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琉哈氏心知這就是語言,學會了未必說的好,但是用多了自然而然就好起來了。
之前原身會聽一點,看書也自學了一些,可是用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請安的時候,慈寧宮那都是宜嬪的舞台,她性子要靦腆一些也不愛出風頭,沒機會跟皇太後說話,這蒙語就用不上了。
就跟以前學英語的時候,語法和詞彙都熟悉,筆試沒問題,口語考試的時候就得結巴了。
萬琉哈氏的同桌就一有機會纏著外教,口語水平是突飛猛進。
她則是在進修的時候有幾個外國同學,時常要小組交流,所以口語才變得好了起來。
如今也是一樣,有皇太後這個蒙語十級的人在,還耐心指點萬琉哈氏。
就她那個屬於研究員的腦瓜子,加上原身的學識和記憶,要是沒一點進步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第25章 三更合一
太皇太後跟萬琉哈氏見麵聊了聊,對她頗為滿意,聽著萬琉哈氏進退有度的侃侃而談,也十分心驚她的學識之廣。
不管提到什麽,萬琉哈氏都能立刻信手拈來給兩人說些有趣的。
她也不說深奧的東西,就是簡單的遊記或者當地有趣的傳說,哪怕是太皇太後也聽得津津有味。
要不是蘇麻喇姑委婉提醒康熙下朝過來了,太皇太後才驚覺跟萬琉哈氏竟然不知不覺聊了一個多時辰。
康熙下朝的時候得知萬琉哈氏被太皇太後召見,也沒多想,隻覺得皇祖母是聽他說的好奇,於是把人召過去看看。
至於太皇太後沒提前說一聲,後邊突然一大早去重華宮請人,康熙心下明白,這是皇祖母的一點小考驗了。
他對萬琉哈氏很有信心,並不覺得她會過不了太皇太後這一關。
但是等康熙去了慈寧宮,才發現自己還是想錯了。
萬琉哈氏何止過了太皇太後這一關,甚至跟她都親近了不少。
就連皇太後也是如此,這就叫康熙十分詫異了。
畢竟當初宜嬪跟皇太後熟悉起來,也費了不少時日。
這才一個上午,皇太後看向萬琉哈氏的眼神都透著五分慈愛了。
康熙心下嘖嘖稱奇,臉上並不顯,進來跟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請安。
萬琉哈氏也起身給康熙行禮,後者揮揮手示意她坐下,自己也在萬琉哈氏身邊落座。
「在門口就聽見皇額娘的笑聲,萬琉哈氏這是說的什麽叫人這般高興了?」
康熙用蒙語一問,皇太後就笑著說道:「萬琉哈氏是個有趣之人,知道得很多。」
剛才萬琉哈氏提的就是一位海商意氣風發出海,但是遇到風暴失去了大半的船隊和貨物,轉頭卻去了一個孤島發現寶貝,帶迴來賣了天價,於是東山再起。
她把這故事說得曲折離奇,將海商怎麽倒黴說得相當慘,後邊再捲土重來又十分出人意料和振奮人心。
別說皇太後,就連太皇太後和蘇麻喇姑聽得也十分入神。
康熙是知道海商寫的那本書,隻是沒想到萬琉哈氏能說得如此有趣,叫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聽得入神了。
難怪太皇太後說召見定嬪,應當打個照麵,說一會話就好了。
這一說居然一個多時辰,他都下朝了,萬琉哈氏還在慈寧宮,就足見太皇太後和皇太後有多喜歡聽她說話的。
而且這說的外邊的事情,前所未聞,還特別新奇有趣。
宜嬪確實能逗笑二人,說的卻大多是在家中的趣事,又或是幾句俏皮話,跟萬琉哈氏這樣是截然不同。
如果說宜嬪提的是身邊事,幾句俏皮話,那是閨閣姑娘家常有的。
並不算特別稀奇,也就宜嬪嘴皮子利索,說得就十分有意思。
但萬琉哈氏明顯是看得書多,知道得多,說得也就更遠了。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的身份雖然尊貴,但是兩人也就從家鄉到宮中,然後就沒出去過。
外邊的世界如此新奇,簡直前所未聞,也難怪兩人聽得入神。
康熙都來請安了,萬琉哈氏不好繼續留下打擾他們三個說話,就起身告退了。
康熙是看出太皇太後有話要跟自己說,也就沒留萬琉哈氏。
皇太後見了,也識趣地藉口離開了。
隻留下祖孫二人,另外就是蘇麻喇姑還在。
沒有其他人在,太皇太後這才開口道:「我被皇上說得好奇,就請了定嬪過來說說話,果然是個有趣的人兒。」
康熙點頭笑道:「確實如此,定嬪跟著她阿瑪博覽群書,知道得自然就多了。」
太皇太後贊同得點頭,卻又說道:「若果定嬪不是女子,如此大才想必能成為皇上的左膀右臂。」
康熙嘴角的笑容不變道:「皇祖母,如今這樣也不錯。朕哪怕在後宮,也多了個人能說說話。」
這跟在前朝還是不同的,跟朝臣們是商議,各人有立場,也更內斂許多。
他跟萬琉哈氏就能暢所欲言,而且她一直都能跟得上自己的想法,偶爾還能不謀而合,甚至想出奇妙的解決之道,讓康熙大為歡喜。
萬琉哈氏就像是個寶庫,越是挖掘卻發現更多的寶藏,根本看不見盡頭在哪裏。
這就叫康熙十分歡喜,又充滿了挖掘的興趣,也不知道這寶藏裏頭還會給他什麽樣的驚喜。
之前原身會聽一點,看書也自學了一些,可是用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請安的時候,慈寧宮那都是宜嬪的舞台,她性子要靦腆一些也不愛出風頭,沒機會跟皇太後說話,這蒙語就用不上了。
就跟以前學英語的時候,語法和詞彙都熟悉,筆試沒問題,口語考試的時候就得結巴了。
萬琉哈氏的同桌就一有機會纏著外教,口語水平是突飛猛進。
她則是在進修的時候有幾個外國同學,時常要小組交流,所以口語才變得好了起來。
如今也是一樣,有皇太後這個蒙語十級的人在,還耐心指點萬琉哈氏。
就她那個屬於研究員的腦瓜子,加上原身的學識和記憶,要是沒一點進步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第25章 三更合一
太皇太後跟萬琉哈氏見麵聊了聊,對她頗為滿意,聽著萬琉哈氏進退有度的侃侃而談,也十分心驚她的學識之廣。
不管提到什麽,萬琉哈氏都能立刻信手拈來給兩人說些有趣的。
她也不說深奧的東西,就是簡單的遊記或者當地有趣的傳說,哪怕是太皇太後也聽得津津有味。
要不是蘇麻喇姑委婉提醒康熙下朝過來了,太皇太後才驚覺跟萬琉哈氏竟然不知不覺聊了一個多時辰。
康熙下朝的時候得知萬琉哈氏被太皇太後召見,也沒多想,隻覺得皇祖母是聽他說的好奇,於是把人召過去看看。
至於太皇太後沒提前說一聲,後邊突然一大早去重華宮請人,康熙心下明白,這是皇祖母的一點小考驗了。
他對萬琉哈氏很有信心,並不覺得她會過不了太皇太後這一關。
但是等康熙去了慈寧宮,才發現自己還是想錯了。
萬琉哈氏何止過了太皇太後這一關,甚至跟她都親近了不少。
就連皇太後也是如此,這就叫康熙十分詫異了。
畢竟當初宜嬪跟皇太後熟悉起來,也費了不少時日。
這才一個上午,皇太後看向萬琉哈氏的眼神都透著五分慈愛了。
康熙心下嘖嘖稱奇,臉上並不顯,進來跟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請安。
萬琉哈氏也起身給康熙行禮,後者揮揮手示意她坐下,自己也在萬琉哈氏身邊落座。
「在門口就聽見皇額娘的笑聲,萬琉哈氏這是說的什麽叫人這般高興了?」
康熙用蒙語一問,皇太後就笑著說道:「萬琉哈氏是個有趣之人,知道得很多。」
剛才萬琉哈氏提的就是一位海商意氣風發出海,但是遇到風暴失去了大半的船隊和貨物,轉頭卻去了一個孤島發現寶貝,帶迴來賣了天價,於是東山再起。
她把這故事說得曲折離奇,將海商怎麽倒黴說得相當慘,後邊再捲土重來又十分出人意料和振奮人心。
別說皇太後,就連太皇太後和蘇麻喇姑聽得也十分入神。
康熙是知道海商寫的那本書,隻是沒想到萬琉哈氏能說得如此有趣,叫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聽得入神了。
難怪太皇太後說召見定嬪,應當打個照麵,說一會話就好了。
這一說居然一個多時辰,他都下朝了,萬琉哈氏還在慈寧宮,就足見太皇太後和皇太後有多喜歡聽她說話的。
而且這說的外邊的事情,前所未聞,還特別新奇有趣。
宜嬪確實能逗笑二人,說的卻大多是在家中的趣事,又或是幾句俏皮話,跟萬琉哈氏這樣是截然不同。
如果說宜嬪提的是身邊事,幾句俏皮話,那是閨閣姑娘家常有的。
並不算特別稀奇,也就宜嬪嘴皮子利索,說得就十分有意思。
但萬琉哈氏明顯是看得書多,知道得多,說得也就更遠了。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的身份雖然尊貴,但是兩人也就從家鄉到宮中,然後就沒出去過。
外邊的世界如此新奇,簡直前所未聞,也難怪兩人聽得入神。
康熙都來請安了,萬琉哈氏不好繼續留下打擾他們三個說話,就起身告退了。
康熙是看出太皇太後有話要跟自己說,也就沒留萬琉哈氏。
皇太後見了,也識趣地藉口離開了。
隻留下祖孫二人,另外就是蘇麻喇姑還在。
沒有其他人在,太皇太後這才開口道:「我被皇上說得好奇,就請了定嬪過來說說話,果然是個有趣的人兒。」
康熙點頭笑道:「確實如此,定嬪跟著她阿瑪博覽群書,知道得自然就多了。」
太皇太後贊同得點頭,卻又說道:「若果定嬪不是女子,如此大才想必能成為皇上的左膀右臂。」
康熙嘴角的笑容不變道:「皇祖母,如今這樣也不錯。朕哪怕在後宮,也多了個人能說說話。」
這跟在前朝還是不同的,跟朝臣們是商議,各人有立場,也更內斂許多。
他跟萬琉哈氏就能暢所欲言,而且她一直都能跟得上自己的想法,偶爾還能不謀而合,甚至想出奇妙的解決之道,讓康熙大為歡喜。
萬琉哈氏就像是個寶庫,越是挖掘卻發現更多的寶藏,根本看不見盡頭在哪裏。
這就叫康熙十分歡喜,又充滿了挖掘的興趣,也不知道這寶藏裏頭還會給他什麽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