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都說財不露白,小兒子叮囑蒙古首領和族人們不要把此事宣揚出去。
族人們日子好過了,自然願意幫忙保守這個秘密。
蒙古首領也沒多想,隻覺得小兒子孝順,對他更加偏愛。
所以小兒子說要一塊貧瘠的土地建房子跟可善一起住,他立刻就答應下來,其他幾個兒子也沒有異議。
蒙古首領因為偶爾才見小兒子和可善去互市換東西,隻以為山賊那些寶物還沒有換完,壓根就沒想到小兒子竟然發現了鹽礦。
恐怕之前說去換的東西,就是鹽。
以前是偷偷摸摸挖掘,那一片地太貧瘠,族人放羊根本不會過去,也就方便了小兒子挖鹽去互市。
但是後來小兒子漸漸不滿足這樣的小打小鬧,打算大規模賣鹽,所以把那一片都圈了起來。
誰想到康熙這次來,立刻就發現了呢?
蒙古首領感覺自己失職,再三告罪,隻求康熙能放過小兒子和可善。
畢竟他們二人也是為了部族的生計才鋌而走險,全怪他這個首領沒用,不能帶族人過得好一些。
小兒子看不過去,才會瞞著找到鹽礦的事,就是想讓族人的日子好起來。
聽到這裏,顧凝宸才察覺蒙古首領壓根不知道鹽礦之事。
但是他都不知道,小兒子又是怎麽知道的?
康熙讓李德全把蒙古首領扶了起來,果然也道:「朕和你相識多年,自然相信你的為人,絕不會隱瞞此事,所以才會讓人請你過來問一問。」
這是沒有問罪的意思,蒙古首領稍微鬆口氣,起身後卻不敢坐下,一副恭敬和愧疚的模樣。
康熙又指著桌上的東西道:「這就是鹽礦裏的東西,你可曾見過?」
蒙古首領誠實地搖頭道:「左邊那沙子一樣的東西,草原貧瘠之地都可見。」
他至今都不能相信,左邊跟泥沙一樣東西竟然能變成鹽嗎?
康熙又道:「你既是不清楚,你的小兒子也該沒見過才是。」
蒙古首領一愣,一拍腦袋,連連點頭道:「對,臣沒見過,臣的小兒子也該沒見過才是,所以是誰告訴他……」
他說到最後,有個不可思議的猜測,微微瞪大眼道:「皇上,難不成是可善……也是,她的才學如此出色,又跟著父親天南地北去行商,見識不少,該是見過的,自然認識。」
蒙古首領頓時覺得可善這個兒媳婦真不錯,她認出鹽礦來,告訴了小兒子,然後一起偷偷挖出來去互市換成糧食來救濟族人。
雖然隱瞞不對,可善也是一心為了族人著想,讓他們的日子好過了不少。
康熙一看蒙古首領的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什麽,扯了扯嘴角道:「讓人去請你的小兒子過來,說說當初是怎麽見到可善的。」
蒙古首領急於讓小兒子脫罪,親自讓心腹去叫,小兒子不明所以,很快就過來了。
他給康熙行禮後,得知問的是跟可善相遇時候的事,連忙徐徐道來。
小兒子說的跟蒙古首領說的過程差不多,康熙卻捕捉到其中一點:「你是說可善渾身是血跑出來被你遇上,然後你把人救下,去了出事的地方,她的父親和商隊的人都已經死了?」
聞言,小兒子不明所以,點頭道:「是的,可善當時看見父親渾身是血,還抱著他哭了好一會,被我勸住才沒哭暈過去。當時我給她父親看過,隻剩下一口氣,無力迴天了。」
說到這裏,他也有些難過,自己沒能救下老丈人,眼看著對方在自己麵前咽氣了。
顧凝宸在屏風後聽見蒙古首領這個小兒子的話,隻覺得這人倒是個心善的。
老丈人的死跟他沒關係,還自責沒能早點趕過來,就能救下對方。
康熙卻問道:「你過去的時候,可有看見山賊的人?」
小兒子點頭了:「有,商隊帶著護衛,跟山賊是拚了,可謂兩敗俱傷。」
被他這麽一問,這小兒子終於也察覺出一點不對勁來了:「當時我過去的時候,除了可善的父親還剩下一口氣,其他人沒有一個生還。」
雙方爭鬥,互有死傷不是意外,意外的是兩邊居然誰都沒能活下,這就有點奇怪了。
哪怕沒能活著,起碼跟可善的父親一樣留下一口氣,但是顯然一個都沒有。
他當時親自檢查過所有人,一個活口都沒有。
蒙古首領這時候也覺得不對了,瞪大眼問道:「皇上,這可善是不是……」
他並不想懷疑自己的兒媳婦,但是被康熙問了幾句,很難對可善不產生懷疑。
小兒子依舊不相信,幫著解釋道:「皇上,可善興許隱瞞了什麽,對我對部族卻從來沒有壞心。」
康熙挑眉道:「發現鹽礦的也是可善吧?然後她告訴你能送去互市換成糧食。她識字,算數應該不錯,所以你都交給可善去換。每次送去多少鹽,換來多少糧食?」
他讓這個小兒子把記得的數目都寫下,小兒子迷迷糊糊的,蒙古首領就把記得的幾次說了出來。
一次多少車,車轍留下的痕跡深淺,大概能知道車上放了多重的貨物。
顧凝宸心算了一下這個數目,不由咂舌,可善這送去的湖鹽,一次就足夠換來蒙古部族一年的糧食了。
她至少每個月會去一次,但是蒙古部落的族人那個日子是好過了,卻沒有特別好過。
族人們日子好過了,自然願意幫忙保守這個秘密。
蒙古首領也沒多想,隻覺得小兒子孝順,對他更加偏愛。
所以小兒子說要一塊貧瘠的土地建房子跟可善一起住,他立刻就答應下來,其他幾個兒子也沒有異議。
蒙古首領因為偶爾才見小兒子和可善去互市換東西,隻以為山賊那些寶物還沒有換完,壓根就沒想到小兒子竟然發現了鹽礦。
恐怕之前說去換的東西,就是鹽。
以前是偷偷摸摸挖掘,那一片地太貧瘠,族人放羊根本不會過去,也就方便了小兒子挖鹽去互市。
但是後來小兒子漸漸不滿足這樣的小打小鬧,打算大規模賣鹽,所以把那一片都圈了起來。
誰想到康熙這次來,立刻就發現了呢?
蒙古首領感覺自己失職,再三告罪,隻求康熙能放過小兒子和可善。
畢竟他們二人也是為了部族的生計才鋌而走險,全怪他這個首領沒用,不能帶族人過得好一些。
小兒子看不過去,才會瞞著找到鹽礦的事,就是想讓族人的日子好起來。
聽到這裏,顧凝宸才察覺蒙古首領壓根不知道鹽礦之事。
但是他都不知道,小兒子又是怎麽知道的?
康熙讓李德全把蒙古首領扶了起來,果然也道:「朕和你相識多年,自然相信你的為人,絕不會隱瞞此事,所以才會讓人請你過來問一問。」
這是沒有問罪的意思,蒙古首領稍微鬆口氣,起身後卻不敢坐下,一副恭敬和愧疚的模樣。
康熙又指著桌上的東西道:「這就是鹽礦裏的東西,你可曾見過?」
蒙古首領誠實地搖頭道:「左邊那沙子一樣的東西,草原貧瘠之地都可見。」
他至今都不能相信,左邊跟泥沙一樣東西竟然能變成鹽嗎?
康熙又道:「你既是不清楚,你的小兒子也該沒見過才是。」
蒙古首領一愣,一拍腦袋,連連點頭道:「對,臣沒見過,臣的小兒子也該沒見過才是,所以是誰告訴他……」
他說到最後,有個不可思議的猜測,微微瞪大眼道:「皇上,難不成是可善……也是,她的才學如此出色,又跟著父親天南地北去行商,見識不少,該是見過的,自然認識。」
蒙古首領頓時覺得可善這個兒媳婦真不錯,她認出鹽礦來,告訴了小兒子,然後一起偷偷挖出來去互市換成糧食來救濟族人。
雖然隱瞞不對,可善也是一心為了族人著想,讓他們的日子好過了不少。
康熙一看蒙古首領的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什麽,扯了扯嘴角道:「讓人去請你的小兒子過來,說說當初是怎麽見到可善的。」
蒙古首領急於讓小兒子脫罪,親自讓心腹去叫,小兒子不明所以,很快就過來了。
他給康熙行禮後,得知問的是跟可善相遇時候的事,連忙徐徐道來。
小兒子說的跟蒙古首領說的過程差不多,康熙卻捕捉到其中一點:「你是說可善渾身是血跑出來被你遇上,然後你把人救下,去了出事的地方,她的父親和商隊的人都已經死了?」
聞言,小兒子不明所以,點頭道:「是的,可善當時看見父親渾身是血,還抱著他哭了好一會,被我勸住才沒哭暈過去。當時我給她父親看過,隻剩下一口氣,無力迴天了。」
說到這裏,他也有些難過,自己沒能救下老丈人,眼看著對方在自己麵前咽氣了。
顧凝宸在屏風後聽見蒙古首領這個小兒子的話,隻覺得這人倒是個心善的。
老丈人的死跟他沒關係,還自責沒能早點趕過來,就能救下對方。
康熙卻問道:「你過去的時候,可有看見山賊的人?」
小兒子點頭了:「有,商隊帶著護衛,跟山賊是拚了,可謂兩敗俱傷。」
被他這麽一問,這小兒子終於也察覺出一點不對勁來了:「當時我過去的時候,除了可善的父親還剩下一口氣,其他人沒有一個生還。」
雙方爭鬥,互有死傷不是意外,意外的是兩邊居然誰都沒能活下,這就有點奇怪了。
哪怕沒能活著,起碼跟可善的父親一樣留下一口氣,但是顯然一個都沒有。
他當時親自檢查過所有人,一個活口都沒有。
蒙古首領這時候也覺得不對了,瞪大眼問道:「皇上,這可善是不是……」
他並不想懷疑自己的兒媳婦,但是被康熙問了幾句,很難對可善不產生懷疑。
小兒子依舊不相信,幫著解釋道:「皇上,可善興許隱瞞了什麽,對我對部族卻從來沒有壞心。」
康熙挑眉道:「發現鹽礦的也是可善吧?然後她告訴你能送去互市換成糧食。她識字,算數應該不錯,所以你都交給可善去換。每次送去多少鹽,換來多少糧食?」
他讓這個小兒子把記得的數目都寫下,小兒子迷迷糊糊的,蒙古首領就把記得的幾次說了出來。
一次多少車,車轍留下的痕跡深淺,大概能知道車上放了多重的貨物。
顧凝宸心算了一下這個數目,不由咂舌,可善這送去的湖鹽,一次就足夠換來蒙古部族一年的糧食了。
她至少每個月會去一次,但是蒙古部落的族人那個日子是好過了,卻沒有特別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