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侍從一個接一個撐不住死了,最後隻有一個陪著他被救起來。
哪怕如此落魄,這位侍從還是把此人照顧得十分妥帖。
於是這人被關押起來,身邊沒人伺候,吃喝都沒有,不到兩天功夫就受不住,什麽都願意說了。
康熙看著呈上來的口供,得知此人居然是西洋一個小國國王的弟弟,偶爾帶著船隊過來做點買賣。
可惜國王突然病死了,鄰國趁機打了過來。
國王一死,群龍無首,新國王十分年輕,沒撐住幾天就亡國了。
這個國王的弟弟趁亂跑出來,他以前很得國王的寵愛,賞賜不斷,這船隊也是國王送給他的。
於是他就帶著船隊跑了出來,船上還有無數的財物,可惜都沉入海中。
顧凝宸恍然大悟,難怪這人能有燧發槍,國王的親弟弟能沒有嗎?
他這夠慘的,從國王的弟弟變成一無所有,還得典當東西來過活。
她露出點同情的神色來,康熙卻是一個字都不相信,另外派人去打聽那些救他上來的人,還有最近從西洋過來的,是否得知哪個小國被滅之事。
很快新的消息傳來,救這人上岸的船隊確實是偶然經過,也說船隊的確四崩五裂。
最後一艘船就在他們麵前沉沒,還能看得出原本是大船,上麵有許多箱子,不知道是貨物還是什麽,全沉入海底了。
但是顯然不是因為暴風雨的關係,船隻上全是火,該是被擊沉的。
那麽問題來了,擊沉的話就是對方有火炮,是誰把這人的船隊擊落,難道鄰國侵占小國,還不打算放過他?
千裏迢迢跑來,就為了擊落他的船隻,連船上的財寶都不屑一顧,究竟多大仇?
其他西洋商人消息靈通,卻沒聽說哪個小國被侵占。
雖然歐洲的小國眾多,有些就是丁點大,可是他們大多都有錢。
每次國王繼位的時候都會極為奢華的登基儀式,方便商人們提前帶著商品過去,必然能賺個盆滿缽滿。
貴夫人們都要穿著華麗的衣裳,首飾是少不了,商人們手裏頭的珠寶首飾就有去處了,這時候還能賣上大價錢。
所以商人們都沒得到消息,這小國的事隻怕是子虛烏有。
顧凝宸得知的時候不由一怔,她沒想到康熙竟然如此謹慎,沒有單憑這人的口供,而是跟另外兩方麵的人打聽消息。
尤其西洋商人消息靈通,康熙時不時派人互通有無。
為了能跟康熙以後繼續做買賣,西洋商人們都願意給個方便,提供這點小消息,不至於為此還幫著那人說謊了。
所以那人的口供是假的,究竟是什麽身份?
康熙讓順天府的人留意了,這人關押之後吃不了苦頭,卻是真的。
此人恐怕養尊處優多年,哪怕不是國王的弟弟,也該是哪裏的貴族。
最後順天府從這人身邊留下的侍從下手,終於探聽出消息來。
這消息讓康熙還挺驚訝的,原來這人是海盜,兄長霸占了一片島嶼自立為王。
所以他說自己是國王的弟弟,居然算是真的。
雖然這個島嶼的國家沒得到周邊其他國家的承認,不過他從小就生活在這個島嶼裏麵,跟兄長的歲數差得有點大。
懂事的時候開始就住在島嶼,被人稱唿是國王的弟弟,於是他一直都是這麽相信的。
這次也是兄長年紀大了,還受了傷,被另外一夥海盜盯上了這片島嶼後就死了。
之後才會出現他這個弟弟帶著船隊出來,被火炮追著打,險些喪命之事。
這些燧發槍不用說,是這位兄長搶迴來的。
康熙有些可惜,要此人真是國王的弟弟,國家裏麵有能製造燧發槍的人,那改良起來就方便得多了。
實在沒有,多搶幾把燧發槍迴來也不錯。
不過沒有製造的人,那麽他自己來造也不是不行。
燧發槍的結構沒有想像中難,就是改變了點燃的方式。
康熙畫出了圖紙,交給造辦處複製出來並不難。
顧凝宸有心幫著改良,看了一會就指著後邊道:「皇上,這支火木倉裝填火藥需要在槍口,每次隻能放一發,很費時間。如果能在後邊這裏放進能裝填彈藥的地方,再用轉盤的方式。」
打一發之後,勾動轉盤,轉向另外一格裝有彈藥的地方,就能繼續開槍,不必再填裝火藥那麽麻煩。
康熙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在燧發槍的槍身中間加入一個輪轉盤,裏麵分開很多小格,用來裝填火藥。
接著顧凝宸又想改良燧發槍的開槍方式,從撞擊式轉為針刺式。
針刺式就是把彈丸、點燃藥和火藥放在中間,開啟的時候針會推著火藥和點燃藥到彈丸這裏,然後一起引燃。
好處是開槍的速度變得更快,壞處就是這個針用多了就會損壞,需要定時換。
不過比起增加開槍速度,這個針的替換就不算是極大的消耗。
說是針,最前麵有個小凹槽,方便推小量的火藥和引燃藥過去。
量多了,有可能炸膛,量小了,不能引燃把子彈就彈射出去。
顧凝宸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自己知道這個,隻能低頭在紙上畫了出來,然後笑著道:「皇上剛才說之前的火木倉用繩索來引燃火藥,我想著如果能直接推一點=火藥過去,立刻點燃,就不必擔心被澆滅火星了。」
哪怕如此落魄,這位侍從還是把此人照顧得十分妥帖。
於是這人被關押起來,身邊沒人伺候,吃喝都沒有,不到兩天功夫就受不住,什麽都願意說了。
康熙看著呈上來的口供,得知此人居然是西洋一個小國國王的弟弟,偶爾帶著船隊過來做點買賣。
可惜國王突然病死了,鄰國趁機打了過來。
國王一死,群龍無首,新國王十分年輕,沒撐住幾天就亡國了。
這個國王的弟弟趁亂跑出來,他以前很得國王的寵愛,賞賜不斷,這船隊也是國王送給他的。
於是他就帶著船隊跑了出來,船上還有無數的財物,可惜都沉入海中。
顧凝宸恍然大悟,難怪這人能有燧發槍,國王的親弟弟能沒有嗎?
他這夠慘的,從國王的弟弟變成一無所有,還得典當東西來過活。
她露出點同情的神色來,康熙卻是一個字都不相信,另外派人去打聽那些救他上來的人,還有最近從西洋過來的,是否得知哪個小國被滅之事。
很快新的消息傳來,救這人上岸的船隊確實是偶然經過,也說船隊的確四崩五裂。
最後一艘船就在他們麵前沉沒,還能看得出原本是大船,上麵有許多箱子,不知道是貨物還是什麽,全沉入海底了。
但是顯然不是因為暴風雨的關係,船隻上全是火,該是被擊沉的。
那麽問題來了,擊沉的話就是對方有火炮,是誰把這人的船隊擊落,難道鄰國侵占小國,還不打算放過他?
千裏迢迢跑來,就為了擊落他的船隻,連船上的財寶都不屑一顧,究竟多大仇?
其他西洋商人消息靈通,卻沒聽說哪個小國被侵占。
雖然歐洲的小國眾多,有些就是丁點大,可是他們大多都有錢。
每次國王繼位的時候都會極為奢華的登基儀式,方便商人們提前帶著商品過去,必然能賺個盆滿缽滿。
貴夫人們都要穿著華麗的衣裳,首飾是少不了,商人們手裏頭的珠寶首飾就有去處了,這時候還能賣上大價錢。
所以商人們都沒得到消息,這小國的事隻怕是子虛烏有。
顧凝宸得知的時候不由一怔,她沒想到康熙竟然如此謹慎,沒有單憑這人的口供,而是跟另外兩方麵的人打聽消息。
尤其西洋商人消息靈通,康熙時不時派人互通有無。
為了能跟康熙以後繼續做買賣,西洋商人們都願意給個方便,提供這點小消息,不至於為此還幫著那人說謊了。
所以那人的口供是假的,究竟是什麽身份?
康熙讓順天府的人留意了,這人關押之後吃不了苦頭,卻是真的。
此人恐怕養尊處優多年,哪怕不是國王的弟弟,也該是哪裏的貴族。
最後順天府從這人身邊留下的侍從下手,終於探聽出消息來。
這消息讓康熙還挺驚訝的,原來這人是海盜,兄長霸占了一片島嶼自立為王。
所以他說自己是國王的弟弟,居然算是真的。
雖然這個島嶼的國家沒得到周邊其他國家的承認,不過他從小就生活在這個島嶼裏麵,跟兄長的歲數差得有點大。
懂事的時候開始就住在島嶼,被人稱唿是國王的弟弟,於是他一直都是這麽相信的。
這次也是兄長年紀大了,還受了傷,被另外一夥海盜盯上了這片島嶼後就死了。
之後才會出現他這個弟弟帶著船隊出來,被火炮追著打,險些喪命之事。
這些燧發槍不用說,是這位兄長搶迴來的。
康熙有些可惜,要此人真是國王的弟弟,國家裏麵有能製造燧發槍的人,那改良起來就方便得多了。
實在沒有,多搶幾把燧發槍迴來也不錯。
不過沒有製造的人,那麽他自己來造也不是不行。
燧發槍的結構沒有想像中難,就是改變了點燃的方式。
康熙畫出了圖紙,交給造辦處複製出來並不難。
顧凝宸有心幫著改良,看了一會就指著後邊道:「皇上,這支火木倉裝填火藥需要在槍口,每次隻能放一發,很費時間。如果能在後邊這裏放進能裝填彈藥的地方,再用轉盤的方式。」
打一發之後,勾動轉盤,轉向另外一格裝有彈藥的地方,就能繼續開槍,不必再填裝火藥那麽麻煩。
康熙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在燧發槍的槍身中間加入一個輪轉盤,裏麵分開很多小格,用來裝填火藥。
接著顧凝宸又想改良燧發槍的開槍方式,從撞擊式轉為針刺式。
針刺式就是把彈丸、點燃藥和火藥放在中間,開啟的時候針會推著火藥和點燃藥到彈丸這裏,然後一起引燃。
好處是開槍的速度變得更快,壞處就是這個針用多了就會損壞,需要定時換。
不過比起增加開槍速度,這個針的替換就不算是極大的消耗。
說是針,最前麵有個小凹槽,方便推小量的火藥和引燃藥過去。
量多了,有可能炸膛,量小了,不能引燃把子彈就彈射出去。
顧凝宸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自己知道這個,隻能低頭在紙上畫了出來,然後笑著道:「皇上剛才說之前的火木倉用繩索來引燃火藥,我想著如果能直接推一點=火藥過去,立刻點燃,就不必擔心被澆滅火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