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批人平日依舊務農的務農,幹活的幹活,隻需要每個月抽出一兩天的時間來練習,每個月都需要熟悉一遍。
這樣等有什麽事的時候,也能第一時間開始,不至於手生或者忘記了。
每月隻抽出兩天來,也不耽誤這些人平日的生活。
甚至每月哪怕隻有兩天,依舊有一筆不算高的月銀,還會被編入府衙,作為臨時差役來看,算是正經差事了。
光是有這麽個名頭,哪怕沒有這個月銀,大多數人都是願意加入的。
往外一說,也是臉麵有光的事。
而且隻要學會這個,以後家裏出什麽事,自己也能立刻找人來救命,甚至還能自救,誰不樂意學呢?
他們會被府衙登記在冊,按照體型和自己擅長的方麵來分組。
聽力好的就專門打探,力氣大身材矮小就可以鑽洞救人,身強力壯的就在上麵拉繩索。
以前差役找的都隻有身強力壯和高大之人,這救援隊卻極為不同。
這些人平日因為矮小瘦削被人嘲笑的,如今居然有了別的用處,還能救人,頓時感覺自己也不是一無用處,甚至是大有用處,慢慢都變得自信了起來。
他們學得是一個比一個認真,就怕以後救人的時候如果忘了什麽,那都是人命關天之事!
曹寅也就表達了曹家的意思,希望在江寧那邊也能得到一兩隊這樣的救援人才,不至於出意外的時候手忙腳亂。
如今培訓的都是當地的百姓和差役,千裏迢迢過去江寧那邊救人倒沒必要。
康熙就說道:「迴頭朕讓幾個參與過上迴地動救人的幾個差役跟你去江寧,在當地挑選適合的人才培養起來,以後也就能用了。」
曹寅連忙謝恩,把此事記下,又按照京城這邊的安排,每月至少抽出兩天的時間把人集中一起來訓練。
別是之前說會了,一兩個月後就忘記,那就等於是白學了。
迴頭救人的時候他們想不起來要怎麽辦,手忙腳亂的,那不是救人而是拖後腿了。
曹寅原本在京城被康熙提拔為禦林軍,因為父親生病才會迴去江寧伺疾,眼看曹璽有所好轉,他才趕迴到京城來。
康熙就問了曹璽的情況,知道他的病情有了起色,曹寅才迴京來,就點頭道:「那就好。」
曹璽掌管江寧織造二十年了,讓康熙很是放心。
這樣的能臣要是出什麽意外,就叫他十分遺憾,還要在江南痛失一臂。
曹寅是個能說會道的人,說話又很是有分寸,所以得康熙的信任和喜歡。
他還精通音律,康熙帶著發小去聽了太監組成的樂團奏樂,曹寅是讚不絕口。
「皇上,這西洋樂器彈奏的音樂聽著果真別有一番滋味。」
康熙笑著點頭道:「西洋樂器確實有些意思,你喜歡哪一種,迴頭朕讓人送一把給你。」
曹寅笑著拱手道謝,也不客氣,選了一把小提琴,很快就有人送來一把新琴。
自從康熙喜歡西洋樂器之後,海商也是消息靈通,立刻就四處搜羅上好的西洋樂器送了過來。
康熙從來不吝嗇銀錢,都會出錢買下。
原本這是傳教士手裏頭獨一門的買賣,畢竟也隻有他們才知道怎麽彈奏。
康熙那些西洋樂器大多也是通過傳教士拿到手的,如今海商橫插一腳,讓傳教士簡直無路可走。
痛失這麽一個掙錢的營生,傳教士心裏不大痛快,卻也不敢跟這些海商翻臉。
畢竟傳教士再厲害,他們也不是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船隊,或者能叫得動熟悉的船隊。
從西洋送樂器過來,還是要通過海商的船隊居多。
傳教士偶爾懷念家鄉,就會從海商那邊定了些家鄉的物件或者地方小吃,都需要他們的船隊帶迴來,更是不敢得罪海商了。
曹寅對這把小提琴愛不釋手,康熙又請來白晉,親自教他學小提琴。
白晉許久沒被召進宮裏來,興沖衝進宮後卻發現見的不是康熙,而是康熙的侍衛,還要手把手教他學小提琴。
雖然他不太樂意,卻也沒有拒絕。
不過後來白晉發現,難怪曹寅在康熙麵前得寵,他在音律方麵也是極有天賦。
不過半個月的功夫,曹寅已經能用小提前彈奏簡單的曲目,讓白晉都麻木了。
大清的人怎麽迴事,除了康熙之外,其他人也學得那麽快?
想到樂團那些太監也是學得飛快,白晉伸手抹了把臉,隻感慨好在曹寅的算數比較一般,不然他就要更鬱悶了。
曹寅也從白晉這裏打探到不少消息,他人在江寧侍疾一年,對京城這邊的消息就沒有那麽靈通了。
多得跟白晉閑聊了幾下,他旁敲側擊也知道了不少事。
原本曹寅不該侍疾這麽久,還是曹璽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曹璽就想著趁這段時間把自己畢生的經驗手把手教會兒子。
他還讓曹寅私下幫忙協辦織造府之事,親自指點一番,免得以後繼承織造府之後就要手忙腳亂起來。
這次康熙召喚曹家人把驗震器迴去,原本也不必曹寅親自過來。
不過他在江寧呆了很長一段時日,也該迴來經常走動一二。
曹璽也是這麽覺得的,自覺身體要好多了,能教兒子的都教了,就鼓勵曹寅盡快迴京。
這樣等有什麽事的時候,也能第一時間開始,不至於手生或者忘記了。
每月隻抽出兩天來,也不耽誤這些人平日的生活。
甚至每月哪怕隻有兩天,依舊有一筆不算高的月銀,還會被編入府衙,作為臨時差役來看,算是正經差事了。
光是有這麽個名頭,哪怕沒有這個月銀,大多數人都是願意加入的。
往外一說,也是臉麵有光的事。
而且隻要學會這個,以後家裏出什麽事,自己也能立刻找人來救命,甚至還能自救,誰不樂意學呢?
他們會被府衙登記在冊,按照體型和自己擅長的方麵來分組。
聽力好的就專門打探,力氣大身材矮小就可以鑽洞救人,身強力壯的就在上麵拉繩索。
以前差役找的都隻有身強力壯和高大之人,這救援隊卻極為不同。
這些人平日因為矮小瘦削被人嘲笑的,如今居然有了別的用處,還能救人,頓時感覺自己也不是一無用處,甚至是大有用處,慢慢都變得自信了起來。
他們學得是一個比一個認真,就怕以後救人的時候如果忘了什麽,那都是人命關天之事!
曹寅也就表達了曹家的意思,希望在江寧那邊也能得到一兩隊這樣的救援人才,不至於出意外的時候手忙腳亂。
如今培訓的都是當地的百姓和差役,千裏迢迢過去江寧那邊救人倒沒必要。
康熙就說道:「迴頭朕讓幾個參與過上迴地動救人的幾個差役跟你去江寧,在當地挑選適合的人才培養起來,以後也就能用了。」
曹寅連忙謝恩,把此事記下,又按照京城這邊的安排,每月至少抽出兩天的時間把人集中一起來訓練。
別是之前說會了,一兩個月後就忘記,那就等於是白學了。
迴頭救人的時候他們想不起來要怎麽辦,手忙腳亂的,那不是救人而是拖後腿了。
曹寅原本在京城被康熙提拔為禦林軍,因為父親生病才會迴去江寧伺疾,眼看曹璽有所好轉,他才趕迴到京城來。
康熙就問了曹璽的情況,知道他的病情有了起色,曹寅才迴京來,就點頭道:「那就好。」
曹璽掌管江寧織造二十年了,讓康熙很是放心。
這樣的能臣要是出什麽意外,就叫他十分遺憾,還要在江南痛失一臂。
曹寅是個能說會道的人,說話又很是有分寸,所以得康熙的信任和喜歡。
他還精通音律,康熙帶著發小去聽了太監組成的樂團奏樂,曹寅是讚不絕口。
「皇上,這西洋樂器彈奏的音樂聽著果真別有一番滋味。」
康熙笑著點頭道:「西洋樂器確實有些意思,你喜歡哪一種,迴頭朕讓人送一把給你。」
曹寅笑著拱手道謝,也不客氣,選了一把小提琴,很快就有人送來一把新琴。
自從康熙喜歡西洋樂器之後,海商也是消息靈通,立刻就四處搜羅上好的西洋樂器送了過來。
康熙從來不吝嗇銀錢,都會出錢買下。
原本這是傳教士手裏頭獨一門的買賣,畢竟也隻有他們才知道怎麽彈奏。
康熙那些西洋樂器大多也是通過傳教士拿到手的,如今海商橫插一腳,讓傳教士簡直無路可走。
痛失這麽一個掙錢的營生,傳教士心裏不大痛快,卻也不敢跟這些海商翻臉。
畢竟傳教士再厲害,他們也不是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船隊,或者能叫得動熟悉的船隊。
從西洋送樂器過來,還是要通過海商的船隊居多。
傳教士偶爾懷念家鄉,就會從海商那邊定了些家鄉的物件或者地方小吃,都需要他們的船隊帶迴來,更是不敢得罪海商了。
曹寅對這把小提琴愛不釋手,康熙又請來白晉,親自教他學小提琴。
白晉許久沒被召進宮裏來,興沖衝進宮後卻發現見的不是康熙,而是康熙的侍衛,還要手把手教他學小提琴。
雖然他不太樂意,卻也沒有拒絕。
不過後來白晉發現,難怪曹寅在康熙麵前得寵,他在音律方麵也是極有天賦。
不過半個月的功夫,曹寅已經能用小提前彈奏簡單的曲目,讓白晉都麻木了。
大清的人怎麽迴事,除了康熙之外,其他人也學得那麽快?
想到樂團那些太監也是學得飛快,白晉伸手抹了把臉,隻感慨好在曹寅的算數比較一般,不然他就要更鬱悶了。
曹寅也從白晉這裏打探到不少消息,他人在江寧侍疾一年,對京城這邊的消息就沒有那麽靈通了。
多得跟白晉閑聊了幾下,他旁敲側擊也知道了不少事。
原本曹寅不該侍疾這麽久,還是曹璽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曹璽就想著趁這段時間把自己畢生的經驗手把手教會兒子。
他還讓曹寅私下幫忙協辦織造府之事,親自指點一番,免得以後繼承織造府之後就要手忙腳亂起來。
這次康熙召喚曹家人把驗震器迴去,原本也不必曹寅親自過來。
不過他在江寧呆了很長一段時日,也該迴來經常走動一二。
曹璽也是這麽覺得的,自覺身體要好多了,能教兒子的都教了,就鼓勵曹寅盡快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