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沛茗親自下廚弄了一道紅燒豆腐幹, 而許久未嚐過她的廚藝的陳沅嵐心裏隱隱有些期待,不過鄴沛茗一臉促狹地叮嚀她多吃些豆腐幹, 她便想起了鄴沛茗帶迴來的汀州「老鼠幹」。
「吃呀,這可好吃了。」鄴沛茗夾了一塊豆腐幹到陳沅嵐的碗裏, 後者看著那塊被汁裹著的辨不出到底是豆腐幹還是老鼠幹的東西, 一臉難為情。
宋瑤仍在湞陽並未迴來,如此一來也無人能解救她, 她便望向鄴沛茗,希望鄴沛茗不要再捉弄她。鄴沛茗眨了眨眼,會意, 夾起豆腐幹送到她的嘴邊:「沅嵐原來想讓我餵你呀!也好,你餵了我, 我餵你才叫禮尚往來。」
陳沅嵐的臉一紅, 道:「我並無此意!」
「這是豆腐幹,老鼠幹的話都是騙你的。」鄴沛茗笑道。
「……」陳沅嵐猛地看向她, 不明白她是怎麽看出自己的顧慮的。
「我親自下廚,你都不動筷,想必是被我先前的話嚇到了。」鄴沛茗頗有捉弄得逞後的得意,眼神狡黠。
陳沅嵐並沒有被鄴沛茗捉弄的羞惱, 而是鬆了一口氣。她又靜靜地凝視鄴沛茗,發現幾月未見,這人似乎又展現出了罕見的年少活力的一麵,想來此時她定是將所有的事務都拋諸腦後了。
「晚上去走走如何?」陳沅嵐提議道。
「晚上?」
「你想必不知,如今城內宵禁並不嚴,特別是到了這樣的日子裏,有許多百姓都在道邊經營些小買賣,好不熱鬧!」
鄴沛茗心中一動,她自然是發現了陳沅嵐說到這些時眼中掩飾不住的星光。她頷首:「好。」
用過了晚膳後倆人換了一身衣衫,又帶著兩名僕役便出門去了。雖然越王世子賞賜了刺史府幾十個奴僕,以便他們出門時能彰顯自己的身份,否則堂堂都知兵馬使兼刺史出門連個隨從都沒有,會有損身份的。可鄴沛茗不大看重這種風氣,同時也想以尋常人的身份好好逛一逛。
作為嶺南道最為繁華的府城,冬至這樣的大節日自然是熱鬧非凡。酒肆店鋪罷市的那三日已經過去,開設在民坊區的酒肆張燈結彩、繡旗相招,視覺效果遠非白日能比,自是吸引了不少的人前去吃酒。
在三四十米寬的道兩旁,有不少正在擺攤的小販,雖然沒有鋪子經營,可他們也懂得在前頭支一麵繡旗,上麵寫著各自的名頭。可謂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雖說如此,可縱觀道上熙熙攘攘的身影卻少有女子之姿的,陳沅嵐雖有鄴沛茗在身邊,可也難免被人多瞧了幾眼。隻是陳沅嵐似乎沉浸在這鮮少見識過的夜色當中,並無在意旁人的目光。
「沅嵐可曾出來走過?」鄴沛茗問道。
陳沅嵐搖頭:「我不過是聽瑤兒說的,她倒是常與同窗夜遊。」
宋瑤因當初去「五知齋先生」的私塾讀書而換了男子的衣衫,如今她習慣了穿男子的裝束,在府中換迴衣裙竟覺得束手束腳頗不自在。她覺得自己隱約明白鄴沛茗為何愛穿男裝,一來不必每日話那麽多時間盤發、上妝,二來在街道上隨意奔跑也不會被人說三道四,可謂是自由極了。
在府中陳沅嵐還能約束她一二,一旦出了府,她便又野了起來,時常跟著同窗一起巡遊在這夜色之中。好在有一大群人跟著,總不至於讓她鬧出什麽事情來。
「她夜遊可曾遊出什麽心得來?」鄴沛茗笑問。
「這你得問她。」陳沅嵐道,忽然,她看見一間鋪子,眼前一亮,便走了進去。鄴沛茗抬頭見那上麵掛著「頭巾鋪」,想必是賣頭巾的,便也跟著走了進去。
店中人見二人眼生,又衣著簡樸,身後隻跟著兩個僕役便認為他們隻是尋常的人家,心中稍感安心。若來的是達官貴人,他們又免不了要一頓伺候,還得小心翼翼別得罪了人免得在此無法營生。
不過他們的衣物皆有人盡心打理,哪有人會親自到這些地方閑逛的?盡管如此,他還是得笑臉相迎:「我們這兒各色頭巾應有盡有……」
陳沅嵐見上麵放置著眾多頭巾,便拿起了一頂儒巾冠在鄴沛茗的頂上,鄴沛茗笑問:「如何,看起來可像書生?」
店中的人笑著誇獎了一番。
陳沅嵐搖了搖頭,又給她換了一頂燕尾巾、綸巾,最後幹脆係以紫色的抹額,方笑道:「如此看來才算合適些。」
「那買下了!」
出了鋪子,僕役問道:「府中有不少料子,命人裁製便是,郎君和夫人為何要買這等粗製濫造的東西呢?」
鄴沛茗和陳沅嵐並未因他們之言而動怒,陳沅嵐道:「府中確有羅、紗、錦、緞可裁製上等的衣料,可……」
「這叫樂趣。」鄴沛茗接話,又扭頭對陳沅嵐道,「這可是你送我的,我不摘下來了。」
「嗯。」陳沅嵐在眾人的注視下紅著臉點頭。
倆人又入了一家酒肆,這家酒肆高三層,酒旗招展,兩個夥計站在門口熱情有禮地相迎,讓人欣然而入。裏麵歌管歡笑之聲不絕於耳,而酒香四溢。
這家名為「花月樓」的酒肆正是與許氏一族有關係的以蒸餾酒「花月酒」聞名的酒肆,出入此地的人多數都是為了酒食而來,每到中秋等節日,這兒的「花月酒」總是很快便售罄。久而久之,這裏的名氣越來越響亮,慕名而來的人便越來越多。鄴沛茗還未來過此地,便想趁此機會體會一番。
「吃呀,這可好吃了。」鄴沛茗夾了一塊豆腐幹到陳沅嵐的碗裏, 後者看著那塊被汁裹著的辨不出到底是豆腐幹還是老鼠幹的東西, 一臉難為情。
宋瑤仍在湞陽並未迴來,如此一來也無人能解救她, 她便望向鄴沛茗,希望鄴沛茗不要再捉弄她。鄴沛茗眨了眨眼,會意, 夾起豆腐幹送到她的嘴邊:「沅嵐原來想讓我餵你呀!也好,你餵了我, 我餵你才叫禮尚往來。」
陳沅嵐的臉一紅, 道:「我並無此意!」
「這是豆腐幹,老鼠幹的話都是騙你的。」鄴沛茗笑道。
「……」陳沅嵐猛地看向她, 不明白她是怎麽看出自己的顧慮的。
「我親自下廚,你都不動筷,想必是被我先前的話嚇到了。」鄴沛茗頗有捉弄得逞後的得意,眼神狡黠。
陳沅嵐並沒有被鄴沛茗捉弄的羞惱, 而是鬆了一口氣。她又靜靜地凝視鄴沛茗,發現幾月未見,這人似乎又展現出了罕見的年少活力的一麵,想來此時她定是將所有的事務都拋諸腦後了。
「晚上去走走如何?」陳沅嵐提議道。
「晚上?」
「你想必不知,如今城內宵禁並不嚴,特別是到了這樣的日子裏,有許多百姓都在道邊經營些小買賣,好不熱鬧!」
鄴沛茗心中一動,她自然是發現了陳沅嵐說到這些時眼中掩飾不住的星光。她頷首:「好。」
用過了晚膳後倆人換了一身衣衫,又帶著兩名僕役便出門去了。雖然越王世子賞賜了刺史府幾十個奴僕,以便他們出門時能彰顯自己的身份,否則堂堂都知兵馬使兼刺史出門連個隨從都沒有,會有損身份的。可鄴沛茗不大看重這種風氣,同時也想以尋常人的身份好好逛一逛。
作為嶺南道最為繁華的府城,冬至這樣的大節日自然是熱鬧非凡。酒肆店鋪罷市的那三日已經過去,開設在民坊區的酒肆張燈結彩、繡旗相招,視覺效果遠非白日能比,自是吸引了不少的人前去吃酒。
在三四十米寬的道兩旁,有不少正在擺攤的小販,雖然沒有鋪子經營,可他們也懂得在前頭支一麵繡旗,上麵寫著各自的名頭。可謂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雖說如此,可縱觀道上熙熙攘攘的身影卻少有女子之姿的,陳沅嵐雖有鄴沛茗在身邊,可也難免被人多瞧了幾眼。隻是陳沅嵐似乎沉浸在這鮮少見識過的夜色當中,並無在意旁人的目光。
「沅嵐可曾出來走過?」鄴沛茗問道。
陳沅嵐搖頭:「我不過是聽瑤兒說的,她倒是常與同窗夜遊。」
宋瑤因當初去「五知齋先生」的私塾讀書而換了男子的衣衫,如今她習慣了穿男子的裝束,在府中換迴衣裙竟覺得束手束腳頗不自在。她覺得自己隱約明白鄴沛茗為何愛穿男裝,一來不必每日話那麽多時間盤發、上妝,二來在街道上隨意奔跑也不會被人說三道四,可謂是自由極了。
在府中陳沅嵐還能約束她一二,一旦出了府,她便又野了起來,時常跟著同窗一起巡遊在這夜色之中。好在有一大群人跟著,總不至於讓她鬧出什麽事情來。
「她夜遊可曾遊出什麽心得來?」鄴沛茗笑問。
「這你得問她。」陳沅嵐道,忽然,她看見一間鋪子,眼前一亮,便走了進去。鄴沛茗抬頭見那上麵掛著「頭巾鋪」,想必是賣頭巾的,便也跟著走了進去。
店中人見二人眼生,又衣著簡樸,身後隻跟著兩個僕役便認為他們隻是尋常的人家,心中稍感安心。若來的是達官貴人,他們又免不了要一頓伺候,還得小心翼翼別得罪了人免得在此無法營生。
不過他們的衣物皆有人盡心打理,哪有人會親自到這些地方閑逛的?盡管如此,他還是得笑臉相迎:「我們這兒各色頭巾應有盡有……」
陳沅嵐見上麵放置著眾多頭巾,便拿起了一頂儒巾冠在鄴沛茗的頂上,鄴沛茗笑問:「如何,看起來可像書生?」
店中的人笑著誇獎了一番。
陳沅嵐搖了搖頭,又給她換了一頂燕尾巾、綸巾,最後幹脆係以紫色的抹額,方笑道:「如此看來才算合適些。」
「那買下了!」
出了鋪子,僕役問道:「府中有不少料子,命人裁製便是,郎君和夫人為何要買這等粗製濫造的東西呢?」
鄴沛茗和陳沅嵐並未因他們之言而動怒,陳沅嵐道:「府中確有羅、紗、錦、緞可裁製上等的衣料,可……」
「這叫樂趣。」鄴沛茗接話,又扭頭對陳沅嵐道,「這可是你送我的,我不摘下來了。」
「嗯。」陳沅嵐在眾人的注視下紅著臉點頭。
倆人又入了一家酒肆,這家酒肆高三層,酒旗招展,兩個夥計站在門口熱情有禮地相迎,讓人欣然而入。裏麵歌管歡笑之聲不絕於耳,而酒香四溢。
這家名為「花月樓」的酒肆正是與許氏一族有關係的以蒸餾酒「花月酒」聞名的酒肆,出入此地的人多數都是為了酒食而來,每到中秋等節日,這兒的「花月酒」總是很快便售罄。久而久之,這裏的名氣越來越響亮,慕名而來的人便越來越多。鄴沛茗還未來過此地,便想趁此機會體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