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目南哥兒都讓二叔父幫忙看過了,二叔父行商頗有手段,這其中若是有古怪,他定能發現的。」


    鄴成及本便是商賈,對於這些行當中有那些陷阱和利益他都較為清楚,故而鄴南才敢放心地去辦這事的。


    說起鄴成及的本業,鄴沛茗倒想起有些事需要他去做了。她問道:「二叔父近來可在城中?」


    「他已經舉家遷居到此了,你去平康坊就能看見他的新宅。他也把鋪子開到這兒來了,以前的鋪子倒是還在,不過交給別人打理了。」


    「明兒把二叔父也邀過來吧!」


    「你就不歇一會兒!」陳沅嵐輕輕搖頭,她自然是清楚鄴沛茗不會是為了親情而找他過來一聚的,說到底還是有要事要處理。


    鄴沛茗眨了眨眼,笑道:「知我者,沅嵐也!」


    第75章 汀州


    定安九年八月下旬,越王奉命率領三萬兵馬前往汀州平叛, 他被朝廷任命為平邊大元帥, 鄴沛茗為行軍元帥、齊仲為行軍副元帥, 率領三萬兵馬協同作戰, 並於九月行軍至雜羅休整兵馬。


    江南東道的東北邊浙西大都督壽王和浙東都督關英達正打得激烈, 不過關英達採取「虛耗」的方式,每一次小規模地發兵突襲壽王治州虛弱處, 使壽王的兵馬疲於奔波,而他則收兵休整。


    「……果然如此。」越王盯著斥候傳迴來的文書, 喃喃道。


    「王爺所言何意?」眾人問道。


    「如鄴卿所言, 賊軍七月已攻下宣州,而關英達一直虛耗著壽王兄, 令壽王兄無暇應付賊軍。而宣州恰巧又是浙西糧倉中較大的囤積地,賊軍占下宣州後,運送往中原的糧草便會減少。如此一來中原的兵馬糧草不繼, 賊軍便占了優勢。」


    「那壽王應集中兵力將宣州奪迴才是,為何還要與關英達糾纏?」


    「你們應該知道, 浙西各州府, 都是繁榮之地,朝廷的糧草、錦緞玉帛半數出於那兒, 更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不管是哪一處被賊軍控製,對朝廷而言都是一次災禍,所以那等要地才會由壽王兄鎮守。為了避免失去更多的地方,壽王兄放棄了一個宣州。」越王說到這裏是十分羨慕嫉妒的。


    雖同為先帝之子, 可壽王卻和孚帝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便能得到那等土壤肥沃、繁榮富庶的封地;而他在山嶺多、人又少,並不富庶的嶺南道,還得受盤踞在此數百年的氏族豪紳左右。若非這些氏族並不像中原地區的氏族般善用權術,他估計到老也不一定能有如此雄風。


    「傳令下去,命將士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拔營急行軍,一鼓作氣拿下叛賊羅建安,平定叛亂!」越王眼神一冷,下令道。


    而在越王下令之前,作為行軍元帥的鄴沛茗便已經領著一萬兵馬作為前鋒出發了。據安排,鄴沛茗統帥前軍進行衝鋒,而越王坐鎮中軍,一方麵是能及時給予前軍支援,另一方麵又能確保不會有叛軍繞後夾擊。急行軍的話,不出一日,中軍便能趕上前軍,也不擔心距離拉得太遠而無力援助。


    「宋軍使,這五百人可夠了?」韋叔瑜問道。


    作為被鄴沛茗安排進來的人,雖說隻是一個率領一百騎兵的軍使,可是好不容易才爬上這樣高的位置的一些人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韋叔瑜作為行軍參謀,為了軍隊的利益著想,也避免令將士們出現隔閡,他需要確保萬無一失。而宋慶柏能立功最好,若是失敗了,定有人要嘲笑他了,同時也會令軍中損失幾百名精銳。


    「夠了!」宋慶柏堅定道。他雖然高,但是長得並不比韋叔瑜雄壯,甚至有些柔美,眾人一見到他,甚至有些難以想像這樣的人是怎麽被鄴沛茗從千百的壯丁中挑出來的。


    不過仔細一想,他們當中有大部分人都是因為早些年的經歷,也並不強壯,是後來在軍中訓練多了,日子又好了起來才慢慢地強壯起來的。可是身高方麵依舊沒多大變化,倒令他們沒少被不懷好意的文職幕官嘲笑。他們的確不該質疑宋慶柏……至少在他體現他的價值之前。


    他們一致地將鄴沛茗排除在「質疑」範圍之外了,畢竟若論陰柔,恐怕在鄴沛茗率領的靖海軍中無人會比她更加陰柔的。可是也無人能像她這般給人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和敬畏,體力和身手上連突將都無法傷到她。


    「那便等你的好消息了。」鄴沛茗微微一笑。


    宋慶柏覺得渾身的血液都沸騰了起來,躲躲藏藏這麽多年,他又要重返戰場了,而這一場仗將是他重新踏上這條路的起點!


    孫良朋將他舉薦給鄴沛茗後,鄴沛茗並沒有和他多說什麽,將他補了呂雄的空缺。至於他的來歷,鄴沛茗也與越王說了,並且勸越王以大局為重的方式赦免了宋慶柏的罪。


    而此行來此平叛,鄴沛茗除了帶上他以外,也將孫良朋帶上了,不過孫良朋作為文職,另有安排。


    汀州城一共有十二道門,自從羅建安堂而皇之地謀反後,便禁嚴了四個方向的門,隻留北麵的一道側門通行,方便與瑞金監聯繫。


    城內有一萬兵馬守著,另有五千兵馬駐守在瑞金監和城外、五千兵馬占據了虔化。這五千兵馬扼守住了梅嶺山的要道,前可出擊南城、撫州,後可進入建州的邵武。


    而宋慶柏率領五百精銳作為前鋒率先朝駐紮在城外的一直行營發起突襲,盡量將羅建安的叛軍重兵吸引過去;另一方麵,前軍則等時機一到,便攻進去。而這「時機」便是待叛軍被宋慶柏的先鋒兵徹底吸引過去,而出現一道門的防守薄弱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走出世外gl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便麵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便麵君並收藏穿越之走出世外gl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