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鏡月書院上一任院長,也是成竹雨以及薑行的恩師養父,他所找到的道路是條什麽樣的道路,這一點並沒有在那封信件當中寫明。
但是在之後成竹雨卻也有著一些猜測,猜測自己的恩師養父所找到的那條道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然而,在這個青蒼世界的人族曆史當中,也是有過一段時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隻不過在那個時間當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事舉並沒有成功。
相反的這種想法在暴露出來之後,其餘百家都聯合起來,一同打壓儒家的存在,導致在那段時間的儒家差不點沒被滅絕掉。
所以在那之後,儒家雖然很快的就恢複了元氣,但罷黜百家,這種情況也都成為了其餘百家們的禁忌,更是儒家的逆鱗所在。
對於這一點,胡玄韻的猜測就是,到底這個世界也並不是普通凡人的世界,雖然有著國家帝王存在,但是儒家卻也不可能憑借著儒家的學術就能夠做到罷黜百家的程度,更是做不到獨尊儒術創舉。
因為他儒家有著學問,難道其他的百家就沒有學問了麽。
還是說就單隻是他儒家有著大儒以及聖人的存在,而其他的百家當中就沒有大儒以及聖人的麽。
所以在有著文氣這種超自然能量的情況之下,儒家要想做到胡玄韻前世所知曉那般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根本就不可能辦得到。
所以在其他的百家聯合之下,儒家差不點沒被滅絕掉,那可真不是在開玩笑的,而是真的就差那麽一丁點,儒家的存在就會消失在曆史當中的了。
所以罷黜百家不單隻是其餘百家們的禁忌所在,也是儒家的逆鱗了。
而鏡月書院的上一任院長,居然就找尋到了這麽一條根本就不可能走到盡頭的道路,當然成竹雨,也並不是最先發覺到這一點。
一開始的時候,成竹雨也是並不知曉自己的恩師加養父,居然會選擇走上這麽一條道路上麵,隻以為是自己的原因,讓養父恩師踏入到了廟堂當中。
雖然事實,也就是上一任鏡月書院院長踏入廟堂當中,也確實是有著幾分之前成竹雨和太子以及薑行之間爭鬥的原因在內。
因為那場爭鬥讓上一任的鏡月書院院長明白了權勢是什麽,勢力是什麽,百家又是什麽,也明白了之前是他沒有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這才會讓當初的薑行離開了儒家,轉投了法家的門戶。
也明白了是他沒有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所以才會導致了成竹雨,自己的養女被卷入到了太子以及薑行之間爭鬥,發揮不出來任何的作用。
甚至還沒有力量可以去改變,被逼著不得不在廟堂之上,當中眾多大臣以及皇帝的麵前,發誓終身不嫁,從此雖然算不上是青燈古佛,但也孤獨一生的命運。
因此種種的,讓鏡月書院的上一任院長踏上了一條歧路,一條不歸路。
等到之後,成竹雨察覺到了自己恩師養父踏上這一條不歸路,並且已經走了極遠的一段距離了,就想著要去拉自己的恩師養父迴頭。
然而上一任鏡月書院院長已經在這條不歸之路上走了一段距離了,所以成竹雨又是慢了一步,就是慢了的這一步,讓她不論是想出了何種辦法,都沒能夠勸說恩師養父迴頭的了。
因為上一任鏡月書院的院長,也根本就沒有了迴頭的餘地,哪怕是他想要迴頭,也是不可能的了,隻能一路前行,直到死去為止。
然而事情至此也並不算完,如果說隻是如此的話,上一任院長也不會落得那種死無全屍的下場,甚至就連儒家都不承認他的地步。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當中,死亡可不意味著一切就都結束了的,尤其是百家當中的大儒以及聖人的存在,在死後更是可以不落陰曹,免卻生死輪迴之苦,隻要人族不滅,學問沒有消失的話,就會永遠的受到人族學子們的香火供奉。
而像是上一任院長那般的死無全屍也就罷了,但是卻連儒家都不承認他的存在之後,那麽也就等於哪怕他是儒家的大儒,半步聖人,死後也照樣得落到陰曹地府當中,繼續轉世輪迴,受那生老病死的苦楚。
甚至也都不知道會投胎成什麽東西的呢!
然而上一任的院長,他又做了什麽,才會落得這麽一種下場的呢?
並不是因為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想法暴露了出去,這才導致了儒家在其死後也不承認其實儒家弟子。
畢竟承認不承認的,不也都是人家儒家自己的事情麽,大不了的對外說逐出門牆了,但是家裏邊還繼續供奉也就是了,又有什麽大不了的呢!
然而儒家放棄上一任院長的原因可並不是在於他的那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曝光了出去。
而是在於上一任院長想要以建陽國的廟堂為根基施行他的那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而這也就罷了,但問題就是在於,他居然沒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這條道路。
半途之上,就因為廟堂當中的黑暗,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直接就墮入了邪道。
建陽國朝廷作為在這種時代人族權利頂點的存在之一,又豈是什麽都光明正大的啊!
其中雖然也有著光明的一麵,但是陰暗的那一麵,也絕對不會比光明麵少的,就像是以前萬拓給胡玄韻說起過的那段經曆一般。
所以上一任的院長,在進入到了廟堂當中之後,不知不覺的就被朝堂當中的陰暗給侵蝕了,也徹底的背離了他之前進入廟堂當中的初衷,最後鬧到個死無全屍,就連儒家都不承認的地步。
當然至於這位被朝堂當中陰暗寢室了的上一任院長做了些什麽天理難容的事情,成竹雨並沒有說出來。
隻是說了在恩師以及養父臨走之際,成竹雨去見了對方最後一麵。
也就因為這最後一麵,成竹雨受到了恩師養父最後一舉叮囑,那就是不管什麽原因什麽事情,都不要進入到廟堂當中,更不要被卷入到廟堂當中的爭鬥漩渦當中。
因為一旦進入廟堂裏麵了,那你未來會變成什麽樣子,可就不是你自己說的算了。
但是在之後成竹雨卻也有著一些猜測,猜測自己的恩師養父所找到的那條道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然而,在這個青蒼世界的人族曆史當中,也是有過一段時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隻不過在那個時間當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事舉並沒有成功。
相反的這種想法在暴露出來之後,其餘百家都聯合起來,一同打壓儒家的存在,導致在那段時間的儒家差不點沒被滅絕掉。
所以在那之後,儒家雖然很快的就恢複了元氣,但罷黜百家,這種情況也都成為了其餘百家們的禁忌,更是儒家的逆鱗所在。
對於這一點,胡玄韻的猜測就是,到底這個世界也並不是普通凡人的世界,雖然有著國家帝王存在,但是儒家卻也不可能憑借著儒家的學術就能夠做到罷黜百家的程度,更是做不到獨尊儒術創舉。
因為他儒家有著學問,難道其他的百家就沒有學問了麽。
還是說就單隻是他儒家有著大儒以及聖人的存在,而其他的百家當中就沒有大儒以及聖人的麽。
所以在有著文氣這種超自然能量的情況之下,儒家要想做到胡玄韻前世所知曉那般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根本就不可能辦得到。
所以在其他的百家聯合之下,儒家差不點沒被滅絕掉,那可真不是在開玩笑的,而是真的就差那麽一丁點,儒家的存在就會消失在曆史當中的了。
所以罷黜百家不單隻是其餘百家們的禁忌所在,也是儒家的逆鱗了。
而鏡月書院的上一任院長,居然就找尋到了這麽一條根本就不可能走到盡頭的道路,當然成竹雨,也並不是最先發覺到這一點。
一開始的時候,成竹雨也是並不知曉自己的恩師加養父,居然會選擇走上這麽一條道路上麵,隻以為是自己的原因,讓養父恩師踏入到了廟堂當中。
雖然事實,也就是上一任鏡月書院院長踏入廟堂當中,也確實是有著幾分之前成竹雨和太子以及薑行之間爭鬥的原因在內。
因為那場爭鬥讓上一任的鏡月書院院長明白了權勢是什麽,勢力是什麽,百家又是什麽,也明白了之前是他沒有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這才會讓當初的薑行離開了儒家,轉投了法家的門戶。
也明白了是他沒有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所以才會導致了成竹雨,自己的養女被卷入到了太子以及薑行之間爭鬥,發揮不出來任何的作用。
甚至還沒有力量可以去改變,被逼著不得不在廟堂之上,當中眾多大臣以及皇帝的麵前,發誓終身不嫁,從此雖然算不上是青燈古佛,但也孤獨一生的命運。
因此種種的,讓鏡月書院的上一任院長踏上了一條歧路,一條不歸路。
等到之後,成竹雨察覺到了自己恩師養父踏上這一條不歸路,並且已經走了極遠的一段距離了,就想著要去拉自己的恩師養父迴頭。
然而上一任鏡月書院院長已經在這條不歸之路上走了一段距離了,所以成竹雨又是慢了一步,就是慢了的這一步,讓她不論是想出了何種辦法,都沒能夠勸說恩師養父迴頭的了。
因為上一任鏡月書院的院長,也根本就沒有了迴頭的餘地,哪怕是他想要迴頭,也是不可能的了,隻能一路前行,直到死去為止。
然而事情至此也並不算完,如果說隻是如此的話,上一任院長也不會落得那種死無全屍的下場,甚至就連儒家都不承認他的地步。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當中,死亡可不意味著一切就都結束了的,尤其是百家當中的大儒以及聖人的存在,在死後更是可以不落陰曹,免卻生死輪迴之苦,隻要人族不滅,學問沒有消失的話,就會永遠的受到人族學子們的香火供奉。
而像是上一任院長那般的死無全屍也就罷了,但是卻連儒家都不承認他的存在之後,那麽也就等於哪怕他是儒家的大儒,半步聖人,死後也照樣得落到陰曹地府當中,繼續轉世輪迴,受那生老病死的苦楚。
甚至也都不知道會投胎成什麽東西的呢!
然而上一任的院長,他又做了什麽,才會落得這麽一種下場的呢?
並不是因為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想法暴露了出去,這才導致了儒家在其死後也不承認其實儒家弟子。
畢竟承認不承認的,不也都是人家儒家自己的事情麽,大不了的對外說逐出門牆了,但是家裏邊還繼續供奉也就是了,又有什麽大不了的呢!
然而儒家放棄上一任院長的原因可並不是在於他的那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曝光了出去。
而是在於上一任院長想要以建陽國的廟堂為根基施行他的那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而這也就罷了,但問題就是在於,他居然沒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這條道路。
半途之上,就因為廟堂當中的黑暗,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直接就墮入了邪道。
建陽國朝廷作為在這種時代人族權利頂點的存在之一,又豈是什麽都光明正大的啊!
其中雖然也有著光明的一麵,但是陰暗的那一麵,也絕對不會比光明麵少的,就像是以前萬拓給胡玄韻說起過的那段經曆一般。
所以上一任的院長,在進入到了廟堂當中之後,不知不覺的就被朝堂當中的陰暗給侵蝕了,也徹底的背離了他之前進入廟堂當中的初衷,最後鬧到個死無全屍,就連儒家都不承認的地步。
當然至於這位被朝堂當中陰暗寢室了的上一任院長做了些什麽天理難容的事情,成竹雨並沒有說出來。
隻是說了在恩師以及養父臨走之際,成竹雨去見了對方最後一麵。
也就因為這最後一麵,成竹雨受到了恩師養父最後一舉叮囑,那就是不管什麽原因什麽事情,都不要進入到廟堂當中,更不要被卷入到廟堂當中的爭鬥漩渦當中。
因為一旦進入廟堂裏麵了,那你未來會變成什麽樣子,可就不是你自己說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