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找到活計
「舅兄,你怎麽突然想起買這些種子?」
張孝直覺得很奇怪,但也一直沒插嘴問,直到走出雜貨鋪好幾米遠才問出心底的疑惑。
顧奕君有些被他問住了,腦子飛快運轉,找了一個十分蹩腳的理由:「.....我想試著種種看,記錄一下這些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先生不是教導我們不能一味的死讀書,得走出書院多看多學?我這也算鍛鍊一下自己的動手能力吧。」
「還是舅兄你想得遠,我們確實不能一味的死讀書,他日高中為一方父母官,也得懂農事才能更好的幫助到當地的百姓。舅兄,我也跟你一起種!」
顧奕君:「........」
你想得可真多!
「好,好吧!」
兩人出來這麽久,種子買了,定金退了,可他們的肚子還餓著。正當他想問張孝直有什麽推薦時,突然看到前麵不遠處的街邊有人在賣包子。
「孝直,我們去吃包子如何?」
這東西他好久沒吃過了,還有些想念。
「包子?什麽包子?舅兄你在說什麽?」
顧奕君抬手指了指不遠處的包子攤,「那裏?」
張孝直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說了一句:「原來是蒸餅啊!既然舅兄想吃蒸餅,那就去吃蒸餅,正好我也好久沒吃過蒸餅了。」
蒸餅?
對哦!這裏包子不叫包子,叫蒸餅。
這是一個原來時空中沒有記載過的朝代--夏國。皇室姓夏。之前,跟原來時空的歷史軌跡差不多。但唐朝之後,不是原本的趙家當了家,而是一個名叫夏眾旺的人建立了夏國。
夏國皇帝登基後,加強了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把科舉製度進一步完善,讓更多的寒門子弟有一個魚躍龍門的機會。
現在在位的皇帝夏錦睿是夏國第三任皇帝,登基已經有八年,國號『勤』。
夏國建國之後,經過前兩位皇帝勵精圖治的努力,到第三位皇帝時,百姓已經恢復生機,頗為繁盛與太平。
兩人來到包子攤坐下,一人叫了三個肉包子,一碗稀粥。
此時在攤子上吃東西的客人不多,他們要的吃食很快就端了上來。
顧奕君這會兒是真餓了,見東西端了來,招唿一聲身邊的張孝直就自顧自的開始吃了起來。
感受到張孝直欲言又止的目光,直言問道:「孝直,你有話就說。」
「舅兄!你是不是....是不是囊中有些羞澀.....」張孝直吞吞吐吐的紅著臉說完。
「....孝直你也不是外人,我就不瞞你了。我最近是有一點兒手頭緊,孝直你可有什麽賺錢的門道?」
張孝直沒想到這個一向愛麵子的舅兄竟然這麽大方的承認了,一時間有些錯愣,愣神了好一會兒便開始認真的說起賺錢之事。
隻見他往顧奕君這邊挪了挪,壓低聲音說道:「舅兄,還是我之前給你提過的抄書之事!」
「抄書?」
「對啊!就是抄書。」
「那這抄書是怎麽個抄法?」
「千字一百文到兩百文不等。嗯....我現在是千字一百五十文,舅兄你的字比我要好上幾分,去抄書估計比我還要賺得還要多一些!」
顧奕君有幾分心動,就是不知道這活自己能不能幹。雖說他也練過字,但畢竟他不是原主,寫出來的字肯定跟原主不一樣。
不過問題也不大,畢竟他和原主都練過楷書,應該不會讓人看出什麽來。
「那等我們吃完東西,你帶去試試!」
「好!」
看來舅兄確實手頭有些緊了,不然怎麽會這麽爽快的就應下接這抄書的活計。張孝直擔憂的看了一眼一旁的顧奕君,低頭吃起了麵前的吃食。
兩人吃完東西,徑直朝著張孝直接抄書活的書店走去。
剛走進書店,便有一個大約五十來歲留著一撮小鬍子的男子迎了過來:「張公子來了呀!」接著看向顧奕君招唿道:「這位公子有些麵生,公子今日來是要買書,還是買筆、墨、紙?」
顧奕君也扭捏,直言道:「掌櫃的,我不買東西,我來問問,貴店可有抄書的活計?」
這掌櫃的聞言一愣:「公子要抄書?」說完先是看了一眼一旁的張孝直,然後打量起顧奕君來。
看他的衣服比張孝直要好很多,沒想到還能放得下麵子來接這抄書的活計。
不過這掌櫃畢竟見多識廣,也就愣了一瞬便立即揚起笑臉溫和的說:「小店在接抄書的活計.....但公子你應該知道,這想要接抄書的活計,得看看公子的字寫如何?」
「可以。借掌櫃的筆墨紙一用,可行?」
「公子請隨我來。」
顧奕君跟著掌櫃的來到書桌前,掌櫃的又給他拿來一張白紙鋪上,磨好墨,這才示意他去寫字。
顧奕君走到書桌前,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在紙上寫下那句他寫過很多遍的一句話,「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字體是他和原主都練過的楷書,也是最不容易露出馬腳的一種字體。
待他寫完,掌櫃的微微有些動容的說:「沒想到公子的字寫得這般好......公子的字若再精進一些,都可以用來當字帖用了。」
聽到掌櫃的說這話,顧奕君在心裏比了一個『?』。
「舅兄,你怎麽突然想起買這些種子?」
張孝直覺得很奇怪,但也一直沒插嘴問,直到走出雜貨鋪好幾米遠才問出心底的疑惑。
顧奕君有些被他問住了,腦子飛快運轉,找了一個十分蹩腳的理由:「.....我想試著種種看,記錄一下這些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先生不是教導我們不能一味的死讀書,得走出書院多看多學?我這也算鍛鍊一下自己的動手能力吧。」
「還是舅兄你想得遠,我們確實不能一味的死讀書,他日高中為一方父母官,也得懂農事才能更好的幫助到當地的百姓。舅兄,我也跟你一起種!」
顧奕君:「........」
你想得可真多!
「好,好吧!」
兩人出來這麽久,種子買了,定金退了,可他們的肚子還餓著。正當他想問張孝直有什麽推薦時,突然看到前麵不遠處的街邊有人在賣包子。
「孝直,我們去吃包子如何?」
這東西他好久沒吃過了,還有些想念。
「包子?什麽包子?舅兄你在說什麽?」
顧奕君抬手指了指不遠處的包子攤,「那裏?」
張孝直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說了一句:「原來是蒸餅啊!既然舅兄想吃蒸餅,那就去吃蒸餅,正好我也好久沒吃過蒸餅了。」
蒸餅?
對哦!這裏包子不叫包子,叫蒸餅。
這是一個原來時空中沒有記載過的朝代--夏國。皇室姓夏。之前,跟原來時空的歷史軌跡差不多。但唐朝之後,不是原本的趙家當了家,而是一個名叫夏眾旺的人建立了夏國。
夏國皇帝登基後,加強了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把科舉製度進一步完善,讓更多的寒門子弟有一個魚躍龍門的機會。
現在在位的皇帝夏錦睿是夏國第三任皇帝,登基已經有八年,國號『勤』。
夏國建國之後,經過前兩位皇帝勵精圖治的努力,到第三位皇帝時,百姓已經恢復生機,頗為繁盛與太平。
兩人來到包子攤坐下,一人叫了三個肉包子,一碗稀粥。
此時在攤子上吃東西的客人不多,他們要的吃食很快就端了上來。
顧奕君這會兒是真餓了,見東西端了來,招唿一聲身邊的張孝直就自顧自的開始吃了起來。
感受到張孝直欲言又止的目光,直言問道:「孝直,你有話就說。」
「舅兄!你是不是....是不是囊中有些羞澀.....」張孝直吞吞吐吐的紅著臉說完。
「....孝直你也不是外人,我就不瞞你了。我最近是有一點兒手頭緊,孝直你可有什麽賺錢的門道?」
張孝直沒想到這個一向愛麵子的舅兄竟然這麽大方的承認了,一時間有些錯愣,愣神了好一會兒便開始認真的說起賺錢之事。
隻見他往顧奕君這邊挪了挪,壓低聲音說道:「舅兄,還是我之前給你提過的抄書之事!」
「抄書?」
「對啊!就是抄書。」
「那這抄書是怎麽個抄法?」
「千字一百文到兩百文不等。嗯....我現在是千字一百五十文,舅兄你的字比我要好上幾分,去抄書估計比我還要賺得還要多一些!」
顧奕君有幾分心動,就是不知道這活自己能不能幹。雖說他也練過字,但畢竟他不是原主,寫出來的字肯定跟原主不一樣。
不過問題也不大,畢竟他和原主都練過楷書,應該不會讓人看出什麽來。
「那等我們吃完東西,你帶去試試!」
「好!」
看來舅兄確實手頭有些緊了,不然怎麽會這麽爽快的就應下接這抄書的活計。張孝直擔憂的看了一眼一旁的顧奕君,低頭吃起了麵前的吃食。
兩人吃完東西,徑直朝著張孝直接抄書活的書店走去。
剛走進書店,便有一個大約五十來歲留著一撮小鬍子的男子迎了過來:「張公子來了呀!」接著看向顧奕君招唿道:「這位公子有些麵生,公子今日來是要買書,還是買筆、墨、紙?」
顧奕君也扭捏,直言道:「掌櫃的,我不買東西,我來問問,貴店可有抄書的活計?」
這掌櫃的聞言一愣:「公子要抄書?」說完先是看了一眼一旁的張孝直,然後打量起顧奕君來。
看他的衣服比張孝直要好很多,沒想到還能放得下麵子來接這抄書的活計。
不過這掌櫃畢竟見多識廣,也就愣了一瞬便立即揚起笑臉溫和的說:「小店在接抄書的活計.....但公子你應該知道,這想要接抄書的活計,得看看公子的字寫如何?」
「可以。借掌櫃的筆墨紙一用,可行?」
「公子請隨我來。」
顧奕君跟著掌櫃的來到書桌前,掌櫃的又給他拿來一張白紙鋪上,磨好墨,這才示意他去寫字。
顧奕君走到書桌前,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在紙上寫下那句他寫過很多遍的一句話,「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字體是他和原主都練過的楷書,也是最不容易露出馬腳的一種字體。
待他寫完,掌櫃的微微有些動容的說:「沒想到公子的字寫得這般好......公子的字若再精進一些,都可以用來當字帖用了。」
聽到掌櫃的說這話,顧奕君在心裏比了一個『?』。