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多了,還能支撐幾日。」
黃化及有些頭痛:「不是說他們的糧草快沒了嗎,為何還能支撐至援軍趕到?」
「他們緊閉城門,又殺了我們不少斥候,這一點消息也沒透露出來……」
「將軍,我們有五萬人,他們才有四萬,何畏之?」劉嚴道。
「徐知行帶著我們的兵士八萬,潮州城兵士兩萬,結果我們的人隻剩下四萬,還得放棄那兒。我們這邊呢?當初的六萬人,連他們隻有一萬人不到的小城都拿不下,如今他們的援兵到了,你認為還有獲勝的可能?」
劉嚴訕訕地不說話。
周氏道:「將軍,不如先拖延他們,待到徐將軍他們到了,我們再做反擊。」
「如何拖住他們?」
「派使節去投降。」
劉嚴冷笑:「上次是勸降,如今是投降,若是傳了出去,天下人如何看我們?」
眾人也附和,周氏道:「投降是假,賄賂是真。我聽聞桂州都督崔樸、邕州都督崔放,他們二人是貪生怕死和貪圖富貴之人,他們此行派兵援助,無非也是為了立功。若將軍派人賄賂他們,又與他們說若他們肯替將軍上書朝廷求官,屆時將軍投降了,那他們必定是首功,功不可沒。如此一來他們認為將軍退縮了,卻正好可以給我們喘息的機會……」
周氏的話倒是說到了黃化及的心裏去了,投降是假,以虛弱的模樣來迷惑敵人才是真的。暫時放下身段投降又如何,隻要能換來天下,那也是值得的!
於是他便再度派劉嚴當使者,進城見南海王等人。
劉嚴帶著一車寶物和幾個人進城後便被抓住,綁住雙手,蒙住雙眼來到了一個不見天日的地方。他聞著那腐朽的味道,曾經的記憶浮上心頭,他知道這兒是什麽地方,當即大吼道:「我是使節,你們卻將我關入大牢?!」
「兩軍交戰,不殺來使,我們可沒有殺你,不過是想讓你在此呆上一段時日罷了。至於黃賊的投降書,我們自然會呈給三位大都督。」
這時有人在邊上低聲吩咐了些什麽,劉嚴聽出了那是石大明的聲音,怒道:「石大明!我知道就是你搞得鬼!」
「若是可以,我本想在戰場上與你決一死戰。」石大明道。
「你想做什麽?」
「我不會對你做什麽,至少在這個時候。」石大明說完,又是一聲嘆息。
劉嚴道:「你為何嘆氣?你不覺得可笑嗎?曾經的我們是站在朝廷的對立麵,而如今你投降了朝廷做了朝廷的走狗,我卻依舊站在朝廷的對立麵。你變了,我還是我。」
「不,曾經的我們是站在了百姓的對立麵,而如今,我在為百姓而戰,你依舊為站在朝廷的對立麵而戰。」
「朝廷便是站在了百姓的對立麵!若非皇帝昏庸、朝廷腐敗,百姓何止於會反?」
「你不過是為了反朝廷而拿起屠刀,卻並未考慮過百姓如何。在你們來之前,嶺南道的百姓的日子正一日日地變好,可是你們一來,便會將這一切都毀了。你們看看城外的農田,有多少被用來當作你們賊軍的營地了?你們的糧草不足,又有多少人去田裏搶奪糧食的?若非我們早些將百姓迎入了城中,怕是他們都會成為你們的刀下亡魂。」
「朝廷亡了,我們自會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以小見大,連一個百姓都不能善待,若是你們得到了天下,想的恐怕是首先讓自己過好日子,而後才會想到百姓吧?」
「你不必再為你當了朝廷的走狗而狡辯,我們這是大義!」
石大明不再說什麽,轉身離去。
黃化及等不到劉嚴迴來,又聽說劉嚴以及所有的使者都被關押了起來,略感不祥:「莫非他們洞悉了我們的計劃?」
「將軍,又有兵士感染了瘟疫!」
黃化及正頭疼呢,這樣的消息便接二連三地傳出來。瘟疫的情況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多的人上吐下瀉,手腳無力。在這麽下去,他們還未交戰,年輕的主力兵士都折損完了!
定安八年的六月,因瘟疫橫行,義軍中死傷者已過萬,黃化及不得不趁著南海王等人還未對他進行反擊,便在夜裏拔營,連夜趕去和徐知行匯合,而後北上越過嶺南道邊界到了江西都督成王的轄地,進行了新的一輪攻戰。
聽聞義軍離去,南海王並未派兵追擊,而崔樸和崔放這才急忙裝作去追擊義軍的模樣。南海王暫時不想和他們計較,隻在私底下發誓道:「若有機會,我定要殺了這二人!」
義軍又迴到了江南西道,成王和思王叫苦不迭,尤其是思王未能在嶺南道及時援兵一舉殲滅義軍,如今隻給他留下了禍患!
南海王趕到了潮州城,嘉獎了指揮此次守衛戰的將士們一番,又撫恤了戰亡的兵士的家人和在瘟疫橫行中感染了疫症的百姓。先前他命人送到這兒來的藥草也暫時緩解了傳染的速度,而他也可放心地迴了廣州城,並且等各地將此戰的更多情況報上來。
為了防止瘟疫傳染迴廣州等地,唯有先將感染了瘟疫的兵士們都留在程鄉和潮州診治,餘下的兵士紛紛蒙住臉,又將自己整飭幹淨了才迴到故土去。
此行他們九千餘人出戰,迴來的也不過四五千人。嚴馬將他的兵士帶走後,跟著鄴沛茗迴去的便隻有三千人,當初她麾下的靖海軍和親衛六千人,已經折損了一半了!
黃化及有些頭痛:「不是說他們的糧草快沒了嗎,為何還能支撐至援軍趕到?」
「他們緊閉城門,又殺了我們不少斥候,這一點消息也沒透露出來……」
「將軍,我們有五萬人,他們才有四萬,何畏之?」劉嚴道。
「徐知行帶著我們的兵士八萬,潮州城兵士兩萬,結果我們的人隻剩下四萬,還得放棄那兒。我們這邊呢?當初的六萬人,連他們隻有一萬人不到的小城都拿不下,如今他們的援兵到了,你認為還有獲勝的可能?」
劉嚴訕訕地不說話。
周氏道:「將軍,不如先拖延他們,待到徐將軍他們到了,我們再做反擊。」
「如何拖住他們?」
「派使節去投降。」
劉嚴冷笑:「上次是勸降,如今是投降,若是傳了出去,天下人如何看我們?」
眾人也附和,周氏道:「投降是假,賄賂是真。我聽聞桂州都督崔樸、邕州都督崔放,他們二人是貪生怕死和貪圖富貴之人,他們此行派兵援助,無非也是為了立功。若將軍派人賄賂他們,又與他們說若他們肯替將軍上書朝廷求官,屆時將軍投降了,那他們必定是首功,功不可沒。如此一來他們認為將軍退縮了,卻正好可以給我們喘息的機會……」
周氏的話倒是說到了黃化及的心裏去了,投降是假,以虛弱的模樣來迷惑敵人才是真的。暫時放下身段投降又如何,隻要能換來天下,那也是值得的!
於是他便再度派劉嚴當使者,進城見南海王等人。
劉嚴帶著一車寶物和幾個人進城後便被抓住,綁住雙手,蒙住雙眼來到了一個不見天日的地方。他聞著那腐朽的味道,曾經的記憶浮上心頭,他知道這兒是什麽地方,當即大吼道:「我是使節,你們卻將我關入大牢?!」
「兩軍交戰,不殺來使,我們可沒有殺你,不過是想讓你在此呆上一段時日罷了。至於黃賊的投降書,我們自然會呈給三位大都督。」
這時有人在邊上低聲吩咐了些什麽,劉嚴聽出了那是石大明的聲音,怒道:「石大明!我知道就是你搞得鬼!」
「若是可以,我本想在戰場上與你決一死戰。」石大明道。
「你想做什麽?」
「我不會對你做什麽,至少在這個時候。」石大明說完,又是一聲嘆息。
劉嚴道:「你為何嘆氣?你不覺得可笑嗎?曾經的我們是站在朝廷的對立麵,而如今你投降了朝廷做了朝廷的走狗,我卻依舊站在朝廷的對立麵。你變了,我還是我。」
「不,曾經的我們是站在了百姓的對立麵,而如今,我在為百姓而戰,你依舊為站在朝廷的對立麵而戰。」
「朝廷便是站在了百姓的對立麵!若非皇帝昏庸、朝廷腐敗,百姓何止於會反?」
「你不過是為了反朝廷而拿起屠刀,卻並未考慮過百姓如何。在你們來之前,嶺南道的百姓的日子正一日日地變好,可是你們一來,便會將這一切都毀了。你們看看城外的農田,有多少被用來當作你們賊軍的營地了?你們的糧草不足,又有多少人去田裏搶奪糧食的?若非我們早些將百姓迎入了城中,怕是他們都會成為你們的刀下亡魂。」
「朝廷亡了,我們自會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以小見大,連一個百姓都不能善待,若是你們得到了天下,想的恐怕是首先讓自己過好日子,而後才會想到百姓吧?」
「你不必再為你當了朝廷的走狗而狡辯,我們這是大義!」
石大明不再說什麽,轉身離去。
黃化及等不到劉嚴迴來,又聽說劉嚴以及所有的使者都被關押了起來,略感不祥:「莫非他們洞悉了我們的計劃?」
「將軍,又有兵士感染了瘟疫!」
黃化及正頭疼呢,這樣的消息便接二連三地傳出來。瘟疫的情況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多的人上吐下瀉,手腳無力。在這麽下去,他們還未交戰,年輕的主力兵士都折損完了!
定安八年的六月,因瘟疫橫行,義軍中死傷者已過萬,黃化及不得不趁著南海王等人還未對他進行反擊,便在夜裏拔營,連夜趕去和徐知行匯合,而後北上越過嶺南道邊界到了江西都督成王的轄地,進行了新的一輪攻戰。
聽聞義軍離去,南海王並未派兵追擊,而崔樸和崔放這才急忙裝作去追擊義軍的模樣。南海王暫時不想和他們計較,隻在私底下發誓道:「若有機會,我定要殺了這二人!」
義軍又迴到了江南西道,成王和思王叫苦不迭,尤其是思王未能在嶺南道及時援兵一舉殲滅義軍,如今隻給他留下了禍患!
南海王趕到了潮州城,嘉獎了指揮此次守衛戰的將士們一番,又撫恤了戰亡的兵士的家人和在瘟疫橫行中感染了疫症的百姓。先前他命人送到這兒來的藥草也暫時緩解了傳染的速度,而他也可放心地迴了廣州城,並且等各地將此戰的更多情況報上來。
為了防止瘟疫傳染迴廣州等地,唯有先將感染了瘟疫的兵士們都留在程鄉和潮州診治,餘下的兵士紛紛蒙住臉,又將自己整飭幹淨了才迴到故土去。
此行他們九千餘人出戰,迴來的也不過四五千人。嚴馬將他的兵士帶走後,跟著鄴沛茗迴去的便隻有三千人,當初她麾下的靖海軍和親衛六千人,已經折損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