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姝玉聽了哥哥的一番勸,沒有了剛開始的極度不甘,漸漸冷靜了下來,是啊,她已經如願以償,即將嫁入國公府,將來陳世子襲爵,她就是國公夫人,受人敬仰追捧。
而林輕煙經歷過那一遭,已經毀了一生,失去了貞潔,哪還有什麽以後?這輩子也別想嫁人了,就算是父親內閣首輔又怎樣,再有權勢也不能逼著別人娶他女兒吧。
「我知道了,哥,我不會再做什麽的。」
範承允點點頭,擺了擺手讓她出去,神情疲憊,今日剛辦完差事迴到家,還沒坐下來歇一口氣,就要顧著說服妹妹。
其實他沒說的是,別說現在再去找林府的麻煩了,如今是要防著林府不放過他們,那邊已經有所懷疑,這個關口,再主動跳出去,那不是明擺著告訴人家兇手是誰嗎?
之前首輔大人雖與兵部尚書不和,但那也是僅限於兩人政見上不一致,朝堂之上,各方意見相左很正常,那都是擺在明麵上的,立場不同,各執一詞,自有皇上來定奪。
如今範府在私下使這些上不得台麵的陰私手段,為了拉攏陳國公府,波及到人家的女兒,女子被拐走這麽久,等於是毀了別人的一生,別說失身,丟命都是有可能的。
這是奔著要人家血脈親人的命去的,那就是生死大仇,性質已然變了,兩家不可能再是純粹的政見不和了。
別看他們這一次做的隱秘,得了實惠,但林鴻禎十八歲的狀元及第,在同屆考中進士的官員還在各地區苦苦熬資歷的時候,憑一己之力進了內閣,而立之年就能坐到內閣首輔這個位置的,真的是百年一遇了。
他爹已經年過五十,做到兵部尚書基本也到頭了,很難再進一步,而林鴻禎才年近四十,憑他的手腕,隻怕是還有大造化,他可還有個妹妹是當今皇後,有個侄子是當今三皇子,離那位置可就一步之遙。
範承允待妹妹走了,他也坐不住了,起身去找父親商量對策,現在這個時機,還是不宜和林府早早就敵對起來。
——
這日傍晚,林輕煙照常去世安苑用了晚膳才迴到自己的小院,今日同桌吃飯的還多了兩個人,那就是林安蓮和她的弟弟林博藝。
林輕煙第一次見這個庶弟,不由多瞧了兩眼,長得倒是乖巧,六歲的年紀已經知道規矩,也不要奶娘伺候吃飯,自己安安靜靜捧著碗吃飯,一本正經的可愛模樣比林安蓮瞧著順眼多了。
其實原身與這個庶弟更加不熟悉,本身年齡就相差很多,又不是薛氏生的,她當然不甚關心這個便宜弟弟,平日裏總共也沒見過幾麵,隻在有時去薛氏那裏請安的時候會碰上。
不過後來他三歲開始啟蒙時,請安的時辰變了,雖都住在一個府裏,還真是許久都見不到一次,後來就隻有節日團聚時在一起吃飯才能碰到。
再過一年,待林博藝七歲搬去外院住時,可能更加是一年也見不到幾次,再有,林輕煙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嫁出去了,這個弟弟還未長大,兩人相處幾近於無,能有什麽感情?
難道大家族就是這樣?哪怕是同一個爹,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作為親姐弟,感情也很淡薄。
這就是古代三妻四妾的弊端了,別說感情淡薄了,就是親兄弟互相殘殺的事那也是有的,誰讓他們雖擁有同樣的爹,可母親卻各不相同呢,各自都站在各自的立場,誰不想為自己爭取呢?
就是他爹林鴻禎,身為朝廷命官,無不良嗜好,而且也分得清嫡庶之分,對待正妻也很尊重,絕不會寵妾滅妻,對嫡出的子女也多有愛護之意,這在別人看來,在眾多男子中,是頂好的夫婿人選了,許多世家夫人都羨慕薛氏的命好。
可在林輕煙的眼裏,這個她初見時印象很好,氣質儒雅,有文人風骨,對她還不錯的爹,也是跟這世間所有男兒一樣,有了妻子,還會有別的女人。
就算是這樣光風霽月的男人根本也做不到一心一意,不能專心對待妻子。今日跟妻子同床共枕,明日又去別的院子與其他女人同榻而眠。
就連兩個哥哥也不例外,大哥二哥房中也有兩個妾室和通房丫鬟,在她眼裏,兩位嫂子都很年輕貌美,性格也很好,為何就非要再納妾?兩個人和和美美相守一生不好嗎?
雖他們是自己的親爹和哥哥,但她就是為薛氏和兩位嫂子感到不值,覺得這也太不公平了。
憑什麽女子就要一心一意為他們生兒育女,勤勤懇懇打理家中事物,還要操心別的女人的吃喝和一應用度,而他們就能納一個又一個的妾,把一顆心分為七八瓣,留給妻子的可能就隻那一小瓣。
林輕煙迴到院子裏,卻不肯馬上去洗漱,坐在廊下靠著柱子看著高懸的月亮發呆,迴想今日在飯桌上的氛圍,明顯沒有昨日的和諧。
有了那兩個庶子庶女在,薛氏明顯興致不高,雖還是笑盈盈地為她夾菜,但眼神就沒往那兩人身上看過,就連薛氏這樣大度的人,心裏也都是膈應的。
任何一個女人都不希望自己夫君有別的女人吧。
她搖搖頭,想甩掉這些庸人自擾的東西,無論她怎麽想,這個環境如此,社會風氣如此,稍微有點家底的人都推崇三妻四妾。
說白了,這是個納妾合法的朝代,就連皇上都三宮六院,佳麗三千,誰又能置喙什麽?
而林輕煙經歷過那一遭,已經毀了一生,失去了貞潔,哪還有什麽以後?這輩子也別想嫁人了,就算是父親內閣首輔又怎樣,再有權勢也不能逼著別人娶他女兒吧。
「我知道了,哥,我不會再做什麽的。」
範承允點點頭,擺了擺手讓她出去,神情疲憊,今日剛辦完差事迴到家,還沒坐下來歇一口氣,就要顧著說服妹妹。
其實他沒說的是,別說現在再去找林府的麻煩了,如今是要防著林府不放過他們,那邊已經有所懷疑,這個關口,再主動跳出去,那不是明擺著告訴人家兇手是誰嗎?
之前首輔大人雖與兵部尚書不和,但那也是僅限於兩人政見上不一致,朝堂之上,各方意見相左很正常,那都是擺在明麵上的,立場不同,各執一詞,自有皇上來定奪。
如今範府在私下使這些上不得台麵的陰私手段,為了拉攏陳國公府,波及到人家的女兒,女子被拐走這麽久,等於是毀了別人的一生,別說失身,丟命都是有可能的。
這是奔著要人家血脈親人的命去的,那就是生死大仇,性質已然變了,兩家不可能再是純粹的政見不和了。
別看他們這一次做的隱秘,得了實惠,但林鴻禎十八歲的狀元及第,在同屆考中進士的官員還在各地區苦苦熬資歷的時候,憑一己之力進了內閣,而立之年就能坐到內閣首輔這個位置的,真的是百年一遇了。
他爹已經年過五十,做到兵部尚書基本也到頭了,很難再進一步,而林鴻禎才年近四十,憑他的手腕,隻怕是還有大造化,他可還有個妹妹是當今皇後,有個侄子是當今三皇子,離那位置可就一步之遙。
範承允待妹妹走了,他也坐不住了,起身去找父親商量對策,現在這個時機,還是不宜和林府早早就敵對起來。
——
這日傍晚,林輕煙照常去世安苑用了晚膳才迴到自己的小院,今日同桌吃飯的還多了兩個人,那就是林安蓮和她的弟弟林博藝。
林輕煙第一次見這個庶弟,不由多瞧了兩眼,長得倒是乖巧,六歲的年紀已經知道規矩,也不要奶娘伺候吃飯,自己安安靜靜捧著碗吃飯,一本正經的可愛模樣比林安蓮瞧著順眼多了。
其實原身與這個庶弟更加不熟悉,本身年齡就相差很多,又不是薛氏生的,她當然不甚關心這個便宜弟弟,平日裏總共也沒見過幾麵,隻在有時去薛氏那裏請安的時候會碰上。
不過後來他三歲開始啟蒙時,請安的時辰變了,雖都住在一個府裏,還真是許久都見不到一次,後來就隻有節日團聚時在一起吃飯才能碰到。
再過一年,待林博藝七歲搬去外院住時,可能更加是一年也見不到幾次,再有,林輕煙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嫁出去了,這個弟弟還未長大,兩人相處幾近於無,能有什麽感情?
難道大家族就是這樣?哪怕是同一個爹,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作為親姐弟,感情也很淡薄。
這就是古代三妻四妾的弊端了,別說感情淡薄了,就是親兄弟互相殘殺的事那也是有的,誰讓他們雖擁有同樣的爹,可母親卻各不相同呢,各自都站在各自的立場,誰不想為自己爭取呢?
就是他爹林鴻禎,身為朝廷命官,無不良嗜好,而且也分得清嫡庶之分,對待正妻也很尊重,絕不會寵妾滅妻,對嫡出的子女也多有愛護之意,這在別人看來,在眾多男子中,是頂好的夫婿人選了,許多世家夫人都羨慕薛氏的命好。
可在林輕煙的眼裏,這個她初見時印象很好,氣質儒雅,有文人風骨,對她還不錯的爹,也是跟這世間所有男兒一樣,有了妻子,還會有別的女人。
就算是這樣光風霽月的男人根本也做不到一心一意,不能專心對待妻子。今日跟妻子同床共枕,明日又去別的院子與其他女人同榻而眠。
就連兩個哥哥也不例外,大哥二哥房中也有兩個妾室和通房丫鬟,在她眼裏,兩位嫂子都很年輕貌美,性格也很好,為何就非要再納妾?兩個人和和美美相守一生不好嗎?
雖他們是自己的親爹和哥哥,但她就是為薛氏和兩位嫂子感到不值,覺得這也太不公平了。
憑什麽女子就要一心一意為他們生兒育女,勤勤懇懇打理家中事物,還要操心別的女人的吃喝和一應用度,而他們就能納一個又一個的妾,把一顆心分為七八瓣,留給妻子的可能就隻那一小瓣。
林輕煙迴到院子裏,卻不肯馬上去洗漱,坐在廊下靠著柱子看著高懸的月亮發呆,迴想今日在飯桌上的氛圍,明顯沒有昨日的和諧。
有了那兩個庶子庶女在,薛氏明顯興致不高,雖還是笑盈盈地為她夾菜,但眼神就沒往那兩人身上看過,就連薛氏這樣大度的人,心裏也都是膈應的。
任何一個女人都不希望自己夫君有別的女人吧。
她搖搖頭,想甩掉這些庸人自擾的東西,無論她怎麽想,這個環境如此,社會風氣如此,稍微有點家底的人都推崇三妻四妾。
說白了,這是個納妾合法的朝代,就連皇上都三宮六院,佳麗三千,誰又能置喙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