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青擦幹淨手,向趙管事行禮道:「趙管事不必客氣,叫我小蔡就好。我初來乍到,年紀又輕,也該多磨練磨練。」
「好,好!」趙管事見他這般懂事,微笑頷首,示意嘉許,隨後拍了拍他的肩膀,轉身走了。
蔡仲青的父親年輕時走南闖北,偷學過各家廚藝,所以向兒子傳授廚藝的時候,也曾多次提起出門在外奔波勞碌的辛苦。
蔡仲青其實並不願意在王爺的眼皮子下晃蕩,可是趙管事挑中了他,他也拒絕不了。這次出去,隻怕沒那麽容易,方方麵麵的意外都要考慮到。好在王爺並不是初次出海,排在他前頭的兩位師傅都有經驗,於是按著兩位老師傅的指點來做。
因王府距離港口挺遠,所以米麵糧食一類的,就到港口再買,他們現在要帶的是王爺平時衣食住行的東西,衣裳被褥這些,都是孫長史安排別人去辦。
海上風浪顛簸,時間又長,所以蔬菜帶不了多少,大部分都是醃菜臘肉肉幹果脯之類,蔡仲青便把前些日子做的香腸也帶上了。
那五十隻鴨子拔了鴨舌以後,剩下的鴨肉王爺自然不會再吃,蔡仲青手腳勤快,做了櫻桃鴨、鹽水鴨、烤鴨之類。趙管事聞著很香,便做主送給了王府裏有頭有臉的管事們。
第6章
蔡仲青見鴨肉還有剩,便灌了一些玫瑰腸。七成鴨肉加上三成的鴨肝,切成塊狀,用香料醃製時,滴上蔡仲青今年三月做的玫瑰露,然後用小鐵漏鬥灌入小腸裏。這香腸因是吃的鮮甜味兒,所以不需要風幹,而是用炭火細細地烤。那火不可太大,出油時要及時擦掉,以防有煙燻味。一直烤到八成幹,肉色鮮亮為止。吃的時候放在米飯上蒸,或者油炸皆可。
蔡仲青原是打算做給喜歡清淡口味的王爺嚐一嚐的,但還沒到港口,就已經被吃了個精光。同行的侍衛大部分在上次和王爺出過海,頗有經驗,知道時間緊迫,一路上趕著六輛馬車都沒有停下。
前幾天吃幹糧,後來幹糧吃完了,就在路邊壘土做灶,就地紮營,讓蔡仲青趕緊做上快熟的飯菜。蔡仲青便在飯麵上蒸了一些玫瑰腸。這玫瑰腸吃起來有沙沙的口感,一入口便知和普通的香腸大為不同,眾人都紛紛讚嘆好吃,還要蔡仲青次日再做。這群人連吃了好幾頓都不膩,帶的香腸卻先沒了。
好不容易緊趕慢趕,到了港口,尋到了王爺所在的那條船。
蔡仲青還在馬車上,沒到港口時,便覺得涼風吹得身上的暑氣消散了許多。彼時正是黃昏,燦爛晚霞瀰漫在身後的天際,遼闊的大海在蔡仲青麵前展開,最遠處與天相接,幽藍一線。
他下得車來,便看到一艘二、三十丈長的大船,不少水手正在船上忙碌,一個年輕男子沿著船舷處搭到岸邊的木板往他們這一行人的方向看了一眼。他容顏俊美,衣飾華貴,這漫不經心的一眼,便像是瞥到了人的心裏。
蔡仲青感覺到他目光時,緊張得半死,連忙低下頭去,轉念一想,王爺離他還遠,未必就是在看他了。
李文思下了船,吩咐侍衛們把帶來的東西都搬到船上。這艘船是連海潮租的,船主並不知道去龍宮島的航線。隻聽人說了一個大致方位,就打算前往。像這種冒險的航程,饒是李文思身懷武藝,也不由打了個突,他不信這船主不懂。想必船主收了連海潮的重金,所以才肯冒險出海。
連海潮說要迴家成親,留書在王府,不告而別。李文思渾渾噩噩了好多天,每天買醉,直到後來得了消息,知道連海潮成親是成親,卻是在半年以後,所以連海潮趁著沒有成家前打算出一次海,他主宅是在天津的,直接就從那邊出海了。
李文思知道消息,先讓人傳訊迴去,要緊的是在錢莊多拿些銀票,萬一真的去到了龍宮島那個銷金窟,沒有銀子使可是難辦得很。龍宮島真金白銀和銀票都收,李文思的錢莊是蔚王府開的,若是銀票不小心損毀,不會有什麽損失,於是叫人多拿些銀票備著。在連海潮麵前卻沒敢多說,隻說讓連海潮等等,他要帶些下人過來。
連海潮聽到時很是不屑,笑他金尊玉貴,出門還要前唿後擁地帶一大堆人。李文思習慣了享受,被連海潮說了,臉上訕訕的,心下後悔叫了這麽多人過來。其實按照蔚王府的應製,他這還算是簡得不能再簡了。
因此,蔡仲青等一行人過來,買齊了米糧油鹽,還想照例向王爺告個假,先在港口附近吃一頓,吃飽了蔬菜瓜果再出海,卻被王爺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眾人不知是被遷怒,一頭霧水,但不敢怠慢,隻得隨便買了一些小吃就上了船。
蔡仲青沒出過遠門,也買了一些煎餅果子,他是個行家,一吃便知道酥脆外層裏的玉米漿是怎麽弄的,覺得口感不錯,便記在了心上,打算迴去了多試製幾迴。
父親曾向他誇口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說不得他懂的東西比大兒子更多些。這話他隻在二兒子麵前提,卻從來不在令他驕傲的大兒子麵前提過半句,因此蔡仲青總是半信半疑。如今出了門,才知道天下之大,超乎他的想像。
身為下人,是不許隨便到甲板上的,蔡仲青便在船上的廚房待著。這船雖然極大,但廚房的地方卻小,好在總是有鮮魚吃。蔡仲青沒做過多少海鮮的菜餚,但他知道,海鮮和河鮮的烹製方法大體一樣,越是新鮮的東西,就越是不可過度烹煮,稍稍蒸一下或者煮一下,放點調料便可以了。煮出來的湯汁澆在預先煮熟瀝幹的麵條上或是米線上,對他們尋常人來說,都是頂級的美味。
「好,好!」趙管事見他這般懂事,微笑頷首,示意嘉許,隨後拍了拍他的肩膀,轉身走了。
蔡仲青的父親年輕時走南闖北,偷學過各家廚藝,所以向兒子傳授廚藝的時候,也曾多次提起出門在外奔波勞碌的辛苦。
蔡仲青其實並不願意在王爺的眼皮子下晃蕩,可是趙管事挑中了他,他也拒絕不了。這次出去,隻怕沒那麽容易,方方麵麵的意外都要考慮到。好在王爺並不是初次出海,排在他前頭的兩位師傅都有經驗,於是按著兩位老師傅的指點來做。
因王府距離港口挺遠,所以米麵糧食一類的,就到港口再買,他們現在要帶的是王爺平時衣食住行的東西,衣裳被褥這些,都是孫長史安排別人去辦。
海上風浪顛簸,時間又長,所以蔬菜帶不了多少,大部分都是醃菜臘肉肉幹果脯之類,蔡仲青便把前些日子做的香腸也帶上了。
那五十隻鴨子拔了鴨舌以後,剩下的鴨肉王爺自然不會再吃,蔡仲青手腳勤快,做了櫻桃鴨、鹽水鴨、烤鴨之類。趙管事聞著很香,便做主送給了王府裏有頭有臉的管事們。
第6章
蔡仲青見鴨肉還有剩,便灌了一些玫瑰腸。七成鴨肉加上三成的鴨肝,切成塊狀,用香料醃製時,滴上蔡仲青今年三月做的玫瑰露,然後用小鐵漏鬥灌入小腸裏。這香腸因是吃的鮮甜味兒,所以不需要風幹,而是用炭火細細地烤。那火不可太大,出油時要及時擦掉,以防有煙燻味。一直烤到八成幹,肉色鮮亮為止。吃的時候放在米飯上蒸,或者油炸皆可。
蔡仲青原是打算做給喜歡清淡口味的王爺嚐一嚐的,但還沒到港口,就已經被吃了個精光。同行的侍衛大部分在上次和王爺出過海,頗有經驗,知道時間緊迫,一路上趕著六輛馬車都沒有停下。
前幾天吃幹糧,後來幹糧吃完了,就在路邊壘土做灶,就地紮營,讓蔡仲青趕緊做上快熟的飯菜。蔡仲青便在飯麵上蒸了一些玫瑰腸。這玫瑰腸吃起來有沙沙的口感,一入口便知和普通的香腸大為不同,眾人都紛紛讚嘆好吃,還要蔡仲青次日再做。這群人連吃了好幾頓都不膩,帶的香腸卻先沒了。
好不容易緊趕慢趕,到了港口,尋到了王爺所在的那條船。
蔡仲青還在馬車上,沒到港口時,便覺得涼風吹得身上的暑氣消散了許多。彼時正是黃昏,燦爛晚霞瀰漫在身後的天際,遼闊的大海在蔡仲青麵前展開,最遠處與天相接,幽藍一線。
他下得車來,便看到一艘二、三十丈長的大船,不少水手正在船上忙碌,一個年輕男子沿著船舷處搭到岸邊的木板往他們這一行人的方向看了一眼。他容顏俊美,衣飾華貴,這漫不經心的一眼,便像是瞥到了人的心裏。
蔡仲青感覺到他目光時,緊張得半死,連忙低下頭去,轉念一想,王爺離他還遠,未必就是在看他了。
李文思下了船,吩咐侍衛們把帶來的東西都搬到船上。這艘船是連海潮租的,船主並不知道去龍宮島的航線。隻聽人說了一個大致方位,就打算前往。像這種冒險的航程,饒是李文思身懷武藝,也不由打了個突,他不信這船主不懂。想必船主收了連海潮的重金,所以才肯冒險出海。
連海潮說要迴家成親,留書在王府,不告而別。李文思渾渾噩噩了好多天,每天買醉,直到後來得了消息,知道連海潮成親是成親,卻是在半年以後,所以連海潮趁著沒有成家前打算出一次海,他主宅是在天津的,直接就從那邊出海了。
李文思知道消息,先讓人傳訊迴去,要緊的是在錢莊多拿些銀票,萬一真的去到了龍宮島那個銷金窟,沒有銀子使可是難辦得很。龍宮島真金白銀和銀票都收,李文思的錢莊是蔚王府開的,若是銀票不小心損毀,不會有什麽損失,於是叫人多拿些銀票備著。在連海潮麵前卻沒敢多說,隻說讓連海潮等等,他要帶些下人過來。
連海潮聽到時很是不屑,笑他金尊玉貴,出門還要前唿後擁地帶一大堆人。李文思習慣了享受,被連海潮說了,臉上訕訕的,心下後悔叫了這麽多人過來。其實按照蔚王府的應製,他這還算是簡得不能再簡了。
因此,蔡仲青等一行人過來,買齊了米糧油鹽,還想照例向王爺告個假,先在港口附近吃一頓,吃飽了蔬菜瓜果再出海,卻被王爺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眾人不知是被遷怒,一頭霧水,但不敢怠慢,隻得隨便買了一些小吃就上了船。
蔡仲青沒出過遠門,也買了一些煎餅果子,他是個行家,一吃便知道酥脆外層裏的玉米漿是怎麽弄的,覺得口感不錯,便記在了心上,打算迴去了多試製幾迴。
父親曾向他誇口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說不得他懂的東西比大兒子更多些。這話他隻在二兒子麵前提,卻從來不在令他驕傲的大兒子麵前提過半句,因此蔡仲青總是半信半疑。如今出了門,才知道天下之大,超乎他的想像。
身為下人,是不許隨便到甲板上的,蔡仲青便在船上的廚房待著。這船雖然極大,但廚房的地方卻小,好在總是有鮮魚吃。蔡仲青沒做過多少海鮮的菜餚,但他知道,海鮮和河鮮的烹製方法大體一樣,越是新鮮的東西,就越是不可過度烹煮,稍稍蒸一下或者煮一下,放點調料便可以了。煮出來的湯汁澆在預先煮熟瀝幹的麵條上或是米線上,對他們尋常人來說,都是頂級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