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底下學生的臉色更難看了,有人忍不住問道:「王大人,怎麽是辦差最差的人多選一個地方,那不是拖慢了其他地方,不該是辦差最快的人另外選嗎?」
王談慢條斯理道:「辦差慢的人自然是因為辦差的次數少了,多歷練一番才能鍛鍊起來。辦得又快又好的人,就不需要了,明白了嗎?」
學生們能怎麽辦,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一個個迴去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一早,一人帶著兩個侍衛就出發了。
他們也不可能坐馬車,隻能騎馬。
有的太遠,騎馬太慢,直接走水路坐船南下。
轉眼學院的學生就人去樓空,王談當天迴宮跟康熙稟報。
屏風後邊顧凝宸也聽著,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
王談這招夠損的,讓學生選地方,人家興高采烈算好後又讓抓鬮。
避免這些學生去了地方後擺爛不勤奮幹活,還特意讓辦差慢的人再選一個地方。
可是他們奔赴各地,哪裏知道其他人的情況,不還是王談說了算嗎?
估計到頭來,誰的手上都會多個地方,辦完這邊就去另外一邊辦,恨不得把自己劈開兩半來用!
王談還跟康熙感慨道:「皇上,人手不足,非常時候就隻能如此安排。這些學生雖然辦差不多,但是在算數上確實不錯,算得又快又好。」
「他們去了各地,也能幫助當地父母官盡快統計好,運糧食和藥物就能更精準了。」
有些地方的糧倉不大,開倉也隻能支撐幾天。但是傷亡人數如何,需要賑災的人數多少,開倉支撐具體到幾天,另外每天還需要耗費多少糧食,要送過去多少,都得這些人到了當地核算好才能送。
送多了一點倒無妨,但是如果送太多了,對國庫來說壓力就太大,可能還連累其他地方。
如果送少了,當地不夠用,那就容易出現悲劇了。
康熙覺得王談這做法不錯,微微頷首道:「愛卿做得很好,就是國庫那邊能撐住嗎?」
王談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皇上,四城的拍賣會,除了天津港那邊受影響,其他三處還能繼續。就是有些路斷了,需要修繕一二,暫時影響不大,互市小城也並未受到影響。」
互市在邊境線上,雖然靠北,有輕微的晃動,卻不厲害,城裏都沒受到破壞,甚至有些不大敏銳的人都沒察覺出來。
「京城周邊農田不少陷下去了,莊稼被埋,隻怕今年的秋收會有影響。去年買下的糧食相當多,加上紅薯種下頗多。國庫又因為多番進項在,原本幾乎填滿了。」
「這次賑災之後,雖說國庫得耗費大半,但是撐個小一年該是沒問題的。」
說到最後,王談的眉頭稍微舒開了一些。
如果不是之前康熙和顧凝宸想到許多掙錢的法子,這次地動之後,國庫嚴重損耗,隻怕要直接動搖到社稷的根基了。
康熙沉吟片刻道:「拍賣會的進項都不必送到京城來了,就在港口買糧食,越多越好,價錢提上半成。」
王談知道這時候大量買糧食,如果不提高價錢,估計那些糧商未必那麽積極。
但是他想想加了半成,價錢也得多不少,就開始肉疼了。
康熙看王談的樣子就無奈一笑道:「放心,這讓他們賺的錢,很快咱們就能賺迴來了。」
商人未必專門來賣糧食,就是順道的,然後去拍賣會再拍下東西,或者過來進貨,然後再轉手賣出去。
等於咱們的錢去到他們手上,在這邊繞一圈,又迴到咱們手裏。
王談想想也是,就那些海商在拍賣會瘋狂的勁兒,估計那些賣糧食的錢都未必夠用,他們還得再貼一點進來,頓時就不肉疼了。
果然還是定貴妃當初提議建這個拍賣會要好,簡直是搶錢!
王談又問道:「皇上,拍賣會那些貨物的數量可是要增加一些?」
如果每一樣增加了,那進項自然就更多了。
康熙搖頭道:「不必加,以前如何,如今還是這樣。」
王談轉念一想,也覺得他們著急出手,拍賣會可沒傻子,那些人就不會拚命叫價,反正東西多,這個拍不了還有下一個。
而且這樣一來,拍賣會上的貨物就要掉價了。
等他們後邊恢復了,拍賣會那邊的貨物價錢卻上不去,那就得不償失。
王談應下,很快就退了出去,然後吩咐下去了。
顧凝宸見康熙滿臉疲倦,就伸手揉了揉他的肩膀,還幫忙按了按太陽穴放鬆一下。
康熙歪著頭倚在她身上,任由顧凝宸一雙手輕柔給自己按了按,感覺長時間沒休息的沉重感漸漸鬆快了一些:「凝宸,朕寫了罪己詔。」
顧凝宸一聽,手上一頓,有些心疼道:「地動原本就是地殼在動,畢竟這土地是活的,千百年來總會翻個身,跟皇上沒有關係。」
她又握住康熙的手道:「皇上一直以來都做得很好,這次隻是天災,卻並非人禍。」
康熙睜開眼,轉頭看了過來,對上顧凝宸堅定的目光,扯著嘴角笑了笑:「不管如何,朕按照慣例寫了罪己詔,等會就要去天壇告稟上天,好叫天下人安心。」
確實這種罪己詔不是給老天爺看的,而是給天下人看的。
顧凝宸緊緊握住康熙的手道:「無論如何,地動不是皇上的錯。不管別人怎麽想,我就是這麽認為的。」
王談慢條斯理道:「辦差慢的人自然是因為辦差的次數少了,多歷練一番才能鍛鍊起來。辦得又快又好的人,就不需要了,明白了嗎?」
學生們能怎麽辦,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一個個迴去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一早,一人帶著兩個侍衛就出發了。
他們也不可能坐馬車,隻能騎馬。
有的太遠,騎馬太慢,直接走水路坐船南下。
轉眼學院的學生就人去樓空,王談當天迴宮跟康熙稟報。
屏風後邊顧凝宸也聽著,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
王談這招夠損的,讓學生選地方,人家興高采烈算好後又讓抓鬮。
避免這些學生去了地方後擺爛不勤奮幹活,還特意讓辦差慢的人再選一個地方。
可是他們奔赴各地,哪裏知道其他人的情況,不還是王談說了算嗎?
估計到頭來,誰的手上都會多個地方,辦完這邊就去另外一邊辦,恨不得把自己劈開兩半來用!
王談還跟康熙感慨道:「皇上,人手不足,非常時候就隻能如此安排。這些學生雖然辦差不多,但是在算數上確實不錯,算得又快又好。」
「他們去了各地,也能幫助當地父母官盡快統計好,運糧食和藥物就能更精準了。」
有些地方的糧倉不大,開倉也隻能支撐幾天。但是傷亡人數如何,需要賑災的人數多少,開倉支撐具體到幾天,另外每天還需要耗費多少糧食,要送過去多少,都得這些人到了當地核算好才能送。
送多了一點倒無妨,但是如果送太多了,對國庫來說壓力就太大,可能還連累其他地方。
如果送少了,當地不夠用,那就容易出現悲劇了。
康熙覺得王談這做法不錯,微微頷首道:「愛卿做得很好,就是國庫那邊能撐住嗎?」
王談的臉色也凝重了起來:「皇上,四城的拍賣會,除了天津港那邊受影響,其他三處還能繼續。就是有些路斷了,需要修繕一二,暫時影響不大,互市小城也並未受到影響。」
互市在邊境線上,雖然靠北,有輕微的晃動,卻不厲害,城裏都沒受到破壞,甚至有些不大敏銳的人都沒察覺出來。
「京城周邊農田不少陷下去了,莊稼被埋,隻怕今年的秋收會有影響。去年買下的糧食相當多,加上紅薯種下頗多。國庫又因為多番進項在,原本幾乎填滿了。」
「這次賑災之後,雖說國庫得耗費大半,但是撐個小一年該是沒問題的。」
說到最後,王談的眉頭稍微舒開了一些。
如果不是之前康熙和顧凝宸想到許多掙錢的法子,這次地動之後,國庫嚴重損耗,隻怕要直接動搖到社稷的根基了。
康熙沉吟片刻道:「拍賣會的進項都不必送到京城來了,就在港口買糧食,越多越好,價錢提上半成。」
王談知道這時候大量買糧食,如果不提高價錢,估計那些糧商未必那麽積極。
但是他想想加了半成,價錢也得多不少,就開始肉疼了。
康熙看王談的樣子就無奈一笑道:「放心,這讓他們賺的錢,很快咱們就能賺迴來了。」
商人未必專門來賣糧食,就是順道的,然後去拍賣會再拍下東西,或者過來進貨,然後再轉手賣出去。
等於咱們的錢去到他們手上,在這邊繞一圈,又迴到咱們手裏。
王談想想也是,就那些海商在拍賣會瘋狂的勁兒,估計那些賣糧食的錢都未必夠用,他們還得再貼一點進來,頓時就不肉疼了。
果然還是定貴妃當初提議建這個拍賣會要好,簡直是搶錢!
王談又問道:「皇上,拍賣會那些貨物的數量可是要增加一些?」
如果每一樣增加了,那進項自然就更多了。
康熙搖頭道:「不必加,以前如何,如今還是這樣。」
王談轉念一想,也覺得他們著急出手,拍賣會可沒傻子,那些人就不會拚命叫價,反正東西多,這個拍不了還有下一個。
而且這樣一來,拍賣會上的貨物就要掉價了。
等他們後邊恢復了,拍賣會那邊的貨物價錢卻上不去,那就得不償失。
王談應下,很快就退了出去,然後吩咐下去了。
顧凝宸見康熙滿臉疲倦,就伸手揉了揉他的肩膀,還幫忙按了按太陽穴放鬆一下。
康熙歪著頭倚在她身上,任由顧凝宸一雙手輕柔給自己按了按,感覺長時間沒休息的沉重感漸漸鬆快了一些:「凝宸,朕寫了罪己詔。」
顧凝宸一聽,手上一頓,有些心疼道:「地動原本就是地殼在動,畢竟這土地是活的,千百年來總會翻個身,跟皇上沒有關係。」
她又握住康熙的手道:「皇上一直以來都做得很好,這次隻是天災,卻並非人禍。」
康熙睜開眼,轉頭看了過來,對上顧凝宸堅定的目光,扯著嘴角笑了笑:「不管如何,朕按照慣例寫了罪己詔,等會就要去天壇告稟上天,好叫天下人安心。」
確實這種罪己詔不是給老天爺看的,而是給天下人看的。
顧凝宸緊緊握住康熙的手道:「無論如何,地動不是皇上的錯。不管別人怎麽想,我就是這麽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