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場西洋樂曲表演會虎頭蛇尾結束了,康熙迴去的時候十分不高興,好在工匠那邊給力,已經把昨天圖紙上的零件送了來。
兩人索性轉到去了英華殿,實驗室的桌子更大,拚湊零件的話也更方便。
他們一邊拚,發現小問題就當場解決掉,半天功夫,這時鍾的輪廓就拚好了。
康熙還做了個機關,喜鵲飛出來的時候會發生鳴叫,聲音就是機關摩擦發出來的,讓顧凝宸相當驚喜。
既是喜鵲,外邊就做成大樹的形狀,中間是個小鳥屋,小門是兩邊打開的。
中間會有滑軌,兩隻喜鵲飛出來,其實就是順著滑軌向前,隻是翅膀會動,就仿佛是飛出來一樣。
兩人一邊商量,一般讓工匠做零件,斷斷續續飛了好幾天功夫,終於做出了第一個會叫的時鍾,還是小巧得能放在桌麵上的。
康熙看著這精巧的時鍾,頗為滿意地點點頭道:「這機關能多做幾個相似的,比如飛出來的是兩個小天使,周圍可以做兩個大天使來迎接他們。」
顧凝宸點頭贊同道:「皇上說得不錯,這樣一來放在拍賣會就必然很受西洋人喜歡。」
估計西洋人看了,都要拍瘋了。
「隻在英華殿的工匠做零件實在太慢了一點,皇上不如讓人在宮外做個工坊,讓一部分人隻做一種零件,這樣就能熟手了。」
這就是流水線了,隻做同一個零件,就不會窺探到整個時鍾內部結構被人輕易仿製,又能加快效率。
最後組裝的人都是皇上的心腹,那麽圖紙的保密程度就能好很多。
康熙聽著顧凝宸的安排微微頷首道:「你這想得不錯,就在玻璃工坊旁邊弄一個鍾錶工坊。」
這樣一來,護著工坊的侍衛就不必再派人,隻需要玻璃工坊的那些侍衛繞遠一點,連帶鍾錶工坊也能一塊盯著了。
此事不必康熙多操心,李德全就讓高昌去辦。
玻璃工坊隔壁還有一個大院子,原本是想著玻璃工坊這邊地方不夠可以擴到旁邊去。
如今好了,這院子是現成的,就能直接改為鍾錶工坊。
大過年的,高昌還是很快就請了不少熟手的工匠來。
當然鍾錶工匠是不可能有的,這都是西洋玩意兒,如今國內還沒有,熟悉的工匠自然也不可能有。
不過工匠隻要會精細活,尤其會一點鐵匠敲打和熔煉,基本上做零件都不會有什麽問題。
為了加快速度,顧凝宸還建議用固定的模具,就不用擔心每個工匠做出來的零件會有些許的誤差。
模具也很容易做,隻需要加熱後會變柔軟的材質,把需要的零件印下去,大小固定後再燒製。
零件大多是銅製的,燒好的銅水直接倒進去,冷卻後脫模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零件來,而且還能做得很快。
隻要模具足夠多,人手也夠,一天做個上百件都不是問題。
康熙看著顧凝宸的眼裏透著光,隻覺得這建議不錯:「很好,就這麽辦。對了,工匠們誰做得又快又好,每個月算下來做得最多,符合零件的標準,工坊就有賞。」
雖說因為臨時招人,高昌給的工錢相當優越,但是如果另外還有獎勵,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工匠們自然熱情高漲,還主動把各家手巧的子侄推薦來,哪怕暫時不能當工匠,打下手也行,跟著學習以後又能成為新工匠,是個不錯的出路了。
高昌當然是查過這些工匠沒問題才放進來的,那些子侄也是。
他有預感,鍾錶工坊隻怕這點地方是不夠的,抓緊時間讓人畫了圖紙,打算把隔壁的空地做個大院子來備用。
哪怕暫時用不上,誰知道定貴妃又有什麽好主意,再弄出別的工坊來?
有備無患,以後總歸可能用上,到時候就不必再急著建院子了。
他請示了康熙,後者二話不說就允了。
康熙沉吟片刻道:「索性把周圍的空地全部圈起來,多建幾個院子,不必分散著來,侍衛也能集中巡邏。」
他還讓人在院子外邊圈起來的所有地方建圍牆,就不必擔心有人能夠窺探或者偷偷跑進來了。
顧凝宸一聽,這不是工業園的雛形了嗎?
不過這樣集中在一起,運輸方便,侍衛巡邏也便利。
她想了想就道:「皇上,如果在裏頭做個吃飯住下的地方,也不必修得很好,都是大通鋪,管飽就行了,工匠們不必出去,也能穩妥一些。」
康熙微微頷首,這樣一來工匠不必來迴跑,路上省下不少時間,跟別人接觸少,就不容易泄露工坊的秘密,更不會輕易被人冒充了。
大通鋪還能做火炕,連著廚房和熔爐,工匠們冬天夜裏不必趕迴家,有熱乎乎的吃食還有熱炕,能睡得暖暖的,精神頭好,幹活就更得勁了。
一時京城周圍不少工匠聽了,都不管過年不過年,一個個背著包袱就匆忙趕過來,希望能擠進工坊。
如今的工匠都是最底層,能吃飽就不錯了,有這樣好的待遇,一個個簡直想削尖腦袋進工坊。
鍾錶工坊也確實缺人,除了那些做流水線零件的,還需要有創造性的工匠做外邊的鍾罩。
要手巧,想像力和審美也得好,不然做出來的鍾表不倫不類,再是裏麵精巧,外邊不好看就浪費了。
兩人索性轉到去了英華殿,實驗室的桌子更大,拚湊零件的話也更方便。
他們一邊拚,發現小問題就當場解決掉,半天功夫,這時鍾的輪廓就拚好了。
康熙還做了個機關,喜鵲飛出來的時候會發生鳴叫,聲音就是機關摩擦發出來的,讓顧凝宸相當驚喜。
既是喜鵲,外邊就做成大樹的形狀,中間是個小鳥屋,小門是兩邊打開的。
中間會有滑軌,兩隻喜鵲飛出來,其實就是順著滑軌向前,隻是翅膀會動,就仿佛是飛出來一樣。
兩人一邊商量,一般讓工匠做零件,斷斷續續飛了好幾天功夫,終於做出了第一個會叫的時鍾,還是小巧得能放在桌麵上的。
康熙看著這精巧的時鍾,頗為滿意地點點頭道:「這機關能多做幾個相似的,比如飛出來的是兩個小天使,周圍可以做兩個大天使來迎接他們。」
顧凝宸點頭贊同道:「皇上說得不錯,這樣一來放在拍賣會就必然很受西洋人喜歡。」
估計西洋人看了,都要拍瘋了。
「隻在英華殿的工匠做零件實在太慢了一點,皇上不如讓人在宮外做個工坊,讓一部分人隻做一種零件,這樣就能熟手了。」
這就是流水線了,隻做同一個零件,就不會窺探到整個時鍾內部結構被人輕易仿製,又能加快效率。
最後組裝的人都是皇上的心腹,那麽圖紙的保密程度就能好很多。
康熙聽著顧凝宸的安排微微頷首道:「你這想得不錯,就在玻璃工坊旁邊弄一個鍾錶工坊。」
這樣一來,護著工坊的侍衛就不必再派人,隻需要玻璃工坊的那些侍衛繞遠一點,連帶鍾錶工坊也能一塊盯著了。
此事不必康熙多操心,李德全就讓高昌去辦。
玻璃工坊隔壁還有一個大院子,原本是想著玻璃工坊這邊地方不夠可以擴到旁邊去。
如今好了,這院子是現成的,就能直接改為鍾錶工坊。
大過年的,高昌還是很快就請了不少熟手的工匠來。
當然鍾錶工匠是不可能有的,這都是西洋玩意兒,如今國內還沒有,熟悉的工匠自然也不可能有。
不過工匠隻要會精細活,尤其會一點鐵匠敲打和熔煉,基本上做零件都不會有什麽問題。
為了加快速度,顧凝宸還建議用固定的模具,就不用擔心每個工匠做出來的零件會有些許的誤差。
模具也很容易做,隻需要加熱後會變柔軟的材質,把需要的零件印下去,大小固定後再燒製。
零件大多是銅製的,燒好的銅水直接倒進去,冷卻後脫模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零件來,而且還能做得很快。
隻要模具足夠多,人手也夠,一天做個上百件都不是問題。
康熙看著顧凝宸的眼裏透著光,隻覺得這建議不錯:「很好,就這麽辦。對了,工匠們誰做得又快又好,每個月算下來做得最多,符合零件的標準,工坊就有賞。」
雖說因為臨時招人,高昌給的工錢相當優越,但是如果另外還有獎勵,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工匠們自然熱情高漲,還主動把各家手巧的子侄推薦來,哪怕暫時不能當工匠,打下手也行,跟著學習以後又能成為新工匠,是個不錯的出路了。
高昌當然是查過這些工匠沒問題才放進來的,那些子侄也是。
他有預感,鍾錶工坊隻怕這點地方是不夠的,抓緊時間讓人畫了圖紙,打算把隔壁的空地做個大院子來備用。
哪怕暫時用不上,誰知道定貴妃又有什麽好主意,再弄出別的工坊來?
有備無患,以後總歸可能用上,到時候就不必再急著建院子了。
他請示了康熙,後者二話不說就允了。
康熙沉吟片刻道:「索性把周圍的空地全部圈起來,多建幾個院子,不必分散著來,侍衛也能集中巡邏。」
他還讓人在院子外邊圈起來的所有地方建圍牆,就不必擔心有人能夠窺探或者偷偷跑進來了。
顧凝宸一聽,這不是工業園的雛形了嗎?
不過這樣集中在一起,運輸方便,侍衛巡邏也便利。
她想了想就道:「皇上,如果在裏頭做個吃飯住下的地方,也不必修得很好,都是大通鋪,管飽就行了,工匠們不必出去,也能穩妥一些。」
康熙微微頷首,這樣一來工匠不必來迴跑,路上省下不少時間,跟別人接觸少,就不容易泄露工坊的秘密,更不會輕易被人冒充了。
大通鋪還能做火炕,連著廚房和熔爐,工匠們冬天夜裏不必趕迴家,有熱乎乎的吃食還有熱炕,能睡得暖暖的,精神頭好,幹活就更得勁了。
一時京城周圍不少工匠聽了,都不管過年不過年,一個個背著包袱就匆忙趕過來,希望能擠進工坊。
如今的工匠都是最底層,能吃飽就不錯了,有這樣好的待遇,一個個簡直想削尖腦袋進工坊。
鍾錶工坊也確實缺人,除了那些做流水線零件的,還需要有創造性的工匠做外邊的鍾罩。
要手巧,想像力和審美也得好,不然做出來的鍾表不倫不類,再是裏麵精巧,外邊不好看就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