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凝宸一聽就明白康熙想要的,不就是瞄準器嗎?


    她接過鉛筆,在槍身上畫了一個小圈,中間是上下左右一條線,中間就是能瞄準的正確位置。


    顧凝宸這一畫,哪怕隻是個簡陋的輪廓,康熙瞬間就領悟了這個東西的用處和優勢:「不錯,有這個在,瞄準起來就更容易一些,就連新兵都能立刻掌握住。」


    但瞄準器用的是玻璃,這造價就太高了,根本無法普及。


    康熙琢磨了一下,讓人打造了一個銅線的瞄準器。


    一個銅線圈裏麵,有上下分開的十字,比起原本的瞄準鏡,這個也能瞄準,就是要簡陋一些。


    一個不夠,就在槍頭再加一個,兩個一重疊,就更準確了。


    顧凝宸對槍枝自然不夠熟悉,畢竟她就是普通研究員,又不是專門打造武器的部門。


    隻能說她對此有概念,能打造出大概的東西,沒想到康熙如此敏銳,很快就改造成適合現在用的瞄準器。


    康熙讓人把銅線瞄準器加在新式火木倉上,果然新兵能夠對上瞄準,準頭就要好多了。


    隻要稍加練習,熟悉一番,他們就能在很短的時間瞄準目標,正中紅心。


    銅線做起來還快,造價也不高,工匠一晚上就能做很多個,加在槍身上就行。


    唯一的缺點,就是銅線被撞擊之後很容易變形或者歪掉,需要小心點。


    不過工匠也帶著用火木倉的士兵學習怎麽做這個瞄準器,要是半路上這東西歪了,他們就能自個捏迴去正確的位置,還更方便了。


    如果是鏡片的話,碎了就無法再復原,不像這個銅線做的,用力捏一捏就能恢復迴去。


    哪怕不能百分百恢復,總比徹底沒了得好。


    當然康熙也不能讓新兵對這個瞄準器過於依賴,隻能說是輔助他們盡快熟悉火木倉,不至於磨磨蹭蹭浪費彈藥了。


    隻是火器營這邊抓緊練習,戶部尚書那邊就苦著臉,畢竟彈藥看著小,用起來卻多。


    更別提火器營增加了很多新兵,每個人的糧餉加起來就是個極大的數目了。


    隔一陣子就會有拍賣會的金子一車車送來,另外還有其他進項,但是卻架不住火器營這些士兵燒錢更快,他們還是每天都燒!


    戶部尚書看著左手進錢,右手嘩啦啦出去,心疼得都要受不住了!


    他忍不住委婉提醒皇上,悠著點燒錢,燒太快的話,再多的進項都要跟不上這消耗的進度了!


    戶部尚書心疼錢的樣子實在太有意思了,康熙都忍不住迴頭跟顧凝宸提起:「戶部尚書年紀大了,朕真擔心他要受不住。」


    不過戶部尚書這一毛不拔的樣子,真是幾十年不變。


    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庫才能這麽多年勉強撐下來,都是戶部尚書一文錢恨不得掰開兩半花換迴來的。


    康熙自然不會覺得戶部尚書吝嗇,反倒是忠心耿耿,心疼國庫花費太大了。


    哪怕拍賣會的拍賣品在增加,來往的西洋貴族和商人更多,送來的錢也是源源不絕。


    但是戰備燒錢真的太快了,顧凝宸無意中看到康熙的圖紙上還有大炮。


    因為改進火木倉太給力,讓他都有點熱血上頭,這是打算繼續改動大炮了嗎?


    顧凝宸都能想像得到,如果戶部尚書知道康熙有意改進大炮,估計又要去禦書房哭了。


    第52章 三更合一


    康熙也害怕戶部尚書來哭,畢竟這位老臣都那麽大年紀了,總讓他擔心哭窮也不是辦法,於是就暫時把火炮改善的事擱置下來。


    另外就是,他在豐澤園種的水稻,也終於到了豐收的時候。


    康熙都顧不上那些圖紙,一心撲在稻田裏,看著沉甸甸的稻穗都要走不動路。


    比起他這邊的豐收,晚一些種下紅薯和土豆的大阿哥和二阿哥,田地裏也到了收穫的時候。


    兩個孩子美滋滋,卻不好比康熙還早收穫,就耐心等了等。


    康熙也不想兩個孩子等太久,選了一天,就去田埂看了看,準備收穫了。


    隻是他走了一圈,卻發現中間有一根稻穗要大一些。


    大的其實不算特別明顯,如果不仔細看跟旁邊差別不是太大。


    但是康熙隔三差五來看,看得還仔細,自然發現這稻穗要大一點。


    他收稻穗的時候,就特意把這支稻穗單獨留種,打算之後專門找一塊地方來種這個,試試會不會後代也能大一圈。


    尤其康熙還看了記錄,想找到這支稻穗比其他要長得大一點的緣故。


    是肥料放得合適,是光照在這邊最多,還是種下深一指,又或者是別的原因?


    暫時康熙沒能找到緣故,隻能說是偶然,也可能這支稻穗的種子尤為強壯,所以長得比其他要大一點。


    他這邊收穫了,大阿哥和二阿哥那邊也吭哧吭哧開始收土豆和紅薯。


    兩個孩子一直小心伺候,施肥的時候用布條包著鼻子,反正始終親力親為。


    他們也親自感受到種田的不容易,哪怕是土豆和紅薯這兩種很好種的作物,依舊需要費心。


    更別提是其他更難種的,需要更費心伺候的作物了。


    而且今年還風調雨順,沒有暴雨,也不會太幹,天公作美,種起來就更順利。


    但是收穫的時候,土豆和紅薯還是長得參差不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月並收藏[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