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還沒說完,低頭看著這毛玻璃,不就不怎麽透光了嗎?
很好,萬琉哈氏連這個問題都解決了,都不必費盡心思去改了玻璃的顏色。
外麵再包一層暗色的布料,這就妥當了。
張應領命,趕緊迴去工坊讓工匠們著實做了起來。
玻璃上畫西洋人物還能放一放,萬琉哈氏想要的玻璃盒子得立刻開始做起來!
康熙沒有立刻去重華宮,而是把手邊的摺子都處理完了,看著時辰差不多到午膳的時候,才帶著李德全溜溜達達去了重華宮。
他不喜歡有人先去報信,也沒人敢窺視皇帝的行蹤。
所以康熙到了重華宮,外頭守著的小銀子見了連忙行禮,被康熙抬手阻攔去通報,小太監隻能老老實實在原地站著不敢動。
康熙進去後,先看到的是桌上擺了一排的青花瓷茶盞,不由好笑。
在偏殿外頭守著的小金子遠遠看見康熙,趕緊請正看書的萬琉哈氏出去,他另外得去小廚房那邊跟杜禦廚說一下。
這時辰眼瞅著要用午膳了,皇帝這時候來,必然要跟定嬪一起用的。
萬琉哈氏過來,康熙就招手笑著問道:「你這是做什麽,知道朕要來,所以擺了個龍門陣來迎接朕嗎?」
她都忘了自己擺了一排青花瓷的茶盞在這裏,剛進門看見還愣了一下,然後笑著答道:「我昨兒讓人整理庫房的時候,看見這青花瓷的茶盞不少,就叫她們都取了出來。等放在一起後,我倒是發現一些不同。」
康熙饒有興致跟著仔細看了看這些青花瓷的茶盞,很快就發現端倪來,說道:「是青花料不一樣,這紋路和顏色自然有所不同。」
萬琉哈氏點頭笑道:「還是皇上厲害,一眼就發現了。我昨兒還在書架上找了找,找到一本關於青花瓷的書。」
康熙跟著萬琉哈氏去了偏殿,桌上果然放著一本翻開過的書。
他拿起來一看,是關於浙青的。
這本書康熙還真看過,隻是沒看完,看了一下就想起來了:「原來是這本,朕也是看過。這書說得不多,也不知道怎的混進這些書裏來了。」
言下之意,他是很看不上這本自誇自擂的書。
說浙青就說浙青,怎麽就拚命誇上了?
萬琉哈氏也是好笑道:「是啊,我還認真看完了,發現這書除了誇就是誇,倒是學會了不少誇人的好句子。」
康熙眯了眯眼想,她學了這個,以後是用來誇他嗎?
萬琉哈氏果真好學,要真想學的話,他也不是不允的。
不過她很快轉開話題道:「皇上,我後來迴想很久之前看過一本雜書,提到用雲南的青花料來燒,融合其他石料,能做出的樣子就跟墨分五色一樣。」
墨分五色,就是墨色在水墨畫中顯出焦、濃、重、淡、清五種墨色的變化來。
康熙聽著就感興趣起來,若果青花瓷真能做出水墨畫的濃淡相宜,那真是難得。
萬琉哈氏見他起了興致,又垂下眼簾滿臉失落道:「就是我想了一宿,都沒能想起那雜書叫什麽名字,著實有些可惜了。」
她得給康熙打個預防針,不然真讓自己去找,那根本就不可能找出這樣一本書來。
好在康熙也明白,萬琉哈氏愛書,家中阿瑪也是如此。
指不定是從哪裏借來的書,很快就還迴去了。
加上萬琉哈氏可能年紀小的時候看的,之後看的書又多又雜,自然是想不起來的。
不過她的記性還不錯,因為看著青花瓷茶盞的關係,竟然想起來了。
康熙搖頭道:「無妨,迴頭朕讓人去內務府取些雲貴的青花料過來試一試就是了。」
萬琉哈氏一聽,雙眼亮晶晶看了過來。
康熙一看就明白了,微微笑道:「你這是想要親自試一試了?」
萬琉哈氏有點赧然道:「皇上,我可以嗎?」
「倒也不是不行,隻是這粗重功夫朕可捨不得你來做。正好讓人在英華殿做個小點的瓷窯,叫張應讓工匠試一試,迴頭送過來重華宮給你看看就好。」
康熙嘴皮子一動就做了決定,底下人就註定要跑斷腿了。
萬琉哈氏心裏默默跟張應表示歉意,看來他肩頭的擔子又要多一些。
殊不知李德全還覺得張應走運了,因為定嬪這句話,玻璃工坊那邊還要多個瓷窯。
要真能成,這青花料燒出來能讓青花瓷更好看,那張應就是大功一件。
哪怕這功勞大頭是定嬪的,那麽張應也能喝上頭一茬的肉湯,簡直羨慕死人了!
這麽大的餡餅從天上掉下來,還砸到自己腦袋上,張應也有點懵,很快就欣喜若狂。
李德全走不開,索性讓門口守著的小金子去隔壁英華殿跟張應說一聲就是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定嬪開口了,那麽也得讓重華宮的人去報信,叫張應承情,還知道該感謝誰。
張應笑眯眯的,硬是給小金子塞了一個拇指大的珍珠:「就是個小玩意兒,老弟你收著就是了,當做是見麵禮了。」
他們兩人又不是第一次見麵,什麽見麵禮呢!
小金子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收下了,免得拒絕的話,讓張應尷尬。
以後他們隻怕還要天天打照麵,買聽皇上的意思,是讓張應這邊試著,然後呈上去給自家主子過目!
很好,萬琉哈氏連這個問題都解決了,都不必費盡心思去改了玻璃的顏色。
外麵再包一層暗色的布料,這就妥當了。
張應領命,趕緊迴去工坊讓工匠們著實做了起來。
玻璃上畫西洋人物還能放一放,萬琉哈氏想要的玻璃盒子得立刻開始做起來!
康熙沒有立刻去重華宮,而是把手邊的摺子都處理完了,看著時辰差不多到午膳的時候,才帶著李德全溜溜達達去了重華宮。
他不喜歡有人先去報信,也沒人敢窺視皇帝的行蹤。
所以康熙到了重華宮,外頭守著的小銀子見了連忙行禮,被康熙抬手阻攔去通報,小太監隻能老老實實在原地站著不敢動。
康熙進去後,先看到的是桌上擺了一排的青花瓷茶盞,不由好笑。
在偏殿外頭守著的小金子遠遠看見康熙,趕緊請正看書的萬琉哈氏出去,他另外得去小廚房那邊跟杜禦廚說一下。
這時辰眼瞅著要用午膳了,皇帝這時候來,必然要跟定嬪一起用的。
萬琉哈氏過來,康熙就招手笑著問道:「你這是做什麽,知道朕要來,所以擺了個龍門陣來迎接朕嗎?」
她都忘了自己擺了一排青花瓷的茶盞在這裏,剛進門看見還愣了一下,然後笑著答道:「我昨兒讓人整理庫房的時候,看見這青花瓷的茶盞不少,就叫她們都取了出來。等放在一起後,我倒是發現一些不同。」
康熙饒有興致跟著仔細看了看這些青花瓷的茶盞,很快就發現端倪來,說道:「是青花料不一樣,這紋路和顏色自然有所不同。」
萬琉哈氏點頭笑道:「還是皇上厲害,一眼就發現了。我昨兒還在書架上找了找,找到一本關於青花瓷的書。」
康熙跟著萬琉哈氏去了偏殿,桌上果然放著一本翻開過的書。
他拿起來一看,是關於浙青的。
這本書康熙還真看過,隻是沒看完,看了一下就想起來了:「原來是這本,朕也是看過。這書說得不多,也不知道怎的混進這些書裏來了。」
言下之意,他是很看不上這本自誇自擂的書。
說浙青就說浙青,怎麽就拚命誇上了?
萬琉哈氏也是好笑道:「是啊,我還認真看完了,發現這書除了誇就是誇,倒是學會了不少誇人的好句子。」
康熙眯了眯眼想,她學了這個,以後是用來誇他嗎?
萬琉哈氏果真好學,要真想學的話,他也不是不允的。
不過她很快轉開話題道:「皇上,我後來迴想很久之前看過一本雜書,提到用雲南的青花料來燒,融合其他石料,能做出的樣子就跟墨分五色一樣。」
墨分五色,就是墨色在水墨畫中顯出焦、濃、重、淡、清五種墨色的變化來。
康熙聽著就感興趣起來,若果青花瓷真能做出水墨畫的濃淡相宜,那真是難得。
萬琉哈氏見他起了興致,又垂下眼簾滿臉失落道:「就是我想了一宿,都沒能想起那雜書叫什麽名字,著實有些可惜了。」
她得給康熙打個預防針,不然真讓自己去找,那根本就不可能找出這樣一本書來。
好在康熙也明白,萬琉哈氏愛書,家中阿瑪也是如此。
指不定是從哪裏借來的書,很快就還迴去了。
加上萬琉哈氏可能年紀小的時候看的,之後看的書又多又雜,自然是想不起來的。
不過她的記性還不錯,因為看著青花瓷茶盞的關係,竟然想起來了。
康熙搖頭道:「無妨,迴頭朕讓人去內務府取些雲貴的青花料過來試一試就是了。」
萬琉哈氏一聽,雙眼亮晶晶看了過來。
康熙一看就明白了,微微笑道:「你這是想要親自試一試了?」
萬琉哈氏有點赧然道:「皇上,我可以嗎?」
「倒也不是不行,隻是這粗重功夫朕可捨不得你來做。正好讓人在英華殿做個小點的瓷窯,叫張應讓工匠試一試,迴頭送過來重華宮給你看看就好。」
康熙嘴皮子一動就做了決定,底下人就註定要跑斷腿了。
萬琉哈氏心裏默默跟張應表示歉意,看來他肩頭的擔子又要多一些。
殊不知李德全還覺得張應走運了,因為定嬪這句話,玻璃工坊那邊還要多個瓷窯。
要真能成,這青花料燒出來能讓青花瓷更好看,那張應就是大功一件。
哪怕這功勞大頭是定嬪的,那麽張應也能喝上頭一茬的肉湯,簡直羨慕死人了!
這麽大的餡餅從天上掉下來,還砸到自己腦袋上,張應也有點懵,很快就欣喜若狂。
李德全走不開,索性讓門口守著的小金子去隔壁英華殿跟張應說一聲就是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定嬪開口了,那麽也得讓重華宮的人去報信,叫張應承情,還知道該感謝誰。
張應笑眯眯的,硬是給小金子塞了一個拇指大的珍珠:「就是個小玩意兒,老弟你收著就是了,當做是見麵禮了。」
他們兩人又不是第一次見麵,什麽見麵禮呢!
小金子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收下了,免得拒絕的話,讓張應尷尬。
以後他們隻怕還要天天打照麵,買聽皇上的意思,是讓張應這邊試著,然後呈上去給自家主子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