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穿成反派大小姐[民國] 作者:清夢頤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車子漸漸駛遠。
巧雲站在三樓,將窗簾拉開條縫往外看,見梁津主僕離去,這才鬆了口氣。
不過她麵上的憂色沒有消失,因為她剛剛有件事確實沒有說謊,大小姐是真病了。
三樓主臥,鬆月陷在軟和的鵝毛被間,閉著眼,微卷的長髮像海藻般鋪散在枕上,一張臉又紅又燙,眉頭蹙著,似乎很不適。
說起鬆月病倒之事,也挺丟人。因為令儀前幾天無意中提的那句話,加上發下來的新任務,讓她輾轉反側,連著好幾夜都睡不著,實在煩悶之下,她就幹脆去陽台吹吹風,冷靜冷靜。
結果沒想到,夜裏的冷風這麽一刮,腦袋是被凍冷靜了,可身子扛不住,病倒了。
起初隻是普通的流感,現在發展成高燒,鬆月的身子骨又不大好,昨晚高燒一宿沒退,第二天巧雲進屋喊大小姐起床才發現這事。
這不,五爺一早就去錢醫生家找人了,這會兒按理也該迴來了。
巧雲看了眼牆上了掛鍾,還有幾分鍾就到八點半了。
「大小姐?大小姐……」
巧雲彎腰輕輕喊了好幾聲,床上人也毫無迴應,她擔心地嘆了口氣,擰幹濕毛巾,小心翼翼地給大小姐敷在額上降溫。
掛鍾響了一聲,已經八點半了。
正巧這時程五爺領著人進來了,不過這迴來看診的不是錢醫生,而是他的學徒小劉。
小劉解釋說,天冷,吳老太太的哮喘病又犯了,鄉下地方沒名醫,他師父被請了過去,到現在還沒迴來。
小劉還沒正式出診過,不過在錢醫生手下也學了好幾年,五爺覺得他的醫術應該也可以,所以就把人領了來看診。
巧雲忙讓開位置,端來椅子給小劉坐下把脈,他年紀很輕,頭一迴在眾目睽睽之下給大小姐看病,有點緊張。
「五爺,」好半天,小劉站起身,遲疑地結巴,「大小姐……大小姐她可能是受了驚嚇,導致高燒不退。」
驚嚇?
五爺內心狐疑,好好一個人,怎麽會突然受了驚?然而女兒治病要緊,心裏的疑慮隻能暫時壓下。
小劉按著醫書開了藥方,巧雲按時按點給大小姐餵藥,可是藥喝了兩天,人也不見好,跟之前一樣高燒不醒,這可把程五爺急壞了。
除了還在外地的錢醫生,鄴城知名的大夫都請了個遍,這燒也沒退下去,人也昏迷著,醒不來。
「錢大夫請來了?」五爺聽見腳步聲,忙起身去迎,昨晚上他派了幾個人連夜去吳老太爺家鄉去將錢大夫請迴來,這些年,就屬他的醫術在女兒身上最有用。
良叔也跟著出去:「老爺,興許是的。」
不過一出門,五爺就失望了,來的並不是錢醫生,而是丹元觀的張道長和他的小徒弟覺明,還有個也穿道袍的中年女人,神情與年齡不符,好奇地看著四處,像個被大人領出來的懵懂孩童。
五爺是認識張道長師徒倆的,對這個女人並不認識,不過見她穿著應該也是丹元觀的人,雖舉止有些奇怪,但他倒不至於點破給人難看,於是客氣地請他們進去:「幾位道長裏麵請。」
進屋落座後,巧雲很快上了茶。
張道長講明了來因,華陽山的陽明觀邀各地道友齊聚論道,他與徒弟應邀而去,歸途正好路過鄴城,便順道來程公館拜訪。
程五爺對丹元觀的幫助很大,捐的錢雖然對他自己來說隻是九牛一毛,但對窮到主殿都快倒塌的丹元觀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的恩情。
作為一觀之主的張道長是個講究人,不僅讓徒弟幫忙照看打掃程家在陵穀的別墅,而且但凡路過鄴城,也必定前來拜訪。
程五爺起先以為是道士們想拉好關係,讓他再捐點錢,不過除去頭一次主殿修繕那錢外,張道長就再沒接受過他的其他捐款,哪怕他誠心誠意送過幾次,都沒收下,程五爺不由也對張道長師徒高看了幾眼。
「程先生,」張道長見他時不時看一眼掛鍾,猜測是有事,便體諒地說,「要是您有事,貧道就不多叨擾了。」
人家大老遠來一趟,程五爺心裏不過意,挽留說:「你們要是不急,就在我這兒住一晚如何?我讓人去收拾幾間房間。」他嘆了口氣,「張道長,不瞞你說,我女兒鬆月病了,這會兒正等著醫生過來,我也是心急……」
正說著,小道士覺明忽然喊了聲:「師叔!」
眾人迴頭一看,那個穿著道袍的女人已經衝上了樓梯。
覺明趕緊去追,邊追便心急地喊:「師叔!你快下來啊!不能亂跑!」
張道長也起身喊:「師弟!快下來!」
道士們是不分男女,習慣以師兄弟相稱,後輩則稱長一輩者為師叔、師伯。這女道士是師祖做主收下的,從來道觀起便瘋瘋癲癲,因為道觀就這一個女弟子,很多人還暗地裏議論,是不是道士們不老實,想養個瘋女人雙修。
流言蜚語不斷,道觀裏的一些道士也頗有微詞,想勸師祖不要管她了,免得影響道觀名聲,但師祖覺得她可憐,始終收留她在觀裏生活,後來師祖死後,擔子又移交到覺明的師父張道長肩上。
按理說本來不該把她帶出來的,可留在觀裏怕被人欺負,加上她這半年來都很聽話,不怎麽鬧事,所以張道長思考再三,還是把她帶了出來。
巧雲站在三樓,將窗簾拉開條縫往外看,見梁津主僕離去,這才鬆了口氣。
不過她麵上的憂色沒有消失,因為她剛剛有件事確實沒有說謊,大小姐是真病了。
三樓主臥,鬆月陷在軟和的鵝毛被間,閉著眼,微卷的長髮像海藻般鋪散在枕上,一張臉又紅又燙,眉頭蹙著,似乎很不適。
說起鬆月病倒之事,也挺丟人。因為令儀前幾天無意中提的那句話,加上發下來的新任務,讓她輾轉反側,連著好幾夜都睡不著,實在煩悶之下,她就幹脆去陽台吹吹風,冷靜冷靜。
結果沒想到,夜裏的冷風這麽一刮,腦袋是被凍冷靜了,可身子扛不住,病倒了。
起初隻是普通的流感,現在發展成高燒,鬆月的身子骨又不大好,昨晚高燒一宿沒退,第二天巧雲進屋喊大小姐起床才發現這事。
這不,五爺一早就去錢醫生家找人了,這會兒按理也該迴來了。
巧雲看了眼牆上了掛鍾,還有幾分鍾就到八點半了。
「大小姐?大小姐……」
巧雲彎腰輕輕喊了好幾聲,床上人也毫無迴應,她擔心地嘆了口氣,擰幹濕毛巾,小心翼翼地給大小姐敷在額上降溫。
掛鍾響了一聲,已經八點半了。
正巧這時程五爺領著人進來了,不過這迴來看診的不是錢醫生,而是他的學徒小劉。
小劉解釋說,天冷,吳老太太的哮喘病又犯了,鄉下地方沒名醫,他師父被請了過去,到現在還沒迴來。
小劉還沒正式出診過,不過在錢醫生手下也學了好幾年,五爺覺得他的醫術應該也可以,所以就把人領了來看診。
巧雲忙讓開位置,端來椅子給小劉坐下把脈,他年紀很輕,頭一迴在眾目睽睽之下給大小姐看病,有點緊張。
「五爺,」好半天,小劉站起身,遲疑地結巴,「大小姐……大小姐她可能是受了驚嚇,導致高燒不退。」
驚嚇?
五爺內心狐疑,好好一個人,怎麽會突然受了驚?然而女兒治病要緊,心裏的疑慮隻能暫時壓下。
小劉按著醫書開了藥方,巧雲按時按點給大小姐餵藥,可是藥喝了兩天,人也不見好,跟之前一樣高燒不醒,這可把程五爺急壞了。
除了還在外地的錢醫生,鄴城知名的大夫都請了個遍,這燒也沒退下去,人也昏迷著,醒不來。
「錢大夫請來了?」五爺聽見腳步聲,忙起身去迎,昨晚上他派了幾個人連夜去吳老太爺家鄉去將錢大夫請迴來,這些年,就屬他的醫術在女兒身上最有用。
良叔也跟著出去:「老爺,興許是的。」
不過一出門,五爺就失望了,來的並不是錢醫生,而是丹元觀的張道長和他的小徒弟覺明,還有個也穿道袍的中年女人,神情與年齡不符,好奇地看著四處,像個被大人領出來的懵懂孩童。
五爺是認識張道長師徒倆的,對這個女人並不認識,不過見她穿著應該也是丹元觀的人,雖舉止有些奇怪,但他倒不至於點破給人難看,於是客氣地請他們進去:「幾位道長裏麵請。」
進屋落座後,巧雲很快上了茶。
張道長講明了來因,華陽山的陽明觀邀各地道友齊聚論道,他與徒弟應邀而去,歸途正好路過鄴城,便順道來程公館拜訪。
程五爺對丹元觀的幫助很大,捐的錢雖然對他自己來說隻是九牛一毛,但對窮到主殿都快倒塌的丹元觀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的恩情。
作為一觀之主的張道長是個講究人,不僅讓徒弟幫忙照看打掃程家在陵穀的別墅,而且但凡路過鄴城,也必定前來拜訪。
程五爺起先以為是道士們想拉好關係,讓他再捐點錢,不過除去頭一次主殿修繕那錢外,張道長就再沒接受過他的其他捐款,哪怕他誠心誠意送過幾次,都沒收下,程五爺不由也對張道長師徒高看了幾眼。
「程先生,」張道長見他時不時看一眼掛鍾,猜測是有事,便體諒地說,「要是您有事,貧道就不多叨擾了。」
人家大老遠來一趟,程五爺心裏不過意,挽留說:「你們要是不急,就在我這兒住一晚如何?我讓人去收拾幾間房間。」他嘆了口氣,「張道長,不瞞你說,我女兒鬆月病了,這會兒正等著醫生過來,我也是心急……」
正說著,小道士覺明忽然喊了聲:「師叔!」
眾人迴頭一看,那個穿著道袍的女人已經衝上了樓梯。
覺明趕緊去追,邊追便心急地喊:「師叔!你快下來啊!不能亂跑!」
張道長也起身喊:「師弟!快下來!」
道士們是不分男女,習慣以師兄弟相稱,後輩則稱長一輩者為師叔、師伯。這女道士是師祖做主收下的,從來道觀起便瘋瘋癲癲,因為道觀就這一個女弟子,很多人還暗地裏議論,是不是道士們不老實,想養個瘋女人雙修。
流言蜚語不斷,道觀裏的一些道士也頗有微詞,想勸師祖不要管她了,免得影響道觀名聲,但師祖覺得她可憐,始終收留她在觀裏生活,後來師祖死後,擔子又移交到覺明的師父張道長肩上。
按理說本來不該把她帶出來的,可留在觀裏怕被人欺負,加上她這半年來都很聽話,不怎麽鬧事,所以張道長思考再三,還是把她帶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