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張太後年紀老邁,又是女人,雖然能勉強鎮得住朝局,可畢竟隻能幹等在後宮之中,而太子朱載垚卻是十分年幼,還不到可以懂得決定國策的時候……


    現在張太後說了這些話,意思已是十分明顯了,家貧思賢妻,國亂思良相,張太後需要有人幫忙鎮住場麵。


    而這個人,必須與宮中息息相關,既不能靠宗室,因為宗室在這個時候,反而是最不可信的,畢竟人心隔肚皮,何況他們都是姓朱,都是皇家人。


    至於內閣諸學士,雖然也可以依賴,卻一方麵是文臣,另一方麵,怕是和讀書人關係更近一些,張太後心裏也有些懸。


    其他張家的兄弟之類,就不必提了,自己的兄弟,張太後會不知嗎?他們就等於是混吃等死的主兒,靠他們,實在是靠不住。


    而至於劉瑾這些人,張太後也有一些提防,畢竟現在是群龍無首,誰也不能保證,這個時候會不會有人想要從龍,得個迎立的大功勞。


    說到既有這個能力,又有這個意願鞏固太子之位的,怕也隻有葉春秋了。


    葉春秋終究和朱厚照是穿著同一條褲子,自成了鎮國公,與讀書人也開始疏離了,和宗室的關係,自誅了寧王和安化王,怕也好不到哪兒去,再者太子登基,本就對葉春秋的利益最大,若非葉春秋,說不定太子還不可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呢,這才是真正的從龍之功啊。


    再者說,張太後對葉春秋可謂是知根知底,自然也安心一些。


    葉春秋知道,這時候便是表態的時候了,更別說,他一直對朱厚照沒有私心。


    此時,他忙道:“若陛下真有那麽一個萬一,臣立即入京,覲見太子。”


    雖隻是覲見,說的像是很輕巧,可實際上,言外之意就是,若真有了什麽緊急情況,鎮國府的所有力量,都會毫不猶豫地站在太子這邊。


    有些話,並不必說的太透,大家各自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張太後對葉春秋的迴答是滿意的,卻是露出了幾絲苦笑,道:“你看,這皇帝自己胡鬧,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他可以什麽都不管不顧的丟給我們,可是我們能不收拾嗎?哎,春秋,你一直都對皇帝忠心有加,哀家知道你會知道怎麽做的。”


    葉春秋道:“母後且放寬心,更要保重鳳體,而今,這宮禁之中是離不開娘娘的。”


    張太後又是苦笑,突然抬眸認真地看著葉春秋道:“你說,陛下真的找得迴來嗎?他是不是還好好地呆在這草原上的某個地方?”


    自見到葉春秋後,其實這已經不是張太後第一次問葉春秋了,可是……大概她隻是想多那麽一點點的希望吧!


    葉春秋深吸一口氣,心裏也是鬱鬱不樂,道:“這個問題,兒臣在心裏也問過無數遍,可是……這大概是天數吧,一切隻能看天命了。”


    張太後隻是輕輕地點了點頭,接著咳嗽一聲,高聲道:“幾位卿家都不必站在外頭,進來說話吧。”


    這是對賬外的諸學士說的,於是王華、謝遷、楊廷和三人徐步進來,拜倒在地道:“見過娘娘。”


    張太後便道:“都不必多禮,方才哀家失態了,幾位愛卿切莫往心裏去,而今陛下已不見蹤影,幾位愛卿以為如何呢?”


    葉春秋隻默默地站在張太後的一邊,默默地保持著沉默,他的態度不言自明,自然是百分百站在太子這邊的。


    現在張太後讓其他三人表態,說是征詢,倒不如說是試探。


    而能入內閣的人,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謝遷則是率先道:“娘娘,老臣別無他想,眼下還是找到陛下要緊,而今太子監國,又有李公為輔,料來不會有什麽岔子的。”


    張太後點頭稱是,顯然對於謝遷的表態頗為認同。


    王華看了葉春秋一眼,接著道:“老臣與謝公一個意思。”


    現在隻剩下楊廷和了,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楊廷和的身上,張太後道:“楊卿家以為呢?”


    楊廷和遲疑了一下,才道:“老臣也不敢多做他想,不過眼下群情洶洶,老臣倒是有些擔心。”


    “嗯?”張太後看向楊廷和,道:“擔心什麽?”


    楊廷和道:“陛下是在關外走失的,可陛下為何要出關呢?已有不少人私下議論,認為這和南人牧馬之策有關,這麽多人出關,而如今卻都成了韃靼人刀下的亡魂,連陛下竟都不能幸免,而今朝中不少人都對此深為憂慮,娘娘,老臣忠言逆耳,有些話本不該說,可是朝野內外都認為南人牧馬之策,不但誤了陛下,更害了百姓啊,而今國無主君,群臣非議,士林疑懼,百姓惶恐,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得盡快平息這些流言蜚語,朝廷該廢除南人牧馬之弊,如此,天下方能安定,否則,老臣隻恐禍起蕭牆之內,若是有人生出不滿,從而勾結宗親藩王,這……是要動搖國體的啊。”


    楊廷和的這番話,說得可謂是大義凜然。


    王華和謝遷二人,卻都是沉默。


    因為他們很清楚,楊廷和在這裏唱反調,絕不是他大膽,實在是他代表了朝野許多人的願望。


    所以這看似是大膽的舉動,實則卻令楊廷和隱隱之間,已成了清流的領袖,成為了不少大臣和讀書人馬首是瞻的人物,他資曆雖然不高,卻很擅長運用輿論。


    張太後陷入了沉默,她顯然對此,有些怫然不悅。


    楊廷和膽子不小呢,要知道,他這話裏話外,隱隱有幾分以民意相要挾的意味。


    這裏的人又怎麽不明白楊廷和話裏的意思,現在這麽多人都反對南人牧馬,而恰恰又在這時,國無主君。太子監國,想要穩定人心,不正應該拿南人牧馬來開刀嗎?


    如此一來,太子殿下定然會得到朝野的極力支持,可若是反其道而行,不免使人離心離德,而一旦臣民們對太子失望,接下來,這正德朝就可能要平添幾分變數了。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反其道而行)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庶子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