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她可以為了不露出破綻讓孫仲浩查而沒必要跟他解釋太多,畢竟收受賄賂而偽造公驗牒件是死罪,那些官吏不會暴露她的身份的。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真讓孫仲浩去查,他指不定要虛造什麽來汙衊她。
南海王臉上悻悻然,他身為嶺南的大都督,在那次的大水中未能妥善安置流民,是他的過錯。於是為了掩飾尷尬,便道:「夠了,不管是何人,隻要能為我所用的,我一概不追究從前的事。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能用他,便不會懷疑他,日後這些舊事你們就不許再提了,免得揭人傷口!」
末了,南海王又想起鄴沛茗方才的話,她雖然沒有明言官府是如何對待他們的,但卻用背井離鄉的後果告訴了他,當年官府是如何對流民置之不理的。
似乎是為了掩飾心虛和減輕罪惡感,他道:「既然你為南嶺村的村長,又立了大功,你任城內兼六院兵馬使後便不便打理村子了,那就免去南嶺村的賦稅了吧!」
「謝王爺!」
馬鋒等人十分欣喜,免去賦稅後,村民的日子怕是好過許多了。同時心想著也虧得南海王不知道南嶺村的收成,否則定要氣得捶胸頓足了。
舟行四日後,便迴到了廣州。馬鋒等人以前隨著鄴沛茗護送陳沅嵐到恩州時途經廣州卻沒有停留,如今進了城,不禁心情激昂。他們跟在南海王的後麵,百姓見了他們紛紛退到兩邊,這種被人敬畏的感覺,讓他的心都飄飄然了。
廣州作為嶺南道的治州,也是嶺南最為繁榮和強盛的州府,在這兒,商鋪林立,人來人往,百姓的生活顯然比別處好許多。然而鄴沛茗知道,這裏所看見的不過是虛假的表象,這兒沒有饑民,不過是因為都被擋在了城門之外;這兒沒有乞丐,不過是被驅趕至某個類似貧民窟的角落裏。
迴到王府後,南海王便命人給他新招的親衛們發甲冑、兵器以及絹帛、糧食等,隻有發了這些,這些人才是真正地屬於他。
換上這些甲冑,原本還隻是普通的老百姓的眾人立刻便像換了一個人,那身劄甲穿在身上,配著鋒利的橫刀,儼然一位威風凜凜的將士。
「鋒哥,你可真適合這身。」餘陽讚賞道。
馬鋒咧嘴大笑:「你也合適!」
幾人互相吹捧著,直到看見鄴沛茗走了進來。
鄴沛茗頭戴一頂魚鱗式編綴而成的頭盔,身穿一件精緻的明光甲,腰間掛著一把橫刀以及一把稍短的短刀。雖長得眉清目秀,卻因眼神帶著一絲淩厲,和甲冑襯托的威儀,讓她顯得英氣十足。
馬鋒拍了拍餘陽的胸膛,低聲道:「公子才是最合適這身的!」
「穿得可還習慣?」鄴沛茗問道。
「就是頭盔重了些,餘下的倒還好。」餘陽扶著腦袋道。
「等它救了你的命時,你便不會嫌棄它重了。」鄴沛茗微微一笑。
隨後,鄴沛茗以城內兼六院兵馬使的身份,任馬鋒為東城兵馬使,領六十人值守;李子建為南城兵馬使,領五十人值守;餘陽為西城兵馬使,領五十人值守;石大明為北城兵馬使,領六十人值守;而剩餘的六十餘人則分派至南海王的府邸進行守衛工作。
因東城和北城是外敵來犯會首要衝擊的城門,也是各地逃荒而來的流民會偷跑進來的門,東城區和北城區便混雜了許多,故而這兩邊的兵士會增多。
馬鋒等人也不敢因為領了幾十個手下便嬌縱起來,他們也知道這次鄴沛茗給他們這樣的職務,便是給他們一份差事,看他們是否能帶好一支隊。若連這樣一支幾十人的隊都帶不好,日後又怎能帶更多的人?
而投降了的吳充隆則沒被賜予什麽高官厚祿,鄴沛茗讓他當守衛王府的親衛,他也不反對,隻不過時常待鄴沛茗有空了便問她:「你為何要助紂為虐?」
鄴沛茗好笑地看著他:「你留在這兒便是打算策反我?」
吳充隆的確有這樣的心思,若能說服鄴沛茗一起依仗能親近南海王的機會,殺了南海王,奪了廣州,那他們還能東山再起。不過所有跟著他投降的義軍多數已經被收買了,又分散至各處受鄴沛茗的人看著,而他也失去了威信,怕是無人會跟著他。
但是鄴沛茗不一樣,她有一群對她忠心耿耿的手下,又有智謀,還能令人在不知不覺中匯聚到她的周圍,她若起事,定能成功。
「是。」吳充隆點頭,「不過我知道你不會答應的。」
「所以你打算每日都要跟我念上一遍,給我洗腦,好讓我改變主意?」
「洗腦?」吳充隆聽不懂,但是這不妨礙他繼續和鄴沛茗交流,「你若是怕,可殺了我。」
「我不殺你,殺你對我沒好處。」鄴沛茗道。
「那你為何要助紂為虐?」
鄴沛茗沒理他,她迴到自己的居所——因她為南海王的親衛,故而她的居所在南海王的臥房邊上的廂房處。除了養著眾多美人的後院去不得外,王府別的地方她都能隨意出入。
她摘下頭盔放到一邊,拿出紙筆,打算給陳沅嵐寫信。
自到了郴州後,她倒是收到了兩封陳沅嵐找人帶給她的信,信上所言除了關心她的安危外,無非也是說一說村子裏所發生的事:
鄴沛茗等人離開南嶺村後,曾有別的村的人來鬧過事,不過都被馬良才等人妥善地處理了,也沒引起多大的騷亂。另外還告訴她,薯粉終於算是成功了,她嚐試按照鄴沛茗所說的法子做了些粉麵來吃,引來了各家的模仿,但因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才算是美味,一開始便發生了許多窘迫之事。而沒有天災人禍,稻穀長得也快些……
南海王臉上悻悻然,他身為嶺南的大都督,在那次的大水中未能妥善安置流民,是他的過錯。於是為了掩飾尷尬,便道:「夠了,不管是何人,隻要能為我所用的,我一概不追究從前的事。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能用他,便不會懷疑他,日後這些舊事你們就不許再提了,免得揭人傷口!」
末了,南海王又想起鄴沛茗方才的話,她雖然沒有明言官府是如何對待他們的,但卻用背井離鄉的後果告訴了他,當年官府是如何對流民置之不理的。
似乎是為了掩飾心虛和減輕罪惡感,他道:「既然你為南嶺村的村長,又立了大功,你任城內兼六院兵馬使後便不便打理村子了,那就免去南嶺村的賦稅了吧!」
「謝王爺!」
馬鋒等人十分欣喜,免去賦稅後,村民的日子怕是好過許多了。同時心想著也虧得南海王不知道南嶺村的收成,否則定要氣得捶胸頓足了。
舟行四日後,便迴到了廣州。馬鋒等人以前隨著鄴沛茗護送陳沅嵐到恩州時途經廣州卻沒有停留,如今進了城,不禁心情激昂。他們跟在南海王的後麵,百姓見了他們紛紛退到兩邊,這種被人敬畏的感覺,讓他的心都飄飄然了。
廣州作為嶺南道的治州,也是嶺南最為繁榮和強盛的州府,在這兒,商鋪林立,人來人往,百姓的生活顯然比別處好許多。然而鄴沛茗知道,這裏所看見的不過是虛假的表象,這兒沒有饑民,不過是因為都被擋在了城門之外;這兒沒有乞丐,不過是被驅趕至某個類似貧民窟的角落裏。
迴到王府後,南海王便命人給他新招的親衛們發甲冑、兵器以及絹帛、糧食等,隻有發了這些,這些人才是真正地屬於他。
換上這些甲冑,原本還隻是普通的老百姓的眾人立刻便像換了一個人,那身劄甲穿在身上,配著鋒利的橫刀,儼然一位威風凜凜的將士。
「鋒哥,你可真適合這身。」餘陽讚賞道。
馬鋒咧嘴大笑:「你也合適!」
幾人互相吹捧著,直到看見鄴沛茗走了進來。
鄴沛茗頭戴一頂魚鱗式編綴而成的頭盔,身穿一件精緻的明光甲,腰間掛著一把橫刀以及一把稍短的短刀。雖長得眉清目秀,卻因眼神帶著一絲淩厲,和甲冑襯托的威儀,讓她顯得英氣十足。
馬鋒拍了拍餘陽的胸膛,低聲道:「公子才是最合適這身的!」
「穿得可還習慣?」鄴沛茗問道。
「就是頭盔重了些,餘下的倒還好。」餘陽扶著腦袋道。
「等它救了你的命時,你便不會嫌棄它重了。」鄴沛茗微微一笑。
隨後,鄴沛茗以城內兼六院兵馬使的身份,任馬鋒為東城兵馬使,領六十人值守;李子建為南城兵馬使,領五十人值守;餘陽為西城兵馬使,領五十人值守;石大明為北城兵馬使,領六十人值守;而剩餘的六十餘人則分派至南海王的府邸進行守衛工作。
因東城和北城是外敵來犯會首要衝擊的城門,也是各地逃荒而來的流民會偷跑進來的門,東城區和北城區便混雜了許多,故而這兩邊的兵士會增多。
馬鋒等人也不敢因為領了幾十個手下便嬌縱起來,他們也知道這次鄴沛茗給他們這樣的職務,便是給他們一份差事,看他們是否能帶好一支隊。若連這樣一支幾十人的隊都帶不好,日後又怎能帶更多的人?
而投降了的吳充隆則沒被賜予什麽高官厚祿,鄴沛茗讓他當守衛王府的親衛,他也不反對,隻不過時常待鄴沛茗有空了便問她:「你為何要助紂為虐?」
鄴沛茗好笑地看著他:「你留在這兒便是打算策反我?」
吳充隆的確有這樣的心思,若能說服鄴沛茗一起依仗能親近南海王的機會,殺了南海王,奪了廣州,那他們還能東山再起。不過所有跟著他投降的義軍多數已經被收買了,又分散至各處受鄴沛茗的人看著,而他也失去了威信,怕是無人會跟著他。
但是鄴沛茗不一樣,她有一群對她忠心耿耿的手下,又有智謀,還能令人在不知不覺中匯聚到她的周圍,她若起事,定能成功。
「是。」吳充隆點頭,「不過我知道你不會答應的。」
「所以你打算每日都要跟我念上一遍,給我洗腦,好讓我改變主意?」
「洗腦?」吳充隆聽不懂,但是這不妨礙他繼續和鄴沛茗交流,「你若是怕,可殺了我。」
「我不殺你,殺你對我沒好處。」鄴沛茗道。
「那你為何要助紂為虐?」
鄴沛茗沒理他,她迴到自己的居所——因她為南海王的親衛,故而她的居所在南海王的臥房邊上的廂房處。除了養著眾多美人的後院去不得外,王府別的地方她都能隨意出入。
她摘下頭盔放到一邊,拿出紙筆,打算給陳沅嵐寫信。
自到了郴州後,她倒是收到了兩封陳沅嵐找人帶給她的信,信上所言除了關心她的安危外,無非也是說一說村子裏所發生的事:
鄴沛茗等人離開南嶺村後,曾有別的村的人來鬧過事,不過都被馬良才等人妥善地處理了,也沒引起多大的騷亂。另外還告訴她,薯粉終於算是成功了,她嚐試按照鄴沛茗所說的法子做了些粉麵來吃,引來了各家的模仿,但因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才算是美味,一開始便發生了許多窘迫之事。而沒有天災人禍,稻穀長得也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