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穿成反派大小姐[民國] 作者:清夢頤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令儀走了,鬆月感覺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缺了一大塊。
人心是個很貪婪的東西,親情、友情、愛情……各自占據了一部分固定的位置,誰也沒有辦法替代誰。
後院的梧桐樹蔭下,她躺在藤椅上看著從葉縫裏透過的陽光發呆,仿佛在想什麽,又仿佛什麽也沒想。
八月下半旬,寶嬋和傅延卿的婚事匆匆舉辦。原因是傅延卿的親奶奶病危,為了沖喜也為了避免守孝幾年不能完婚的舊習,所以婚期定下得很匆忙。
鬆月整個八月裏第二次踏出家門,就是去赴寶嬋的婚宴。寶嬋很傷心地抱著她說,要是令儀還在就好了。
她拍拍寶嬋的後背,輕聲細語地勸著,她懂寶嬋的思念,一如她的。
一左一右的伴娘變成了她一個人,九鳶因為反對這門婚事被關了起來。
聽說等婚禮結束後,九月或十月,他們可能就要遠赴大洋彼岸的英吉利了。傅延卿畢業的私立學校就是那邊的傳教士創立的,因此他的英文說得流利極了,選擇那邊留學也在意料之中。
這好像成為了一種趨勢,很多人開始選擇向外發展,或許說得更直白點,就是留條後路。
女學的課程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宣告結束,她已經記不清當時是因為什麽原因缺席了,不過最後的畢業典禮她沒有去成。
不用再去上學,沒有了那些老師同學和朋友,也不再為了自家生意再出門努力和人周旋,一下子,鬆月的生活好像空了下來,有些無所適從。
綠衣服的郵差騎著黑色的二八大槓,從車後座掛著深綠色的郵包裏取出一封鼓囊囊的信,投進程公館外大門外牆上釘著的郵箱。
是阿英寄來的照片。
多數為明信片,上麵是一些標誌性景觀,少數是日常照,她和哥哥劉二少有出鏡,比起穿著軍裝的哥哥,阿英身上似乎更有一種英姿颯爽的感覺。
鬆月想起頭一迴見她的場景,踩著長軍鞋的阿英出現在巷子裏,淩空揮鞭護在她和寶嬋前麵,絲毫不懼地逼退了那幾個壞蛋。
「我叫劉隨英,你們可以叫我阿英。」
「我也在明德女學讀書。」
「我認識你們,程鬆月和傅寶嬋對不對。」
……
可是阿英也走了。
六月上旬就出發去了德意誌那邊。
身邊好像忽然間變得空空的,大家都已經或即將去很遠的地方,鬆月以前不怕孤單,她習慣了一個人躺在床上看窗戶大的那麽一點地方天晴天黑,雲來雲走。
可是現在,她好像有那麽一點點不適應身邊很空的感覺了。
信的最底下夾著一張紙,阿英問她,要不要出來留學,說不管鄴城的局勢將來是好是壞,多看看外麵的世界總歸是個不錯的經歷。
如果換作以前,鬆月心裏的迴答肯定是否定的。
可是這次,她猶豫了。
作者有話說: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詩經·湛露》
譯文:高大椅樹和梧桐,結的果實一重重。和樂寬厚的君子,處處表現好儀容。
第135章 商談 ◇
◎也許不該再來◎
這個念頭在鬆月腦海裏停留了幾天, 然而考慮到她爸剛痊癒沒多久的身體和程家目前不容樂觀的現狀,她還是把這個想法靜靜壓了下去。
八月底, 酷暑的炎熱沒有散去, 鬆月發現家裏出入的人有些反常的頻繁。
連錢老頭的外孫宋濟都來了好些次,每次一來就會和她爸在書房裏聊上很久。
不少人是從涼蔭處的後門進出的,必經之路是後院的石子小道, 所以常在涼亭裏納涼的鬆月有時會撞見這些人。
這天, 宋濟一如既往地從後門離開,看見鬆月的時候, 禮節性地微笑打了聲招唿:「大小姐。」
鬆月簡單頷首算是迴應,隨後走出涼亭, 朝他走過去,想了想,還是忍不住擔憂,遲疑地問出了口:「最近是怎麽了,是賭場還是碼頭那邊又出什麽大麻煩了嗎?」
不然她爸怎麽會頻繁地會客,這實在有點不對勁。
宋濟說:「大小姐放心,外頭的情況暫時還好。」
「那怎麽……」
宋濟笑笑沒怎麽解釋, 話鋒奇怪地轉向了另一端,溫和地問:「大小姐對法蘭西印象怎麽樣?」頓了下,又淡笑著繼續說, 「其實那邊的藝術氛圍挺濃厚的,人也挺熱情, 也許是因為我在那邊待了挺多年的緣故, 所以覺得還算是個不錯的地方。」
怎麽會忽然提起這個?
鬆月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宋濟祖孫倆為她爸治病盡心盡力, 所以即便這個問題顯得奇怪且突兀, 她還是認真想了想,打算迴答的。
不過剛張了張嘴,話沒出口,就聽見巧雲遠遠在喊:「大小姐……大小姐!老爺找您有事。」
鬆月迴頭應了聲,再看向宋濟的時候,對方微微一笑:「大小姐,下次有空再聊。」
鬆月點了點頭,直到迴了屋內,心裏仍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古怪感。
她爸就站在客廳裏,見她進來,和藹地招手說:「鬆月,你過來,爸有些事想跟你商量。」
跟她商量?
如果是關於生意上的事,鬆月覺得她沒那個能力給她爸提建議,更遑論商量,跟她商量就好比她要做某個決定,要找大福商量一下徵求看法一樣,十分地沒有必要。
令儀走了,鬆月感覺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缺了一大塊。
人心是個很貪婪的東西,親情、友情、愛情……各自占據了一部分固定的位置,誰也沒有辦法替代誰。
後院的梧桐樹蔭下,她躺在藤椅上看著從葉縫裏透過的陽光發呆,仿佛在想什麽,又仿佛什麽也沒想。
八月下半旬,寶嬋和傅延卿的婚事匆匆舉辦。原因是傅延卿的親奶奶病危,為了沖喜也為了避免守孝幾年不能完婚的舊習,所以婚期定下得很匆忙。
鬆月整個八月裏第二次踏出家門,就是去赴寶嬋的婚宴。寶嬋很傷心地抱著她說,要是令儀還在就好了。
她拍拍寶嬋的後背,輕聲細語地勸著,她懂寶嬋的思念,一如她的。
一左一右的伴娘變成了她一個人,九鳶因為反對這門婚事被關了起來。
聽說等婚禮結束後,九月或十月,他們可能就要遠赴大洋彼岸的英吉利了。傅延卿畢業的私立學校就是那邊的傳教士創立的,因此他的英文說得流利極了,選擇那邊留學也在意料之中。
這好像成為了一種趨勢,很多人開始選擇向外發展,或許說得更直白點,就是留條後路。
女學的課程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宣告結束,她已經記不清當時是因為什麽原因缺席了,不過最後的畢業典禮她沒有去成。
不用再去上學,沒有了那些老師同學和朋友,也不再為了自家生意再出門努力和人周旋,一下子,鬆月的生活好像空了下來,有些無所適從。
綠衣服的郵差騎著黑色的二八大槓,從車後座掛著深綠色的郵包裏取出一封鼓囊囊的信,投進程公館外大門外牆上釘著的郵箱。
是阿英寄來的照片。
多數為明信片,上麵是一些標誌性景觀,少數是日常照,她和哥哥劉二少有出鏡,比起穿著軍裝的哥哥,阿英身上似乎更有一種英姿颯爽的感覺。
鬆月想起頭一迴見她的場景,踩著長軍鞋的阿英出現在巷子裏,淩空揮鞭護在她和寶嬋前麵,絲毫不懼地逼退了那幾個壞蛋。
「我叫劉隨英,你們可以叫我阿英。」
「我也在明德女學讀書。」
「我認識你們,程鬆月和傅寶嬋對不對。」
……
可是阿英也走了。
六月上旬就出發去了德意誌那邊。
身邊好像忽然間變得空空的,大家都已經或即將去很遠的地方,鬆月以前不怕孤單,她習慣了一個人躺在床上看窗戶大的那麽一點地方天晴天黑,雲來雲走。
可是現在,她好像有那麽一點點不適應身邊很空的感覺了。
信的最底下夾著一張紙,阿英問她,要不要出來留學,說不管鄴城的局勢將來是好是壞,多看看外麵的世界總歸是個不錯的經歷。
如果換作以前,鬆月心裏的迴答肯定是否定的。
可是這次,她猶豫了。
作者有話說: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詩經·湛露》
譯文:高大椅樹和梧桐,結的果實一重重。和樂寬厚的君子,處處表現好儀容。
第135章 商談 ◇
◎也許不該再來◎
這個念頭在鬆月腦海裏停留了幾天, 然而考慮到她爸剛痊癒沒多久的身體和程家目前不容樂觀的現狀,她還是把這個想法靜靜壓了下去。
八月底, 酷暑的炎熱沒有散去, 鬆月發現家裏出入的人有些反常的頻繁。
連錢老頭的外孫宋濟都來了好些次,每次一來就會和她爸在書房裏聊上很久。
不少人是從涼蔭處的後門進出的,必經之路是後院的石子小道, 所以常在涼亭裏納涼的鬆月有時會撞見這些人。
這天, 宋濟一如既往地從後門離開,看見鬆月的時候, 禮節性地微笑打了聲招唿:「大小姐。」
鬆月簡單頷首算是迴應,隨後走出涼亭, 朝他走過去,想了想,還是忍不住擔憂,遲疑地問出了口:「最近是怎麽了,是賭場還是碼頭那邊又出什麽大麻煩了嗎?」
不然她爸怎麽會頻繁地會客,這實在有點不對勁。
宋濟說:「大小姐放心,外頭的情況暫時還好。」
「那怎麽……」
宋濟笑笑沒怎麽解釋, 話鋒奇怪地轉向了另一端,溫和地問:「大小姐對法蘭西印象怎麽樣?」頓了下,又淡笑著繼續說, 「其實那邊的藝術氛圍挺濃厚的,人也挺熱情, 也許是因為我在那邊待了挺多年的緣故, 所以覺得還算是個不錯的地方。」
怎麽會忽然提起這個?
鬆月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宋濟祖孫倆為她爸治病盡心盡力, 所以即便這個問題顯得奇怪且突兀, 她還是認真想了想,打算迴答的。
不過剛張了張嘴,話沒出口,就聽見巧雲遠遠在喊:「大小姐……大小姐!老爺找您有事。」
鬆月迴頭應了聲,再看向宋濟的時候,對方微微一笑:「大小姐,下次有空再聊。」
鬆月點了點頭,直到迴了屋內,心裏仍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古怪感。
她爸就站在客廳裏,見她進來,和藹地招手說:「鬆月,你過來,爸有些事想跟你商量。」
跟她商量?
如果是關於生意上的事,鬆月覺得她沒那個能力給她爸提建議,更遑論商量,跟她商量就好比她要做某個決定,要找大福商量一下徵求看法一樣,十分地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