,這些放在拍賣會上也足夠讓人驚艷了。
康熙見她對這些小漆器十分驚嘆的模樣,就笑著道:「你要喜歡的話,就讓工匠另外打一些漆器放在殿內把玩一番。」
他拉著顧凝宸起來,在屋裏走動了起來:「重華宮這裏的擺設跟以前沒什麽兩樣,想必是你也不怎麽在意這些。上迴偏殿的書架都摔壞了,後來偏殿重新修繕,書架就臨時打了一些暫時用著。」
「迴頭就讓人把朕私庫裏頭的書架給你送過來,用來放書是再適合不過了。」
說是臨時做的書架,自然也是上好的梨花木做的,康熙卻不怎麽能看得上。
這書架光禿禿的,隻四角有些雕紋,還是太簡陋了一些,配不上重華宮這裏。
家當都帶來了,布置得跟家裏一樣舒適,還能吃不少在西洋吃不到的美食,簡直樂不思蜀,他們都不想迴去了。
來都來了,當然都要參加拍賣會,參加一次不夠,再住幾個月參加下一次,人數就越來越多了。
不少人看早出發的貴族在這邊過得美滋滋的,很多人也爭相效仿,這人都擠在港口那邊,院子都快住不下了。
有商人看到商機,趕緊多建起幾個獨立的院子。
反正這些貴族自帶家當,哪怕裏麵有家具都看不上,隻會用他們自己的,就建個空院子就足夠用了。
人一多,拍賣會自然熱鬧,拍賣品的種類多了一些,數量卻是有限的,這價錢就節節攀升。
但是人實在太多,拍賣品就顯得太少了,很多人根本拍不到,他們就大為不滿。
王談稟報康熙,想要增加一些拍賣品,又不知道該添加什麽。
畢竟那麽多有錢的肥羊,啊不是,有錢的貴族們都來了,怎麽都要薅點銀錢來添補國庫。
拍賣品太少,這就不利於薅錢了!
顧凝宸看著幹清宮裏的漆器屏風,想到了他們可以賣漆器。
康熙喜歡大氣的漆器,於是這時候宮裏的漆器都偏大件居多。
不是書架,就是屏風,幾乎很少有小的漆器。
等到雍正的時候,因為四爺喜歡秀美精巧的漆器,漆器就逐漸開始變小,最小能有巴掌大,大一點也能放在桌上。
如今的漆器大多隻是鑲嵌為主,用的是軟螺鈿片。
軟螺鈿片其實就是鮑魚殼及夜光螺,經過反覆蒸煮之後,把珠光層跟貝殼徹底分離,然後剪裁成大小不同的小薄片,鑲嵌上去,組成一副畫。
光是康熙身後的書架上,足足有五十四幅畫,沒有一個圖案是一樣的,還添上了金箔和銀箔。
這就需要用上成百上千塊螺鈿片一層層鑲嵌上去,最窄的地方隻有一兩毫米寬。
螺鈿片還有各種不同光澤,有藍光的,白光的,黃光的和紅光的。
工匠就要把這些不同顏色的螺鈿片分開,然後組合成色彩斑斕的圖案。
這就需要極為精細的手藝,才能讓不同光澤的圖案匯合在一起還極為漂亮和諧,可謂如霞如錦。
尤其康熙不但喜歡大氣的大件,還特別喜歡花卉圖案。
光是單獨的花卉就太單調了,還得有背景。
如果貼的是梅花,旁邊還得有亭台樓閣和小橋流水。
哪怕是個背景而已,都要美輪美奐,充滿詩情畫意。
如此繁複的工藝,做成大件花費的時間實在太多了,哪怕送去拍賣會,三個月可能都未必做得出一件來。
要是做成小件的漆器,那就能多做幾件,等熟練後就能做更多了。
顧凝宸這麽一說,康熙就點頭道:「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就交給造辦處那邊的工匠來辦。」
宮裏的漆器都是造辦處的工匠所做,大件的漆器難做,小件的漆器對工匠來說就要容易得多了。
而且隻要做出讓康熙滿意的小漆器,就能得到一大筆賞錢,工匠們自然卯著勁開始做了起來。
康熙的要求是漆器不大,卻要精緻,能作為擺件用,還要足夠華麗,又要做得快。
太慢的話,就要趕不上後邊的拍賣會了。
顧凝宸聽著這要求,都要懷疑工匠能不能做出讓康熙滿意的漆器來。
好在這些工匠在造辦處也是千錘百鍊過,對康熙的要求並不陌生,半個月後就送來幾件做好的漆器。
她一看就發現,工匠們果真厲害。
因為要快,所以有工匠另闢蹊徑,沒有用軟螺鈿,而是用的浮雕的技術在漆器上。
有一個是瓜形的果盒,外頭刷了鎏金,甚至有瓜果微微凹下去的紋路,表麵卻還有浮雕。
浮雕的圖案也是瓜,可以說是瓜中有瓜,表麵還是一片瓜田。
拿在手裏就是一個金瓜,放著能當個擺件,打開也能當個果盤用,倒是不錯。
另外一個是荷葉形狀的漆器,也是個盤子。
光是放著也好看,用來當果盤也是可以。
盤子上實用紅色的螺鈿片做了荷葉的紋路,邊緣還是向內卷了一點,仿佛是真的荷葉一樣,實在栩栩如生。
還有一個工匠做了一對雕花紋路的粉盒,要是放小一點的首飾,當做首飾盒用也可以。
空著放在桌上,也是一對不錯的擺件。
顧凝宸忍不住感慨這些工匠的手藝是真的好,這些放在拍賣會上也足夠讓人驚艷了。
康熙見她對這些小漆器十分驚嘆的模樣,就笑著道:「你要喜歡的話,就讓工匠另外打一些漆器放在殿內把玩一番。」
他拉著顧凝宸起來,在屋裏走動了起來:「重華宮這裏的擺設跟以前沒什麽兩樣,想必是你也不怎麽在意這些。上迴偏殿的書架都摔壞了,後來偏殿重新修繕,書架就臨時打了一些暫時用著。」
「迴頭就讓人把朕私庫裏頭的書架給你送過來,用來放書是再適合不過了。」
說是臨時做的書架,自然也是上好的梨花木做的,康熙卻不怎麽能看得上。
這書架光禿禿的,隻四角有些雕紋,還是太簡陋了一些,配不上重華宮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