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蒲宅(下)
之後一段時日,離朝在蒲婆婆的教導下讀書習武,相對的也要幫她做些雜事作為迴報,仿佛轉眼迴到了年少之時。
雖然離朝至今未懂:為何自己來尋人傾訴卻變成了為人教導?但這並不妨礙她乖乖跟著蒲婆婆修行,因為真的收穫良多。
這段時日,她明顯感覺自己有所長進,與以前差異甚大。
以前她習武僅守著招數和師傅交與的章法,規規矩矩從不著眼於其他。可蒲婆婆教導她時規定——十招內敢重複一招就少一頓飯,百招內每重複十招就多紮一個時辰馬步,一天還要行三百招……
最初離朝沒少挨餓和受罰,人是比來前還要瘦削和憔悴,讓偶爾來看望她的大娘大伯們好生心疼,不過她的身上不再縈繞著悲戚,倒是叫他們放了些心。然即便如此,他們也還是勸了勸蒲婆婆不要那般苛刻。
可惜倔強的蒲婆婆全然不聽,而離朝也無有怨言,竹葉鎮的大家沒轍,隻好時不時來看望看望,準備些傷藥和吃食。
好在離朝並非那般愚鈍,十幾天的挨餓受罰讓她終於記住——自己從齊光劍法中延伸出的三百招,終於能吃飽飯亦不用紮著馬步睡覺了。然後沒過幾日,「惡鬼」婆婆就叫她把三百招忘幹淨……
對此,她真的很想哭,這可是血汗凝結成的招數啊!就算不是那般好,但也是她沒日沒夜的心血,說忘就忘未免太殘忍了些。
於是哪怕已經被磨得沒脾氣,她也還是有骨氣地作了反抗,反抗的結果是被蒲婆婆教訓了一頓,床上靜養好幾日……
不過蒲婆婆做了次好人,她不再要求自己忘掉三百招,但前提是每日要和她練手,並且十招內不許趴下,趴下一次抄書一遍,這與師傅的要求可真是相像,以前自己犯錯時總會被罰抄書。
可師傅甚為仁慈,頂多一個月內抄一兩遍。不像蒲婆婆這麽心狠,真就每天讓自己抄十遍書,還是像《百國史記》這樣厚厚的一大本,完不成功課就不讓喝酒、不讓睡覺,更過分的是每天抄書還不帶重樣!
搞得離朝整日恍惚,腦海中一直是翻來覆去的史記、兵書、藥典、道經等等,還抄了好幾遍道兄所予《金丹訣》。終於在某一個風和日麗的晌午,她暈倒在迴廊,睡了整整三天才醒過來。
醒來之後她發現——自己已是被宋大娘接到了客棧,並且宋大娘還告訴她蒲婆婆被趕出了竹葉鎮,她不用再受那「惡人」的折磨了。
對此,離朝自是愧疚又不願,但不能對竹葉鎮的大家發脾氣,畢竟大家是不忍自己受苦才如此做。可要她接受這情況顯然也是不可能,於是隻好和大家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後獨自去尋蒲婆婆。
還好有宋兄的幫助,她並未費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蒲婆婆。而蒲婆婆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過關了」。
離朝可是真生了氣,這是全鎮人幫著她耍自己?
然,抄了這麽多的書,她就是再愚笨也懂得遇事莫要急於下結論,萬事萬物存在皆有因果和道理,亦是曉得要多麵觀事,不能全然為情感所支配,以及不論何時都要保持那一分冷靜。
正是因著那沒日沒夜的抄書,離朝才沒有誤會真心待自己的家人。對於蒲婆婆,她理解其做法亦感謝其教導,但是不再順從對方的行事,因為利用她的家人來設局達成目的的作法觸及了她的底線。
離朝找迴了自己的脾氣。
而這就是蒲婆婆的目的,若因為對他人的包容與忍耐而喪失自己的底線,任人欺辱,那麽這份「仁慈」從一開始就錯了,仁慈不單要與他人,還應與自己。
當然,這些話蒲婆婆並未說出口,可離朝思量之後即是明了,且銘刻於心。
除了這些,她還做了許多古怪的功課,雖讓人受益匪淺,但實是不願多作迴想……
蒲婆婆的教導在除夕之前結束,在最後一次切磋之中,離朝成功地抗住了七招,並於第二天除夕的清晨上交了三份罰抄。
在她即將離開蒲宅時,信奉身教的蒲婆婆難得進行了一次言教。雖然隻有很讓人不解的一句——
「追逐也好,放手也罷。盡你所能,莫要後悔。」
聞言,離朝跪謝叩首。起身之後,她麵上掛了笑,邀請蒲婆婆與竹葉鎮的大家一起迎新。
可惜蒲婆婆拒絕了,她說:「年紀大了,喜靜,就不湊你們的熱鬧了,不過你明日得給我來拜年。」
離朝自是應下,亦未勉強,又抱拳一禮後離開了蒲宅。
待她走後不久,蒲婆婆取來一壺酒與兩個酒杯,坐於迴廊,將兩杯酒滿上,望著萬裏晴空,聽著外麵的熱熱鬧鬧。
兀的她輕笑一聲,自語道:「阿曌,你徒兒教得不差,最後的考核也隻比你差了一招,為師很是欣慰。」
語落,蒲婆婆飲下一杯酒,又將另一杯倒在了地上,接著又將兩個酒杯填滿。
用右手捏著酒杯,小指與無名指處空空蕩蕩,這便是蒲婆婆受傷之處,她右手已是難以持劍了。
「阿曌啊,你家徒兒已是有了心愛之人,怕是與你我一樣,不過她應不會重蹈你我的覆轍。雖然前路甚是艱險,但是你可放心,為師會助她一臂之力。唉,不知你可有怨過為師?」
自無人應答,唯有杯中酒因風而泛起漣漪……
之後一段時日,離朝在蒲婆婆的教導下讀書習武,相對的也要幫她做些雜事作為迴報,仿佛轉眼迴到了年少之時。
雖然離朝至今未懂:為何自己來尋人傾訴卻變成了為人教導?但這並不妨礙她乖乖跟著蒲婆婆修行,因為真的收穫良多。
這段時日,她明顯感覺自己有所長進,與以前差異甚大。
以前她習武僅守著招數和師傅交與的章法,規規矩矩從不著眼於其他。可蒲婆婆教導她時規定——十招內敢重複一招就少一頓飯,百招內每重複十招就多紮一個時辰馬步,一天還要行三百招……
最初離朝沒少挨餓和受罰,人是比來前還要瘦削和憔悴,讓偶爾來看望她的大娘大伯們好生心疼,不過她的身上不再縈繞著悲戚,倒是叫他們放了些心。然即便如此,他們也還是勸了勸蒲婆婆不要那般苛刻。
可惜倔強的蒲婆婆全然不聽,而離朝也無有怨言,竹葉鎮的大家沒轍,隻好時不時來看望看望,準備些傷藥和吃食。
好在離朝並非那般愚鈍,十幾天的挨餓受罰讓她終於記住——自己從齊光劍法中延伸出的三百招,終於能吃飽飯亦不用紮著馬步睡覺了。然後沒過幾日,「惡鬼」婆婆就叫她把三百招忘幹淨……
對此,她真的很想哭,這可是血汗凝結成的招數啊!就算不是那般好,但也是她沒日沒夜的心血,說忘就忘未免太殘忍了些。
於是哪怕已經被磨得沒脾氣,她也還是有骨氣地作了反抗,反抗的結果是被蒲婆婆教訓了一頓,床上靜養好幾日……
不過蒲婆婆做了次好人,她不再要求自己忘掉三百招,但前提是每日要和她練手,並且十招內不許趴下,趴下一次抄書一遍,這與師傅的要求可真是相像,以前自己犯錯時總會被罰抄書。
可師傅甚為仁慈,頂多一個月內抄一兩遍。不像蒲婆婆這麽心狠,真就每天讓自己抄十遍書,還是像《百國史記》這樣厚厚的一大本,完不成功課就不讓喝酒、不讓睡覺,更過分的是每天抄書還不帶重樣!
搞得離朝整日恍惚,腦海中一直是翻來覆去的史記、兵書、藥典、道經等等,還抄了好幾遍道兄所予《金丹訣》。終於在某一個風和日麗的晌午,她暈倒在迴廊,睡了整整三天才醒過來。
醒來之後她發現——自己已是被宋大娘接到了客棧,並且宋大娘還告訴她蒲婆婆被趕出了竹葉鎮,她不用再受那「惡人」的折磨了。
對此,離朝自是愧疚又不願,但不能對竹葉鎮的大家發脾氣,畢竟大家是不忍自己受苦才如此做。可要她接受這情況顯然也是不可能,於是隻好和大家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後獨自去尋蒲婆婆。
還好有宋兄的幫助,她並未費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蒲婆婆。而蒲婆婆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過關了」。
離朝可是真生了氣,這是全鎮人幫著她耍自己?
然,抄了這麽多的書,她就是再愚笨也懂得遇事莫要急於下結論,萬事萬物存在皆有因果和道理,亦是曉得要多麵觀事,不能全然為情感所支配,以及不論何時都要保持那一分冷靜。
正是因著那沒日沒夜的抄書,離朝才沒有誤會真心待自己的家人。對於蒲婆婆,她理解其做法亦感謝其教導,但是不再順從對方的行事,因為利用她的家人來設局達成目的的作法觸及了她的底線。
離朝找迴了自己的脾氣。
而這就是蒲婆婆的目的,若因為對他人的包容與忍耐而喪失自己的底線,任人欺辱,那麽這份「仁慈」從一開始就錯了,仁慈不單要與他人,還應與自己。
當然,這些話蒲婆婆並未說出口,可離朝思量之後即是明了,且銘刻於心。
除了這些,她還做了許多古怪的功課,雖讓人受益匪淺,但實是不願多作迴想……
蒲婆婆的教導在除夕之前結束,在最後一次切磋之中,離朝成功地抗住了七招,並於第二天除夕的清晨上交了三份罰抄。
在她即將離開蒲宅時,信奉身教的蒲婆婆難得進行了一次言教。雖然隻有很讓人不解的一句——
「追逐也好,放手也罷。盡你所能,莫要後悔。」
聞言,離朝跪謝叩首。起身之後,她麵上掛了笑,邀請蒲婆婆與竹葉鎮的大家一起迎新。
可惜蒲婆婆拒絕了,她說:「年紀大了,喜靜,就不湊你們的熱鬧了,不過你明日得給我來拜年。」
離朝自是應下,亦未勉強,又抱拳一禮後離開了蒲宅。
待她走後不久,蒲婆婆取來一壺酒與兩個酒杯,坐於迴廊,將兩杯酒滿上,望著萬裏晴空,聽著外麵的熱熱鬧鬧。
兀的她輕笑一聲,自語道:「阿曌,你徒兒教得不差,最後的考核也隻比你差了一招,為師很是欣慰。」
語落,蒲婆婆飲下一杯酒,又將另一杯倒在了地上,接著又將兩個酒杯填滿。
用右手捏著酒杯,小指與無名指處空空蕩蕩,這便是蒲婆婆受傷之處,她右手已是難以持劍了。
「阿曌啊,你家徒兒已是有了心愛之人,怕是與你我一樣,不過她應不會重蹈你我的覆轍。雖然前路甚是艱險,但是你可放心,為師會助她一臂之力。唉,不知你可有怨過為師?」
自無人應答,唯有杯中酒因風而泛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