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是這樣,五阿哥還是哭得厲害,聲音相當洪亮,聽著就是個中氣十足的孩子。
顯然他當初出生的時候沒傷著底子,讓顧凝宸是鬆了一口氣。
她帶來的禮物是小孩子戴的銀鐲子,上麵刻著福紋,簡簡單單卻帶著祝福。
宜妃的額娘聽聞當初因為定貴妃給的一個偏方,才得以讓宜妃平安生下五阿哥,十分感激,特地過來跟定貴妃行大禮。
顧凝宸嚇了一跳,趕緊讓金桂把人扶了起來:「不妨事,宜妃和五阿哥平安就好。」
在場的幾個妃子知道,當初宜妃生下五阿哥的時候,因著這個偏方的緣故,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還給定貴妃送去賞賜。
這確實該賞,定貴妃謙虛,說隻給宜妃爭取了一點時間而已。
但是生孩子的時候,多一點時間就多一分活路,尤其是孩子。
畢竟女人生孩子都像是過鬼門關,能大人孩子都保住,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就是定貴妃那天想起一個偏方,以後自己出什麽事,禦醫束手無策的時候,她會不會能想起別的偏方,救下自己來?
惠妃這麽想著,對顧凝宸是越發恭敬和親近。
顧凝宸隱約猜出她的意思,心下好笑。
她並不擅長醫學類,恐怕要讓惠妃失望了。
洗三的時間不長,也是為了五阿哥著想,沒叫他凍著。
隻稍微洗了洗,就給五阿哥擦幹淨身子,用厚實的繈褓包起來送進裏頭。
皇太後請幾人進去坐一坐,顧凝宸剛坐下,就聽她用蒙語笑著道:「你之前送來的書很好,比我之前那本更有意思。」
顧凝宸也笑了:「太後娘娘喜歡就好,我也是正巧看見這本書,看完後感覺很有趣,就給太後娘娘送過來了。」
宮中寂寞,能有一本排解思鄉之情的書,確實這禮物是送到皇太後的心坎裏了。
她每天讓女官用蒙語讀一讀,仿佛能看見曾經出生長大的草原就在自己跟前一樣。
這書是寫得真好,把如今的草原寫得極為真實又細緻。
裏頭的商人住的地方離皇太後的家鄉不遠,偶爾還會過去做買賣,形容了當地漂亮的景色和熱情的人群。
皇太後反覆聽著,就能想像到自己的家鄉比起以前要好多了。
惠妃湊趣問了問是什麽書,一聽是一個去草原做買賣的商人寫的,也頓時來了興趣。
皇太後就讓女官拿了書來,從頭給念一念。
隻念了一段,惠妃就聽得頗為入神。
她心想自己去翰林院借的書,也就那麽一兩本能看看,其他都沒什麽意思。
果然讀書人挑的書才好看,看看這定貴妃給皇太後挑的書就如此有趣,聽得人都不想走了!
惠妃是這麽想,榮妃也是,她想到自己借的書也大多沒什麽意思,心下頓時嘆氣。
德妃還好,溫妃是識字的,看過一些書,不算很多,聽著皇太後這書念完一段後,忍不住問道:「貴妃娘娘這是從哪裏挑的書?我去翰林院借了幾本書,看著都不怎麽有意思。」
顧凝宸聽著就笑道:「我那邊的書還沒看完,正巧看到這本。有幾本書我看著不錯,讓人列了書單,你們瞧著喜歡就讓人去翰林院借來看看?」
溫妃就笑了:「那敢情好,我在這就先謝過貴妃娘娘了。」
顧凝宸迴憶了幾本書,讓身邊的陳女官用小本子記下,寫了幾份遞給幾個妃子身後的宮女。
皇太後看著陳女官手裏的小本子很感興趣,尤其手裏還拿著一支筆,並不需要沾墨就能寫,很是方便。
見她好奇,顧凝宸就示意陳女官上前把東西給皇太後看看,又解釋一番道:「這是我讓人做的小東西,平日要臨時記下什麽,也十分方便。」
皇太後就笑道:「定貴妃你這做的東西總是特別有意思,我也想要一些給身邊的女官用,平日要清點庫房的時候也方便。」
以前都要在桌前鋪上文房四寶,然後一邊清點,一邊有太監過來跟女官稟報,好在桌前記下。
如果有了這個小本子,女官就能直接站在庫房裏頭,聽著人一邊稟報一邊記下,要方便得多了。
顧凝宸不意外皇太後轉眼就能想到這小本子和鉛筆的方便之處,還能用在適合的地方,就笑著點頭道:「我那邊加緊讓人多做了一些,迴頭就叫人送到太後娘娘這邊來。」
這原本就不是多難做的東西,康熙用著也挺喜歡的,已經讓內務府那邊抓緊多做一些,分發給底下大臣來用。
商議的時候,大臣也能立刻用本子和鉛筆記錄下來,不至於迴頭漏掉了一些。
顧凝宸想到對讀書人來說,這東西就更合適了。
平日走在路上,對文章或者詩句的時候忽然有了靈感,想要記下來,卻要到處找文房四寶。
等找到的時候,那點一閃而過的靈感可能就沒了,著實可惜。
這東西搭配賣得話也不貴,想必會有很多讀書人會喜歡。
顧凝宸從慈寧宮迴來後,就跟康熙提起這事來。
康熙就點頭道:「不錯,大臣們用著就不錯,給底下讀書人學習的時候用也合適。」
鉛筆對紙的要求不高,哪怕不是純白的,或者特別光滑平整的上等紙也能用,稍微適應一下鉛筆就能寫得又快又好。
顯然他當初出生的時候沒傷著底子,讓顧凝宸是鬆了一口氣。
她帶來的禮物是小孩子戴的銀鐲子,上麵刻著福紋,簡簡單單卻帶著祝福。
宜妃的額娘聽聞當初因為定貴妃給的一個偏方,才得以讓宜妃平安生下五阿哥,十分感激,特地過來跟定貴妃行大禮。
顧凝宸嚇了一跳,趕緊讓金桂把人扶了起來:「不妨事,宜妃和五阿哥平安就好。」
在場的幾個妃子知道,當初宜妃生下五阿哥的時候,因著這個偏方的緣故,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還給定貴妃送去賞賜。
這確實該賞,定貴妃謙虛,說隻給宜妃爭取了一點時間而已。
但是生孩子的時候,多一點時間就多一分活路,尤其是孩子。
畢竟女人生孩子都像是過鬼門關,能大人孩子都保住,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就是定貴妃那天想起一個偏方,以後自己出什麽事,禦醫束手無策的時候,她會不會能想起別的偏方,救下自己來?
惠妃這麽想著,對顧凝宸是越發恭敬和親近。
顧凝宸隱約猜出她的意思,心下好笑。
她並不擅長醫學類,恐怕要讓惠妃失望了。
洗三的時間不長,也是為了五阿哥著想,沒叫他凍著。
隻稍微洗了洗,就給五阿哥擦幹淨身子,用厚實的繈褓包起來送進裏頭。
皇太後請幾人進去坐一坐,顧凝宸剛坐下,就聽她用蒙語笑著道:「你之前送來的書很好,比我之前那本更有意思。」
顧凝宸也笑了:「太後娘娘喜歡就好,我也是正巧看見這本書,看完後感覺很有趣,就給太後娘娘送過來了。」
宮中寂寞,能有一本排解思鄉之情的書,確實這禮物是送到皇太後的心坎裏了。
她每天讓女官用蒙語讀一讀,仿佛能看見曾經出生長大的草原就在自己跟前一樣。
這書是寫得真好,把如今的草原寫得極為真實又細緻。
裏頭的商人住的地方離皇太後的家鄉不遠,偶爾還會過去做買賣,形容了當地漂亮的景色和熱情的人群。
皇太後反覆聽著,就能想像到自己的家鄉比起以前要好多了。
惠妃湊趣問了問是什麽書,一聽是一個去草原做買賣的商人寫的,也頓時來了興趣。
皇太後就讓女官拿了書來,從頭給念一念。
隻念了一段,惠妃就聽得頗為入神。
她心想自己去翰林院借的書,也就那麽一兩本能看看,其他都沒什麽意思。
果然讀書人挑的書才好看,看看這定貴妃給皇太後挑的書就如此有趣,聽得人都不想走了!
惠妃是這麽想,榮妃也是,她想到自己借的書也大多沒什麽意思,心下頓時嘆氣。
德妃還好,溫妃是識字的,看過一些書,不算很多,聽著皇太後這書念完一段後,忍不住問道:「貴妃娘娘這是從哪裏挑的書?我去翰林院借了幾本書,看著都不怎麽有意思。」
顧凝宸聽著就笑道:「我那邊的書還沒看完,正巧看到這本。有幾本書我看著不錯,讓人列了書單,你們瞧著喜歡就讓人去翰林院借來看看?」
溫妃就笑了:「那敢情好,我在這就先謝過貴妃娘娘了。」
顧凝宸迴憶了幾本書,讓身邊的陳女官用小本子記下,寫了幾份遞給幾個妃子身後的宮女。
皇太後看著陳女官手裏的小本子很感興趣,尤其手裏還拿著一支筆,並不需要沾墨就能寫,很是方便。
見她好奇,顧凝宸就示意陳女官上前把東西給皇太後看看,又解釋一番道:「這是我讓人做的小東西,平日要臨時記下什麽,也十分方便。」
皇太後就笑道:「定貴妃你這做的東西總是特別有意思,我也想要一些給身邊的女官用,平日要清點庫房的時候也方便。」
以前都要在桌前鋪上文房四寶,然後一邊清點,一邊有太監過來跟女官稟報,好在桌前記下。
如果有了這個小本子,女官就能直接站在庫房裏頭,聽著人一邊稟報一邊記下,要方便得多了。
顧凝宸不意外皇太後轉眼就能想到這小本子和鉛筆的方便之處,還能用在適合的地方,就笑著點頭道:「我那邊加緊讓人多做了一些,迴頭就叫人送到太後娘娘這邊來。」
這原本就不是多難做的東西,康熙用著也挺喜歡的,已經讓內務府那邊抓緊多做一些,分發給底下大臣來用。
商議的時候,大臣也能立刻用本子和鉛筆記錄下來,不至於迴頭漏掉了一些。
顧凝宸想到對讀書人來說,這東西就更合適了。
平日走在路上,對文章或者詩句的時候忽然有了靈感,想要記下來,卻要到處找文房四寶。
等找到的時候,那點一閃而過的靈感可能就沒了,著實可惜。
這東西搭配賣得話也不貴,想必會有很多讀書人會喜歡。
顧凝宸從慈寧宮迴來後,就跟康熙提起這事來。
康熙就點頭道:「不錯,大臣們用著就不錯,給底下讀書人學習的時候用也合適。」
鉛筆對紙的要求不高,哪怕不是純白的,或者特別光滑平整的上等紙也能用,稍微適應一下鉛筆就能寫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