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他跟拖爾弼打交道沒幾迴,居然漸漸走得這麽近,還成為關係極為不錯的好友。
王談迴想了一下,也感覺十分不可思議。
他就跟拖爾弼建議道:「你寫摺子跟皇上說一聲,讓皇上心裏有數。你說明白究竟為何贈書,都是贈與什麽人,送的是什麽,說清楚就好。」
其實要真是結黨營私,誰會這麽大張旗鼓,生怕別人不知道嗎?
顧凝宸的顧慮壓根就沒有出現,禦史看到後一個個安靜如雞。
加上拖爾弼迴頭真的寫摺子,在裏麵詳細說明了贈書的緣由,連名單都送上來了。
看得康熙忍不住感慨,拖爾弼還真是個實誠人,就是老實過頭了。
但是哪個皇帝不喜歡這樣的實誠人,起碼都不必擔心他私底下胡來,反而做事坦坦蕩蕩。
拖爾弼過了明路,這才放心繼續贈書。
就是進度越發慢了,因為三家印刷工坊都哭著求他買少點,讓書鋪那邊能上點貨,不至於還沒上就被他買空了。
書鋪掌櫃都來哭了幾迴,拖爾弼隻能悠著點兒慢慢送,還先給沒送的友人寫信解釋了一番。
還沒收到贈書的友人一看拖爾弼來信,一個個心裏還是很舒坦的。
畢竟其他人陸續收到,這些人也給拖爾弼借過書,沒收到總歸心裏有點難過。
拖爾弼還特地寫信來解釋一番,讓他們又是高興,又是哭笑不得。
畢竟拖爾弼把京城三家印刷工坊都買空了,逼得人家工坊和書鋪的管事一起來哭,也是夠夠的了。
不說各地官員和讀書人買書,傳教士們也買了。
傳教士讓僕人跑了好幾趟,最近才買上。
幾人一看,不約而同聚在一起,討論起這本書來。
白晉的算數最好,他看過後對其他人說道:「這書隻算是入門,但是寫得極為詳盡。如果不是宮裏那位政事繁忙,我都要懷疑這位不疑先生正是那位。」
徐日升從宮裏出來,聽見後搖頭道:「怎麽可能,那位皇上十分勤政。早上這天還沒亮就去上朝,下朝後去禦書房議事,然後才去後宮。」
最近拍賣會上出現那麽多新鮮玩意兒,全是那位皇帝想出來的,他又不是有好幾個腦袋,怎麽可能還有時間寫書!
白晉想了想也覺得是,而且這書要淺顯很多,顯然不會是康熙寫出來的,他不由感慨道:「我來之前隻覺得這邊沒什麽人會算數,實在可惜。如今看來,不久之後就會有許多人會了。」
其他幾個傳教士卻不怎麽贊同:「算數此道又不是看看就會了,如今這書剛上,很多人就是因為宮裏那位皇帝喜歡算數,才會一窩蜂去買。」
但是買了未必會讀,讀了未必就會,也可能買迴去就當個門麵,放在書架上十分好看而已。
這個傳教士曾經過幾個城鎮,還被一兩個喜歡西洋東西的鄉紳請到家中做客,就見過這些鄉紳大字不識,書架卻擺得滿滿當當。
那些書一本比一本新,一看就知道從來沒翻過,就是當門麵用的,於是他這時候才有此一說。
白晉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沒有反駁,心裏卻不怎麽贊同。
傳教士大多都是貴族出身,不管表麵如何,心裏還是十分傲慢。
尤其他們剛從西洋過來,隻經過那麽幾個地方,見過幾個人,就認定這邊的算數發展不如西洋,以後也不會如何,就實在太狹隘了一點。
不過這位傳教士剛到京城來,沒見過宮裏那位皇帝幾次,會這麽想也是理所當然的。
白晉還記得當初進宮是因為康熙召見,想要他們這些傳教士說說算數。
當初他們過來,就是為了跟這邊的皇帝打好交道,當然沒人不樂意。
但是白晉說完後,還以為這位皇帝會有很多疑惑,甚至許多聽不懂的地方,需要他們慢慢解釋。
再花費個一年半載,跟他們學習的進度差不多,這位皇帝都算是快了。
然而這位皇帝聽了一遍,很快低頭寫了一遍,然後問他們幾個有沒缺漏的地方。
白晉接過後看完,當時的震撼到如今還記憶猶新。
他在寫信迴去給法蘭西國王的時候,就提到這位皇帝不但記憶超群,而且對算數有著不一般的天賦,甚至能用「可怕」二字來形容。
國王的迴信也是讓白晉不要得罪這位皇帝,而且耐心跟對方好好打交道。
白晉看了下周圍,徐日升跟他對視了一眼,兩人有默契,明白這個新來的傳教士從此之後就不能帶進宮裏去,免得連累他們,壞了在康熙心裏的印象。
其他幾個傳教士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唯獨這個新來的被蒙在鼓裏,過了好一陣子才發現自己被孤立,想要控訴,就被同國的傳教士捂著嘴直接打暈拖上西洋海商的船。
等他再醒來的時候,已經被送迴家去了。
這點小插曲,康熙從暗衛那邊知曉,並沒往心裏去。
西洋人都是從不同國家來的,各人的立場有所不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暫時都不敢得罪他。
沒有眼色,不會來事,還可能惹麻煩的傳教士,都不必康熙出手,其他人就會率先讓對方徹底不再康熙跟前出現。
他就是稍微有點遺憾,都沒個理由發作這些傳教士,榨出點油水來。
康熙摸了摸下巴,被顧凝宸帶著,他真是越發像奸商了。
王談迴想了一下,也感覺十分不可思議。
他就跟拖爾弼建議道:「你寫摺子跟皇上說一聲,讓皇上心裏有數。你說明白究竟為何贈書,都是贈與什麽人,送的是什麽,說清楚就好。」
其實要真是結黨營私,誰會這麽大張旗鼓,生怕別人不知道嗎?
顧凝宸的顧慮壓根就沒有出現,禦史看到後一個個安靜如雞。
加上拖爾弼迴頭真的寫摺子,在裏麵詳細說明了贈書的緣由,連名單都送上來了。
看得康熙忍不住感慨,拖爾弼還真是個實誠人,就是老實過頭了。
但是哪個皇帝不喜歡這樣的實誠人,起碼都不必擔心他私底下胡來,反而做事坦坦蕩蕩。
拖爾弼過了明路,這才放心繼續贈書。
就是進度越發慢了,因為三家印刷工坊都哭著求他買少點,讓書鋪那邊能上點貨,不至於還沒上就被他買空了。
書鋪掌櫃都來哭了幾迴,拖爾弼隻能悠著點兒慢慢送,還先給沒送的友人寫信解釋了一番。
還沒收到贈書的友人一看拖爾弼來信,一個個心裏還是很舒坦的。
畢竟其他人陸續收到,這些人也給拖爾弼借過書,沒收到總歸心裏有點難過。
拖爾弼還特地寫信來解釋一番,讓他們又是高興,又是哭笑不得。
畢竟拖爾弼把京城三家印刷工坊都買空了,逼得人家工坊和書鋪的管事一起來哭,也是夠夠的了。
不說各地官員和讀書人買書,傳教士們也買了。
傳教士讓僕人跑了好幾趟,最近才買上。
幾人一看,不約而同聚在一起,討論起這本書來。
白晉的算數最好,他看過後對其他人說道:「這書隻算是入門,但是寫得極為詳盡。如果不是宮裏那位政事繁忙,我都要懷疑這位不疑先生正是那位。」
徐日升從宮裏出來,聽見後搖頭道:「怎麽可能,那位皇上十分勤政。早上這天還沒亮就去上朝,下朝後去禦書房議事,然後才去後宮。」
最近拍賣會上出現那麽多新鮮玩意兒,全是那位皇帝想出來的,他又不是有好幾個腦袋,怎麽可能還有時間寫書!
白晉想了想也覺得是,而且這書要淺顯很多,顯然不會是康熙寫出來的,他不由感慨道:「我來之前隻覺得這邊沒什麽人會算數,實在可惜。如今看來,不久之後就會有許多人會了。」
其他幾個傳教士卻不怎麽贊同:「算數此道又不是看看就會了,如今這書剛上,很多人就是因為宮裏那位皇帝喜歡算數,才會一窩蜂去買。」
但是買了未必會讀,讀了未必就會,也可能買迴去就當個門麵,放在書架上十分好看而已。
這個傳教士曾經過幾個城鎮,還被一兩個喜歡西洋東西的鄉紳請到家中做客,就見過這些鄉紳大字不識,書架卻擺得滿滿當當。
那些書一本比一本新,一看就知道從來沒翻過,就是當門麵用的,於是他這時候才有此一說。
白晉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沒有反駁,心裏卻不怎麽贊同。
傳教士大多都是貴族出身,不管表麵如何,心裏還是十分傲慢。
尤其他們剛從西洋過來,隻經過那麽幾個地方,見過幾個人,就認定這邊的算數發展不如西洋,以後也不會如何,就實在太狹隘了一點。
不過這位傳教士剛到京城來,沒見過宮裏那位皇帝幾次,會這麽想也是理所當然的。
白晉還記得當初進宮是因為康熙召見,想要他們這些傳教士說說算數。
當初他們過來,就是為了跟這邊的皇帝打好交道,當然沒人不樂意。
但是白晉說完後,還以為這位皇帝會有很多疑惑,甚至許多聽不懂的地方,需要他們慢慢解釋。
再花費個一年半載,跟他們學習的進度差不多,這位皇帝都算是快了。
然而這位皇帝聽了一遍,很快低頭寫了一遍,然後問他們幾個有沒缺漏的地方。
白晉接過後看完,當時的震撼到如今還記憶猶新。
他在寫信迴去給法蘭西國王的時候,就提到這位皇帝不但記憶超群,而且對算數有著不一般的天賦,甚至能用「可怕」二字來形容。
國王的迴信也是讓白晉不要得罪這位皇帝,而且耐心跟對方好好打交道。
白晉看了下周圍,徐日升跟他對視了一眼,兩人有默契,明白這個新來的傳教士從此之後就不能帶進宮裏去,免得連累他們,壞了在康熙心裏的印象。
其他幾個傳教士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唯獨這個新來的被蒙在鼓裏,過了好一陣子才發現自己被孤立,想要控訴,就被同國的傳教士捂著嘴直接打暈拖上西洋海商的船。
等他再醒來的時候,已經被送迴家去了。
這點小插曲,康熙從暗衛那邊知曉,並沒往心裏去。
西洋人都是從不同國家來的,各人的立場有所不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暫時都不敢得罪他。
沒有眼色,不會來事,還可能惹麻煩的傳教士,都不必康熙出手,其他人就會率先讓對方徹底不再康熙跟前出現。
他就是稍微有點遺憾,都沒個理由發作這些傳教士,榨出點油水來。
康熙摸了摸下巴,被顧凝宸帶著,他真是越發像奸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