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家吃不下,幾家可能也吃不下,十幾家聯手的話那就必然可以了。
而且這樣一來,不管風險還是危險都互相分擔了,攤在每家人身上就要少上許多。
如果讓朝廷這邊一家家商戶去找去談,實在太麻煩了,讓商會領頭,直接出個負責人和朝廷來談,那就要方便得多。
顧凝宸卻想到後世的商行,說是商會,其實已經算一家獨大。
負責人的權力太大,不但能跟朝廷接觸,還能掌握商戶們的生死。
欺上瞞下,中飽私囊,朝廷的人沒察覺,商戶們卻被剝削得苦不堪言。
她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商會要是一人一直掌握,隻怕人心易變。」
康熙自然也想到這一點,摟著顧凝宸笑道:「愛妃說得不錯,這人選得換著來才行。」
但是換著來,誰說中間就沒有貓膩呢!
商會裏麵的商人換著來,他們可能有聯姻的關係,彼此就跟自己人沒什麽兩樣。
自己人輪著上去做商會的負責人,這跟一家獨大有什麽不同?
如果換成朝廷命官,他們未必熟悉商會。
康熙思索片刻,就打算讓林潤來當這第一人。
像林潤這樣依附過來的商人不少,他們的身份其實有些尷尬。
既不是直接當官,隻作為辦差事之人,身份上又是滿姓大族的屬下,很多還簽了死契,說是家中奴僕都沒什麽兩樣了。
但是比起沒有依附的商人,因為沒有靠山的緣故,連買賣都可能隨時做不下去,就要安穩得多。
如果能把這樣的人提拔起來用,倒是不失一個方法。
一來這些人不可能背叛,因為一大家子都簽了死契,生死都捏在主家手裏。
二來利益當頭,他們也可能藉此擺脫身份,有出頭的機會,自然不敢亂來。
反正林潤是抓住了機會,康熙就讓他當這個表率。
看著林潤能夠平步青雲,如今還能當大商會的第一任負責人,其他商人能不心動嗎?
比起那些獨立的大商人,他們就要小心謹慎得多,表麵上自然不會聯手。
至於暗地裏的話,康熙自然也有辦法分化他們。
對商人來說,沒什麽比利益更重要的了。
哪怕是親兄弟也得明算帳,更別提他們各為其主,最後得利的隻能是其中一個人,何必抱團便宜對方?
反正對康熙來說,對付林潤這樣的人,比起對付那些商人要更容易得多。
畢竟普通商人隻為了能得金銀,但是林潤這些人除了金銀之外,更迫切想要身份和地位,然後出人頭地。
林潤從雲貴迴來後繼續青花瓷的買賣,可以說是比之前更順風順水。
因為他立功的關係,不少人都願意賣自己一個好,以前那些小絆子完全沒了。
林潤這小一年來頗為愜意,忽然康熙把那麽大的一個餡餅砸下來,直接把他砸懵了。
沒想到新辦的商會,第一任的會長是康熙指明他去擔任,這實在是臉麵有光。
就連東家都把他叫過去,和藹問了幾句,又送了不少東西和金銀給林潤,讓他能夠闊綽打點。
林潤要自個把商會辦起來,他原本以為要費盡口舌去拉攏商人,沒想到他們一個個倒是先找上門來了。
之前康熙派人透露過消息,這些人大多在觀望,都不太敢冒險,而且一家也確實吃不下那麽大的利益。
如今好了,建立商會,讓許多人加入進來分一杯羹,他們還等什麽,趕緊來了,錯過這次機會可未必有下次了!
於是林潤一邊手忙腳亂讓人登記,另外一邊也派人查這些商人的身份,別是什麽亂七八糟的人都能渾水摸魚進來了。
商會如今是他負責的,要出什麽岔子,康熙自然直接找林潤問罪。
林潤比以往更為小心,還特地把登記好的商人列成單子,把打聽到的事在後邊都詳細記錄上,然後呈上去給康熙過目。
康熙看了看名單,對顧凝宸說道:「林潤確實是個謹慎人,看他這寫的密密麻麻的,就知道用心打聽了。」
他把名單遞給一旁的李德全,這是讓李德全派人再次打聽確認的意思。
李德全恭敬接過名單就退下去吩咐了,顧凝宸就笑著道:「皇上不就喜歡用這樣的謹慎人,夠不夠聰明不打緊,起碼知道分寸,不會胡來。」
康熙笑著點頭道:「知朕者,愛妃也。」
商會的會長也就是個領頭,把瑣碎事有人負責記錄下來,省了康熙這邊不少事,卻不是自作主張,以為能夠擅自做主的人。
林潤要是這事想不明白,這第一任商會的會長也做不長久了。
李德全派人去打聽沒多久,就把單子上的人都查了一遍,基本上沒什麽出入,足見林潤打聽得有多用心了。
既然人沒問題,那各家就可以準備貨物了。
最好都是能長久保存,而且容易保存的東西,不然路上腐敗壞了,那就浪費不說,還會占了船隻倉庫的位置。
能加入進來的都不是小打小鬧的小商戶,把自己倉庫裏的好東西幾乎都要掏空了。
畢竟這邊能賣的一個價錢,送去西洋那就要翻倍,誰能錯過呢!
好東西才能賣更好的價錢,商戶們自然捨得出手了。
林潤派人一一登記下來,還把商戶們心裏期待的最低價格寫上,到時候送過去賣掉,也不會比這個價錢還低,免得這買賣做得兩邊都不愉快。
而且這樣一來,不管風險還是危險都互相分擔了,攤在每家人身上就要少上許多。
如果讓朝廷這邊一家家商戶去找去談,實在太麻煩了,讓商會領頭,直接出個負責人和朝廷來談,那就要方便得多。
顧凝宸卻想到後世的商行,說是商會,其實已經算一家獨大。
負責人的權力太大,不但能跟朝廷接觸,還能掌握商戶們的生死。
欺上瞞下,中飽私囊,朝廷的人沒察覺,商戶們卻被剝削得苦不堪言。
她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商會要是一人一直掌握,隻怕人心易變。」
康熙自然也想到這一點,摟著顧凝宸笑道:「愛妃說得不錯,這人選得換著來才行。」
但是換著來,誰說中間就沒有貓膩呢!
商會裏麵的商人換著來,他們可能有聯姻的關係,彼此就跟自己人沒什麽兩樣。
自己人輪著上去做商會的負責人,這跟一家獨大有什麽不同?
如果換成朝廷命官,他們未必熟悉商會。
康熙思索片刻,就打算讓林潤來當這第一人。
像林潤這樣依附過來的商人不少,他們的身份其實有些尷尬。
既不是直接當官,隻作為辦差事之人,身份上又是滿姓大族的屬下,很多還簽了死契,說是家中奴僕都沒什麽兩樣了。
但是比起沒有依附的商人,因為沒有靠山的緣故,連買賣都可能隨時做不下去,就要安穩得多。
如果能把這樣的人提拔起來用,倒是不失一個方法。
一來這些人不可能背叛,因為一大家子都簽了死契,生死都捏在主家手裏。
二來利益當頭,他們也可能藉此擺脫身份,有出頭的機會,自然不敢亂來。
反正林潤是抓住了機會,康熙就讓他當這個表率。
看著林潤能夠平步青雲,如今還能當大商會的第一任負責人,其他商人能不心動嗎?
比起那些獨立的大商人,他們就要小心謹慎得多,表麵上自然不會聯手。
至於暗地裏的話,康熙自然也有辦法分化他們。
對商人來說,沒什麽比利益更重要的了。
哪怕是親兄弟也得明算帳,更別提他們各為其主,最後得利的隻能是其中一個人,何必抱團便宜對方?
反正對康熙來說,對付林潤這樣的人,比起對付那些商人要更容易得多。
畢竟普通商人隻為了能得金銀,但是林潤這些人除了金銀之外,更迫切想要身份和地位,然後出人頭地。
林潤從雲貴迴來後繼續青花瓷的買賣,可以說是比之前更順風順水。
因為他立功的關係,不少人都願意賣自己一個好,以前那些小絆子完全沒了。
林潤這小一年來頗為愜意,忽然康熙把那麽大的一個餡餅砸下來,直接把他砸懵了。
沒想到新辦的商會,第一任的會長是康熙指明他去擔任,這實在是臉麵有光。
就連東家都把他叫過去,和藹問了幾句,又送了不少東西和金銀給林潤,讓他能夠闊綽打點。
林潤要自個把商會辦起來,他原本以為要費盡口舌去拉攏商人,沒想到他們一個個倒是先找上門來了。
之前康熙派人透露過消息,這些人大多在觀望,都不太敢冒險,而且一家也確實吃不下那麽大的利益。
如今好了,建立商會,讓許多人加入進來分一杯羹,他們還等什麽,趕緊來了,錯過這次機會可未必有下次了!
於是林潤一邊手忙腳亂讓人登記,另外一邊也派人查這些商人的身份,別是什麽亂七八糟的人都能渾水摸魚進來了。
商會如今是他負責的,要出什麽岔子,康熙自然直接找林潤問罪。
林潤比以往更為小心,還特地把登記好的商人列成單子,把打聽到的事在後邊都詳細記錄上,然後呈上去給康熙過目。
康熙看了看名單,對顧凝宸說道:「林潤確實是個謹慎人,看他這寫的密密麻麻的,就知道用心打聽了。」
他把名單遞給一旁的李德全,這是讓李德全派人再次打聽確認的意思。
李德全恭敬接過名單就退下去吩咐了,顧凝宸就笑著道:「皇上不就喜歡用這樣的謹慎人,夠不夠聰明不打緊,起碼知道分寸,不會胡來。」
康熙笑著點頭道:「知朕者,愛妃也。」
商會的會長也就是個領頭,把瑣碎事有人負責記錄下來,省了康熙這邊不少事,卻不是自作主張,以為能夠擅自做主的人。
林潤要是這事想不明白,這第一任商會的會長也做不長久了。
李德全派人去打聽沒多久,就把單子上的人都查了一遍,基本上沒什麽出入,足見林潤打聽得有多用心了。
既然人沒問題,那各家就可以準備貨物了。
最好都是能長久保存,而且容易保存的東西,不然路上腐敗壞了,那就浪費不說,還會占了船隻倉庫的位置。
能加入進來的都不是小打小鬧的小商戶,把自己倉庫裏的好東西幾乎都要掏空了。
畢竟這邊能賣的一個價錢,送去西洋那就要翻倍,誰能錯過呢!
好東西才能賣更好的價錢,商戶們自然捨得出手了。
林潤派人一一登記下來,還把商戶們心裏期待的最低價格寫上,到時候送過去賣掉,也不會比這個價錢還低,免得這買賣做得兩邊都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