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天色將晚,翰林院這兒已到了下值的時間,這個時候許多翰林都擁簇在翰林院前準備動身。


    白日發生的事,他們早已忘記,畢竟隻是走了一個翰林,嗯,貶去了瓊州,但是無關緊要,和自己無關。


    天色漸暗,門前已經落下了許多的轎子,就在這個這時,葉春秋卻徐徐地背著行囊迴來了。


    這個少年,在餘暉之下,依舊還穿著他的麒麟服,頭頂上戴著烏紗帽,腳下的靴子沾了不少灰塵,顯得風塵仆仆。


    他的出現讓所有人愕然起來。


    不是說已經趕出京師了嗎?


    不是說現在理應在去瓊州的路上了嗎?


    吏部那兒都已經下了公文了,怎麽這個小子又迴來了?難道他膽子這樣大,竟敢無視朝廷的禁令……


    大家都看著這個家夥,偏偏這個家夥旁若無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到了翰林院門口,正要進去。


    “喂,葉縣丞,你……”門口的差役想要攔他。


    葉春秋則是抬眼看著這個差役,眼神裏帶著幾分威嚴。


    終究他頭上戴著的是烏紗帽,穿著的是麒麟衣,那差役在這逼視之下,還是敗下了陣來。


    葉春秋背著他的行囊,慢悠悠地到了卯房裏,這兒人更多,此時那熟悉的恭維聲傳來:“焦待詔,下了值不知去哪裏?”


    “噢,要迴去看書。”


    “焦待詔實在是令人欽佩……”


    “哈哈……”焦黃中正待要笑,可是當他看到葉春秋,卻是笑不出來了,他的下巴有些合不攏,像是見了鬼似的,下一刻便勃然大怒:“是誰,是誰……是誰放閑雜人等進來的,葉縣丞,你不是該去瓊州赴任了嗎?吏部的公文寫得明明白白,你……”


    葉春秋沒有理他,進入了卯房,見到那個熟悉的老吏,放下了包袱,朝老吏微微一笑道,:“煩請給我花名冊,我點個卯。”


    老吏抬眸看他,一時也是腦子轉不過彎來。


    葉春秋又說了一次,這老吏方才道:“葉編……,不,葉大人,你的名冊已經銷了。”


    葉春秋皺眉道:“這樣啊。”


    正說著,身後有人厲聲道:“葉春秋!”


    葉春秋迴眸,恰是準備下值的朱學士,朱學士陰沉著臉,死死地盯著葉春秋,這邊的動靜,他已經有所耳聞,見葉春秋迴來,他幾乎氣炸了。


    這個小子居然還敢迴來!


    葉春秋便抿嘴一笑:“見過大人。”


    “本官當不起。”朱學士森森然地道:“這是什麽地方,這是翰林文苑重地,豈是閑雜人等可以來的地方,你……太放肆了。”


    一旁的焦黃中禁不住幫腔道:“還愣著做什麽,是誰這樣的大膽子,將這個小小的縣丞放進來的,還不趕緊……”


    葉春秋臉不改色地打斷道:“下官也不想迴來,隻是有人非要下官在此候命不可。”


    “哈……”朱學士嘲弄地笑了:“你說什麽,有人讓你在此候命?是誰?你來說說看,是誰有這樣大的膽子,讓你一個小小縣丞滯留在此?你將翰林院當做了什麽?茶樓還是酒肆?來人,還不將他拿下治罪!”


    這時,外頭傳來嘈雜的聲音,而後又突然安靜,朱學士依然故我地道:“拿下送都察院,治他……”


    “要治什麽罪?”身後,一個清亮的聲音傳來。


    朱學士下意識地道:“自然是……”


    猛地,朱學士覺得奇怪,為何是個女聲,翰林裏怎麽會有婦人?


    他又不禁惱怒,卻見葉春秋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仿佛自己的威嚴掃地一樣,他勃然大怒,厲聲道:“是什麽人,膽敢和本官……”他一麵說,一麵朝著聲源看去。


    而後,他的聲音戛然而止。


    隻見幾個帶刀的親軍禁衛正站在他的身後,一個個人高馬大,神色肅穆。


    在侍衛身邊,還有幾個宦官,個個麵露恭順之色。


    而被他們所擁簇著的,是個婦人,鳳冠霞衣,莊重無比。


    朱學士的眼睛已經直了……是太後……


    太後為何出宮了?


    張太後不是自先帝駕崩之後,就一直獨居仁壽宮的嗎?可是為何……今兒出現在這裏。


    朱學士的心已經亂了,雙膝一軟,便啪嗒一聲跪倒在地:“臣朱德海見過太後娘娘,娘娘千歲……”聲音帶著顫抖,不敢把頭抬起來,深深埋下去。


    翰林學士固然清貴,可是品級不過是正五品,在張太後的麵前,自是螻蟻一般的存在,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朱德海拜倒之後,心裏亂糟糟得想,娘娘這是要來做什麽?從未出宮的太後,在這個時間……


    他想不明白,忙是頓首,瑟瑟不發一言。


    朱德海這一跪,讓所有的翰林和書吏都反應過來。


    尤其是那些在外頭看熱鬧的翰林,起初看到這個貴婦由親軍和宦官擁簇而來,那時候腦子有些反應不過來,人就已經進來了,現在仔細看這婦人的服色,不是太後是誰?


    所有人紛紛拜倒在地:“見過娘娘。”


    烏壓壓的跪了一地。


    最錯愕的就莫過於焦黃中了,他見了太後突然駕到,猛地想到什麽,去歲年關的時候,自己的父親前去朝會,而張太後也喜歡熱鬧,便也請了許多貴婦去仁壽宮湊熱鬧。


    自己的母親就是入宮的貴婦一員,據母親迴來說,太後聽說他的母親乃是焦閣老的夫人,特意拉著她說了許多話,家母還在太後跟前曾提起過他,聽說他那時候已經中了舉人,而且名列河南布政使司第一,因此格外的誇獎了一番。


    想到這裏,焦黃中的心中不由熱絡起來,這可是一次巴結太後的好時機啊。


    別看這位張太後平時身居後宮,對外朝的事素來不予理會,可是誰不知道,作為當今天子的嫡母,又曾陪伴先帝,便是幾個內閣學士對她都是敬若神明,她雖然極少幹涉外間的事,可是一旦開了金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所以焦黃中心裏有些激動,卻故意落在最後,朗聲道:“臣焦黃中見過娘娘。”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庶子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