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好在帶來的被褥足夠多,還是能湊合睡了。
畢竟來蒙古的重點不是享受,而是跟蒙古族人聯絡一番。
他們鎮守邊境,對康熙來說,就是以戰止戰。
蒙古人好戰,如果不加以約束,很容易出亂子。
讓他們鎮守邊境,總有零星不長眼的人闖過來,正好給蒙古人動手的機會,不至於叫他們無所事事,就不會反過來在中原鬧事了。
這樣以戰止戰多年,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倒是相安無事。
但是康熙感覺這樣不夠,在見到蒙古首領的時候,他更明白這樣確實不夠的。
蒙古首領的眼裏有野心,如今這樣以戰止戰讓他並不能滿足。
看看他們過的都是什麽日子,就連床榻都隻能買得起一張給康熙,平日除了戰就是打獵和養羊勉強過日子。
這次康熙過來,蒙古首領單獨來拜見,顧凝宸就退到屏風後邊。
蒙古首領很敏銳,察覺到屏風後有人,身材苗條,該是康熙的寵妃,就沒多看一眼。
他是知道康熙最近一年來有一位後宮嬪妃極為受寵,還很快晉為貴妃。
但是康熙寵愛誰,跟蒙古首領沒什麽關係。
他行禮後,開門見山道:「臣聽聞大清得到上天眷顧,有了雪花一樣的禦糖和禦鹽。」
康熙聽後就明白蒙古首領意思,他是想要這兩樣東西了。
不說糖,鹽是他們最需要的。
如今蒙古的鹽都是商隊送來,價格極貴,量也少,根本不夠用。
但鹽是戶部統管,商人手裏都有定數,不可能一次出手太多。
所以蒙古首領就來找上康熙,看能不能直接做這個買賣。
要繼續讓蒙古效力,當然要給他們一點甜頭。
但是如今跟蒙古的關係,是合作更多於臣服,這讓康熙心裏不太滿意。
蒙古說是熱情招待,卻故意弄了這麽一出,連床榻都沒能準備好,擺明是要哭窮。
當然他們哭窮,也是真的窮。
除了打獵,把皮子賣掉,或者周邊挖草藥,就沒其他營生。
羊是自家養,數量不算少,卻都隻夠他們自個吃。
大部分吃掉,小部分賣掉,換來的銀錢也不多。
蒙古擺了這麽一出,就是想讓康熙多接濟一些。
康熙沉默了一會,蒙古首領頓時有點忐忑的時候,康熙才開口道:「鹽的話,最近鹽的產量上來了,分一部分給蒙古這邊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可能不太多。」
蒙古首領明白大清也缺鹽,願意分一部分來已經很好了,於是趕緊謝恩。
康熙笑笑道:「迴頭你們需要多少,可以派人到京城來告知朕。對了,朕有意在附近建立行宮,明兒如果可以,你帶朕在附近走走,選個好地方?」
蒙古首領毫不猶豫答應下來,行禮後就恭敬退下了。
等人一走,李德全把蒙古包門口的簾子放下,顧凝宸才從屏風後邊走了出來:「皇上打算在這邊建行宮,以後經常過來?」
康熙摟著她坐下,微微頷首道:「不錯,朕來了此處之後感覺心曠神怡,以後也能多來走走。」
當然,他心裏也有個想法,低頭又說道:「朕把火器營的人帶了一部分過來,迴頭也給蒙古族人演示一番。」
顧凝宸秒懂,這就是軍事震懾了吧?
跟後世的軍事演習一樣,完全就是在所有人麵前秀肌肉。
他們擁有多少厲害的武器,讓人看著就十分震撼,做什麽都要掂量一番。
對蒙古族,康熙以前是招安居多,如今有了新式火木倉和火炮之後,他就不這麽想了。
因為蒙古族更崇尚強者,什麽時候大清弱了,他們絕對會反咬一口。
那麽就要讓蒙古人明白,他們如今有多強大才行!
顧凝宸笑著道:「皇上恐怕不止讓蒙古人看看,也是讓隨同而來的大人們和八旗子弟看看?」
康熙也笑了:「愛妃猜得不錯,正是如此。」
雖說換了戶部尚書之後,康熙要用錢做研究就更順利了一點,不再像之前的老戶部尚書在的時候一樣絮絮叨叨的煩人。
大多數臣子都是人精,既沒有很贊同,卻也沒有反對,隻觀望居多。
但是幾個老臣就一直反覆勸說,希望康熙能悠著點兒,別是國庫才滿了一半,轉眼又被他花光了!
老臣對火器營的印象還停留在明代,以為是那些下雨就不能用的火繩木倉,射程沒多遠的火炮,除了費錢之外實在沒太大的用處。
他們不停上摺子勸說,康熙煩不勝煩,索性把人帶上,讓老臣們親眼看看好了。
要是他們看過後還覺得火木倉和火炮不堪大用,這些老臣隻怕是老眼昏花,不適合繼續留下來為康熙分憂了。
顧凝宸忍不住有點擔心道:「皇上有沒想過,這火炮和火木倉的威力太厲害,會把老大人給嚇著了?」
這些老臣很多是文人,可能就沒用過火木倉和火炮,更沒上過戰場。
聽著這嚇人的轟隆聲,別是嚇出好歹來!
康熙聽得哈哈大笑:「放心,朕這不就把好幾個禦醫帶著了?」
顧凝宸是聽出來了,他早有準備,就是為了嚇一嚇這些老臣來著,連禦醫都提前準備好幾個,估計藥丸和藥膏都帶著不少!
畢竟來蒙古的重點不是享受,而是跟蒙古族人聯絡一番。
他們鎮守邊境,對康熙來說,就是以戰止戰。
蒙古人好戰,如果不加以約束,很容易出亂子。
讓他們鎮守邊境,總有零星不長眼的人闖過來,正好給蒙古人動手的機會,不至於叫他們無所事事,就不會反過來在中原鬧事了。
這樣以戰止戰多年,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倒是相安無事。
但是康熙感覺這樣不夠,在見到蒙古首領的時候,他更明白這樣確實不夠的。
蒙古首領的眼裏有野心,如今這樣以戰止戰讓他並不能滿足。
看看他們過的都是什麽日子,就連床榻都隻能買得起一張給康熙,平日除了戰就是打獵和養羊勉強過日子。
這次康熙過來,蒙古首領單獨來拜見,顧凝宸就退到屏風後邊。
蒙古首領很敏銳,察覺到屏風後有人,身材苗條,該是康熙的寵妃,就沒多看一眼。
他是知道康熙最近一年來有一位後宮嬪妃極為受寵,還很快晉為貴妃。
但是康熙寵愛誰,跟蒙古首領沒什麽關係。
他行禮後,開門見山道:「臣聽聞大清得到上天眷顧,有了雪花一樣的禦糖和禦鹽。」
康熙聽後就明白蒙古首領意思,他是想要這兩樣東西了。
不說糖,鹽是他們最需要的。
如今蒙古的鹽都是商隊送來,價格極貴,量也少,根本不夠用。
但鹽是戶部統管,商人手裏都有定數,不可能一次出手太多。
所以蒙古首領就來找上康熙,看能不能直接做這個買賣。
要繼續讓蒙古效力,當然要給他們一點甜頭。
但是如今跟蒙古的關係,是合作更多於臣服,這讓康熙心裏不太滿意。
蒙古說是熱情招待,卻故意弄了這麽一出,連床榻都沒能準備好,擺明是要哭窮。
當然他們哭窮,也是真的窮。
除了打獵,把皮子賣掉,或者周邊挖草藥,就沒其他營生。
羊是自家養,數量不算少,卻都隻夠他們自個吃。
大部分吃掉,小部分賣掉,換來的銀錢也不多。
蒙古擺了這麽一出,就是想讓康熙多接濟一些。
康熙沉默了一會,蒙古首領頓時有點忐忑的時候,康熙才開口道:「鹽的話,最近鹽的產量上來了,分一部分給蒙古這邊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可能不太多。」
蒙古首領明白大清也缺鹽,願意分一部分來已經很好了,於是趕緊謝恩。
康熙笑笑道:「迴頭你們需要多少,可以派人到京城來告知朕。對了,朕有意在附近建立行宮,明兒如果可以,你帶朕在附近走走,選個好地方?」
蒙古首領毫不猶豫答應下來,行禮後就恭敬退下了。
等人一走,李德全把蒙古包門口的簾子放下,顧凝宸才從屏風後邊走了出來:「皇上打算在這邊建行宮,以後經常過來?」
康熙摟著她坐下,微微頷首道:「不錯,朕來了此處之後感覺心曠神怡,以後也能多來走走。」
當然,他心裏也有個想法,低頭又說道:「朕把火器營的人帶了一部分過來,迴頭也給蒙古族人演示一番。」
顧凝宸秒懂,這就是軍事震懾了吧?
跟後世的軍事演習一樣,完全就是在所有人麵前秀肌肉。
他們擁有多少厲害的武器,讓人看著就十分震撼,做什麽都要掂量一番。
對蒙古族,康熙以前是招安居多,如今有了新式火木倉和火炮之後,他就不這麽想了。
因為蒙古族更崇尚強者,什麽時候大清弱了,他們絕對會反咬一口。
那麽就要讓蒙古人明白,他們如今有多強大才行!
顧凝宸笑著道:「皇上恐怕不止讓蒙古人看看,也是讓隨同而來的大人們和八旗子弟看看?」
康熙也笑了:「愛妃猜得不錯,正是如此。」
雖說換了戶部尚書之後,康熙要用錢做研究就更順利了一點,不再像之前的老戶部尚書在的時候一樣絮絮叨叨的煩人。
大多數臣子都是人精,既沒有很贊同,卻也沒有反對,隻觀望居多。
但是幾個老臣就一直反覆勸說,希望康熙能悠著點兒,別是國庫才滿了一半,轉眼又被他花光了!
老臣對火器營的印象還停留在明代,以為是那些下雨就不能用的火繩木倉,射程沒多遠的火炮,除了費錢之外實在沒太大的用處。
他們不停上摺子勸說,康熙煩不勝煩,索性把人帶上,讓老臣們親眼看看好了。
要是他們看過後還覺得火木倉和火炮不堪大用,這些老臣隻怕是老眼昏花,不適合繼續留下來為康熙分憂了。
顧凝宸忍不住有點擔心道:「皇上有沒想過,這火炮和火木倉的威力太厲害,會把老大人給嚇著了?」
這些老臣很多是文人,可能就沒用過火木倉和火炮,更沒上過戰場。
聽著這嚇人的轟隆聲,別是嚇出好歹來!
康熙聽得哈哈大笑:「放心,朕這不就把好幾個禦醫帶著了?」
顧凝宸是聽出來了,他早有準備,就是為了嚇一嚇這些老臣來著,連禦醫都提前準備好幾個,估計藥丸和藥膏都帶著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