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沛茗笑道:「這麽誇張?」
鄴成及瞪她:「你還笑?你讓我做這太府卿,莫不是替你擋刀來了?」
「我怎會讓二叔替我擋刀呢?讓他們鬧去吧,俸祿缺不了他們的,不給早食又怎的了?眼下戰事吃緊,聖上和太上皇後、太後都得縮衣節食,他們身為臣子,不也該為國奉獻一點麽?」
「你可得快些解決此事,至於你是否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讓瑤兒……」鄴成及欲言又止。
「二叔,這些事我自有思量,便不必你操心了。」
鄴成及也擔心觸怒了鄴沛茗,便趕緊迴去處理自己被彈劾的事情了。
此事鬧了幾日,直到朱梁傳來消息稱朱桓貞帶兵殺入洛陽,殺死朱遙喜,隨即登基為帝了。
朱遙喜當上皇帝也才幾個月,位子還未坐穩,便暴露了其荒淫無道的一麵,況且朱梁能征戰的將領都被朱徽殺了不少,有些又不服朱遙喜而從了朱桓貞,故而他的手下沒幾個能用之人,被朱桓貞推翻也是正常的。
朱桓貞的登基雖然無法掩飾已經矛盾重重的朱梁內部,可是畢竟是被人所承認的皇帝,與朱遙喜不一樣,他若是要號召攻打金陵,金陵還是會承受不小的壓力的。
況且劉楚已基本剿滅,除了西蜀和突厥趁機入侵占去的部分地方,這一片土地上,最強大的勢力便隻有朱梁和後孚了。
不過朱桓貞登基後,並未對南邊做出什麽針對性的進攻部署。不過鄴沛茗不敢掉以輕心,況且她也在等待合適的北伐時機。
在她給諸將請賞後,便準備前往廬州部署。
鄴沛茗此次出征並沒有帶上鄴瑤,她如今是左神武衛大將軍,官從三品,掌管宮中守衛等公務,她自然不可擅自離開。
這自然也是鄴沛茗的安排,她之所以在去年便讓鄴瑤上了戰場,便是要讓她意識到戰爭的殘酷,同時軍旅生活也能磨練她的意誌。
她不需要鄴瑤成為出色的將領,因為這天下她會打下來,鄴瑤隻需學會如何掌控人心,如何治理、守護這天下,便足以。
第136章 大招
「徐州是必取之地,隻有控製了徐州, 糧草才無後顧之憂。其次是宋州, 不過, 徐州是武寧節度使的地盤、宋州是宣武節度使朱順康的地方, 他吃了敗仗, 此番必然嚴加防守。而且上幾次的對戰中,他們也得到了我們的鳥嘴銃, 兩軍交戰,損傷必然攀升。」
濠州城內, 鄴沛茗等人就眼下的局勢進行商討著。
徐州是必爭之地, 濠州卻也是必守之地,鄴沛茗得考慮兩邊的情況做出部署。
李子建提議道:「如今朱梁並未有出兵的跡象, 想必還未研製出鳥嘴銃來,不如我們先出手為強,趁他們還未集中兵馬應對, 一舉拿下徐州!」
「李指揮使此提議不錯。」有人附和道。
「依長源、太沖與文伯之見,以為如何?」鄴沛茗看向韋叔瑜、孫良朋與葉克, 這些都是能給她分析形勢和意見的參謀。
三人之間意見略微不同, 不過都還是偏向於出兵的,畢竟誰也不清楚朱梁那邊到底在搞什麽, 可若是放著大好的時機不去利用,那便太可惜了。
攻下徐州後可進取毫州、宋州、汴州,然後便可直取洛陽。
當然,洛陽是幾百年的古都, 又占據了地勢帶來的優勢,若是鄴沛茗長驅直入,久攻不下,必然會被圍困。
故而她決定兵分兩路,一路按照原定的方案來進軍,另一路則向北,取沂州、齊州、魏州等,隻有占據和掌控了水係要道,屆時便可阻斷洛陽的糧草運輸。
所謂「南船北馬」,徐州便處於這樣的位置,過了徐州,河道減少,便得靠騎兵作戰了,而在徐州之南,還是以熟悉水上作戰的水軍為主。
因此鄴沛茗便派遣邵武軍、義武軍、振武軍等共十萬兵馬進攻徐州。同時讓馬鋒等從荊湖之地發兵荊州,務必要拿下荊州和襄州,屆時再從西邊進攻……
金陵城,容王府。
「眨眼又入秋了,各地沒有發生什麽水患吧?」陳沅嵐循例地問辦事的佐官。
「去年的治水、禁止圍湖造田頗見成效,所以今年未見什麽大的水患。」
陳沅嵐鬆了一口氣:「即便如此,也不可鬆懈。」
隨即她像是想起了什麽,道:「瞧我這記性,眼下有聖人坐鎮金陵,這些事自有朝廷去管,我多管閑事了。」
佐官道:「夫人說的是哪裏話?這兩年若非夫人,這江南怕是仍是那千瘡百孔的模樣,百姓們謹記夫人的恩德,這桃子哪裏是別人能輕易摘了去的?」
陳沅嵐並未多言,而是道:「天兒冷了,這炭不是是否夠用?」
「今年買的炭比去年多了三倍,司農寺道是金陵比天興府冷多了,給每位大臣派發的薪炭得多兩倍。還有夫人提議辦的慈愛院、安濟院等,也都添了木炭。」
慈愛院與安濟院等是陳沅嵐提議辦的官方救濟機構,專門收養一些被拋棄的孩子、老人。
陳沅嵐事無巨細地聽完,鄴瑤也散衙迴來了,她給陳沅嵐請了安,便又與之一起用了晚膳。
陳沅嵐問道:「你到宮中當值也有一個多月了,可還順遂?」
「雖然有些不長眼的因為我是女郎便小瞧了我,不過我也讓他們吃了點癟,長長經驗,眼下他們沒有不敢不服從我的。」
鄴成及瞪她:「你還笑?你讓我做這太府卿,莫不是替你擋刀來了?」
「我怎會讓二叔替我擋刀呢?讓他們鬧去吧,俸祿缺不了他們的,不給早食又怎的了?眼下戰事吃緊,聖上和太上皇後、太後都得縮衣節食,他們身為臣子,不也該為國奉獻一點麽?」
「你可得快些解決此事,至於你是否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讓瑤兒……」鄴成及欲言又止。
「二叔,這些事我自有思量,便不必你操心了。」
鄴成及也擔心觸怒了鄴沛茗,便趕緊迴去處理自己被彈劾的事情了。
此事鬧了幾日,直到朱梁傳來消息稱朱桓貞帶兵殺入洛陽,殺死朱遙喜,隨即登基為帝了。
朱遙喜當上皇帝也才幾個月,位子還未坐穩,便暴露了其荒淫無道的一麵,況且朱梁能征戰的將領都被朱徽殺了不少,有些又不服朱遙喜而從了朱桓貞,故而他的手下沒幾個能用之人,被朱桓貞推翻也是正常的。
朱桓貞的登基雖然無法掩飾已經矛盾重重的朱梁內部,可是畢竟是被人所承認的皇帝,與朱遙喜不一樣,他若是要號召攻打金陵,金陵還是會承受不小的壓力的。
況且劉楚已基本剿滅,除了西蜀和突厥趁機入侵占去的部分地方,這一片土地上,最強大的勢力便隻有朱梁和後孚了。
不過朱桓貞登基後,並未對南邊做出什麽針對性的進攻部署。不過鄴沛茗不敢掉以輕心,況且她也在等待合適的北伐時機。
在她給諸將請賞後,便準備前往廬州部署。
鄴沛茗此次出征並沒有帶上鄴瑤,她如今是左神武衛大將軍,官從三品,掌管宮中守衛等公務,她自然不可擅自離開。
這自然也是鄴沛茗的安排,她之所以在去年便讓鄴瑤上了戰場,便是要讓她意識到戰爭的殘酷,同時軍旅生活也能磨練她的意誌。
她不需要鄴瑤成為出色的將領,因為這天下她會打下來,鄴瑤隻需學會如何掌控人心,如何治理、守護這天下,便足以。
第136章 大招
「徐州是必取之地,隻有控製了徐州, 糧草才無後顧之憂。其次是宋州, 不過, 徐州是武寧節度使的地盤、宋州是宣武節度使朱順康的地方, 他吃了敗仗, 此番必然嚴加防守。而且上幾次的對戰中,他們也得到了我們的鳥嘴銃, 兩軍交戰,損傷必然攀升。」
濠州城內, 鄴沛茗等人就眼下的局勢進行商討著。
徐州是必爭之地, 濠州卻也是必守之地,鄴沛茗得考慮兩邊的情況做出部署。
李子建提議道:「如今朱梁並未有出兵的跡象, 想必還未研製出鳥嘴銃來,不如我們先出手為強,趁他們還未集中兵馬應對, 一舉拿下徐州!」
「李指揮使此提議不錯。」有人附和道。
「依長源、太沖與文伯之見,以為如何?」鄴沛茗看向韋叔瑜、孫良朋與葉克, 這些都是能給她分析形勢和意見的參謀。
三人之間意見略微不同, 不過都還是偏向於出兵的,畢竟誰也不清楚朱梁那邊到底在搞什麽, 可若是放著大好的時機不去利用,那便太可惜了。
攻下徐州後可進取毫州、宋州、汴州,然後便可直取洛陽。
當然,洛陽是幾百年的古都, 又占據了地勢帶來的優勢,若是鄴沛茗長驅直入,久攻不下,必然會被圍困。
故而她決定兵分兩路,一路按照原定的方案來進軍,另一路則向北,取沂州、齊州、魏州等,隻有占據和掌控了水係要道,屆時便可阻斷洛陽的糧草運輸。
所謂「南船北馬」,徐州便處於這樣的位置,過了徐州,河道減少,便得靠騎兵作戰了,而在徐州之南,還是以熟悉水上作戰的水軍為主。
因此鄴沛茗便派遣邵武軍、義武軍、振武軍等共十萬兵馬進攻徐州。同時讓馬鋒等從荊湖之地發兵荊州,務必要拿下荊州和襄州,屆時再從西邊進攻……
金陵城,容王府。
「眨眼又入秋了,各地沒有發生什麽水患吧?」陳沅嵐循例地問辦事的佐官。
「去年的治水、禁止圍湖造田頗見成效,所以今年未見什麽大的水患。」
陳沅嵐鬆了一口氣:「即便如此,也不可鬆懈。」
隨即她像是想起了什麽,道:「瞧我這記性,眼下有聖人坐鎮金陵,這些事自有朝廷去管,我多管閑事了。」
佐官道:「夫人說的是哪裏話?這兩年若非夫人,這江南怕是仍是那千瘡百孔的模樣,百姓們謹記夫人的恩德,這桃子哪裏是別人能輕易摘了去的?」
陳沅嵐並未多言,而是道:「天兒冷了,這炭不是是否夠用?」
「今年買的炭比去年多了三倍,司農寺道是金陵比天興府冷多了,給每位大臣派發的薪炭得多兩倍。還有夫人提議辦的慈愛院、安濟院等,也都添了木炭。」
慈愛院與安濟院等是陳沅嵐提議辦的官方救濟機構,專門收養一些被拋棄的孩子、老人。
陳沅嵐事無巨細地聽完,鄴瑤也散衙迴來了,她給陳沅嵐請了安,便又與之一起用了晚膳。
陳沅嵐問道:「你到宮中當值也有一個多月了,可還順遂?」
「雖然有些不長眼的因為我是女郎便小瞧了我,不過我也讓他們吃了點癟,長長經驗,眼下他們沒有不敢不服從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