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萬琉哈氏畫畫就太難了,好在她不會,但是康熙擅長啊!
康熙吩咐李德全把紙筆都準備好,他按照萬琉哈氏說的開始勾畫起來。
她隻見康熙毛筆勾勒,換上硃筆,沒多久就把自己形容的甜菜畫了出來。
再添了一些顏色,這甜菜簡直栩栩如生了。
萬琉哈氏滿臉驚喜道:「皇上的畫技極好,轉眼間就畫出來了。」
李德全在旁邊磨墨,聽見這話腦袋忍不住低下去,才能遮掩住自己眼底的驚訝。
畢竟康熙平日畫的都是山水花鳥,還是第一次畫菜,又是一個像蘿蔔的菜,實在太接地氣了,偏偏定嬪這麽一誇,那就更奇怪了。
萬琉哈氏說完感覺有一點不妥,好在康熙也不在意,反倒覺得她是在真心誇。
看她拿著畫滿臉驚訝的模樣,就知道隻寥寥描述幾句,康熙就畫了個十成十,確實叫萬琉哈氏滿心佩服。
倒也不必康熙親自多畫幾幅,李德全自然會帶著這幅畫去翰林院找人幫忙仿畫幾幅。
對擅畫的人來說,這麽個像蘿蔔的東西實在沒什麽難度,半個時辰就能仿上好幾幅了。
除了交給南懷仁之外,康熙也不隻指望他,還讓人送去給其他大海商。
反正出得起價錢,海商就能給他找迴來。
誰也不知道宮裏怎麽忽然想要這個,但是價錢那必然不會低,北邊的港口如今鬆動了幾分,海商們自然願意賣個好,指不定以後南邊的海禁也放開了,他們就能第一個收到消息然後能最快分一杯羹了。
康熙感覺自己來重華宮不過一下午的功夫,愣是完成了好幾件事。
原本他就是來坐坐,打算跟萬琉哈氏耳鬢廝磨輕鬆一會,怎麽到頭來辦了不少公事?
隻能說萬琉哈氏平日看的多,但是一時半會想不起來,還是兩人閑聊的時候不知不覺想起來不少。
康熙尋思著以後他得多來幾次,跟她天南地北多聊一些,指不定叫萬琉哈氏再多想一些事來。
比如彩色玻璃,一部分給南懷仁讓熟悉的海商送迴去西洋那邊賣。
當然給的很少一部分,算是打頭陣試試水。
按照萬琉哈氏的意思,那就是用來宣傳的。
好酒不怕巷子深,但是等人發現也太慢了,她從來不是被動的人,正巧康熙也不是,索性主動出擊了。
沒必要讓海商壟斷,而是讓西洋那邊知道,他們這邊有好東西呢!
除了海商之外,貴族們其實也豢養了私衛,直接派人出海過來採買,那就沒有中間商的差價,還能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何樂而不為?
首先,也得讓他們知道好東西在哪裏。
反正貴族們缺什麽就是不缺錢,萬琉哈氏當然不放過他們這些肥羊了。
另外康熙在北邊港口讓人建起了拍賣行,就在港口不遠處,海商來往也方便。
而且他們不必非要進城,一來路程短省時間,二來也減輕了城裏的壓力。
不然海商魚龍混雜,誰知道是來買東西還是來打聽消息,或者索性是海盜假扮的呢?
與其慢慢查證他們的身份,耽誤時間,還不如索性把人圈在港口那一帶。
他們不需要反覆被盤查,採買東西更方便,海商自然樂意。
港口這邊不必提著腦袋來查這些人的身份,出什麽事也不會牽連到內城,能輕鬆不少。
隻需要拍賣行那邊派人守著,免得錢還沒給就給人搶了。
黑吃黑這個不少見,在自己的底盤裏被黑成黑,康熙的臉麵往哪裏擱?
所以拍賣行明麵上有護衛,暗地裏也有,就是為了防止有些海商隻打算幹一票買賣,搶著就跑。
至於海商們互相搶這個問題,康熙就不管了。
反正拍賣行的東西,隻要出去了,出什麽事他們一概不負責。
海商沒能護住自個的東西,跟拍賣行也沒什麽關係了。
這一手夠黑,偏偏海商還不能有意見,隻能捏著鼻子認了,比平日更小心。
帶著護衛來的他們感覺還不放心,派人去城裏雇鏢局的人一路從拍賣行護著上船,等船開之後才算是結束。
這就讓不少鏢局看到了商機,連夜從各地派一部分人上來,直接蹲在港口等生意上門。
海商為了保命保貨物,比誰都大方,鏢局賺了盆滿缽滿,也算是周邊連帶的生意了。
另外港口的海商得住得吃啊,也有人機靈,找到海關的人,打算在附近建客棧和酒樓。
萬琉哈氏聽得一愣一愣的,感覺她隻提議了拍賣行,康熙底下的人就把其他都補全了。
她更深切感受到康熙所說的,很多事不必親力親為,底下人為了表現就必然會把其他都補齊了,壓根都不需要康熙操心。
萬琉哈氏就笑著道:「皇上的人真是能幹,如此一來拍賣行很快就能開了,就是不知道玻璃工坊做得那邊如何了。」
萬事俱備就差拍賣的貨物了,別是拍賣行做好了,周邊的客棧和酒樓都建起來了,海商陸陸續續都到了,偏偏要拍賣的玻璃製品卻沒做幾個,那就尷尬了。
康熙也是這麽覺得的,這兩天已經派李德全親自去問了問。
高昌是個靠譜的,因為張應手把手教導,很快就熟悉了工坊的流程,跟工匠們也很快熟絡了。
康熙吩咐李德全把紙筆都準備好,他按照萬琉哈氏說的開始勾畫起來。
她隻見康熙毛筆勾勒,換上硃筆,沒多久就把自己形容的甜菜畫了出來。
再添了一些顏色,這甜菜簡直栩栩如生了。
萬琉哈氏滿臉驚喜道:「皇上的畫技極好,轉眼間就畫出來了。」
李德全在旁邊磨墨,聽見這話腦袋忍不住低下去,才能遮掩住自己眼底的驚訝。
畢竟康熙平日畫的都是山水花鳥,還是第一次畫菜,又是一個像蘿蔔的菜,實在太接地氣了,偏偏定嬪這麽一誇,那就更奇怪了。
萬琉哈氏說完感覺有一點不妥,好在康熙也不在意,反倒覺得她是在真心誇。
看她拿著畫滿臉驚訝的模樣,就知道隻寥寥描述幾句,康熙就畫了個十成十,確實叫萬琉哈氏滿心佩服。
倒也不必康熙親自多畫幾幅,李德全自然會帶著這幅畫去翰林院找人幫忙仿畫幾幅。
對擅畫的人來說,這麽個像蘿蔔的東西實在沒什麽難度,半個時辰就能仿上好幾幅了。
除了交給南懷仁之外,康熙也不隻指望他,還讓人送去給其他大海商。
反正出得起價錢,海商就能給他找迴來。
誰也不知道宮裏怎麽忽然想要這個,但是價錢那必然不會低,北邊的港口如今鬆動了幾分,海商們自然願意賣個好,指不定以後南邊的海禁也放開了,他們就能第一個收到消息然後能最快分一杯羹了。
康熙感覺自己來重華宮不過一下午的功夫,愣是完成了好幾件事。
原本他就是來坐坐,打算跟萬琉哈氏耳鬢廝磨輕鬆一會,怎麽到頭來辦了不少公事?
隻能說萬琉哈氏平日看的多,但是一時半會想不起來,還是兩人閑聊的時候不知不覺想起來不少。
康熙尋思著以後他得多來幾次,跟她天南地北多聊一些,指不定叫萬琉哈氏再多想一些事來。
比如彩色玻璃,一部分給南懷仁讓熟悉的海商送迴去西洋那邊賣。
當然給的很少一部分,算是打頭陣試試水。
按照萬琉哈氏的意思,那就是用來宣傳的。
好酒不怕巷子深,但是等人發現也太慢了,她從來不是被動的人,正巧康熙也不是,索性主動出擊了。
沒必要讓海商壟斷,而是讓西洋那邊知道,他們這邊有好東西呢!
除了海商之外,貴族們其實也豢養了私衛,直接派人出海過來採買,那就沒有中間商的差價,還能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何樂而不為?
首先,也得讓他們知道好東西在哪裏。
反正貴族們缺什麽就是不缺錢,萬琉哈氏當然不放過他們這些肥羊了。
另外康熙在北邊港口讓人建起了拍賣行,就在港口不遠處,海商來往也方便。
而且他們不必非要進城,一來路程短省時間,二來也減輕了城裏的壓力。
不然海商魚龍混雜,誰知道是來買東西還是來打聽消息,或者索性是海盜假扮的呢?
與其慢慢查證他們的身份,耽誤時間,還不如索性把人圈在港口那一帶。
他們不需要反覆被盤查,採買東西更方便,海商自然樂意。
港口這邊不必提著腦袋來查這些人的身份,出什麽事也不會牽連到內城,能輕鬆不少。
隻需要拍賣行那邊派人守著,免得錢還沒給就給人搶了。
黑吃黑這個不少見,在自己的底盤裏被黑成黑,康熙的臉麵往哪裏擱?
所以拍賣行明麵上有護衛,暗地裏也有,就是為了防止有些海商隻打算幹一票買賣,搶著就跑。
至於海商們互相搶這個問題,康熙就不管了。
反正拍賣行的東西,隻要出去了,出什麽事他們一概不負責。
海商沒能護住自個的東西,跟拍賣行也沒什麽關係了。
這一手夠黑,偏偏海商還不能有意見,隻能捏著鼻子認了,比平日更小心。
帶著護衛來的他們感覺還不放心,派人去城裏雇鏢局的人一路從拍賣行護著上船,等船開之後才算是結束。
這就讓不少鏢局看到了商機,連夜從各地派一部分人上來,直接蹲在港口等生意上門。
海商為了保命保貨物,比誰都大方,鏢局賺了盆滿缽滿,也算是周邊連帶的生意了。
另外港口的海商得住得吃啊,也有人機靈,找到海關的人,打算在附近建客棧和酒樓。
萬琉哈氏聽得一愣一愣的,感覺她隻提議了拍賣行,康熙底下的人就把其他都補全了。
她更深切感受到康熙所說的,很多事不必親力親為,底下人為了表現就必然會把其他都補齊了,壓根都不需要康熙操心。
萬琉哈氏就笑著道:「皇上的人真是能幹,如此一來拍賣行很快就能開了,就是不知道玻璃工坊做得那邊如何了。」
萬事俱備就差拍賣的貨物了,別是拍賣行做好了,周邊的客棧和酒樓都建起來了,海商陸陸續續都到了,偏偏要拍賣的玻璃製品卻沒做幾個,那就尷尬了。
康熙也是這麽覺得的,這兩天已經派李德全親自去問了問。
高昌是個靠譜的,因為張應手把手教導,很快就熟悉了工坊的流程,跟工匠們也很快熟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