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開局逃荒,怎可餓著我傻相公 作者:心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很清楚,自己六個大男人住在周伯路家很不方便,現在不是以往糧食豐足的時候,誰家的糧能不限量的給外人吃?
最主要的是,他怕周伯路一家拉不下這個臉麵,明明自己都不夠吃了,還要顧著他們六個大男人,讓他們吃好喝好。
這讓周大山很難受很不安,所以才要堅持搬出去住。
下午便去看了房子,官大人看在周伯路一家的麵子上,給他們安置的房子也還算不錯,至少門牆窗都是全乎的。
又去買了煤,買了糧食,就弄到這會兒了。
楊氏強硬地留住周大山在家吃晚飯。
「大山大哥,你們也太客氣了,想當初我們兩口子住在你們家的時候,你們也沒有嫌棄我們呀!」
楊氏埋怨,雖然糧食珍貴,但他們家還是有足夠多的存糧的,不差多養他們六個人幾天。
「那不一樣,那是什麽年代?而且就你們兩口子加一個奶娃能吃多少,我們可是六個大男人啊!」
周大山就是過來給弟妹說一聲,給周澤勛兩口子說一聲,要搬出去肯定不能一聲不吭。
「一樣,咋不一樣了!吃飯吃飯,人都齊了。」
楊氏心想,那正好,說說春芽和水生兩個人的事情。
晚上的飯是把周大山,五個人的都做上的,就如周大山所想,楊氏煮粥的時候的確是煮的比平時濃稠多了。
周大山六個人看著實在讓人眼澀心酸,就是六個行走的骨頭棒棒。
既然五個年輕小夥子沒有來,楊氏就把饅頭收起來了。
「饅頭就不吃了,給水生他們帶迴去吃,我們把米粥多吃點。」
周大山吃著不禁熱淚盈眶,長嘆一聲:「我們老周家這次真是託了你們家的福了——」
要是周澤勛再晚點出現,他們一大家子估計真的要家破人亡了,實在是難以支撐下去。
周伯路也嘆了一聲:「活著就好。現在正是最難熬的時候,熬過去就好了。」
江承雪不由接了一句:「黎明前的黑暗……」
最黑暗的時刻,恰好是最接近黎明的時刻。但就是有很多人挺不過這一刻。
周伯路家人少,從來就沒有男女分桌吃飯的規矩,現在江承雪的身份貴為王妃,更不可能讓家裏的女性在另外一個桌上吃飯。
她這話一出,家裏人全都盯著她,不明白她怎麽莫名其妙冒出這麽一句話來。
江承雪說的是前世很經典的一句話。覺得用在現在再合適不過了。
她苦笑一下:「就是為老百姓的命運感到無奈,明明已經挺過了旱災,挺過了瘟疫,馬上寒冬就要過去了,可是應該有很多人已經沒有足夠的經濟去維持這最後的一段時間了吧……」
老百姓的金錢本來就不多,在之前接二連三的災難中已經消耗殆盡了。
其樂融融的晚餐好像也變得有些沉重起來。
楊氏大著聲音道:「行了,各家有各家的那本經,我們就不要操那個閑心了。春芽,你吃好沒有?吃好了隔壁睡去吧!」
周春芽一愣,看了看碗裏的半碗稠粥,她本來還想再舀半碗的,不過她心裏也明白。
「吃好了,娘。」
說著,埋頭將碗裏的粥扒拉進嘴巴裏。
周伯路看了一下慢悠悠吃飯的小兒子:「阿通,你跟你姐先到隔壁呆陣兒去,大人說個話。」
周通有些不情不願,摁著飯碗站了起來。
「我都要11歲了,也不是小孩了。」
說歸說,還是老實的跟著二姐出了門,到隔壁去了。
周大山把筷子放了下來,大約是知道周伯路一家要跟自己說什麽了。
楊氏一把將他的碗拿過去:「大山哥,我去再給你盛點。」
「不用不用!我吃好啦!」
周大山趕緊起身想奪過自己的飯碗,但楊氏一側身就往鍋邊走去了。
他重新坐下來,有些坐立不安。
今天去了衙門才知道往日的鄰居已經今非昔比了,衙門的大人都要對他們客客氣氣。
這種差距給了周大生劇烈的心理衝擊,在周伯路一家麵前更加顯得卑微起來了。
楊氏重新把飯碗端到周大山麵前,滿滿一大碗。
「大山哥,你多吃點,這些日子你們受苦了。」
「哎哎!」
周大山有些受驚若寵,其實現在周伯路一家對他們視而不見,他都可以理解,畢竟人家發達了呀。
反倒是對他這樣好,讓他不知所措。
楊氏看了周伯路一眼,意思是喊他提女兒的婚事。
以前兩家情況差不多,他們還端著架子等著人家自己來說,現在自家起來了,人家落魄了,他們反而放下架子,準備主動提起這個事情。
這倒不是他們覺得自家女兒嫁不出去,隻是不想失去20年來的鄰居兼好友。
門當戶對的傳統觀念之下,周大山肯定不會再提起水生和春芽的事情,自家飯都吃不飽,還要娶人家的閨女,這不是害人嗎?
所以這個事情不得不由周伯路來提了。
周伯路清清嗓子:「大山,你家水生和我家春芽年齡都不小了,他們的事情你怎麽看?」
周大山有些緊張,擰著眉頭鄭重道:「馬上開春了,以你們家的條件,春芽的相貌品格,一定可以找到一戶好人家。」
最主要的是,他怕周伯路一家拉不下這個臉麵,明明自己都不夠吃了,還要顧著他們六個大男人,讓他們吃好喝好。
這讓周大山很難受很不安,所以才要堅持搬出去住。
下午便去看了房子,官大人看在周伯路一家的麵子上,給他們安置的房子也還算不錯,至少門牆窗都是全乎的。
又去買了煤,買了糧食,就弄到這會兒了。
楊氏強硬地留住周大山在家吃晚飯。
「大山大哥,你們也太客氣了,想當初我們兩口子住在你們家的時候,你們也沒有嫌棄我們呀!」
楊氏埋怨,雖然糧食珍貴,但他們家還是有足夠多的存糧的,不差多養他們六個人幾天。
「那不一樣,那是什麽年代?而且就你們兩口子加一個奶娃能吃多少,我們可是六個大男人啊!」
周大山就是過來給弟妹說一聲,給周澤勛兩口子說一聲,要搬出去肯定不能一聲不吭。
「一樣,咋不一樣了!吃飯吃飯,人都齊了。」
楊氏心想,那正好,說說春芽和水生兩個人的事情。
晚上的飯是把周大山,五個人的都做上的,就如周大山所想,楊氏煮粥的時候的確是煮的比平時濃稠多了。
周大山六個人看著實在讓人眼澀心酸,就是六個行走的骨頭棒棒。
既然五個年輕小夥子沒有來,楊氏就把饅頭收起來了。
「饅頭就不吃了,給水生他們帶迴去吃,我們把米粥多吃點。」
周大山吃著不禁熱淚盈眶,長嘆一聲:「我們老周家這次真是託了你們家的福了——」
要是周澤勛再晚點出現,他們一大家子估計真的要家破人亡了,實在是難以支撐下去。
周伯路也嘆了一聲:「活著就好。現在正是最難熬的時候,熬過去就好了。」
江承雪不由接了一句:「黎明前的黑暗……」
最黑暗的時刻,恰好是最接近黎明的時刻。但就是有很多人挺不過這一刻。
周伯路家人少,從來就沒有男女分桌吃飯的規矩,現在江承雪的身份貴為王妃,更不可能讓家裏的女性在另外一個桌上吃飯。
她這話一出,家裏人全都盯著她,不明白她怎麽莫名其妙冒出這麽一句話來。
江承雪說的是前世很經典的一句話。覺得用在現在再合適不過了。
她苦笑一下:「就是為老百姓的命運感到無奈,明明已經挺過了旱災,挺過了瘟疫,馬上寒冬就要過去了,可是應該有很多人已經沒有足夠的經濟去維持這最後的一段時間了吧……」
老百姓的金錢本來就不多,在之前接二連三的災難中已經消耗殆盡了。
其樂融融的晚餐好像也變得有些沉重起來。
楊氏大著聲音道:「行了,各家有各家的那本經,我們就不要操那個閑心了。春芽,你吃好沒有?吃好了隔壁睡去吧!」
周春芽一愣,看了看碗裏的半碗稠粥,她本來還想再舀半碗的,不過她心裏也明白。
「吃好了,娘。」
說著,埋頭將碗裏的粥扒拉進嘴巴裏。
周伯路看了一下慢悠悠吃飯的小兒子:「阿通,你跟你姐先到隔壁呆陣兒去,大人說個話。」
周通有些不情不願,摁著飯碗站了起來。
「我都要11歲了,也不是小孩了。」
說歸說,還是老實的跟著二姐出了門,到隔壁去了。
周大山把筷子放了下來,大約是知道周伯路一家要跟自己說什麽了。
楊氏一把將他的碗拿過去:「大山哥,我去再給你盛點。」
「不用不用!我吃好啦!」
周大山趕緊起身想奪過自己的飯碗,但楊氏一側身就往鍋邊走去了。
他重新坐下來,有些坐立不安。
今天去了衙門才知道往日的鄰居已經今非昔比了,衙門的大人都要對他們客客氣氣。
這種差距給了周大生劇烈的心理衝擊,在周伯路一家麵前更加顯得卑微起來了。
楊氏重新把飯碗端到周大山麵前,滿滿一大碗。
「大山哥,你多吃點,這些日子你們受苦了。」
「哎哎!」
周大山有些受驚若寵,其實現在周伯路一家對他們視而不見,他都可以理解,畢竟人家發達了呀。
反倒是對他這樣好,讓他不知所措。
楊氏看了周伯路一眼,意思是喊他提女兒的婚事。
以前兩家情況差不多,他們還端著架子等著人家自己來說,現在自家起來了,人家落魄了,他們反而放下架子,準備主動提起這個事情。
這倒不是他們覺得自家女兒嫁不出去,隻是不想失去20年來的鄰居兼好友。
門當戶對的傳統觀念之下,周大山肯定不會再提起水生和春芽的事情,自家飯都吃不飽,還要娶人家的閨女,這不是害人嗎?
所以這個事情不得不由周伯路來提了。
周伯路清清嗓子:「大山,你家水生和我家春芽年齡都不小了,他們的事情你怎麽看?」
周大山有些緊張,擰著眉頭鄭重道:「馬上開春了,以你們家的條件,春芽的相貌品格,一定可以找到一戶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