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青還昏昏沉沉的,睜不開眼,他便讓蔡仲青再躺一會兒,自己把東西都收好。
蔡仲青逐漸有了些精神,看到他背上的鍋,不由一笑:「哥哥的樣子,倒真有我們蔡家的家風。隻是哥哥是讀書人,和這口鍋有些不配。」
他的笑容難得地燦爛,李文思竟有些移不開眼睛,心中暗道:竟不知道他竟能笑得這般好看,是我以前沒注意,還是他不願這般對我笑?
「哥哥?哥哥?」蔡仲青見他不說話,連喚了他幾聲,他才反應過來。
李文思忙道:「你能走嗎?要不要我扶著你?」
蔡仲青想了想道:「應該能走。」
雖說如此,他下船後,仍然有些頭暈目眩,似乎多走一步就會暈倒,李文思想要抱著他走,他卻不願麻煩李文思,李文思隻得陪著他坐在岸邊的大石頭上,轉頭看到把他們送到陸地的那隻船已經離開岸邊,駛向了大海深處。
第25章
先前那黃衣少年口口聲聲說,此處距離中原就一日水路,但李文思根本不信,直到現在真正踏上陸地,他才發現,這居然是真的!
原來他們當初一路南下,一直就是幾乎沿著海岸線而行,到江浙一帶後,才開始往東航行。沒多久,遇到了海盜,上了小船,遭了風暴,那個時候是吹的都是東南風,便一直把他們的船往內陸吹。
李文思又看了看他們所在的地方,發現並不是黃衣少年所說的錢塘,而是一處小漁村。
遠近有炊煙裊裊,外麵還有別人晾曬的衣裳,看衣服的式樣,的確是中土衣飾沒錯。沒想到自己事事無所謂,輕而易舉就迴到了中原,但那個心心念念想要迴來的人,卻永遠留在了採薇島上,天意弄人,實在是讓人心中難過。
蔡仲青見他悶悶不樂,問道:「大哥,你怎麽了?」
李文思暗想蔡仲青既然忘了前事,他也沒必要逼蔡仲青一起想起來,否則也隻是多了一個人傷心,於是強顏笑道:「沒事,天色晚了,我們找戶人家借宿吧。」
他原是想自己先去探路,但蔡仲青這個樣子,實在讓他放心不下,於是攙扶著蔡仲青去了最近的一處村莊。他們二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麵,敲了幾家的門都沒人讓他們進去,隻有一個好心的農婦給了他們兩人一碗剩飯。
李文思見那農婦轉身要走,連忙道:「大姐,你們村子離海這麽近,怎麽沒人出海打漁呢?連漁船也沒看到一條。」
那農婦左右張望無人,才道:「你不知道嗎?這兩年官府打殺龍宮島的惡人,禁海好久了,官府說了,誰在海邊停船,誰家就有惡人。」
李文思道過了謝,心中不勝唏噓,若是不禁海,他們在採薇島上恐怕早就得救了,但他許久未曾出海,實在不知道禁海的事。他想了一想,忽然發現不對,既然已經禁海,那麽送他們迴來的船是怎麽迴事?能犯這種大忌,莫非那黃衣少年當真是勞麽子的什麽定海王?還是他們根本就是龍宮島的餘孽?
不管是哪個原因,他是絕不會放棄採薇島的。想到此處,他歸家之心越發地迫切了起來。
從南往北最快的是騎馬,但蔡仲青不會騎馬,他們若是同乘一匹,反倒更慢了,倒不如坐船。從運河往北,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到了。隻是走水路的話,他們手中卻是沒有銀子。當初在採薇島上時,李文思料想那些爛銀票沒用,也就扔掉了,這還是貼身放的,那些沒貼身的玉佩扳指這些,早就被海盜們摸了去。
那農婦看他們可憐,便指引他們到附近的義莊借住。義莊其實並不隻是無辜枉死的路人停屍地,主要是家族做慈善的地方。此地是江南林氏的聚居地,他們不是林氏族人,領不到救濟的錢糧,但借住幾天還是沒問題的。
李文思不願讓蔡仲青去那種地方住,生怕他沾了那裏的死氣,可蔡仲青又病重著,不能吹風淋雨。百般無奈,隻好扶著蔡仲青去義莊。
江浙一帶十分富庶,如今又風調雨順,並沒有幾個背井離鄉的乞丐,因此義莊很空,附近都是上好的水田,風景頗為雅致。管理義莊的人見了他們,把他們安排在了角落的一間房內,還給了他們幾件舊衣服禦寒,隻是約好了不能住太久,不然被族長知道,怕是要被責罰。
李文思自然也不願意住太久,住久了採薇島都要變成別人的了,他如何能忍受那黃衣少年在他麵前得意。
他想了想道:「小青,我明天到城裏看看,能否打些短工,你就在村子附近等我迴來。」
蔡仲青答應了一聲。他忘記了很多事情,不明白他和大哥為什麽會到了一條船上,還如此落魄,他明明記得他們蔡家在京城算是小康之家,哥哥剛娶了嫂嫂,日子雖然窘迫,但還過得去。不過看大哥的神情,總是憂心忡忡,他又不敢多問。
次日臨走前,李文思將廚刀交給了他防身,並告訴他自己晚上就會迴來,不要擔憂。
李文思自負自己武功不弱,又身強力壯,要找份事來做輕而易舉,沒想到醜時出門,用輕功奔走到城裏,轉遍了整個城,他硬是沒找到一份短工,最短的跑堂也要做夠半年,其他的多的是要賣身的。
半年他哪裏能等?
他心急如焚,眼見得天色晚了,再耽擱下去,怕是蔡仲青要擔心,於是沒有再停留,趕在黃昏時分迴到了村莊。
蔡仲青逐漸有了些精神,看到他背上的鍋,不由一笑:「哥哥的樣子,倒真有我們蔡家的家風。隻是哥哥是讀書人,和這口鍋有些不配。」
他的笑容難得地燦爛,李文思竟有些移不開眼睛,心中暗道:竟不知道他竟能笑得這般好看,是我以前沒注意,還是他不願這般對我笑?
「哥哥?哥哥?」蔡仲青見他不說話,連喚了他幾聲,他才反應過來。
李文思忙道:「你能走嗎?要不要我扶著你?」
蔡仲青想了想道:「應該能走。」
雖說如此,他下船後,仍然有些頭暈目眩,似乎多走一步就會暈倒,李文思想要抱著他走,他卻不願麻煩李文思,李文思隻得陪著他坐在岸邊的大石頭上,轉頭看到把他們送到陸地的那隻船已經離開岸邊,駛向了大海深處。
第25章
先前那黃衣少年口口聲聲說,此處距離中原就一日水路,但李文思根本不信,直到現在真正踏上陸地,他才發現,這居然是真的!
原來他們當初一路南下,一直就是幾乎沿著海岸線而行,到江浙一帶後,才開始往東航行。沒多久,遇到了海盜,上了小船,遭了風暴,那個時候是吹的都是東南風,便一直把他們的船往內陸吹。
李文思又看了看他們所在的地方,發現並不是黃衣少年所說的錢塘,而是一處小漁村。
遠近有炊煙裊裊,外麵還有別人晾曬的衣裳,看衣服的式樣,的確是中土衣飾沒錯。沒想到自己事事無所謂,輕而易舉就迴到了中原,但那個心心念念想要迴來的人,卻永遠留在了採薇島上,天意弄人,實在是讓人心中難過。
蔡仲青見他悶悶不樂,問道:「大哥,你怎麽了?」
李文思暗想蔡仲青既然忘了前事,他也沒必要逼蔡仲青一起想起來,否則也隻是多了一個人傷心,於是強顏笑道:「沒事,天色晚了,我們找戶人家借宿吧。」
他原是想自己先去探路,但蔡仲青這個樣子,實在讓他放心不下,於是攙扶著蔡仲青去了最近的一處村莊。他們二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麵,敲了幾家的門都沒人讓他們進去,隻有一個好心的農婦給了他們兩人一碗剩飯。
李文思見那農婦轉身要走,連忙道:「大姐,你們村子離海這麽近,怎麽沒人出海打漁呢?連漁船也沒看到一條。」
那農婦左右張望無人,才道:「你不知道嗎?這兩年官府打殺龍宮島的惡人,禁海好久了,官府說了,誰在海邊停船,誰家就有惡人。」
李文思道過了謝,心中不勝唏噓,若是不禁海,他們在採薇島上恐怕早就得救了,但他許久未曾出海,實在不知道禁海的事。他想了一想,忽然發現不對,既然已經禁海,那麽送他們迴來的船是怎麽迴事?能犯這種大忌,莫非那黃衣少年當真是勞麽子的什麽定海王?還是他們根本就是龍宮島的餘孽?
不管是哪個原因,他是絕不會放棄採薇島的。想到此處,他歸家之心越發地迫切了起來。
從南往北最快的是騎馬,但蔡仲青不會騎馬,他們若是同乘一匹,反倒更慢了,倒不如坐船。從運河往北,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到了。隻是走水路的話,他們手中卻是沒有銀子。當初在採薇島上時,李文思料想那些爛銀票沒用,也就扔掉了,這還是貼身放的,那些沒貼身的玉佩扳指這些,早就被海盜們摸了去。
那農婦看他們可憐,便指引他們到附近的義莊借住。義莊其實並不隻是無辜枉死的路人停屍地,主要是家族做慈善的地方。此地是江南林氏的聚居地,他們不是林氏族人,領不到救濟的錢糧,但借住幾天還是沒問題的。
李文思不願讓蔡仲青去那種地方住,生怕他沾了那裏的死氣,可蔡仲青又病重著,不能吹風淋雨。百般無奈,隻好扶著蔡仲青去義莊。
江浙一帶十分富庶,如今又風調雨順,並沒有幾個背井離鄉的乞丐,因此義莊很空,附近都是上好的水田,風景頗為雅致。管理義莊的人見了他們,把他們安排在了角落的一間房內,還給了他們幾件舊衣服禦寒,隻是約好了不能住太久,不然被族長知道,怕是要被責罰。
李文思自然也不願意住太久,住久了採薇島都要變成別人的了,他如何能忍受那黃衣少年在他麵前得意。
他想了想道:「小青,我明天到城裏看看,能否打些短工,你就在村子附近等我迴來。」
蔡仲青答應了一聲。他忘記了很多事情,不明白他和大哥為什麽會到了一條船上,還如此落魄,他明明記得他們蔡家在京城算是小康之家,哥哥剛娶了嫂嫂,日子雖然窘迫,但還過得去。不過看大哥的神情,總是憂心忡忡,他又不敢多問。
次日臨走前,李文思將廚刀交給了他防身,並告訴他自己晚上就會迴來,不要擔憂。
李文思自負自己武功不弱,又身強力壯,要找份事來做輕而易舉,沒想到醜時出門,用輕功奔走到城裏,轉遍了整個城,他硬是沒找到一份短工,最短的跑堂也要做夠半年,其他的多的是要賣身的。
半年他哪裏能等?
他心急如焚,眼見得天色晚了,再耽擱下去,怕是蔡仲青要擔心,於是沒有再停留,趕在黃昏時分迴到了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